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2007年6月人文社会科学专辑

经济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刘亚荷

[摘 要] 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汉魏之际,完成于两宋时期。南宋以后,南盛北衰的局面不可逆转,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经济重心;重心南移;北方;南方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07)ZJ01-0122-02

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在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

济重心南移的专著,他将南宋的建立作为经济重心完成的标志,认为南宋“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过程,,,可以说是南方

[2]

。”

(158社

地区形成一个经济区,即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个经济区人烟稠密,经济发达,是国家和当时社会最主

要的经济重心。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历史事实。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演变,必然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围乃至迁移。的历程,,并取代济重心南移。

,李剑农在其著作《经济领

“:宋以后之经济重心遂移

[3。(P7)

“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

(P17)

[1],至南宋则全面实现了。”持同样观点的学

者为数不少。南宋之前的几个朝代只是重心南移的基础,南宋时期南移才真正完成。综合衡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而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则是它的完成过程。

一、重心南移的时代

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问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魏晋南北朝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北宋说及南宋说等,争论较大,解说依据不同的标准,各有其合理的一面。笔者认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要用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来衡量。致力于经济重心南移研究的郑学檬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标准“: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第三,新的经济中心取代了旧的经济中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

[1](P13)

上倚重新的经济中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张全明

二、重心南移的阶段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开始时期。北方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流徙,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东汉末期,社会动乱,军阀混战连年,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蒙受战乱之害,出现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

[4]

胜数”

(P649)

的残破局面。而南方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割据

刘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政权出于割据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揭开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如诸葛亮在蜀国以及东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政治经济的措施,开发了当地的经济。孙吴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三

[5](P264)

国时孙吴境内有“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较为突出的时期。两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进一步破坏。西晋时的“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重遭毁灭性破坏。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而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开发又进了一步。据史书记载,沿长江的建康,姑苏一带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

[6]如绣。”

(P82)

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标准。也就是说,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

中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自古以来就在华北,文明的中心也在华北,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华北农业比江南农业优越。从唐代开始到宋代完成的农耕法的改革,江南农业最后凌驾于华北农业之上,确立了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而南宋政府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第一部研究中国经

东晋财政收入主要靠三吴(吴郡、吴兴、会稽)

  GXMDXB

地区提供。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东晋南朝的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荆州和扬州成为江南丝织品的重要产地,矿冶业也

    

    

有长足的发展,江南有著名的梅根冶。造纸、制瓷业已达到很高水平。南朝还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大船载重达二万斛。

隋唐时期是持续发展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虽不是浪潮迭起,但仍在持续,甚至表现得非常突出。隋的暴政激起各路烟尘,对北方社会生产破坏无可置疑。而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自安史之乱后,继之而起的藩镇割据又主要发生在北方,再一次给北方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摧毁性的破坏。南方经济却继续发展,并开始超过北方,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水田得到使用,水利灌溉事业有明显进步。据《新唐书》载,唐后期全国共修水利101项,其中江南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而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相当著名。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是唐代的造船基地,所造船不仅数量多,而且技术水平高。长安和洛阳虽然是唐代两大都市,但南方也兴起许多大都会运河开通后,“大贾,珠翠珍怪之产”。

[7](P2878)

会,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就成为全国最大的都会。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宋的农业发展水平特别高,如南宋时期两浙路太湖流域和江东路圩田区“亩产量从北宋的米3石发展到南宋时的5~6石或6~7石,高达600~700斤。在这样的地区,1亩地到1.5亩地便可以供给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比战国提高了4倍,比秦汉提高了3倍,比唐也提高了2~3倍之间……明清两代,就其单位面积产量看没有超过宋

[8]

代。”

(P68~69)

经济学

 

由此可见,南宋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经

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应当是最为先进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时间上的分野。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十分鲜明地表明,古代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文化转移到了南,但南宋时则多取,。南宋和南宋以后的人才南方多于北方。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军事中心仍在北方。在水运方面,提高了漕运的地位。北方由于经济的衰落,产品供不应求。南方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产品丰富,粮食以及其他消费品源源不断的通过漕运运往北方。对中国经济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的格局,元明清时期南方压倒北方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南方经济重心。■

[7](P3517)

岸。,部来自江南各道。,江淮居多”局面。

五代两宋时期是南移完成时期。五代时期军阀混战,后来少数民族入侵,使中原地区战火蔓延,北方经济再次被破坏。而南方却出现了繁华景象:农业方面,东南各地均大规模兴修水利。江浙沿海为防海潮侵袭,修筑了护海堤;福建等地也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农具也有所改进,如“秧马”就是宋代创造的新型插秧工具。农作物方面,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已推广到江浙地区,当地农民又加以培育更新,出现许多新的品种。由于水利大量兴修,农耕工具改进和优良稻种推广,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已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的手工业生产,已超过北方。矿冶业、纺织业南方占有绝对优势,造船业更是南方发达于北方。其中以福建所造的大海船装有罗盘针,备受赞誉。南方制瓷业已赶上北方。浙江龙泉的哥窑盛产青瓷,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江西新平是全国产瓷中心,宋真宗景德年间在此建立了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雕版印刷业在北宋时很大发展,其中以杭州的雕版最为出名;北宋监本大多在杭州刻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南方商业的繁荣。据统计北宋熙宗十年,全国商税总收入南方占总数一半以上,说明南方商业比北方兴盛,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虽然北宋时全国最大的都会是汴凉,但是“,靖康之变”使汴凉遭到严重摧残,北宋的繁荣为南宋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提供了一个前提。此时南方却兴起一批繁荣的都

[参 考 文 献]

[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1长沙:

岳麓书社,1996.

[2]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M]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3]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M]1北京:三联书店,1957.[4]范晔.后汉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左思.昊都赋・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册)[M]1长春:吉林文史出版

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社,1987.

[6]唐姚廉.陈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72.[7]刘眗.旧唐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75

[8]邓广铭,漆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M]1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

收稿日期 2006-11-18[责任编辑 廖智宏][责任校对 秦红增]

[作者简介] 刘亚荷(1974~),女,江苏人,贵州师范大

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2005级研究生,贵州贵阳,邮编:550001。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GXMDXB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2007年6月人文社会科学专辑

经济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刘亚荷

[摘 要] 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汉魏之际,完成于两宋时期。南宋以后,南盛北衰的局面不可逆转,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经济重心;重心南移;北方;南方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07)ZJ01-0122-02

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在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

济重心南移的专著,他将南宋的建立作为经济重心完成的标志,认为南宋“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过程,,,可以说是南方

[2]

。”

(158社

地区形成一个经济区,即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个经济区人烟稠密,经济发达,是国家和当时社会最主

要的经济重心。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历史事实。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演变,必然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围乃至迁移。的历程,,并取代济重心南移。

,李剑农在其著作《经济领

“:宋以后之经济重心遂移

[3。(P7)

“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

(P17)

[1],至南宋则全面实现了。”持同样观点的学

者为数不少。南宋之前的几个朝代只是重心南移的基础,南宋时期南移才真正完成。综合衡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而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则是它的完成过程。

一、重心南移的时代

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问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魏晋南北朝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北宋说及南宋说等,争论较大,解说依据不同的标准,各有其合理的一面。笔者认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要用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来衡量。致力于经济重心南移研究的郑学檬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标准“: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第三,新的经济中心取代了旧的经济中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

[1](P13)

上倚重新的经济中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张全明

二、重心南移的阶段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开始时期。北方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流徙,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东汉末期,社会动乱,军阀混战连年,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蒙受战乱之害,出现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

[4]

胜数”

(P649)

的残破局面。而南方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割据

刘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政权出于割据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揭开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如诸葛亮在蜀国以及东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政治经济的措施,开发了当地的经济。孙吴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三

[5](P264)

国时孙吴境内有“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较为突出的时期。两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进一步破坏。西晋时的“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重遭毁灭性破坏。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而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开发又进了一步。据史书记载,沿长江的建康,姑苏一带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

[6]如绣。”

(P82)

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标准。也就是说,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

中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自古以来就在华北,文明的中心也在华北,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华北农业比江南农业优越。从唐代开始到宋代完成的农耕法的改革,江南农业最后凌驾于华北农业之上,确立了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而南宋政府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第一部研究中国经

东晋财政收入主要靠三吴(吴郡、吴兴、会稽)

  GXMDXB

地区提供。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东晋南朝的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荆州和扬州成为江南丝织品的重要产地,矿冶业也

    

    

有长足的发展,江南有著名的梅根冶。造纸、制瓷业已达到很高水平。南朝还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大船载重达二万斛。

隋唐时期是持续发展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虽不是浪潮迭起,但仍在持续,甚至表现得非常突出。隋的暴政激起各路烟尘,对北方社会生产破坏无可置疑。而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自安史之乱后,继之而起的藩镇割据又主要发生在北方,再一次给北方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摧毁性的破坏。南方经济却继续发展,并开始超过北方,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水田得到使用,水利灌溉事业有明显进步。据《新唐书》载,唐后期全国共修水利101项,其中江南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而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相当著名。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是唐代的造船基地,所造船不仅数量多,而且技术水平高。长安和洛阳虽然是唐代两大都市,但南方也兴起许多大都会运河开通后,“大贾,珠翠珍怪之产”。

[7](P2878)

会,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就成为全国最大的都会。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宋的农业发展水平特别高,如南宋时期两浙路太湖流域和江东路圩田区“亩产量从北宋的米3石发展到南宋时的5~6石或6~7石,高达600~700斤。在这样的地区,1亩地到1.5亩地便可以供给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比战国提高了4倍,比秦汉提高了3倍,比唐也提高了2~3倍之间……明清两代,就其单位面积产量看没有超过宋

[8]

代。”

(P68~69)

经济学

 

由此可见,南宋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经

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应当是最为先进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时间上的分野。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十分鲜明地表明,古代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文化转移到了南,但南宋时则多取,。南宋和南宋以后的人才南方多于北方。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军事中心仍在北方。在水运方面,提高了漕运的地位。北方由于经济的衰落,产品供不应求。南方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产品丰富,粮食以及其他消费品源源不断的通过漕运运往北方。对中国经济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的格局,元明清时期南方压倒北方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南方经济重心。■

[7](P3517)

岸。,部来自江南各道。,江淮居多”局面。

五代两宋时期是南移完成时期。五代时期军阀混战,后来少数民族入侵,使中原地区战火蔓延,北方经济再次被破坏。而南方却出现了繁华景象:农业方面,东南各地均大规模兴修水利。江浙沿海为防海潮侵袭,修筑了护海堤;福建等地也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农具也有所改进,如“秧马”就是宋代创造的新型插秧工具。农作物方面,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已推广到江浙地区,当地农民又加以培育更新,出现许多新的品种。由于水利大量兴修,农耕工具改进和优良稻种推广,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已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的手工业生产,已超过北方。矿冶业、纺织业南方占有绝对优势,造船业更是南方发达于北方。其中以福建所造的大海船装有罗盘针,备受赞誉。南方制瓷业已赶上北方。浙江龙泉的哥窑盛产青瓷,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江西新平是全国产瓷中心,宋真宗景德年间在此建立了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雕版印刷业在北宋时很大发展,其中以杭州的雕版最为出名;北宋监本大多在杭州刻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南方商业的繁荣。据统计北宋熙宗十年,全国商税总收入南方占总数一半以上,说明南方商业比北方兴盛,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虽然北宋时全国最大的都会是汴凉,但是“,靖康之变”使汴凉遭到严重摧残,北宋的繁荣为南宋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提供了一个前提。此时南方却兴起一批繁荣的都

[参 考 文 献]

[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1长沙:

岳麓书社,1996.

[2]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M]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3]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M]1北京:三联书店,1957.[4]范晔.后汉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左思.昊都赋・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册)[M]1长春:吉林文史出版

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社,1987.

[6]唐姚廉.陈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72.[7]刘眗.旧唐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75

[8]邓广铭,漆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M]1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

收稿日期 2006-11-18[责任编辑 廖智宏][责任校对 秦红增]

[作者简介] 刘亚荷(1974~),女,江苏人,贵州师范大

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2005级研究生,贵州贵阳,邮编:550001。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GXMDXB  


相关内容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诸多因素中人口因素是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三次规模巨大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 ...

  •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二级学院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仇媛媛 程动田 副教授 2012级专接本 历史学 文史学院 2014年5月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程动田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 ...

  • 宋辽夏金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
  • 宋辽夏金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有诸多因素.宋辽夏金时期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变现尤为明显.影响南移的主要原因分为社会政治原因和自然原因.宋辽夏金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其中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接连不断,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的常 ...

  • 10经济重心的南移_说课
  •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说教材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全册第10课),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南方经济发展是宋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此本课内容是中国古 ...

  • 10.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 第16课时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编制:胡成花 审核:赵承东 秦探星 文海霞 朱鹏 [学习目标] 1. 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 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宋朝时南方在农业.手 ...

  •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复习重点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红字部分是要重点记的)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 ...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 ...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 中国古代 社会稳定 引 言 自 ...

  •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升生活
  •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内容 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