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准备与配合

支气管镜检查与配合

一、概述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一种导光器械,能将图象从一端传至另一端,具有镜体细、可弯曲、视野范围大、可直接看清气管的第三甚至第四级分支,并且可以直接吸痰、钳夹咬取组织作病理检查或用毛刷刷出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等优点,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为目前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明确肺部肿块的性质

目前影像学诊断仪器对肺部肿块的大小、部位能做出肯定诊断,但对肿块性质诊断较为困难,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活检和刷片检查技术,可使肺部肿块性质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

2、寻找可疑和阳性痰细胞的起源

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在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内的微妙异常征象,结合活检和刷检技术,能使患者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3、 顽固性咳嗽

咳嗽一般为吸烟及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炎、异物、肺部肿瘤等疾病所致,如果发生了难以解释的咳嗽加重征象和对治疗欠佳的咳嗽,宜作纤支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4、不明原因的喘鸣

一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可发生喘鸣,如病人无类似的病史,且喘鸣逐渐加重,此种情况多提示气管、大的支气管局部性狭窄,原因可能是气管或支气管肿瘤、结核、异物、炎症、痉挛等,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确诊。

5、咯血及痰中带血

咯血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支气管炎、肺脓肿、肉芽肿、外伤、肺血管异常等,行纤支镜检查可查明原因,还可经纤支镜吸出血块,局部注入止血药止血,必要时可于镜下作局部填塞治疗。

6、 肺不张

肺不张病因为肿瘤、炎症、异物等阻塞支气管致相应的肺组织萎缩,所以一旦发生肺不张,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探明原因,对炎症、异物、痰栓、血块等所致之肺不张,经纤支镜治疗大部分人可复张。

7、 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经纤支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一般可在病人清醒局麻下进行,操作引起的疼痛及不适较轻,病人易接受,尤适于颈椎有不稳定骨折脱位的病人,插管在明视下进行,因此可清楚地矫正气管导管的位置,需要单侧肺通气时能帮助将导管准确插入左、右支气管内。

8、长期气管切开和插管中的应用

纤支镜能发现及治疗长期气管切开或插管的并发症,如不同程度的喉损伤、气管损伤、出血、感染等、

9、 清除气管、支气管分泌物

部分危重,年老体弱病人,咳嗽咯痰能力差,常致痰液阻塞气道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并继发肺部感染或加重肺部感染,纤支镜可清除气道分泌物,并能取痰做细菌培养。

10、 肺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经纤支镜取出污染的深部痰做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此外,通过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抗生素,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11、 弥漫性肺部病变

运用纤支镜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诊断。

12、 对可疑肺结核的诊断

对X 线胸片显示不典型阴影而病人无痰或反复查痰均未找到抗酸杆菌情况下,也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刷片来诊断,此外,纤支镜检查可诊断出支气管内膜结核。

13、 协助肺癌术前分期及决定切除范围

纤支镜检查了解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特别要确定病变边缘距隆凸的最近距离,决定支气管和肺切除的范围。

14、 烧伤病人应用

烧伤病人常发生气管内有结痂,阻塞气道而出现通气障碍,经纤支镜清除气道分泌物及结痂,有利于改善通气。

15、 肺泡蛋白沉着症

经纤支镜肺活检可以确诊此病,同时,用纤支镜进行冲洗除去肺泡内磷脂类物资,改善肺泡的换气功能。

16、 严重哮喘

严重哮喘患者有气道分泌物储留并粘液栓形成表现,经常规治疗不佳者,经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改善肺通气。

17、 尖肺

用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清除吸入肺部有害物质。

18、 取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好发于儿童,也常见于老年人,经纤支镜取异物可避免硬镜及手术取异物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9、 胸部外伤及胸部手术后应用

纤支镜可清除气道内血液及分泌物,同时可了解气管损伤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还可发现手术的并发症及了解手术吻合口情况。

20、 肺癌治疗中及治疗后随诊

应用纤支镜检查对肺癌手术和放化疗患者进行随诊,可了解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有无复发。

21、 其它

经纤支镜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纤支镜下应用激光、高频电灼、冷冻等治疗气管内阻塞性疾病,纤支镜下行肺癌腔内放疗、化疗。代替胸腔镜做胸腔检查,选择性支气管碘油造影术等。

禁忌症

1、 一般情况差、体质衰弱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者。

2、 有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

3、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检查前血压仍高于160/100mmhg、动脉瘤等。

4、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若需要检查时,可在供氧和机械通气下进行。

5、麻醉药物过敏,不能用其它药物代替者。

6、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7、呼吸道有急性化脓性炎症伴高热,急性哮喘发作和正在咯血者,可在病情缓解后进行。

三、检查前准备

1.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检查耐受性,了解既往有无主动脉瘤病史。

2.护理措施

(1)宣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评估病人对消毒剂、麻醉剂是否过敏,防止发生变态反应。

(2)禁食禁饮4小时,防止误吸并取下活动义齿。

(3)必要时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镇静的药 物。

(4)建立静脉通道。

(5)检查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无对流风)

器械、急救物品和药品准备(纤支镜、生理盐水、镇静药、局麻药(利多卡因)、黏膜收敛剂、止血药、石蜡油、无菌纱布三块、注射器50ml 和10ml 、无菌手套、集痰杯、抢救器械),检查负压吸引器。

四、检查中的护理

1、病人体位 常取仰卧位,不能平卧位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

2、插管途径 目前大多数采取经气管插管或经鼻插入。

3、术中配合 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反应,遵医嘱调整相关药物剂量。按需配合医师做好吸引、灌洗、活检、治疗等相关检查。

4、保留插管或拔管 检查完毕做好插管固定或协助医师拔管,擦净病人口鼻部,给予病人取舒适体位。

五、检查后的护理

1、避免误吸 术后禁饮禁食2小时,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方可进食、进水。开始进食时,以近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

2、预防感染 按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评估有无咳嗽咳痰及痰液的颜色、量、性状,有无咯血。呼吸道出血一般为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警惕窒息的发生,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4、整理记录 清理用物,作初步消毒处理;及时送检标本;记录检查情况及病人的反应。

六、并发症及处理

麻醉药过敏 行支气管镜前使用粘膜侵润麻醉药。目前一般选用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作喷雾吸入粘膜表面麻醉。这些药物毒性小。在行气管镜准备时,应先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手术麻醉用药史。麻醉用药过敏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特别是利

多卡因溶液。选择和使用粘膜侵润麻醉药的目的是减轻受检者的咳嗽和喉、支气管的痉挛。为减轻受检者的恐惧心理,应做好相应解释。麻醉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检者。若出现麻醉药过敏反应,应按药物过敏处理,如给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的静脉注射,并观察病情取消支气管镜检查。

出血 出血系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出血量小,大多都能自行停止。若出血量多,系活动性出血时,应警惕有引起窒息的可能。出血多见于支气管镜下进行病灶组织活检时,特别市肿瘤组织表面有较丰富的血管或伴有炎症时较为明显。此外,支气管镜在检查操作过程中,因操作者动作粗暴,患者不合作等导致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粘膜损伤。 喉头痉挛 常出现在支气管镜局部麻醉不满意,操作粗暴或患者过度恐惧紧张等条件下,为时短暂。患者表现为明显呼吸困难、缺氧。若情况不严重,可通过支气管镜抽吸孔加注侵润麻醉药2%利多卡因,若喉头痉挛,症状明显,应立即将支气管镜拔除让患者休息,并加大给氧量,以改善缺氧状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患者均能顺利缓解。 低氧血症 行气管时,由于支气管镜占据气道一部分空间,加之气道的反应性增高,甚至可引起气管特别是支气管的痉挛,造成动脉血氧气分压下降,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在静息条件下,受检者的动脉血氧分压≤8.00~9.33Kpa(60~70mmHg)时,在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予以吸氧,并持续到检查结束,以防缺氧状态下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支气管镜检查时,若遇患者缺氧发绀明显,应立即终止检查并给氧至缺氧状态改善。

喘息 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气道的刺激,有可能诱发广泛性的细支气管痉挛。有哮喘病史者,无论有无症状,在行支气管镜前,均宜给氨茶碱药物预防。在行支气管镜中,若出现哮喘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根据病情给予吸氧、静注地塞米松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窒息 常见于患有肺功能不全伴有因肿瘤或出血导致肺叶完全性不张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时易发生。为此,对这种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应充分、操作应轻巧、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给氧的条件下进行。若系因喉头痉挛所致,参照喉头痉挛处理。若系出血所致,参照出血处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窦性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特别严重时,出现心脏骤停。其原因可能与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不充分,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缺氧,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刺激过于强烈等因素有关,特别是曾有心律声场病史者。为预防心律失常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出现或加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者对受检者术前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情绪稳定,要求操作者动作应轻巧,检查时间不宜持续时间过长。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者,最好给予预防心律失常药物,并在给氧的条件下进行。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做心电图检查,并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持续给氧,并且操作时间亦不宜过长。

气胸 气胸可见于支气管镜下行肺组织活检时或活检后发生。主要是活检时,损伤脏层胸膜所致。患者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缺氧等。预防的方法除术者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适应症和禁忌症外,在具体钳取肺组织时,若患者诉该部位胸痛时,应立即松开钳子,另行选择部位活检。术者应对患者出现的胸痛高度重视。术后即应常规进行胸片检查,了解有无气胸。隔4小时再透视1次。若出现气胸,应按气胸对症处理

支气管镜检查与配合

一、概述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一种导光器械,能将图象从一端传至另一端,具有镜体细、可弯曲、视野范围大、可直接看清气管的第三甚至第四级分支,并且可以直接吸痰、钳夹咬取组织作病理检查或用毛刷刷出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等优点,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为目前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明确肺部肿块的性质

目前影像学诊断仪器对肺部肿块的大小、部位能做出肯定诊断,但对肿块性质诊断较为困难,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活检和刷片检查技术,可使肺部肿块性质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

2、寻找可疑和阳性痰细胞的起源

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在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内的微妙异常征象,结合活检和刷检技术,能使患者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3、 顽固性咳嗽

咳嗽一般为吸烟及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炎、异物、肺部肿瘤等疾病所致,如果发生了难以解释的咳嗽加重征象和对治疗欠佳的咳嗽,宜作纤支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4、不明原因的喘鸣

一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可发生喘鸣,如病人无类似的病史,且喘鸣逐渐加重,此种情况多提示气管、大的支气管局部性狭窄,原因可能是气管或支气管肿瘤、结核、异物、炎症、痉挛等,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确诊。

5、咯血及痰中带血

咯血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支气管炎、肺脓肿、肉芽肿、外伤、肺血管异常等,行纤支镜检查可查明原因,还可经纤支镜吸出血块,局部注入止血药止血,必要时可于镜下作局部填塞治疗。

6、 肺不张

肺不张病因为肿瘤、炎症、异物等阻塞支气管致相应的肺组织萎缩,所以一旦发生肺不张,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以探明原因,对炎症、异物、痰栓、血块等所致之肺不张,经纤支镜治疗大部分人可复张。

7、 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经纤支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一般可在病人清醒局麻下进行,操作引起的疼痛及不适较轻,病人易接受,尤适于颈椎有不稳定骨折脱位的病人,插管在明视下进行,因此可清楚地矫正气管导管的位置,需要单侧肺通气时能帮助将导管准确插入左、右支气管内。

8、长期气管切开和插管中的应用

纤支镜能发现及治疗长期气管切开或插管的并发症,如不同程度的喉损伤、气管损伤、出血、感染等、

9、 清除气管、支气管分泌物

部分危重,年老体弱病人,咳嗽咯痰能力差,常致痰液阻塞气道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并继发肺部感染或加重肺部感染,纤支镜可清除气道分泌物,并能取痰做细菌培养。

10、 肺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经纤支镜取出污染的深部痰做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此外,通过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抗生素,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11、 弥漫性肺部病变

运用纤支镜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诊断。

12、 对可疑肺结核的诊断

对X 线胸片显示不典型阴影而病人无痰或反复查痰均未找到抗酸杆菌情况下,也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刷片来诊断,此外,纤支镜检查可诊断出支气管内膜结核。

13、 协助肺癌术前分期及决定切除范围

纤支镜检查了解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特别要确定病变边缘距隆凸的最近距离,决定支气管和肺切除的范围。

14、 烧伤病人应用

烧伤病人常发生气管内有结痂,阻塞气道而出现通气障碍,经纤支镜清除气道分泌物及结痂,有利于改善通气。

15、 肺泡蛋白沉着症

经纤支镜肺活检可以确诊此病,同时,用纤支镜进行冲洗除去肺泡内磷脂类物资,改善肺泡的换气功能。

16、 严重哮喘

严重哮喘患者有气道分泌物储留并粘液栓形成表现,经常规治疗不佳者,经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改善肺通气。

17、 尖肺

用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清除吸入肺部有害物质。

18、 取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好发于儿童,也常见于老年人,经纤支镜取异物可避免硬镜及手术取异物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9、 胸部外伤及胸部手术后应用

纤支镜可清除气道内血液及分泌物,同时可了解气管损伤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还可发现手术的并发症及了解手术吻合口情况。

20、 肺癌治疗中及治疗后随诊

应用纤支镜检查对肺癌手术和放化疗患者进行随诊,可了解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有无复发。

21、 其它

经纤支镜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纤支镜下应用激光、高频电灼、冷冻等治疗气管内阻塞性疾病,纤支镜下行肺癌腔内放疗、化疗。代替胸腔镜做胸腔检查,选择性支气管碘油造影术等。

禁忌症

1、 一般情况差、体质衰弱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者。

2、 有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

3、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检查前血压仍高于160/100mmhg、动脉瘤等。

4、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若需要检查时,可在供氧和机械通气下进行。

5、麻醉药物过敏,不能用其它药物代替者。

6、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7、呼吸道有急性化脓性炎症伴高热,急性哮喘发作和正在咯血者,可在病情缓解后进行。

三、检查前准备

1.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检查耐受性,了解既往有无主动脉瘤病史。

2.护理措施

(1)宣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评估病人对消毒剂、麻醉剂是否过敏,防止发生变态反应。

(2)禁食禁饮4小时,防止误吸并取下活动义齿。

(3)必要时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镇静的药 物。

(4)建立静脉通道。

(5)检查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无对流风)

器械、急救物品和药品准备(纤支镜、生理盐水、镇静药、局麻药(利多卡因)、黏膜收敛剂、止血药、石蜡油、无菌纱布三块、注射器50ml 和10ml 、无菌手套、集痰杯、抢救器械),检查负压吸引器。

四、检查中的护理

1、病人体位 常取仰卧位,不能平卧位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

2、插管途径 目前大多数采取经气管插管或经鼻插入。

3、术中配合 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反应,遵医嘱调整相关药物剂量。按需配合医师做好吸引、灌洗、活检、治疗等相关检查。

4、保留插管或拔管 检查完毕做好插管固定或协助医师拔管,擦净病人口鼻部,给予病人取舒适体位。

五、检查后的护理

1、避免误吸 术后禁饮禁食2小时,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方可进食、进水。开始进食时,以近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

2、预防感染 按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评估有无咳嗽咳痰及痰液的颜色、量、性状,有无咯血。呼吸道出血一般为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警惕窒息的发生,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4、整理记录 清理用物,作初步消毒处理;及时送检标本;记录检查情况及病人的反应。

六、并发症及处理

麻醉药过敏 行支气管镜前使用粘膜侵润麻醉药。目前一般选用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作喷雾吸入粘膜表面麻醉。这些药物毒性小。在行气管镜准备时,应先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手术麻醉用药史。麻醉用药过敏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特别是利

多卡因溶液。选择和使用粘膜侵润麻醉药的目的是减轻受检者的咳嗽和喉、支气管的痉挛。为减轻受检者的恐惧心理,应做好相应解释。麻醉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检者。若出现麻醉药过敏反应,应按药物过敏处理,如给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的静脉注射,并观察病情取消支气管镜检查。

出血 出血系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出血量小,大多都能自行停止。若出血量多,系活动性出血时,应警惕有引起窒息的可能。出血多见于支气管镜下进行病灶组织活检时,特别市肿瘤组织表面有较丰富的血管或伴有炎症时较为明显。此外,支气管镜在检查操作过程中,因操作者动作粗暴,患者不合作等导致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粘膜损伤。 喉头痉挛 常出现在支气管镜局部麻醉不满意,操作粗暴或患者过度恐惧紧张等条件下,为时短暂。患者表现为明显呼吸困难、缺氧。若情况不严重,可通过支气管镜抽吸孔加注侵润麻醉药2%利多卡因,若喉头痉挛,症状明显,应立即将支气管镜拔除让患者休息,并加大给氧量,以改善缺氧状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患者均能顺利缓解。 低氧血症 行气管时,由于支气管镜占据气道一部分空间,加之气道的反应性增高,甚至可引起气管特别是支气管的痉挛,造成动脉血氧气分压下降,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在静息条件下,受检者的动脉血氧分压≤8.00~9.33Kpa(60~70mmHg)时,在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予以吸氧,并持续到检查结束,以防缺氧状态下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支气管镜检查时,若遇患者缺氧发绀明显,应立即终止检查并给氧至缺氧状态改善。

喘息 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气道的刺激,有可能诱发广泛性的细支气管痉挛。有哮喘病史者,无论有无症状,在行支气管镜前,均宜给氨茶碱药物预防。在行支气管镜中,若出现哮喘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根据病情给予吸氧、静注地塞米松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窒息 常见于患有肺功能不全伴有因肿瘤或出血导致肺叶完全性不张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时易发生。为此,对这种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应充分、操作应轻巧、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给氧的条件下进行。若系因喉头痉挛所致,参照喉头痉挛处理。若系出血所致,参照出血处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窦性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特别严重时,出现心脏骤停。其原因可能与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不充分,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缺氧,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刺激过于强烈等因素有关,特别是曾有心律声场病史者。为预防心律失常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出现或加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者对受检者术前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情绪稳定,要求操作者动作应轻巧,检查时间不宜持续时间过长。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者,最好给予预防心律失常药物,并在给氧的条件下进行。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做心电图检查,并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持续给氧,并且操作时间亦不宜过长。

气胸 气胸可见于支气管镜下行肺组织活检时或活检后发生。主要是活检时,损伤脏层胸膜所致。患者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缺氧等。预防的方法除术者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适应症和禁忌症外,在具体钳取肺组织时,若患者诉该部位胸痛时,应立即松开钳子,另行选择部位活检。术者应对患者出现的胸痛高度重视。术后即应常规进行胸片检查,了解有无气胸。隔4小时再透视1次。若出现气胸,应按气胸对症处理


相关内容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护理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知识 一.什么是纤支镜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一种导光器械,能将图象从一端传至另一端,具有镜体细.可弯曲.视野范围大.可直接看清气管的第三甚至第四级分支,并且可以直接吸痰.钳夹咬取组织作病理检查或用毛刷刷出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等优点,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为目前早期诊断肺癌的重 ...

  • 呼吸系统健康宣教
  • 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多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使病人早日康复. 2.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及危重病人,给 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 ...

  • 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
  • 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 [摘要]目的:通过对实际的一些小儿气管异物病情的讨论,得到小儿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从而得到处理的方法,和以后改进的方法.方法:通过50例小儿气管异物的病例进行讨论,并且在确诊以后进行治疗,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0例气管异物的小儿患者得到了确诊治疗,得到了比较好 ...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王雪梅 摘要:总结了2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间.器械.仪器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师行双腔气管8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插管,根据需要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防止手术后感染及肿瘤细胞扩散:术后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 ...

  •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常规
  •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常规 支气管扩张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炎症损害支气管壁而引起.在无炎症情况下,支气管扩张可无明显症状.并发气管炎时,常伴发烧.咳嗽.咳脓痰.咳血等.此病往往反复发作全身消耗,逐渐消瘦无力,并常有杵状指.低蛋白血症,少数患者因气管和肺部反复感染,可并发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术前护 ...

  • 肺功能操作流程
  • 耶格肺功能测试流程 仪器准备: 1.启动仪器.连通仪器电源线,打开仪器主电源,点亮显示器,启动计算机. 2.运行LAB 软件.进入操作系统,(自动)运行LAB 软件,预热15-20分钟.自检预热完成后进入主菜单. 3.检查部件连接.在仪器预热的空闲,可装好清洗干燥后的传感器筛网和气体收集管路,并检查 ...

  •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五)支气管舒张试验
  • ±堡塞旦』k登堕鏖銎查!Q!!生!旦筮!!鲞筮!塑璺!垫!垒墼!鱼!垫旦盟i坐!!竺!!翌!Q!!!!些:!!!塑!:! .17. ・标准・方案・指南・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五):支气管舒张试验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肺功能协作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通信作者:向莉,E ...

  • 27例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 现 代 护 理 2009 NO.32 CHINA FOREIGN MEDICAL中外医疗 27例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刘晓玲 (南京市胸科医院结核一科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 总结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7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结核大咯血患者术前进行应急 ...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一次: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摄氏度者,每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