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相加减

分式的加减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法则 进行计算;分式加减法则的学习要到达自动化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数加减与分式加减的对比,异分母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 减,学生进一步学习“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通过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问题:小明家到邮局的路程是1km ,从邮局到学校的路程是2km 。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先 到邮局寄信后到学校,已知小明骑车的速度是3v 千米/小时,则小明从家到学 校共用了多长时间?哪段路用的时间长?多用了多长时间?

解:第一问可通过两种方法求解:

法(1)因为时间=路程,总路程3千米,速度为3v 千米/小时, 速度

31= 3v v

12 法(2)小明从家到邮局用了h ,从邮局到学校用了h ,则小明从家到学3v 3v

12+)h , 校一共用了(3v 3v

21-)h 。 第二问:从邮局到学校这段路用的时间更长,多用了(3v 3v 时间为:

问题:如何计算1221+,-? 3v 3v 3v 3v

1221+,-这种运算3v 3v 3v 3v 教学分析:(1)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问题的解决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分式的加减法。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是以前没有学习过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分数的加减运算,激活了原有认识结

构中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了固着点。

(2)本课题的学习,首先是学习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再拓展到异分母的分 式

相加减,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由简到难的认知学习方式。

(3)情境问题中的第一问,采用了两种方法求解,目的是为了在下面的学习

中来解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法则,对于同分母分式相加减也成立。因为,两种方法所求的是同一个时间量,故

2、启发思考,对比学习

问题:计算下面两道题目: 1231+== 3v 3v 3v v 4242+= -=_______ 5555

减。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则,同样也使用于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利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问题:计算:1221+= -= 3v 3v 3v 3v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分析:在上述的情节问题中,我们通过两种方法求得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的时间分别为: 3112=,+。 3v v 3v 3v

1231 即:+== 3v 3v 3v v

教学分析:同分母的分数加减与同分母的分式加减,两个法则的学习属于“并列学习”, 通过例题验证了法则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也是成立的。

通过“对比”进行“并列学习”。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两种运算的异同,从而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其次,分数的加减运算为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直观支持,这个直观支持,帮助学生顺利的学习抽象的分式加减运算。体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3、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以下三个题目的求解,首先是让学生自主求解,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例1、 5x +3y 2x - x 2-y 2x 2-y 2

35x +3y -2x 3x +3y 3(x +y ) ===2222x -y x -y (x -y )(x +y ) (x -y ) 解:原式=

教学分析:此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如下的解题过程:

原式=5x +3y -2x 3x +3y =2x 2-y 2x -y 2

5x +3y -2x 3x +3y 3(x +y ) ==2222x -y x -y (x -y )(x +y ) 原式=

上述解题过程,在法则的运用上没有出错,问题是学生没有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化简,着主 要是因为,法则中并没有强调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所以学生往往会忽略对最后结果 的化简。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把结果化简成最简分式。此道题属于常规型题 目,学生运用原则便能顺利的求得结果。

例2、

解:原式==a 3a -2 -b +1b +14a -(3a -2) 4a -3a +2a +2 ==b +1b +1b +1

4a -3a -27a -2 =b +1b +1 教学分析:此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以下的错解: 原式=

这一错误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部分同学不能把多项式的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后 再参加运算。

例1和例2属于常规型的题目,习题的难度不大,都是直接运用法则。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求解,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并纠正学生在以往学习上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足。完善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

例3、x y ⋅2+2y 2x y 3x +1- ⋅x 4y 4x

解:原式=3y x +113x +11+3-x -13-x xy +-=+-== 4x 4x 4x 2y 4xy 4x 4x 4x 4x

教学分析:第三个例题难度加大,此道题不能直接运用法则。必须先化简,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进行运算。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利用化归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也是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做一个学习铺垫。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也可以通过化归,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但是这道题目,不需要找公因式,也为下面的学习构造了一个认知冲突,因为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发现通过化简是不能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

总结:同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分子相加减时,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3)最后的结果,应化为成最简分式或者整式。

4、延生与拓展

拓展问题:小明家到邮局的路程是1km ,从邮局到学校的路程是2km 。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先到邮局寄信后到学校,已知小明从家到邮局过程中骑车的速度是3v km/h,从邮局到学校过程中骑车的速度是5v km/h,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小明从家到邮局用了

了(12h ,邮局到学校用了h ,所以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3v 5v 12+)h 。 3v 5v

12+? 3v 5v

12+华为同分母的分式? 3v 5v 问题:现在又如何计算分析:这不是同分母的两个分式的加法,也不能通过例3的方法进行化简。 问题:进一步学习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如何把

联想:异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

问题:计算下面两道题目: 1221+= -= 3553

分析:异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则:通过通分找到公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

教学分析:(1)上述拓展的情景问题,是对课题一开始的问题情境的延生,这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2)上述两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是作为异分母分式加减学习的直观基础。 具体材料的引用通常是作为抽象学习的辅助,帮助学生顺利接收新信息。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问题:计算12+ 3v 5v

解:3v , 5v 的公分母为:15v

通分:12538 +=+=3v 5v 15v 15v 15v

教学分析: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找先出公分母,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不会找公分母。

公分母和公因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容易混淆。与公倍数相比,公分母的学习更为抽象,困难更大。所以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2)12123 ( 分子没有乘以相应的数字或者式子) +=+=3v 5v 15v 15v 15v

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1)数字部分找最小公倍数

5、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例4、11 +226c d 3cd

解:原式=d 2c d +2c +=(6c 2d ) ⨯d (3cd 2) ⨯2c 6c 2d 2

教学分析:这个例题较之上一个例题,难度要大。通过这道例题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1)数字部分找最小公倍数

(2)字母部分,对于同底的幂保留指数较大的那个幂。

例5、11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解:原式= =

=-6q (2p +3q )(2p -3q )

教学分析:这道例题的公分母是两个单项式的乘积,与上一道题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公分母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次,进一步让学生正确的把分子上的多项式看做一个整体代入运算。

例6、11 +a 2-b 2a -b

解:原式=1a +b 1+a +b +=(a +b )(a -b ) (a +b )(a -b ) (a +b )(a -b )

教学分析:学生在解题中会出现的问题:

不会找公因式,此题中不会找公因式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部分学生对因式分解不熟悉。不会主动分解a -b ,这是正确找出公分母的一个障碍。所以,如果前面的相应的知识点,没有弄清楚,那么这个课题的学校就更困难。这里再次体现出,知识与知识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个知识链上的某个环节点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体的学习。

6、小结

问题:

(1)本节课同学们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

(2)分式的加减运算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3)本节课同学们是否学到了哪些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很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分析:小结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最后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的思维,明确课题的关键要点。小结的形式是让学生自主回忆并且独立表达出来,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原则之一。数学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数学思想的突出是数学教学小结的一个重点。

7、作业

P16 第1题 、P23 复习巩固 第4题 22

分式的加减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法则 进行计算;分式加减法则的学习要到达自动化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数加减与分式加减的对比,异分母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 减,学生进一步学习“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通过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问题:小明家到邮局的路程是1km ,从邮局到学校的路程是2km 。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先 到邮局寄信后到学校,已知小明骑车的速度是3v 千米/小时,则小明从家到学 校共用了多长时间?哪段路用的时间长?多用了多长时间?

解:第一问可通过两种方法求解:

法(1)因为时间=路程,总路程3千米,速度为3v 千米/小时, 速度

31= 3v v

12 法(2)小明从家到邮局用了h ,从邮局到学校用了h ,则小明从家到学3v 3v

12+)h , 校一共用了(3v 3v

21-)h 。 第二问:从邮局到学校这段路用的时间更长,多用了(3v 3v 时间为:

问题:如何计算1221+,-? 3v 3v 3v 3v

1221+,-这种运算3v 3v 3v 3v 教学分析:(1)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问题的解决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分式的加减法。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是以前没有学习过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分数的加减运算,激活了原有认识结

构中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了固着点。

(2)本课题的学习,首先是学习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再拓展到异分母的分 式

相加减,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由简到难的认知学习方式。

(3)情境问题中的第一问,采用了两种方法求解,目的是为了在下面的学习

中来解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法则,对于同分母分式相加减也成立。因为,两种方法所求的是同一个时间量,故

2、启发思考,对比学习

问题:计算下面两道题目: 1231+== 3v 3v 3v v 4242+= -=_______ 5555

减。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则,同样也使用于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利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问题:计算:1221+= -= 3v 3v 3v 3v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分析:在上述的情节问题中,我们通过两种方法求得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的时间分别为: 3112=,+。 3v v 3v 3v

1231 即:+== 3v 3v 3v v

教学分析:同分母的分数加减与同分母的分式加减,两个法则的学习属于“并列学习”, 通过例题验证了法则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也是成立的。

通过“对比”进行“并列学习”。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两种运算的异同,从而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其次,分数的加减运算为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直观支持,这个直观支持,帮助学生顺利的学习抽象的分式加减运算。体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3、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以下三个题目的求解,首先是让学生自主求解,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例1、 5x +3y 2x - x 2-y 2x 2-y 2

35x +3y -2x 3x +3y 3(x +y ) ===2222x -y x -y (x -y )(x +y ) (x -y ) 解:原式=

教学分析:此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如下的解题过程:

原式=5x +3y -2x 3x +3y =2x 2-y 2x -y 2

5x +3y -2x 3x +3y 3(x +y ) ==2222x -y x -y (x -y )(x +y ) 原式=

上述解题过程,在法则的运用上没有出错,问题是学生没有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化简,着主 要是因为,法则中并没有强调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所以学生往往会忽略对最后结果 的化简。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把结果化简成最简分式。此道题属于常规型题 目,学生运用原则便能顺利的求得结果。

例2、

解:原式==a 3a -2 -b +1b +14a -(3a -2) 4a -3a +2a +2 ==b +1b +1b +1

4a -3a -27a -2 =b +1b +1 教学分析:此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以下的错解: 原式=

这一错误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部分同学不能把多项式的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后 再参加运算。

例1和例2属于常规型的题目,习题的难度不大,都是直接运用法则。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求解,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并纠正学生在以往学习上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足。完善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

例3、x y ⋅2+2y 2x y 3x +1- ⋅x 4y 4x

解:原式=3y x +113x +11+3-x -13-x xy +-=+-== 4x 4x 4x 2y 4xy 4x 4x 4x 4x

教学分析:第三个例题难度加大,此道题不能直接运用法则。必须先化简,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进行运算。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利用化归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也是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做一个学习铺垫。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也可以通过化归,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但是这道题目,不需要找公因式,也为下面的学习构造了一个认知冲突,因为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发现通过化简是不能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

总结:同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分子相加减时,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3)最后的结果,应化为成最简分式或者整式。

4、延生与拓展

拓展问题:小明家到邮局的路程是1km ,从邮局到学校的路程是2km 。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先到邮局寄信后到学校,已知小明从家到邮局过程中骑车的速度是3v km/h,从邮局到学校过程中骑车的速度是5v km/h,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小明从家到邮局用了

了(12h ,邮局到学校用了h ,所以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3v 5v 12+)h 。 3v 5v

12+? 3v 5v

12+华为同分母的分式? 3v 5v 问题:现在又如何计算分析:这不是同分母的两个分式的加法,也不能通过例3的方法进行化简。 问题:进一步学习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如何把

联想:异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

问题:计算下面两道题目: 1221+= -= 3553

分析:异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则:通过通分找到公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

教学分析:(1)上述拓展的情景问题,是对课题一开始的问题情境的延生,这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2)上述两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是作为异分母分式加减学习的直观基础。 具体材料的引用通常是作为抽象学习的辅助,帮助学生顺利接收新信息。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问题:计算12+ 3v 5v

解:3v , 5v 的公分母为:15v

通分:12538 +=+=3v 5v 15v 15v 15v

教学分析: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找先出公分母,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不会找公分母。

公分母和公因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容易混淆。与公倍数相比,公分母的学习更为抽象,困难更大。所以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2)12123 ( 分子没有乘以相应的数字或者式子) +=+=3v 5v 15v 15v 15v

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1)数字部分找最小公倍数

5、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例4、11 +226c d 3cd

解:原式=d 2c d +2c +=(6c 2d ) ⨯d (3cd 2) ⨯2c 6c 2d 2

教学分析:这个例题较之上一个例题,难度要大。通过这道例题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总结:找公分母的方法:

(1)数字部分找最小公倍数

(2)字母部分,对于同底的幂保留指数较大的那个幂。

例5、11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2p +3q )(2p -3q ) 解:原式= =

=-6q (2p +3q )(2p -3q )

教学分析:这道例题的公分母是两个单项式的乘积,与上一道题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公分母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次,进一步让学生正确的把分子上的多项式看做一个整体代入运算。

例6、11 +a 2-b 2a -b

解:原式=1a +b 1+a +b +=(a +b )(a -b ) (a +b )(a -b ) (a +b )(a -b )

教学分析:学生在解题中会出现的问题:

不会找公因式,此题中不会找公因式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部分学生对因式分解不熟悉。不会主动分解a -b ,这是正确找出公分母的一个障碍。所以,如果前面的相应的知识点,没有弄清楚,那么这个课题的学校就更困难。这里再次体现出,知识与知识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个知识链上的某个环节点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体的学习。

6、小结

问题:

(1)本节课同学们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

(2)分式的加减运算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3)本节课同学们是否学到了哪些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很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分析:小结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最后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的思维,明确课题的关键要点。小结的形式是让学生自主回忆并且独立表达出来,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原则之一。数学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数学思想的突出是数学教学小结的一个重点。

7、作业

P16 第1题 、P23 复习巩固 第4题 22


相关内容

  • 分式的加减(说课稿)
  • 16.2.2分式的加减(第一课时说课稿) 姓名:刘莉 房县军点镇中 尊敬的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式的加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一.说教材 ...

  • 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性质和概念;
  • 第五章 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知识梳理 1.整式的概念和指数: 与 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包括: . . :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多项式. 单项式中次数最 的项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分式的概念和意义: 一般地,形如式子A,且B≠0叫做分式. ...

  • 初中一年级数学公式总结
  •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

  • 分式的化简和分式方程
  • 分式的化简和分式方程 ①.教学内容 知识点1. 分式 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A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B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整式2.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有理式 ...

  • 分式的加减法2说课稿
  • <3.3分式的加减法(2)>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 ...

  • 分式的加减法说课稿
  • 15.2.2分式的加减法 尊敬的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分式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加减法>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 ...

  • 如何学好整式和分式
  • 如何学好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 ...

  • 新课标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册 第一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自然数在计数和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还常常用自然数来给事物标号或排序. 我们还学习了分数和小数,它们是由于测量和分配等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伴随着数的概念而来的是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人们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

  •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说课稿
  • 2.4.1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说课稿) 胡中:吴传波 尊敬的评委,晚上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分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