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在H2(或I2)分子中,两个成键的H原子(或I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是相等的,整个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这种分子为非极性分子,H-H(或I-I)键为非极性共价键。但HI分子则是极性分子,H-I键是极性共价键。因为I的电负性(2.5)大于H(2.1),所以H-I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I的一端。或者说HI分子中,I端显负性,而H端为正性。凡由电负性不同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它们的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一方,使电负性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电

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χ)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大。当0<△χ<1.7时,为极性共价键;当△χ>1.7时,电子对将完全偏于电负性大的原子一边,这就和离子键一样了。例如Cl的电负性为3.0,Na为0.9,Mg为1.2,Na和Cl,Mg和Cl之间△χ值都大于1.7,因而都形成离子键。由此可见离子键和共价键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化学键,但它们之间有联系,从离子键到共价键有递变关系。例如BeCl2中的Be(χ=1.5)和Cl之间△χ为1.5,Be和Cl原子形成极性很强的共价键,BeCl2在室温虽是固体,但熔点(405℃)比离子化合物如MgCl2(714℃),CaCl2(782℃)低得多,BeCl2的性质可以说是介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

键的极性是一种“矢量”,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它的方向用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表示。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有关,在双原子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如HI,HCl等。但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有极性,还要看分子的空间构型,因为它决定键的方向。若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使键的极性互相抵消,则分子没有极性。如CO2分中的C=O键是极性键,但由于CO2分子呈直线型对称结构,两个C=O键的极性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整个分子就成了没有极性的非极性分子:

下图列举了CH4,NH3和H2O分子的构型和键角。如CH4分子中,C-H虽是极性键,其中C用4个sp3杂化轨道,以正四面体方向与H成键,所以CH4也是非极性分子。见下图(a)。而H2O则不然,它是极性分子,因为O原子用2个sp3杂化轨道分别和2个H原子形成σ键,另外两个sp3杂化轨道上各有一对未成键的电子,它们的互斥作用使H2O分子中两个H-O键间的夹角为104.5°,使整个H2O分子呈V字型,O为负端,H为正端,见下图(C)。NH3分子的情况和H2O相似,N-H键是极性键,键角为107°,有一对未成键电子,因此NH3分子有极性。N为负端,H为正端,见下图(b)。

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辛烷(C8H18),它由于结构的对称而是非极性分子,乙醇(C2H5OH)分子一端是极性很小的烷基(C2H5-),另一端是极性较大的羟基(-

OH),它是极性分子。汽油和水不相溶就是因为它们分子极性差别所致,而乙醇和水的互溶性正是因为它们有极性相似的-OH基团。

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等共价键概念确实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而获得公认,但也还有不少现象无法解释,因此随后又有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多种学

说的发展和应用,因涉及较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不再介绍。总之,人类对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就是这样逐步深入的,永无止境。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在H2(或I2)分子中,两个成键的H原子(或I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是相等的,整个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这种分子为非极性分子,H-H(或I-I)键为非极性共价键。但HI分子则是极性分子,H-I键是极性共价键。因为I的电负性(2.5)大于H(2.1),所以H-I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I的一端。或者说HI分子中,I端显负性,而H端为正性。凡由电负性不同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它们的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一方,使电负性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电

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χ)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大。当0<△χ<1.7时,为极性共价键;当△χ>1.7时,电子对将完全偏于电负性大的原子一边,这就和离子键一样了。例如Cl的电负性为3.0,Na为0.9,Mg为1.2,Na和Cl,Mg和Cl之间△χ值都大于1.7,因而都形成离子键。由此可见离子键和共价键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化学键,但它们之间有联系,从离子键到共价键有递变关系。例如BeCl2中的Be(χ=1.5)和Cl之间△χ为1.5,Be和Cl原子形成极性很强的共价键,BeCl2在室温虽是固体,但熔点(405℃)比离子化合物如MgCl2(714℃),CaCl2(782℃)低得多,BeCl2的性质可以说是介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

键的极性是一种“矢量”,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它的方向用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表示。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有关,在双原子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如HI,HCl等。但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有极性,还要看分子的空间构型,因为它决定键的方向。若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使键的极性互相抵消,则分子没有极性。如CO2分中的C=O键是极性键,但由于CO2分子呈直线型对称结构,两个C=O键的极性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整个分子就成了没有极性的非极性分子:

下图列举了CH4,NH3和H2O分子的构型和键角。如CH4分子中,C-H虽是极性键,其中C用4个sp3杂化轨道,以正四面体方向与H成键,所以CH4也是非极性分子。见下图(a)。而H2O则不然,它是极性分子,因为O原子用2个sp3杂化轨道分别和2个H原子形成σ键,另外两个sp3杂化轨道上各有一对未成键的电子,它们的互斥作用使H2O分子中两个H-O键间的夹角为104.5°,使整个H2O分子呈V字型,O为负端,H为正端,见下图(C)。NH3分子的情况和H2O相似,N-H键是极性键,键角为107°,有一对未成键电子,因此NH3分子有极性。N为负端,H为正端,见下图(b)。

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辛烷(C8H18),它由于结构的对称而是非极性分子,乙醇(C2H5OH)分子一端是极性很小的烷基(C2H5-),另一端是极性较大的羟基(-

OH),它是极性分子。汽油和水不相溶就是因为它们分子极性差别所致,而乙醇和水的互溶性正是因为它们有极性相似的-OH基团。

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等共价键概念确实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而获得公认,但也还有不少现象无法解释,因此随后又有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多种学

说的发展和应用,因涉及较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不再介绍。总之,人类对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就是这样逐步深入的,永无止境。


相关内容

  • f[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导学案(第1课时)
  • <选修三2.3 分子的性质>导学案(第1课时) 课题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和氢键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 [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 1. 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 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 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

  • [分子的性质]教学设计1
  •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课前预习: 1.共价键有两种: 和 .其中极性 ...

  • 分子的极性
  • 高二化学(选修) 主备人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分子的极性 1 教案 执教者 班级 课时 1.回顾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 2.掌握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1 日期 课型 新授课 讲授法.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 教学内容 [课前预习] 1. 关 ...

  • 第2节第2课时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能据此分析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2.能根据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3.了解分子构型与分子的极性等性质的关系.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如何计 ...

  • 有机物极性及溶解性
  • 有机物极性及溶解性的教学讨论 有机化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原因何在? 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 ...

  • 键的极性与极性分子
  • 键的极性与极性分子 1.共价键的种类 (1)非极性共价键 键结电子被两个相同原子核均等共享,如H2.Cl2及N2等 (2)极性共价键 相异原子结合,电子不均匀分布于二原子间,其电子对不均等共享,而略偏向于电负度较 -大的原子,使键的一端稍带δ+而另一端稍带δ,如HCl.H2O等 2. 偶极矩(μ-极 ...

  • 化学键总结
  •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化学键 1.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 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形成:阴.阳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静电引和斥力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共价键形成: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2电子或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共价键 ...

  • 大学化学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 第三章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 1.用列表的方式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分别属于哪种构型(8.9-17.18或18+2)?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 Al 3+.V 2+.V 3+.Mn 2+.Fe 2+.Sn 4+.Pb 2+.I - [解答] 离子 Al 3+ V 2+ V 3+ M ...

  • 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及性质
  • 一.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问1: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 2.HCl .Cl2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问2:为什么不可能有H 3.H 2Cl .Cl 3分子的形成? 一.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