分式的加减法2说课稿

《3.3分式的加减法(2)》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分式的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第三章《分式》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式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其它数学知识一样,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分式的加减法并熟练地进行运算是学好分式运算的关键,为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拓宽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在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算能力。同时本节课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尝试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与上节课类似,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入与提出,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尝试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二)说重点、难点

①重点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是异分母分式的通分。

(三)说难点突破

与异分母的分数的通分类比,由数到式转化。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分式的约分及分式的乘除等。这节课只是在简单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复杂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结合我们清河区的实验课题。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三段一思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也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通分转化为前面学过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故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学什么——我来学——我来用——我来思,四个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学什么——我来学——我来用——我来思

第一环节 学什么

活动内容

1.首先出示两道题,是对上节课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回顾,学生独立完成并口述过程。 (一分钟练习)

13mmyxxyxy

2.再出示两个式子,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两式与我们前面所做的的两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1)421a11ab

活动目的:这是两个简单异分母的加减例子,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中的分母不同,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自然就引入了新课。——3.3分式的加减法(2)(板书课题)

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会什么。

第二环节 我来学

1.对于本节课你期待学到些什么内容呢?

2.你在进行分式的加减法时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惑或困难?

学生通过思考,简单的交流,提出问题 :

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写在黑板上。老师出示预设问题,与学生重复的擦掉。

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运用法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如何用字母表示以上法则?

3.如何进行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4.如何确定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5.分式的加减法的应用。

„„

大家的问题提得都很有水平,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解决。

检查预习情况,先由4道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引入,学生说出解题过程和答案。小组讨论交流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运用法则时应该注意什么?

对照分数的运算法则总结归纳法则: (板书法则)

注意:要正确通分

如何用字母表示以上法则? 注重推理过程

大屏幕出示3道通分小题,学生独立做后小组交流

【通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

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 .

【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 通分的关键】确定最简公分母

1.当分式的分母都是单项式时,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的字母取最高次幂;单一的字母连同指数各取一次.

2. 当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多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找出相同因式取最高次幂;单一的因式连同指数各取一次。

学生试着完成学案中的例2,学生做完后,大屏幕出示正确的解题过程。 bdbcadbcadacacacac

1

1 ,;

x3x3

11

,2

a4a2

活动目的 由通分过渡到异分母的加减,学生基本不觉得陌生,根据异分母加减要转化为同分母思想,进一步熟悉和强化,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分式的加减法的应用。活动内容 1:根据规划设计,某市工程队准备在开发区修建一条长1120m的盲道. 由于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实际每天修建盲道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10m,从而缩短了工期.假设原计划每天修建盲道x m,那么 (

1)原计划修建这条盲道需要多少天?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用了多少天? (2)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的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几天?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实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题目给大家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我来用

多媒体出示习题

活动目的:学生板演,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题步骤。

四、我来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活动内容:学生先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面、从同学们之间合作方面等)。然后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这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使我们对分式的加减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地了解。知道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法则,那就是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当然,大家对找最简公分母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之在异分母加减中能够得心应手。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学案:课后作业

分为必做题(全体都做)、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做)

目的:必做题是基础题,希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选做题是一些拔高题,目的是培养优等生:

五、说板书设计

做到心中有数。

杨木镇中学:沈宇

2013-4-1

《3.3分式的加减法(2)》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分式的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第三章《分式》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式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其它数学知识一样,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分式的加减法并熟练地进行运算是学好分式运算的关键,为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拓宽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在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算能力。同时本节课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尝试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与上节课类似,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入与提出,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尝试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二)说重点、难点

①重点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是异分母分式的通分。

(三)说难点突破

与异分母的分数的通分类比,由数到式转化。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分式的约分及分式的乘除等。这节课只是在简单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复杂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结合我们清河区的实验课题。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三段一思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也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通分转化为前面学过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故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学什么——我来学——我来用——我来思,四个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学什么——我来学——我来用——我来思

第一环节 学什么

活动内容

1.首先出示两道题,是对上节课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回顾,学生独立完成并口述过程。 (一分钟练习)

13mmyxxyxy

2.再出示两个式子,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两式与我们前面所做的的两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1)421a11ab

活动目的:这是两个简单异分母的加减例子,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中的分母不同,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自然就引入了新课。——3.3分式的加减法(2)(板书课题)

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会什么。

第二环节 我来学

1.对于本节课你期待学到些什么内容呢?

2.你在进行分式的加减法时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惑或困难?

学生通过思考,简单的交流,提出问题 :

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写在黑板上。老师出示预设问题,与学生重复的擦掉。

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运用法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如何用字母表示以上法则?

3.如何进行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4.如何确定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5.分式的加减法的应用。

„„

大家的问题提得都很有水平,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解决。

检查预习情况,先由4道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引入,学生说出解题过程和答案。小组讨论交流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运用法则时应该注意什么?

对照分数的运算法则总结归纳法则: (板书法则)

注意:要正确通分

如何用字母表示以上法则? 注重推理过程

大屏幕出示3道通分小题,学生独立做后小组交流

【通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

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 .

【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 通分的关键】确定最简公分母

1.当分式的分母都是单项式时,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的字母取最高次幂;单一的字母连同指数各取一次.

2. 当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多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找出相同因式取最高次幂;单一的因式连同指数各取一次。

学生试着完成学案中的例2,学生做完后,大屏幕出示正确的解题过程。 bdbcadbcadacacacac

1

1 ,;

x3x3

11

,2

a4a2

活动目的 由通分过渡到异分母的加减,学生基本不觉得陌生,根据异分母加减要转化为同分母思想,进一步熟悉和强化,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分式的加减法的应用。活动内容 1:根据规划设计,某市工程队准备在开发区修建一条长1120m的盲道. 由于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实际每天修建盲道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10m,从而缩短了工期.假设原计划每天修建盲道x m,那么 (

1)原计划修建这条盲道需要多少天?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用了多少天? (2)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的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几天?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实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题目给大家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我来用

多媒体出示习题

活动目的:学生板演,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题步骤。

四、我来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活动内容:学生先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面、从同学们之间合作方面等)。然后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这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使我们对分式的加减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地了解。知道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法则,那就是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当然,大家对找最简公分母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之在异分母加减中能够得心应手。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学案:课后作业

分为必做题(全体都做)、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做)

目的:必做题是基础题,希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选做题是一些拔高题,目的是培养优等生:

五、说板书设计

做到心中有数。

杨木镇中学:沈宇

2013-4-1


相关内容

  • 分式的加减(说课稿)
  • 16.2.2分式的加减(第一课时说课稿) 姓名:刘莉 房县军点镇中 尊敬的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式的加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一.说教材 ...

  • 分式的加减法说课稿
  • 15.2.2分式的加减法 尊敬的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分式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加减法>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 ...

  • 分式相加减
  • 分式的加减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法则 进行计算:分式加减法则的学习要到达自动化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数加减与分式加减的对比,异分母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 减,学生进一步学习"类比"和&quo ...

  •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说课稿
  • 2.4.1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说课稿) 胡中:吴传波 尊敬的评委,晚上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分母的 ...

  • 初中数学分式教案
  •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 ...

  • 八下3.3.1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于海峰)
  • 第三章 分式 §3.3.1分式的加减法(1) 一.预习目标: 1.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总结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2.会把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3.理解分式的通分和确定最简公分母. 二.预习重点: 讨论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难点是分式的通分和如何确 ...

  • 初中一年级数学公式总结
  •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

  • 分式加减法及分式方程
  • §3.3 分式的加减法(一) 一.导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 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 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 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简单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并能类比分数的加 ...

  • 10.3分式的加减运算教案
  •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初 二 数 学 10.3 分式的加减运算 备课人:魏 敏 审核人:毛云峰 日期:4月20日 教学目标:1.知道分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熟练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渗透类比思想.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根据分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分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