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史就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自由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之关系不仅应该有认识关系,欲求关系,还应该有情感关系。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 如何实现和谐, 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 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 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屈服于自然,敬畏自然和崇拜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这一时期, 人类在畏惧自然情绪的笼罩下曾闪烁出或是萌发过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人类在这一时期对自然的认识仍是以畏惧自然情绪为主导的。农业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保持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和谐。当人类把第一颗种子种入地下, 辛勤耕耘,期盼丰收时,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便由本能变为自觉, 人类开始由顺应自然到积极干预自然。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以及以大家庭和村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 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工业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工业文明的兴起, 开始了大规模的人作用于自然的时代, 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 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 人类似乎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人定胜天”、“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成为当时人类的响亮口号。这些都是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人类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自身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并以此来决定对自然的态度和自身的行为方式。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 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 极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延长了人的寿命, 促使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工业社会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 人类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而是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资源大规模消耗, 污染物大量排放, 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方面,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是全球问题:

一:世界人口暴涨

公元初地球上只有2亿-3亿人,到180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在20世纪内,1930年增加到20亿,1964年增加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将突破60亿。按此趋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人口剧增势必带来消费剧增,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场和渔场,给自然系统带来不堪忍受的压力。

二:资源短缺危机

资源系统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金属化石资源等。随着人口剧增,人均耕地日益减少。而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急剧上升,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地球不可再生的金属化石资源在百年左右将先后枯竭,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的大衰退。

三: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全球工厂和几亿辆汽车每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已远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带来了全球“温室效应”,有害气体成分急剧增加,导致酸雨成灾,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受损,人体受害。

四:森林大量毁灭

人类早期,陆地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目前,已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世界每年约有25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600万顷土地沙漠化,受影响危害的人数已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五:生物物种锐减

地球物种由于自然原因有生有灭,但近一百年来,工业化所导致的污染和滥捕滥杀,使使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近50年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困难;二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三是通过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球扩散。由于国家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做出报复性的反应。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

第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第二: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就是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需要,本性和本质力量以及对于自己活动和本质的自我意识。自然的外在尺度,即对象尺度,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既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的活动外在尺度的客观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第三: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人类同其他动物一起共同消费自然界的水,空气,阳光等生活资料。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其调控的现实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所谓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即是说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两者都必须对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特定的进化变化。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比如,环境污染,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行为,而再深入看,就是一部分人产生的污染,由整个社会承受,这就是追求利益的阶层与承受代价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再如,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

间的缺口非常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而人类之间的不和谐则导致了对有限资源的种种“争夺”,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反映。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人际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描述。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描述。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应该如何落实新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中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在说明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分析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对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其次,我们要走循环经济之路。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

和谐发展的对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其次,我们要走循环经济之路。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

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2]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3] 于 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1998,17(1):67.

[4] 王丰年, 《论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讲》,载《山西师大学报》1995(3)

[5] 黄顺基,吕永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6] 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史就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自由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之关系不仅应该有认识关系,欲求关系,还应该有情感关系。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 如何实现和谐, 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 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 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屈服于自然,敬畏自然和崇拜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这一时期, 人类在畏惧自然情绪的笼罩下曾闪烁出或是萌发过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人类在这一时期对自然的认识仍是以畏惧自然情绪为主导的。农业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保持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和谐。当人类把第一颗种子种入地下, 辛勤耕耘,期盼丰收时,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便由本能变为自觉, 人类开始由顺应自然到积极干预自然。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以及以大家庭和村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 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工业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工业文明的兴起, 开始了大规模的人作用于自然的时代, 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 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 人类似乎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人定胜天”、“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成为当时人类的响亮口号。这些都是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人类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自身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并以此来决定对自然的态度和自身的行为方式。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 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 极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延长了人的寿命, 促使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工业社会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 人类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而是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资源大规模消耗, 污染物大量排放, 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方面,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是全球问题:

一:世界人口暴涨

公元初地球上只有2亿-3亿人,到180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在20世纪内,1930年增加到20亿,1964年增加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将突破60亿。按此趋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人口剧增势必带来消费剧增,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场和渔场,给自然系统带来不堪忍受的压力。

二:资源短缺危机

资源系统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金属化石资源等。随着人口剧增,人均耕地日益减少。而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急剧上升,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地球不可再生的金属化石资源在百年左右将先后枯竭,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的大衰退。

三: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全球工厂和几亿辆汽车每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已远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带来了全球“温室效应”,有害气体成分急剧增加,导致酸雨成灾,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受损,人体受害。

四:森林大量毁灭

人类早期,陆地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目前,已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世界每年约有25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600万顷土地沙漠化,受影响危害的人数已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五:生物物种锐减

地球物种由于自然原因有生有灭,但近一百年来,工业化所导致的污染和滥捕滥杀,使使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近50年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困难;二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三是通过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球扩散。由于国家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做出报复性的反应。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

第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第二: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就是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需要,本性和本质力量以及对于自己活动和本质的自我意识。自然的外在尺度,即对象尺度,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既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的活动外在尺度的客观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第三: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人类同其他动物一起共同消费自然界的水,空气,阳光等生活资料。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其调控的现实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所谓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即是说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两者都必须对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特定的进化变化。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比如,环境污染,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行为,而再深入看,就是一部分人产生的污染,由整个社会承受,这就是追求利益的阶层与承受代价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再如,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

间的缺口非常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而人类之间的不和谐则导致了对有限资源的种种“争夺”,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反映。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人际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描述。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描述。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应该如何落实新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中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在说明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分析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对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其次,我们要走循环经济之路。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

和谐发展的对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其次,我们要走循环经济之路。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

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2]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3] 于 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1998,17(1):67.

[4] 王丰年, 《论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讲》,载《山西师大学报》1995(3)

[5] 黄顺基,吕永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6] 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相关内容

  • 坚持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实现协调发展1
  • 坚持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 实现协调发展 安徽合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07级土木六班 金龙 [1**********]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与认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 ...

  •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机制
  •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机制 2012-07-24 摘 要:当前中国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区域发展差距正在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在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即实现全面的和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种长效的新型协调机制.这种新型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补偿 ...

  •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答: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有责,通过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 ...

  • 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 我局最近组织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谈几点对科学发展观中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浮浅看法: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断前进,而发展观也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传统的狭义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财富增长,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的全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读
  •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 ...

  •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联系世界各国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走过的路子,分析说明在当前形势下我党提出并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 ...

  •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

  • 论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LILUNDAOBAO理论前沿 论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许红缨1王 (1.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摘 威2 330027: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要]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延伸: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文明是适应科学 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 ...

  •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 5.2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站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懂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和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初步理解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明确,面对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问题,必须坚持科 ...

  • 生态城市规划
  •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因此也可以说,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 城市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人口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