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论证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 邓文彩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能力”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能力。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指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主能力,就谈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谈不上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

“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主要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等素质,提高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展。

“自主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实现由依赖到自主、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优化管理,创设良好的软环境与改善教育因素将构成小学生由依赖向自主转化的最重要的条件。针对小学生特点施以适宜的自主教育,从观念、目标、策略和评价等方面同步改革,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科学的认识和系统的操作经验,提高教师自主性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人的自主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性的含义,我国教育界有众多的理解,但大都停留在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或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描述上,而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现代心理学虽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监控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去充分揭示和研究人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管理的自主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深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学生自主性的本质特征及心理结构、功能,

这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与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水平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动机强度及动力水平、认知方式、是否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等因素。这是他们能动性的各种表现状态。”他还提出了智力(思维)结构模型,认为监控系统是智力的核心,而监控系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他还指出,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而思维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性功能特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自我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他指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尽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的进程效果最佳”,“学习者全身心卷入其中的自发学习,也就是智力和情感都共同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罗杰斯非常重视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人学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具体的自觉的能动性。它意味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并不听命于某种命运的摆布,在活动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其次,主体是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种创造历史和历史所创造的主体。此外,人作为主体还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总之,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人性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结合和统一。

行为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把激励的五大要素——需要、动机、刺激、行为、环境有机组合,合理安排,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把人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应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应满足人的需要,改善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这一思想直接为主体性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教育管理理论应更加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社会与教育组织中各种因素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育管理者要

学会激励被管理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欲,要为每一个教育者积累知识、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分析、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改善教育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而积极努力。

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来看,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作为自由发展的一个个体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发展的心理基础。正因为人的这种先天性,本能地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发展。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又告诉我们,人的这种先天本能是在与后天的环境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即遗传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才能起作用。从整个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过程来看,往往经历“他助——互助——自助”这一变化过程,这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一个心理机制,也是“学校自主教育”与“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两者发生联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作为本课题来说,学校自主教育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旨在深入研究小学各年龄阶段影响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因素,探索新的小学生自主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培养学生自

主能力的方法途径。它的引入会带动教学手段、方法、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拓展了课程改革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此项研究能促进教师有效实施自主教育,形成学校特色;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其理论意义是: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题研究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和有力途径。对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理论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

其应用价值是:

探索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遵循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管理、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改革教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被动、强制、机械地接受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只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自主进行自

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立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而获得知识技能、增强生存和交往能力,让学生在自主能动的教育中增长才干。此课题的深入研究,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实事求是地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发展主体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习惯等方面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组织、制度的研究,初步探索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方式方法。通过研究、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格自尊,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锻炼自觉”的自主能力,让学生逐渐达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身体自主锻炼、活动自主组织。让学生真正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发挥潜能,成为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以此促进学校整体面貌的变化。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构成及行为表现。小学生自主能力现状及成因。研究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有利于或有碍学生的自

主能力发展,影响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校园文化对小学生自主意识能力培养的影响。小学生低、中、高年级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构建适应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教育机制。建立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水平评价和测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在自主能力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进生自主意识的激发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等。小学生自主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等。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让学生逐步做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活动自我组织、身体自主锻炼。 学生通过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形式,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从而内化为素质,外现为习惯,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生活的小主人。主要途径是:完善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让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沟通家校交流渠道,让学生做家庭的小主人;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做社会的小主人。

作为学校,重点在教学,核心在质量。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做到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自主体验,不断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身特

点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途径是:做到让教师走进课程开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个性化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走进生活体验,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主动自觉地进行生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锻炼,培养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初步形成做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主要途径是:班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锻炼,学会合作,勇于展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自然、社会生活,让学生自我磨练。

合理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能根据自己特点,自主选择成长的目标、内容,能够自由地充满活力地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新的生活。主要途径是:制定每学期的成长目标,拟定个人成长计划,让学生有方向地发展。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鼓励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有选择地发展。开辟特色班级活动,让学生自由发展。

七、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1、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做到有研究规划。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积极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日记,叙写教学案例(故事)等。

2、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教学工作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或自选课程开发的研究,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领域和空间;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通过开展少先队、学生社团的多种活动为学生拓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空间,

3.要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积极参加公开课观摩、自主能力培养经验交流、自主能力培养论文评比、自主能力培养主题班队会观摩等。

4.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主动获取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其形式主要有:a、学术专题报告;b、理论学习辅导讲座;c、教学现场指导;d、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

八、本课题的研究手段

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改革管理体制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目标导向、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的作用。确定课题任务的总目标及层次目标,做到人人明确自主研究的目标任务,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必须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定期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做好结题工作。

九、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自主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自主能力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自主能力培养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探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模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自主发展。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和条件。

十、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9—2013、10 成立课题组,准备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软硬件设备,收集相应资料,开展交流讨论,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2013、10—2014、2 全方位开展“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撰写专题论文及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4、3—2014、5 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开课题结题会。

十一、预期成果: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课堂教学案例集;小学生自主管

理能力之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论文集;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主题活动方案集

《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论证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 邓文彩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能力”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能力。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指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主能力,就谈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谈不上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

“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主要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等素质,提高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展。

“自主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实现由依赖到自主、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优化管理,创设良好的软环境与改善教育因素将构成小学生由依赖向自主转化的最重要的条件。针对小学生特点施以适宜的自主教育,从观念、目标、策略和评价等方面同步改革,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科学的认识和系统的操作经验,提高教师自主性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人的自主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性的含义,我国教育界有众多的理解,但大都停留在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或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描述上,而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现代心理学虽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监控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去充分揭示和研究人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管理的自主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深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学生自主性的本质特征及心理结构、功能,

这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与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水平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动机强度及动力水平、认知方式、是否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等因素。这是他们能动性的各种表现状态。”他还提出了智力(思维)结构模型,认为监控系统是智力的核心,而监控系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他还指出,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而思维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性功能特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自我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他指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尽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的进程效果最佳”,“学习者全身心卷入其中的自发学习,也就是智力和情感都共同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罗杰斯非常重视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人学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具体的自觉的能动性。它意味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并不听命于某种命运的摆布,在活动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其次,主体是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种创造历史和历史所创造的主体。此外,人作为主体还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总之,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人性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结合和统一。

行为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把激励的五大要素——需要、动机、刺激、行为、环境有机组合,合理安排,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把人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应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应满足人的需要,改善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这一思想直接为主体性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教育管理理论应更加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社会与教育组织中各种因素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育管理者要

学会激励被管理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欲,要为每一个教育者积累知识、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分析、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改善教育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而积极努力。

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来看,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作为自由发展的一个个体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发展的心理基础。正因为人的这种先天性,本能地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发展。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又告诉我们,人的这种先天本能是在与后天的环境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即遗传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才能起作用。从整个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过程来看,往往经历“他助——互助——自助”这一变化过程,这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一个心理机制,也是“学校自主教育”与“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两者发生联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作为本课题来说,学校自主教育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旨在深入研究小学各年龄阶段影响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因素,探索新的小学生自主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培养学生自

主能力的方法途径。它的引入会带动教学手段、方法、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拓展了课程改革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此项研究能促进教师有效实施自主教育,形成学校特色;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其理论意义是: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题研究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和有力途径。对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理论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

其应用价值是:

探索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遵循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管理、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改革教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被动、强制、机械地接受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只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自主进行自

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立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而获得知识技能、增强生存和交往能力,让学生在自主能动的教育中增长才干。此课题的深入研究,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实事求是地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发展主体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习惯等方面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组织、制度的研究,初步探索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方式方法。通过研究、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格自尊,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锻炼自觉”的自主能力,让学生逐渐达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身体自主锻炼、活动自主组织。让学生真正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发挥潜能,成为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以此促进学校整体面貌的变化。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构成及行为表现。小学生自主能力现状及成因。研究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有利于或有碍学生的自

主能力发展,影响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校园文化对小学生自主意识能力培养的影响。小学生低、中、高年级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构建适应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教育机制。建立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水平评价和测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在自主能力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进生自主意识的激发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等。小学生自主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等。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让学生逐步做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活动自我组织、身体自主锻炼。 学生通过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形式,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从而内化为素质,外现为习惯,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生活的小主人。主要途径是:完善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让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沟通家校交流渠道,让学生做家庭的小主人;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做社会的小主人。

作为学校,重点在教学,核心在质量。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做到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自主体验,不断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身特

点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途径是:做到让教师走进课程开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个性化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走进生活体验,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主动自觉地进行生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锻炼,培养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初步形成做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主要途径是:班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锻炼,学会合作,勇于展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自然、社会生活,让学生自我磨练。

合理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能根据自己特点,自主选择成长的目标、内容,能够自由地充满活力地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新的生活。主要途径是:制定每学期的成长目标,拟定个人成长计划,让学生有方向地发展。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鼓励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有选择地发展。开辟特色班级活动,让学生自由发展。

七、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1、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做到有研究规划。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积极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日记,叙写教学案例(故事)等。

2、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教学工作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或自选课程开发的研究,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领域和空间;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通过开展少先队、学生社团的多种活动为学生拓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空间,

3.要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积极参加公开课观摩、自主能力培养经验交流、自主能力培养论文评比、自主能力培养主题班队会观摩等。

4.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主动获取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其形式主要有:a、学术专题报告;b、理论学习辅导讲座;c、教学现场指导;d、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

八、本课题的研究手段

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改革管理体制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目标导向、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的作用。确定课题任务的总目标及层次目标,做到人人明确自主研究的目标任务,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必须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定期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做好结题工作。

九、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自主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自主能力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自主能力培养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探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模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自主发展。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和条件。

十、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9—2013、10 成立课题组,准备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软硬件设备,收集相应资料,开展交流讨论,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2013、10—2014、2 全方位开展“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撰写专题论文及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4、3—2014、5 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开课题结题会。

十一、预期成果: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课堂教学案例集;小学生自主管

理能力之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论文集;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主题活动方案集


相关内容

  • [自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自主高效课堂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枣庄五中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复杂的社会,信息更新迅速,这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要让 ...

  • 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 摘要:基于对大连属地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陈兴文(1969-),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刘燕(19 ...

  • 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
  • 实现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已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小学生自主管理这一创造性模式,是最富有价值的一种教学策略. 1.是教师班级管理的需要 首先,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 ...

  • 初中生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 初中生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肖铺中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知识经济骤增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

  •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 xxxkt--xxyw671 课题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 赵亚荣 所在单位 未央区感业寺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助攻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 ...

  • 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封昌权 内容提要: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既可进行个别学习,又可进行协作学习,或将二者给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与学的模式的变革,对教师和学生者产生了新的能力,特别是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 角色定位  自主 ...

  • 终身学习理念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终身学习理念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理念已经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需求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需要具备的基本生存素质.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求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除了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养成外,学校教育中教师 ...

  • 自主学习能力
  • 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封昌权 论著选摘 内容提要: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既可进行个别学习,又可进行协作学习,或将二者给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与学的模式的变革,对教师和学生者产生了新的能力,特别是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 角色定 ...

  • 自主学习笔记
  • 一.自主学习的目标 自主学习对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务在现代学习社会,施教者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和主渠道,教师和校长是最主要的施教者.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