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共商国事奔小康

2016-03-02 18:56:58|光明网 小字

春意涌流梢头,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北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盛会。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在渐暖的春风中烈烈作响,似催征的号角,更是为共和国的每一次前进而呐喊助威。

刚过去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统领着我们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如果说政策是助力前行的“风”,经济就是航船上鼓起的“帆”。回首全年,“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稳中求进、成绩斐然,为新一年走向“深蓝”、继续远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式“好风”为远航助力。2015年,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巨轮前行的有力推手——

反腐之风强力推进。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中心任务,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弛而不息纠正“四风”,通过打虎、拍蝇、猎狐、查违纪、抓巡视,成绩单显著瞩目:全年立案审查30多名中管干部,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等近20名“老虎”走上被告席;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情况80516起、处理人数91550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问题979起,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省一级纪委官方网站通报问题13436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9838人;截止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共追逃863人,其中境外追回738人、境内抓获125人,追赃12亿元,首次实现追回人数超过新增外逃人数;全年查处问题36911起,处理人数49508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的33966人;中央一级完成巡视任务83个,实现对央企、金融单位全覆盖,半数以上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省一级完成任务2512个。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党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意志,为中国巨轮扬帆远航扫清歪风邪气,输送清风正气。

改革之风徐徐前行。2015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65份文件,其中11份涉及民生改革,包括了医疗、教育、环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批、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惠及全民的良好态势。

1.医疗改革努力“打造健康中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政府一直在努力。2015年全年,国务院接连出台了推进分级治疗、全面实施大病保险、促进社会办医、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九大政策,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医疗改革的实惠。

2.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公平、高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调整教育结构。体现在: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以保障公平;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等。一系列措施只为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目标。

3.环保改革努力改变“出门望天”。自2013年“雾霾”首次成为网络热词以来,“出门看天”成为老百姓的无奈之举。民间关于雾霾的打油诗反映了大家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和期盼。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次环保法的修订,主要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等十二个方面。此外,3月7日自上而下的环评“红顶中介”摘帽风暴开始、4月16日备受瞩目的“水十条”正式发布,政府连续重拳出击环境治理违规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4.户籍改革努力剥除福利捆绑。2015年户籍制度改革继续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国务院随后批转《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借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为——“一子落而满盘活”。

除以上四项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改革外,诸如公车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计划生育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等也备受瞩目。各方面改革落细落小,一同汇聚成磅礴伟力,推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前行。

法治之风劲力不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到2020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党中央突出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厉行法治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而行动早已在路上。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一举措被两会代表委员们称为“用良法管住‘任性’的权力”。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5-2020年)》,《规划》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

此外,对暴力恐怖事件和腐败行为的依法审判、对重大冤假错案的纠正等措施的实行,也都体现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正在进行时”。“依法治国”这四个字,正在以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努力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法治中国的公平与正义。

好风凭借力。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反腐强风继续给力、改革暖风持续发力、法治酷风赓续尽力,共同助力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顺利前行。

中国特色经济为远航扬帆。2015年,在世界经济颓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有质,以6.9%的增速为“十二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政府一系列战略抉择和政策的实施。

不断推进结构性改革。过去的一年,政府从简政放权到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到进一步简化资本注册登记,从鼓励创新创业到为企业减税降费,推进国企、价格等各领域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多个关键领域不断发力,经济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为中国经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打造新动力。

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让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截至2015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这一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亘东中西,构成中国经济的脊梁。

不断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2015年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中国式创业潮”风起云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逐渐形成;此外,“互联网+”日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正加快孕育成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风好正是扬帆时。2016年的两会,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好风”、更鼓的“风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动力引擎,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推动中国号巨轮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乘风破浪、聚力前行。

来源:宣讲家网站

2016-03-02 18:56:58|光明网 小字

春意涌流梢头,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北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盛会。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在渐暖的春风中烈烈作响,似催征的号角,更是为共和国的每一次前进而呐喊助威。

刚过去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统领着我们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如果说政策是助力前行的“风”,经济就是航船上鼓起的“帆”。回首全年,“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稳中求进、成绩斐然,为新一年走向“深蓝”、继续远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式“好风”为远航助力。2015年,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巨轮前行的有力推手——

反腐之风强力推进。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中心任务,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弛而不息纠正“四风”,通过打虎、拍蝇、猎狐、查违纪、抓巡视,成绩单显著瞩目:全年立案审查30多名中管干部,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等近20名“老虎”走上被告席;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情况80516起、处理人数91550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问题979起,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省一级纪委官方网站通报问题13436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9838人;截止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共追逃863人,其中境外追回738人、境内抓获125人,追赃12亿元,首次实现追回人数超过新增外逃人数;全年查处问题36911起,处理人数49508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的33966人;中央一级完成巡视任务83个,实现对央企、金融单位全覆盖,半数以上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省一级完成任务2512个。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党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意志,为中国巨轮扬帆远航扫清歪风邪气,输送清风正气。

改革之风徐徐前行。2015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65份文件,其中11份涉及民生改革,包括了医疗、教育、环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批、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惠及全民的良好态势。

1.医疗改革努力“打造健康中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政府一直在努力。2015年全年,国务院接连出台了推进分级治疗、全面实施大病保险、促进社会办医、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九大政策,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医疗改革的实惠。

2.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公平、高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调整教育结构。体现在: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以保障公平;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等。一系列措施只为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目标。

3.环保改革努力改变“出门望天”。自2013年“雾霾”首次成为网络热词以来,“出门看天”成为老百姓的无奈之举。民间关于雾霾的打油诗反映了大家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和期盼。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次环保法的修订,主要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等十二个方面。此外,3月7日自上而下的环评“红顶中介”摘帽风暴开始、4月16日备受瞩目的“水十条”正式发布,政府连续重拳出击环境治理违规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4.户籍改革努力剥除福利捆绑。2015年户籍制度改革继续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国务院随后批转《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借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为——“一子落而满盘活”。

除以上四项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改革外,诸如公车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计划生育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等也备受瞩目。各方面改革落细落小,一同汇聚成磅礴伟力,推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前行。

法治之风劲力不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到2020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党中央突出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厉行法治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而行动早已在路上。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一举措被两会代表委员们称为“用良法管住‘任性’的权力”。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5-2020年)》,《规划》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

此外,对暴力恐怖事件和腐败行为的依法审判、对重大冤假错案的纠正等措施的实行,也都体现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正在进行时”。“依法治国”这四个字,正在以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努力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法治中国的公平与正义。

好风凭借力。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反腐强风继续给力、改革暖风持续发力、法治酷风赓续尽力,共同助力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顺利前行。

中国特色经济为远航扬帆。2015年,在世界经济颓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有质,以6.9%的增速为“十二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政府一系列战略抉择和政策的实施。

不断推进结构性改革。过去的一年,政府从简政放权到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到进一步简化资本注册登记,从鼓励创新创业到为企业减税降费,推进国企、价格等各领域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多个关键领域不断发力,经济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为中国经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打造新动力。

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让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截至2015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这一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亘东中西,构成中国经济的脊梁。

不断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2015年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中国式创业潮”风起云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逐渐形成;此外,“互联网+”日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正加快孕育成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风好正是扬帆时。2016年的两会,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好风”、更鼓的“风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动力引擎,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推动中国号巨轮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乘风破浪、聚力前行。

来源:宣讲家网站


相关内容

  • 国是与的区别国事
  • "国事"与"国是"在词义范围.适用对象.语体色彩和语法功能上都有区别."国事"既可指国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大事.国策.规划等重大事务,有政策法规等含义. "国事&qu ...

  • 近义同音词:国是与国事
  • "国是",指国家的重大政策."共商国事"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国事"与"国是" ...

  • 学习"2011两会"精神思想汇报
  • 尊敬的党组织: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沈农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我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两会召开期间,举国上下共商国事,关注民生,深谋 ...

  • 学期形势与政策重点内容
  • 2015级下学期<形势与政策>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国是" "国是"指国家的重大政策."共商国是"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国是" ...

  • 关于09年两会的思想汇报
  • 尊敬的党组织: 虽然我目前还是在校的学生,但是我还是积极关注两会的动态,我们大学生要时时刻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同时我们还要积极的参与要论两会的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天的思想汇报我想谈一谈我对我国民主去得巨大进步的一点看法,希望得到党组织的批评和指正. 建国60周年 ...

  • [2017两会思想汇报]在校大学生思想汇报
  • [2017两会思想汇报]在校大学生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 ...

  •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 举行国事谈判,并于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期望国内和平,要求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当时美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政府垄断抗战胜利果实,蒋介石则加紧部署内战,并发动和平攻势. 1945年8月14.2 ...

  • 2011年两会的特殊重要意义
  • 2011年两会的特殊重要意义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时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亿万人民重托,出席即将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共商科学发展大计,共绘宏伟蓝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启之年,也是中国 ...

  • 桑兵 | 辛亥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二)
  • 作者时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注释从略 ·专题论文· 辛亥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二) 桑兵 二. 两面碰壁 按照国事共济会制订的简章,其宗旨是保持全国领土(各省及各藩属)的统一.为达此目的,要求清军.革命军双方停战,组织临时国民会议,解决君主.民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