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

★整体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

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

自学与互学 总结归纳 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

(2)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

1.如下图所示,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__________,方向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杯子中的水,如果杯壁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有杯壁的存在为什么水就不流散呢?说明杯壁对水 力的作用,同时水对杯壁 力的作用,即,水对杯壁 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

3.如果水的压强只是向下或侧向的,如下图所示,那么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或“不一定”)向下运动而不向上运动,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是下沉的吗?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理推理出结论,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

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又为学习浮力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是否存在压强(约4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或装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液体有没有压强。提示: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方案1: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案2:利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分钟左右的讨论,学生有没有设计出方法或装置不要紧,关键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对有效思路给予以表扬)

讨论过后,展示老师采用的装置,如下图。玻璃杯的底是用橡皮膜来制作的。倒入水后,如果有压强,橡皮膜将发生形变(侧橡皮膜先不提及,实验时将它背向学生)。

老师演示,倒入水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方向向哪?为什么?

然后老师假装不经意将侧膜转向学生:这个玻璃筒侧壁也开了口,让我用橡皮膜堵住了。 如果有学生发现此处橡皮膜外凸,就势引导提问,如果没有学生发现,老师故作才发现,引导提问,引发思考与讨论。

问题:里面的水所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力,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理所当然,这侧橡皮膜怎么也外凸了呢?说明什么?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想不到,提示比较固体液体有什么不同的特性)

【实验结论】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设计意图】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连贯性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2.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约2分钟)

提问:液体对容器底的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存在呢?比如我们将一个物体浸在液体中,这个物体受不受液体的压强呢?

【实验探究】(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是否存在压强。

【实验器材】

【探究步骤】

(1)介绍压强计:先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然后让学生用手轻轻压一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面出现的高度差有什么变化。小幅度地变化压力大小,观察液面高度差的变化。由观察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或者说,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转换法)

(2)将探头浸入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随意变换橡皮膜的朝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否还存在。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约8分钟)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讨论猜想: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合理的猜测写到黑板上。提示:依据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猜想,不可乱猜。

①浅水潜水戴水镜氧气瓶就可以,深水潜水就需要穿防护装备→→深度

②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受到重力,相同体积条件下,液体密度越大,所受重力越大→→液体的密度

③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方向

(2)讨论实验方法:经讨论、引导,得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保持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

差有什么变化。

(4)将探头浸入的深度逐渐加深,在不同的深度停留一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5)保持探头浸入深度不变,分别将探头浸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实验)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设计意图】将课本的实验拆分开来,使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由少及多,逐步掌握,而不是一股脑全涌出来。

(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约7分钟)

【问题】我们知道了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到底和深度、密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能否找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呢?

【提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上方向的压强都相等,那么只需要计算某一个位置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探索过程】按老师设计的问题探索。

液体某深度处竖直向下的压强是由于该位置受到上方液体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上方液体的重力。要计算压强,需要设上受力面积。设液体中深度为h处有一受力面积s,液体密度为ρ,如下图所示:

1.s上方液体柱的体积是

2.s上方液体柱的质量是

3.s面受到的压力是。

4.s面受到的压强是。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 。

注释:这种方法是模型法。

加强理解:1.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什么物理意义?(强调h的含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2.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3.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模型,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学效果。

(三)连通器(约6分钟)

【实验演示】将U形管从压强计中拆下来,让学生观察里面的液面特点;然后将U形管倾斜再观察;向里加一点水,减一些水,观察两侧液面特点,将水倒入连通器后观察。

【实验现象】两侧的液面总是相平。

【分析论证】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着做出解释:如果不相平,液面高的一侧产生的压强大,会把水压到液面低的一侧,如果相平了,两侧压强相等,达到平衡。

【实验结论】(这种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先试着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连通器,然后介绍几例典型,最后介绍船闸。

【设计意图】由一系列演示所观察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会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由教师系统地总结。

四、课堂例题(约5分钟)投影

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拦河大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潜水员潜水的深度不同,防护装备有什么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无关

3.如图所示,拦河坝高30m,水库水位23m,距水底7m处的A点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主要知识点,第3题强化“深度”的理解。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易错题进行重点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教学反思★

学生对液体压强自身体验比较少,在教学安排上做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并在讨论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分析论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过

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与讨论,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动手能力;课堂安排通过简单现象发现液体压强的特点,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对知识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与分析,经历了实验探索和分析论证阶段,这是科学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连通器的学习是从实例抽取模型,再应用于实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历程及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液体的压强

★整体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

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

自学与互学 总结归纳 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

(2)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

1.如下图所示,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__________,方向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杯子中的水,如果杯壁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有杯壁的存在为什么水就不流散呢?说明杯壁对水 力的作用,同时水对杯壁 力的作用,即,水对杯壁 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

3.如果水的压强只是向下或侧向的,如下图所示,那么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或“不一定”)向下运动而不向上运动,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是下沉的吗?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理推理出结论,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

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又为学习浮力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是否存在压强(约4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或装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液体有没有压强。提示: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方案1: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案2:利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分钟左右的讨论,学生有没有设计出方法或装置不要紧,关键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对有效思路给予以表扬)

讨论过后,展示老师采用的装置,如下图。玻璃杯的底是用橡皮膜来制作的。倒入水后,如果有压强,橡皮膜将发生形变(侧橡皮膜先不提及,实验时将它背向学生)。

老师演示,倒入水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方向向哪?为什么?

然后老师假装不经意将侧膜转向学生:这个玻璃筒侧壁也开了口,让我用橡皮膜堵住了。 如果有学生发现此处橡皮膜外凸,就势引导提问,如果没有学生发现,老师故作才发现,引导提问,引发思考与讨论。

问题:里面的水所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力,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理所当然,这侧橡皮膜怎么也外凸了呢?说明什么?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想不到,提示比较固体液体有什么不同的特性)

【实验结论】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设计意图】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连贯性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2.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约2分钟)

提问:液体对容器底的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存在呢?比如我们将一个物体浸在液体中,这个物体受不受液体的压强呢?

【实验探究】(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是否存在压强。

【实验器材】

【探究步骤】

(1)介绍压强计:先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然后让学生用手轻轻压一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面出现的高度差有什么变化。小幅度地变化压力大小,观察液面高度差的变化。由观察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或者说,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转换法)

(2)将探头浸入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随意变换橡皮膜的朝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否还存在。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约8分钟)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讨论猜想: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合理的猜测写到黑板上。提示:依据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猜想,不可乱猜。

①浅水潜水戴水镜氧气瓶就可以,深水潜水就需要穿防护装备→→深度

②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受到重力,相同体积条件下,液体密度越大,所受重力越大→→液体的密度

③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方向

(2)讨论实验方法:经讨论、引导,得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保持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

差有什么变化。

(4)将探头浸入的深度逐渐加深,在不同的深度停留一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5)保持探头浸入深度不变,分别将探头浸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实验)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设计意图】将课本的实验拆分开来,使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由少及多,逐步掌握,而不是一股脑全涌出来。

(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约7分钟)

【问题】我们知道了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到底和深度、密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能否找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呢?

【提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上方向的压强都相等,那么只需要计算某一个位置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探索过程】按老师设计的问题探索。

液体某深度处竖直向下的压强是由于该位置受到上方液体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上方液体的重力。要计算压强,需要设上受力面积。设液体中深度为h处有一受力面积s,液体密度为ρ,如下图所示:

1.s上方液体柱的体积是

2.s上方液体柱的质量是

3.s面受到的压力是。

4.s面受到的压强是。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 。

注释:这种方法是模型法。

加强理解:1.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什么物理意义?(强调h的含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2.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3.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模型,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学效果。

(三)连通器(约6分钟)

【实验演示】将U形管从压强计中拆下来,让学生观察里面的液面特点;然后将U形管倾斜再观察;向里加一点水,减一些水,观察两侧液面特点,将水倒入连通器后观察。

【实验现象】两侧的液面总是相平。

【分析论证】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着做出解释:如果不相平,液面高的一侧产生的压强大,会把水压到液面低的一侧,如果相平了,两侧压强相等,达到平衡。

【实验结论】(这种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先试着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连通器,然后介绍几例典型,最后介绍船闸。

【设计意图】由一系列演示所观察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会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由教师系统地总结。

四、课堂例题(约5分钟)投影

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拦河大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潜水员潜水的深度不同,防护装备有什么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无关

3.如图所示,拦河坝高30m,水库水位23m,距水底7m处的A点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主要知识点,第3题强化“深度”的理解。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易错题进行重点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教学反思★

学生对液体压强自身体验比较少,在教学安排上做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并在讨论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分析论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过

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与讨论,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动手能力;课堂安排通过简单现象发现液体压强的特点,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对知识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与分析,经历了实验探索和分析论证阶段,这是科学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连通器的学习是从实例抽取模型,再应用于实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历程及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公开课教案
  •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观察与思考 固体由于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对支 撑它的支持面有压强. 观察与思考 液体由 于受到地 球的重力 作用,对 盛它的容 器底部有 压强. 观察与思考 液体内部向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 因为 ...

  • [9.2液体的压强]随堂练习题1(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随堂练习题1(附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液体内部都有____.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压强____,且向各个方向压强____:液体内部压强还随____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液体,其压强还与____有关. 2.连通器是指上端____,底端____的容 ...

  • 液体的压强教案
  • 教学内容 课型 液 实 验 探 究 课 体 的 压 强 第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 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 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 ...

  • 液体压强教案
  • 第二节 液体压强 1课时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有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理 ...

  • 8.2探究液体压强教案
  • 第八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铖 教学班级:八年级(2)班 时间:2013年4月25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

  •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 教师活动 (引入)在今天的新课开始之前,我先带着大家对压强 的知识进行一些复习: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压强?(压强的定义) 压强表示什么含义?(压强的物理意义) 压强的单位? 我将一盒粉笔放在桌子上,这盒粉笔对桌子有压 力,既然有压力,那就有作用效果,也就是说这盒粉笔 对桌面有压强. 如果,我将一把细沙 ...

  •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教案
  • 资源信息表 1 ﹡6.5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执教:上海普陀区教师进修学院 傅继芳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液体对压强的传递.其中帕斯卡定律是流体力学中重要规律之一,主要阐述了液体对压强传递的规律,而液压传动是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重要应用,液压传动原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习本节内 ...

  •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溶液]
  •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 ...

  • 液体压强计算题
  • 一.计算题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O.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 为1.2×10kg/m,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N.(g取10N/kg) 2.底面积为80cm的圆柱形容器(重力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