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和膜控型两种24小时缓释微丸,以释放度为指标比较两者优劣,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以硬脂酸和乙基纤维素为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以液相层积空白丸芯上药法制备载药速释丸芯,以苏丽丝E-7-19040为包衣材料,用流化床制备硝苯地平膜控型缓释微丸;并研究其释放机制。以综合评分P=|P2h-20%|+|P12h-60%|+|P24h-100%|评价两种微丸的释放行为优劣。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微丸都能达到24小时缓释的效果;释放机制均为药物扩散与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结论:膜控型缓释微丸的释放行为略优于骨架型缓释微丸,但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较膜控型简单可行。
摘 要:目的: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和膜控型两种24小时缓释微丸,以释放度为指标比较两者优劣,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以硬脂酸和乙基纤维素为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以液相层积空白丸芯上药法制备载药速释丸芯,以苏丽丝E-7-19040为包衣材料,用流化床制备硝苯地平膜控型缓释微丸;并研究其释放机制。以综合评分P=|P2h-20%|+|P12h-60%|+|P24h-100%|评价两种微丸的释放行为优劣。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微丸都能达到24小时缓释的效果;释放机制均为药物扩散与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结论:膜控型缓释微丸的释放行为略优于骨架型缓释微丸,但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较膜控型简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