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龙吟]看辛弃疾的身份认同困境

   内容摘要:如何欣赏和解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能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在此诗中所表达的身份认同困境。

   关键词:《水龙吟》 辛弃疾 身份认同 困境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的一个晴朗的秋日,辛弃疾登楼北望,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他自称是“江南游子”,漂泊到江南的远离故土的游子。此时,距离辛弃疾南归已经十二年了,难道他在剩山残水的祖国――南宋仍然找不到找不到归属感。

   我们不妨先看这句诗。“落日楼头”,落日即日暮。从遥远的《诗经》开始,日暮之际就是一个敏感而特殊的时刻,前现代的分别总是很沉重。每每在日暮黄昏之时,闺妇倚门念远,游子登楼怀乡。“楼头落日”,彼此遥望,成了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仪式。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经沦陷。因此“落日楼头”的登临,收复中原的梦想,里面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基于儒家观念的士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更有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断鸿声里”,正是在这儿我们看到辛弃疾的孤独。“和谈”已经成为“国是”的南宋政府,已经无心收复中原。而且力主恢复的同道者日渐稀少,于是诗人无限悲哀,有如同失群的孤雁。

   “江南游子”,游子远离故土或漂泊异国,但他们的故乡和祖国总是统一的。可是在辛弃疾这儿,我们看到了一种悖论――远离故乡,寻找祖国。故乡和祖国是分裂的。故乡是自己的心灵归属,祖国是自己的理性认同。同为著名的主战派文人,辛弃疾和陆游不同。中原沦为敌手,对在南方出生的陆游而言更多只是文化意义的国家沦陷。但是对于辛弃疾而言却是关乎生命记忆和祖先血脉的故乡沦陷,感受更为深刻和沉重。因此虽然同有收复中原的梦想,却有轻重之别。

   祖国是地理概念,是祖先繁衍生息之地,是生命根脉所在之地,那里的土地承载着共同的生命记忆。在宗族血缘建构的传统中国,地缘和血缘其实合二为一。祖国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凝聚着共同的精神价值和文化血缘。因此祖国就是故乡。

   北宋覆灭,南宋建立。从儒家观念看,无论道统还是政统,都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因此在宋金对峙前期,总有一批又一批南归的北人,大多和辛弃疾一样是出于儒家传统中夷夏观念的影响――回到文化和法理意义上的祖国。

   但事实上情况更为复杂。当时沦陷区的人们回到南宋,被称之为“归正”。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归正人”。“归正人”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标识,显示出南宋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态度。

   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提出建议:“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归南,北归北。”即居住在南宋政权统治区域的官绅士民,凡原籍在河东、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都要返归金政权的统治。这表明,南宋已经有了拒收北人的国策。这里面大多数人不愿回到北方,却被南宋朝廷为了维护所谓的宋金和平而强行遣送。

   南宋政府拒收北人,这里面固然有讨好金人的原因和划疆自保的考虑。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出于狭隘心理对“归正人”的猜忌、怀疑和防范。

   著名诗人陆游和范成大都曾上书南宋朝廷,要求纠正重南轻北的偏向,尤其要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其实这种遭遇并非辛弃疾独有,许多有才华的南归之人,因为面临的无法回避的身份认同问题,遭到南宋遗弃,寂寞终老。辛弃疾当然明白自己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尴尬处境。他在《美芹十论》中曾经为归正之人鸣不平,希望朝廷一视同仁。

   十二年前,辛弃疾南归之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毅和果敢,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宋金和谈的国策、朝廷对“归正人”的警惕和防范,意味南宋政府不会真正接纳他。于是他被先后委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此后,是长达二十多年罢官闲置。这是一种彻底的拒绝,无情的抛弃。

   因此,“江南游子”既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故乡的漂泊,又是在南宋无法获得信任与重用时的内心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焦虑。当故乡沦陷时,他满怀希望追寻祖国;当南宋拒绝他时,祖国成了异乡,他成了游子。

   1207年秋,辛弃疾与世长辞。他永远没有回到故乡。他的故乡永远是异国,而在祖国他又成了游子。二十三岁以前是有家无国,二十三岁以后是有国无家。在家国同构的古代中国,注定了诗人的悲剧命运。

   是的,“无人会,登临意”,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收复中原对诗人的意义。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统一。“何处望神州”( 《南乡子》),这是去世前四年的又一次的登临,才清楚的道出内心的委曲。“神州”,那才是他的故乡、他的故国。回不去的他其实一生都在飘零。

   (作者单位:甘肃民勤一中)

   内容摘要:如何欣赏和解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能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在此诗中所表达的身份认同困境。

   关键词:《水龙吟》 辛弃疾 身份认同 困境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的一个晴朗的秋日,辛弃疾登楼北望,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他自称是“江南游子”,漂泊到江南的远离故土的游子。此时,距离辛弃疾南归已经十二年了,难道他在剩山残水的祖国――南宋仍然找不到找不到归属感。

   我们不妨先看这句诗。“落日楼头”,落日即日暮。从遥远的《诗经》开始,日暮之际就是一个敏感而特殊的时刻,前现代的分别总是很沉重。每每在日暮黄昏之时,闺妇倚门念远,游子登楼怀乡。“楼头落日”,彼此遥望,成了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仪式。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经沦陷。因此“落日楼头”的登临,收复中原的梦想,里面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基于儒家观念的士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更有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断鸿声里”,正是在这儿我们看到辛弃疾的孤独。“和谈”已经成为“国是”的南宋政府,已经无心收复中原。而且力主恢复的同道者日渐稀少,于是诗人无限悲哀,有如同失群的孤雁。

   “江南游子”,游子远离故土或漂泊异国,但他们的故乡和祖国总是统一的。可是在辛弃疾这儿,我们看到了一种悖论――远离故乡,寻找祖国。故乡和祖国是分裂的。故乡是自己的心灵归属,祖国是自己的理性认同。同为著名的主战派文人,辛弃疾和陆游不同。中原沦为敌手,对在南方出生的陆游而言更多只是文化意义的国家沦陷。但是对于辛弃疾而言却是关乎生命记忆和祖先血脉的故乡沦陷,感受更为深刻和沉重。因此虽然同有收复中原的梦想,却有轻重之别。

   祖国是地理概念,是祖先繁衍生息之地,是生命根脉所在之地,那里的土地承载着共同的生命记忆。在宗族血缘建构的传统中国,地缘和血缘其实合二为一。祖国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凝聚着共同的精神价值和文化血缘。因此祖国就是故乡。

   北宋覆灭,南宋建立。从儒家观念看,无论道统还是政统,都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因此在宋金对峙前期,总有一批又一批南归的北人,大多和辛弃疾一样是出于儒家传统中夷夏观念的影响――回到文化和法理意义上的祖国。

   但事实上情况更为复杂。当时沦陷区的人们回到南宋,被称之为“归正”。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归正人”。“归正人”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标识,显示出南宋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态度。

   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提出建议:“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归南,北归北。”即居住在南宋政权统治区域的官绅士民,凡原籍在河东、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都要返归金政权的统治。这表明,南宋已经有了拒收北人的国策。这里面大多数人不愿回到北方,却被南宋朝廷为了维护所谓的宋金和平而强行遣送。

   南宋政府拒收北人,这里面固然有讨好金人的原因和划疆自保的考虑。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出于狭隘心理对“归正人”的猜忌、怀疑和防范。

   著名诗人陆游和范成大都曾上书南宋朝廷,要求纠正重南轻北的偏向,尤其要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其实这种遭遇并非辛弃疾独有,许多有才华的南归之人,因为面临的无法回避的身份认同问题,遭到南宋遗弃,寂寞终老。辛弃疾当然明白自己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尴尬处境。他在《美芹十论》中曾经为归正之人鸣不平,希望朝廷一视同仁。

   十二年前,辛弃疾南归之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毅和果敢,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宋金和谈的国策、朝廷对“归正人”的警惕和防范,意味南宋政府不会真正接纳他。于是他被先后委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此后,是长达二十多年罢官闲置。这是一种彻底的拒绝,无情的抛弃。

   因此,“江南游子”既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故乡的漂泊,又是在南宋无法获得信任与重用时的内心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焦虑。当故乡沦陷时,他满怀希望追寻祖国;当南宋拒绝他时,祖国成了异乡,他成了游子。

   1207年秋,辛弃疾与世长辞。他永远没有回到故乡。他的故乡永远是异国,而在祖国他又成了游子。二十三岁以前是有家无国,二十三岁以后是有国无家。在家国同构的古代中国,注定了诗人的悲剧命运。

   是的,“无人会,登临意”,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收复中原对诗人的意义。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统一。“何处望神州”( 《南乡子》),这是去世前四年的又一次的登临,才清楚的道出内心的委曲。“神州”,那才是他的故乡、他的故国。回不去的他其实一生都在飘零。

   (作者单位:甘肃民勤一中)


相关内容

  • "稼轩风"中的明词
  • 作者:程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04期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7)04-0032-08 "稼轩风"概念是南宋诗人戴复古提出来的.自南宋中后期以来,"稼轩风"大面积刮过词坛,影 ...

  • 辛弃疾22222
  • 学习目标] 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2.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并能背诵默写.2.理解诗中典故的寄寓的情思. [课时预设] 2 课 时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上课检查. 2.合作 ...

  • 苏轼黄州词作的特点分析
  • 摘要 苏轼,他打破了宋词最初"词为艳科"的藩篱,一改婉约词风,开豪放派先河,让豪放词从此在宋词史上大放异彩.虽然苏轼政途坎坷,被一贬再贬,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苏轼在贬至黄州时期,也是他在文学上占领高地的时期,纵观苏轼的黄州词作,他首创的豪放词风打破婉约一统宋词的局面,丰富词的内容 ...

  •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教师) 第一课时 <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 [学习目标] 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 2.赏析<永遇乐>,能准确说出词中的典故,并理解其中寄寓的情思. 3.背诵并默写<水龙吟> ...

  • 拒绝平庸②
  •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 ...

  • 辛弃疾文档
  • 课 题水龙吟•等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两首>) 年级高一 学期 下期 教 学 目 标1.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 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 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 ...

  • 栏杆拍遍读梁衡
  • 关注梁衡的政治散文,是从<觅渡,觅渡,渡何处?>开始的. 多年的阅读经历后,很少再有文字像<觅渡>这样,让我每读都欲落泪.这篇写瞿秋白烈士的文字,并不煽情,相反,充满了深沉而理性的思考,整体风格沉郁悲怆.作者在六年里三访"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 ...

  • 辛弃疾生平简介及重要作品分析
  • 人物评传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 ...

  • 地域文化3
  • 山东电大直属学院开放教育地域文化课程第三次在线作业 (包含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以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辛弃疾的词作从不同的角度广泛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高尚情操,充溢着 爱国 思想和 战斗 精神.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