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

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将特质看作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他认为,特质使行为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它们将一个人对于各种刺激的反应联系并统一起来。特质可能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应产生联系,而这些刺激和反应最初看起来可能彼此间几乎没有联系。比如:

阿尔波特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比如对于特蕾纱修女来说,首要特质可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牺牲。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出这样明显的首要特质。

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比如诚实和乐观。 次要特质是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个人的特征,但次要特征对于理解个体的人格帮助要小得多。对于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次要特质的例子。

确定普遍的特质维度

1936年,阿尔波特和他的同事通过对字典的检索,发现在英语中有超过18000个形容词被用来描述个体的差异。从那时起,研究者就一直试图在浩如烟海的特质词汇中确定基本的维度。他们希望弄清有多少维度存在,哪些维度有助于心理学家给出一个对于所有个体都可用的,普遍的特征。

卡特尔使用阿尔波特的形容词表作为他的研究起点,想要揭示出一些数量适宜的、基本的特质维度。通过研究,他提出了人类人格的16因素。卡特尔将这16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因为他相信这16因素是表面行为的潜在根源,而这一根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格。卡特尔的16因素包含了重要的行为范畴,比如保守和开放、信赖和怀疑、放松和紧张等等。

在特质研究的领域里,还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结果,比如著名的艾森克人格环等,但是,近年来,多数人的意见认为,五因素模式可能是最好的描述人格结构的方法。

在五因素模型中,特质被压缩到成大约200个同义词类群,用语组成一个两极的特制维度:这些维度有一个最高的极点和一个最低的极点,比如:负责任和不负责任。下一步,要求被试者给他们或他人在两极维度上评分,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才处理这些评分结果,以确定这些同义类群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运用这个一方法,许多独立的研究小组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人们用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质时进有五个基本的维度。

这五个维度是非常宽泛的,因为在每一个维度中都包含许多特质,这些特质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但又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格的五个维度现在被称为五因素模型,或者,用一种不太正式的称谓,叫做“大五”。

为了证明五因素模型的普遍性,研究者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了英语以外,五因素的结构在许多语种都得到了重复,包括汉语。

需要强调的是,五因素模型只是勾画出一个分类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对我们认识的所有人进行一个描述,抓住这些人之间互相区别的最重要的维度,它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方法。

类型和特质理论能够让研究者对不同人的人格进行精确的描述,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些理论不能比较全面的解释“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人格是如何发展的”这些问题,它们仅仅是识别和描述了与行为相关的特点。典型的特质理论仍然只是按照人格结构现有的样子对人格结构提供静态的或者只是稳定的描述。 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

[编辑] 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罗伊(Anne Roe)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的人格理论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她依据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心理学经验及对各类杰出人物有关适应、创造、智力等特质的研究结果,综合了精神分析论、莫瑞的人格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形成了其人格发展理论。 罗伊的理论试图说明遗传因素和儿童时期的经验对于未来职业行为的影响。罗伊认为:早年经验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展。她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以后的择业行为的影响。

罗伊的理论假设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一种扩展心理能量的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配合着个体不同的儿童时期的经验,塑造出个人需求满足的不同方式。而每一种方式对于生涯选择的行为都有不同的意义。 罗伊认为需求满足的发展与个人早期的家庭气氛及成年后的职业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她)是接纳的还是拒绝的,家中气氛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父母对他(她)的行为是自由放任的还是保守严厉的,这些都会反映在个人所做的职业选择上。

[编辑]

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

罗伊认为父母对个体早期的教养方式,对其今后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她把父母对孩子管教的态度从“温暖”和“冷漠”两个基本方面,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六种情况,并非常形象地把亲子关系和职业选择的关系用图1来表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亲子交互反应的型态与人际倾向之间的关系,而此两者的关系又取决于需求满足的方式与程度。 第一型“关心子女型”中的“过度保护型”父母,会毫无保留地满足子女的生理需求,却不见得能满足子女对爱与自尊的需求,即使这些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子女的行为未必表现出社会认可的行为。所以,在这类氛围下长大的子女,日后显示出较多的人际倾向,而且不是出自防御的心理机制。而“过度要求型”的父母,对于子女需求的满足往往附加某些条件,也就是当子女表现出顺从的行为,或表现出

父母认可的成就行为时,其生理需求或爱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种在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长大的孩子会变成完美主义者。他们会为表现得不够完美而焦虑,因而在做职业选择时较为困难。

在第二型“逃避型”父母的教养态度下,无论是受到拒绝或忽视,儿童需求满足的经验都是痛苦的,即不论生理需要还是安全需要的满足都会有所欠缺,更谈不上高级需要的满足。所以,这类儿童日后会害怕和他人相处,宁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三型“接纳型”家庭的氛围大体上是温暖的。在温暖、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各类层次的需求不会缺乏,长大之后也能做独立的选择。

总之,童年的经验与职业选择有极大的相关。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养育方式都不尽相同,养育方式上的差异,致使个人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方式与程度也会 有层次上的出入。因此,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职业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力,应该让孩子从小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倾向及职业的兴趣,这样他们对终身的择业行为才有正确的观念及选择的能力,也愿意承担选择后的责任。

[编辑]

职业分类

罗伊认为,我们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反映出幼年时的家庭气氛。如果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充满温暖、爱、接纳或保护的氛围,就可能会选择与人有关的职业,包括服务、商业、文化、艺术与娱乐或行政(商业组织)等一类的职业;如果我们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冷漠、忽略、拒绝或适度要求的家庭中,便可能会选择科技、户外活动一类的职业,因为这些职业的研究范围是以事、物和观念为主,不太需要与人有直接、频繁的接触。

罗伊把职业分为服务、商业交易、行政、科技、户外活动、科学、文化和艺术娱乐等八大职业组群,依其难易程度和责任要求的高低,分为高级专业及管理、一般专业及管理、半专业及管理、技术、半技术及非技术六个等级。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5-01 Tag: 点击: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从出生后到一岁。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候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对世界将会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孩子在孩童期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和对世界的不信任。当然这种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也不是无限制地171

给予,因为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一切人和一切的事情对孩子是危险的。一定的不信任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对生存有帮助。这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关照的孩子,他们不敢希望未来(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是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界世界不信任的表现。一个得到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2.自主对害羞与怀疑:这个阶段是一岁到三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掌握大量的技能(如谈话,爬,走等),孩子也有自己的“小主意”决定做某是或不做某事。这时儿童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会产生冲突。此时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应该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如果父母过分纵容保护,或惩罚严厉不公正、儿童就会怀疑并感到害羞。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豪感来源于未失去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怀疑与害羞来源于外部的过分控制和自我控制力受损害。这阶段的儿童的自主性多于害羞与怀疑,则儿童就形成意志品质,其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3.主动对罪恶:这个阶段是四岁到六岁。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活动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简练,更富于想象。这些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能自主性地思维,行为,幻想和对未来提出计划。这阶段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很大的求知欲。这时候的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进一步思考他们可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意识,他们探索什么

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这阶段父母应该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这阶段充分发的儿童主动性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他们离开这个阶段时将缺乏主动性,他们经常有犯罪感,保守,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对自己的信任。 这阶段充分发展的儿童,就会获得“目的”品质。艾里克森把目的品质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期现象的打击,犯罪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阻止。

4.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大约在六岁到十一岁。这时的儿童在大多数是上小学阶段。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接受社会技能以适应她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有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应该感到有勤奋感,这会让儿童在以后找工作的满怀信心,这时候也会使儿童过分看中工作的重要性,对人类的其他生活方面默然处之。这时候儿童在学习和学习技能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将会出现自卑,他们会怀疑自己对社会是不是有用的人,甚至会出现“被处理过”的多余感觉。 儿童在这个阶段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具有能力品质。艾里克森对能力品质是这么说的“能力。。。就是技能和智力在完成任务时的自如运用,他不会被儿童期的自卑感削弱”。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大约在十二岁到二十岁。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儿童知道了他们是什么,他们可能做什么,了解他们的不同角色。这一阶段是对前阶段的各种“材料”加以综合的过

程。在这青少年阶段他们必须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策略。艾里克森对这一阶段的描述最具有特色。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发展的人将会出现“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用艾里克森的话说“一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的感觉”。艾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及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的是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她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期培养起来的技能与角色于这个时候的典型职业联系起来„„现在发生于自我同一性中的角色整合比整个童年期中身份感的总和还要多。利用力比多能量,由天资发展出的才能和社会角色所提供的机会去整合所有的身份感是这一时期的自我能力。这种自我同一性的感受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验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 这个阶段不能获得同一性,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的自我意向。 如果这个阶段青少年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那么她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格。艾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仍然忠于发自内心的誓言的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就是扮演同一性的过程。一个人已经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会把自己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

6.亲密对孤独:此阶段大约在二十岁到二十四岁。这个阶段是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会工作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具有坚定的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与他建立起

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具有牺牲精神,牺牲精神需要很大的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

7.如果在这个阶段中,个人具有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那他就会形成爱的品质“爱是一种抑制不同机能遗传性的对立而永远相互献身”。

8.繁殖与停滞:这个阶段大约是在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人生的中年期。一个人顺利地通过了同一性时期,那他就会把这些传给下一代。这一阶段不能发展繁殖感的人,其特征是停滞和人际关系贫乏。

9.自我整合对绝望;六十五岁以后,,。通过前六个阶段的发展,人就有充实幸福的生活,这一阶段对人生是感受阶段。对人生没有做什么的人,这时候常常回忆以往的事情和对人生的绝望。 艾里克森对人生的终身理论就是一个人充分发展自我的理论。在他的这种理论基础上,他认为人的苦恼就是“我应该相信什么,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等等问题。所以他的治疗理论就是重新整合同一性的过程。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理论

2006-07-14 点击数:982

沙利文的人格理论及其人格发展阶段论,在对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兼收其他心理学思想。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来源于三个方面的综合:一是精神病学,包括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怀特(W·A·White)的动力观点、迈耶(A·Meyer)的心理生物学;二是米德(G·H·Mead)和库利(C·H·Cooley)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三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动力学思想。

一、人格及人格的形成

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沙利文发现精神病是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障碍造成的,他甚至认为精神病学是社会心理学。他在《现代精神病学的概念》中写道,“精神病学的领域就是人际关系的领域,这些关系存在于任何和所有的环境当中。我们发现,人格从来不能够脱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始终把研究的焦点定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不是个体内部。他的人格定义是,“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际情境从婴儿与母亲以及一些生活物品构成的情况,到不断变动的、复杂的人际、社会情境。沙利文认为,“每个人有多少种人际关系,他就有多少种人格。”人的生存除需要自然环境外还需要社会文化环境,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文化的某些成分内涵于人格中。他认为,“人格差异是文化移入的前提和结果。”需要指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既包括个人与真实他人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幻想他人的关系。后一种关系对个

人生活具有同样甚至更大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沙利文用人格化(Personification)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化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可以完全是假想的或幻想的。刻板印象(sterotype)便是众人共同形成的人格化。人格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对自己的人格化,一是对他人的人格化。沙利文认为,人格化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良好的养育和爱护会使婴儿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而引起婴儿焦虑的体验会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这两种对立的人格化又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人格化。他人的人格化作为人际情境而时刻作用于个体。从很小的时候个体就已有了好我、坏我和非我的判断。对自己的人格化形成了自我的意识。沙利文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其自尊、在同伴中享有的威信以及同伴们所给予他的敬重都感到满意时而产生的意识内容。”他又写道自我“是我们在重要的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因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我们的自我是我们的人格的映象的集合,那是我们在与其打交道的人那里得到的映象。”自我的映象也包括好我、坏我的结合。由于对自己的人格化过程中,自己很难准确、客观地认清自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我向的歪曲。同样,在评估他人人格时,个体总是用自己的人格去解释他人人格。

沙利文的自我系统的概念是其人格结构中的重要成分。自我系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我知觉和防御动能的模式,自我系统是人格化的产物,是“涉及到人际安全的维持系统。”惩罚产生焦虑

感,满足产生欣快感,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自我系统的形成始于焦虑。童年时期儿童经历的各种焦虑和满足的经验逐渐固化为自我系统,自我系统形成后,对与自我冲突的,不利于自我的行为进行忽略和曲解,相反,对有利于自我的行为则消化吸收。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语言、表情和姿态的作用,认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动能。因是否具有这一动能或动能发挥的不成熟到成熟,儿童要经历三种经验方式:原始的经验方式,发生在前言语阶段;平列的经验方式,以八九个月儿童开始讲儿语为标志,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词具有不确定性和我向性;综合的经验方式,在两岁的某个时候,儿童会进入综合的经验方式。所谓综合是指对话词的有序安排和对经验出现交互确证,即一定的分辨事实和表达能力。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一)婴儿期,从出生到能清晰地表述语言

这一阶段中口唇区是婴儿与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区域。母亲的喂养使婴儿初次有了人际交往的体验,这种交往使儿童内心中形成了4种不同的乳头的概念:(1)标志满意的好乳头,(2)婴儿不饿时的好的但不满意的乳头,(3)无奶可供的错误乳头,(4)焦虑母亲的坏乳头。这一阶段的另外的特点是:(1)脱离冷漠、蒙沌的活力显现,(2)认知方式从原始的经验方式向平列的经验方式转移(3)诸如坏的、焦虑的、拒绝的、挫折的母亲和好的、轻松的、接受的满意的母亲的人格结构形成,(4)学习经验的形成和初始的自我系统的出现,(5)婴儿

能区辨自己的身体,(6)学习手——眼、手——口、耳——声音的协调运动。

(二)童年期,从掌握语言到对玩伴需要的产生

语言的学习和综合的经验方式组织是婴儿期向童年期转移的动力。童年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时期,自我人格化极快地增加。这一时期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语言的发展使不同的人格化能够融合,自我系统整合为一个更紧密的结构。自我系统的性别的概念开始发展,开始采取与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儿童可以利用语言降低焦虑,例如,辩明是非、认错道歉,也包括害怕惩罚而说谎。

(三)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同性密友形成

这一时期是儿童更趋社会性的时期,儿童开始获得与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经验,出现了父母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教师、同伴、同伴父母等。与自己父母相比较,这些互动的关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影响很大,特别是同伴关系在重要性上不次于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儿童开始具备了初步的综合经验模式,开始实现社会化,懂得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儿童的人格首次觉醒了,自我系统把世界看成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遵循自身规律。儿童逐渐明白了世界不可能随其所愿。

(四)前青年期,从需要亲密的同伴到异性朋友的需要

这一时期是真正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之前儿童的人际关系是依赖于成人的,现在,儿童开始形成平等、成熟、互惠的、比同伴更深的爱的关系,相互公开自己的隐私。儿童可以为朋友牺牲自己的需要,二人之

间彼此同化、互相影响、互相忠诚,从而培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品格,他们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没有亲密的同伴儿童会成为孤独的牺牲品。

(五)青年初期,从性欲发生到性行为形成模式

青年人感受到了性欲的体验,开始与异性交往。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欲成为生活的主要矛盾,但社会性道德和种种禁忌,使个人在性活动中感到自尊的破坏,导致幻想和白日梦。这一时期的性活动虽然强烈,但却不成熟。

(六)青年后期,从生殖活动到完全成熟的丰富的人际关系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责任方面,工作、挣钱、事业等成为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成熟,综合经验方式有所增加,自我系统更加稳定。由于教育和工作经验,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进一步认识,各方面的知识大增而趋于成熟,经验的积累会在以后的成熟人格中显露,成熟的人格基本上反映了亲近的需要和与他人的合作。

三、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中的同伴关系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中,自我是在重要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主要的重要他人除3岁前的父母,青年后期复杂的社会群体外,之间从童年末、少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初期几个阶段,大约20年时间是玩伴、密友、异性朋友。难怪他的理论在同伴、友谊研究中

受到重视。

沙利文的一些观点被以后的心理学家所证实。有人用回溯研究发现,同伴关系和后期适应之间的关系,同伴关系障碍会导致后期的退学、犯罪、精神病等,他们甚至认为,同伴关系障碍对后期的适应问题有一定的预测性。

Eckerman等人(1982年)发现2岁后随着运动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伴间交往行为时间更长、更趋复杂。从3岁开始,社会剧游戏的出现,表明儿童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能力。

帕腾的游戏研究揭示,2岁到15岁,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在增加,较大的学龄前儿童与同伴的社会语言是可理解的,可以达到目的,且语言交流和说服他人而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随年龄增加。

Dumphy(1963年)提出的儿童与同性伙伴到与异性伙伴交往的发展也基本上与沙利文的观点吻合。

Hartup(1980年)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童年世界,一是小孩——大人的童年世界,一是小孩——小孩的童年世界。前一世界是以小孩对大人的服从权威为特征,后一世界是以同辈之间平等关系为特征。

从众多的友谊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儿童对友谊概念的理解是从“自我中心”的单向关系向既有获得又有给予的双向关系发展。 Selman把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0阶段(3-7岁),短暂的物质玩耍阶段,不涉及个人感情。一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二阶段(6-12岁)顺境合作阶段,双向的、功利性阶段。三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四阶段(12岁开始)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沙利文的人格发展思想与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贡献和局限

尽管沙利文没有刻意提出自己思想的一个理论架构,但他对之后的心理学家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诸如,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尽管我们可以从沙利文的思想中清晰分辨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等思想脉络,但他的思想显然不是以上思想的简单相加、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从临床实践中看到了弗洛伊德忽视人际关系重要性的缺点,把精神分析的焦点从个体之内转向了个体之间。他把社会环境、文化这些重要的变项纳入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群中,这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推动。

沙利文特别强调二人小组(two—group)构成人际的互动的作用,认为正是这种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人际群体,构成了社会,甚至他在心理治疗中也采用了“治疗者——患者”的二人小组形式。显然他的人际关系的范围失之狭小。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证明,同伴关系的发展伴随着同伴团体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儿童更多地参加群体活动,不同形式的同伴团体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团体中是有一定的规则

和压力,团体在很大程度中控制着儿童的行为和态度。

虽然我们可以指出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种种不足,但仅从人际关系这一全新角度的切入,可以预料,他的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将长期存在。

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将特质看作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他认为,特质使行为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它们将一个人对于各种刺激的反应联系并统一起来。特质可能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应产生联系,而这些刺激和反应最初看起来可能彼此间几乎没有联系。比如:

阿尔波特确定了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比如对于特蕾纱修女来说,首要特质可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牺牲。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出这样明显的首要特质。

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比如诚实和乐观。 次要特质是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个人的特征,但次要特征对于理解个体的人格帮助要小得多。对于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次要特质的例子。

确定普遍的特质维度

1936年,阿尔波特和他的同事通过对字典的检索,发现在英语中有超过18000个形容词被用来描述个体的差异。从那时起,研究者就一直试图在浩如烟海的特质词汇中确定基本的维度。他们希望弄清有多少维度存在,哪些维度有助于心理学家给出一个对于所有个体都可用的,普遍的特征。

卡特尔使用阿尔波特的形容词表作为他的研究起点,想要揭示出一些数量适宜的、基本的特质维度。通过研究,他提出了人类人格的16因素。卡特尔将这16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因为他相信这16因素是表面行为的潜在根源,而这一根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格。卡特尔的16因素包含了重要的行为范畴,比如保守和开放、信赖和怀疑、放松和紧张等等。

在特质研究的领域里,还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结果,比如著名的艾森克人格环等,但是,近年来,多数人的意见认为,五因素模式可能是最好的描述人格结构的方法。

在五因素模型中,特质被压缩到成大约200个同义词类群,用语组成一个两极的特制维度:这些维度有一个最高的极点和一个最低的极点,比如:负责任和不负责任。下一步,要求被试者给他们或他人在两极维度上评分,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才处理这些评分结果,以确定这些同义类群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运用这个一方法,许多独立的研究小组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人们用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质时进有五个基本的维度。

这五个维度是非常宽泛的,因为在每一个维度中都包含许多特质,这些特质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但又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格的五个维度现在被称为五因素模型,或者,用一种不太正式的称谓,叫做“大五”。

为了证明五因素模型的普遍性,研究者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了英语以外,五因素的结构在许多语种都得到了重复,包括汉语。

需要强调的是,五因素模型只是勾画出一个分类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对我们认识的所有人进行一个描述,抓住这些人之间互相区别的最重要的维度,它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方法。

类型和特质理论能够让研究者对不同人的人格进行精确的描述,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些理论不能比较全面的解释“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人格是如何发展的”这些问题,它们仅仅是识别和描述了与行为相关的特点。典型的特质理论仍然只是按照人格结构现有的样子对人格结构提供静态的或者只是稳定的描述。 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

[编辑] 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罗伊(Anne Roe)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的人格理论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她依据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心理学经验及对各类杰出人物有关适应、创造、智力等特质的研究结果,综合了精神分析论、莫瑞的人格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形成了其人格发展理论。 罗伊的理论试图说明遗传因素和儿童时期的经验对于未来职业行为的影响。罗伊认为:早年经验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展。她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以后的择业行为的影响。

罗伊的理论假设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一种扩展心理能量的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配合着个体不同的儿童时期的经验,塑造出个人需求满足的不同方式。而每一种方式对于生涯选择的行为都有不同的意义。 罗伊认为需求满足的发展与个人早期的家庭气氛及成年后的职业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她)是接纳的还是拒绝的,家中气氛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父母对他(她)的行为是自由放任的还是保守严厉的,这些都会反映在个人所做的职业选择上。

[编辑]

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

罗伊认为父母对个体早期的教养方式,对其今后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她把父母对孩子管教的态度从“温暖”和“冷漠”两个基本方面,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六种情况,并非常形象地把亲子关系和职业选择的关系用图1来表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亲子交互反应的型态与人际倾向之间的关系,而此两者的关系又取决于需求满足的方式与程度。 第一型“关心子女型”中的“过度保护型”父母,会毫无保留地满足子女的生理需求,却不见得能满足子女对爱与自尊的需求,即使这些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子女的行为未必表现出社会认可的行为。所以,在这类氛围下长大的子女,日后显示出较多的人际倾向,而且不是出自防御的心理机制。而“过度要求型”的父母,对于子女需求的满足往往附加某些条件,也就是当子女表现出顺从的行为,或表现出

父母认可的成就行为时,其生理需求或爱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种在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长大的孩子会变成完美主义者。他们会为表现得不够完美而焦虑,因而在做职业选择时较为困难。

在第二型“逃避型”父母的教养态度下,无论是受到拒绝或忽视,儿童需求满足的经验都是痛苦的,即不论生理需要还是安全需要的满足都会有所欠缺,更谈不上高级需要的满足。所以,这类儿童日后会害怕和他人相处,宁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三型“接纳型”家庭的氛围大体上是温暖的。在温暖、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各类层次的需求不会缺乏,长大之后也能做独立的选择。

总之,童年的经验与职业选择有极大的相关。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养育方式都不尽相同,养育方式上的差异,致使个人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方式与程度也会 有层次上的出入。因此,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职业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力,应该让孩子从小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倾向及职业的兴趣,这样他们对终身的择业行为才有正确的观念及选择的能力,也愿意承担选择后的责任。

[编辑]

职业分类

罗伊认为,我们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反映出幼年时的家庭气氛。如果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充满温暖、爱、接纳或保护的氛围,就可能会选择与人有关的职业,包括服务、商业、文化、艺术与娱乐或行政(商业组织)等一类的职业;如果我们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冷漠、忽略、拒绝或适度要求的家庭中,便可能会选择科技、户外活动一类的职业,因为这些职业的研究范围是以事、物和观念为主,不太需要与人有直接、频繁的接触。

罗伊把职业分为服务、商业交易、行政、科技、户外活动、科学、文化和艺术娱乐等八大职业组群,依其难易程度和责任要求的高低,分为高级专业及管理、一般专业及管理、半专业及管理、技术、半技术及非技术六个等级。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5-01 Tag: 点击: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从出生后到一岁。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候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对世界将会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孩子在孩童期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和对世界的不信任。当然这种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也不是无限制地171

给予,因为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一切人和一切的事情对孩子是危险的。一定的不信任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对生存有帮助。这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关照的孩子,他们不敢希望未来(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是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界世界不信任的表现。一个得到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2.自主对害羞与怀疑:这个阶段是一岁到三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掌握大量的技能(如谈话,爬,走等),孩子也有自己的“小主意”决定做某是或不做某事。这时儿童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会产生冲突。此时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应该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如果父母过分纵容保护,或惩罚严厉不公正、儿童就会怀疑并感到害羞。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豪感来源于未失去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怀疑与害羞来源于外部的过分控制和自我控制力受损害。这阶段的儿童的自主性多于害羞与怀疑,则儿童就形成意志品质,其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3.主动对罪恶:这个阶段是四岁到六岁。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活动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简练,更富于想象。这些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能自主性地思维,行为,幻想和对未来提出计划。这阶段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很大的求知欲。这时候的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进一步思考他们可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意识,他们探索什么

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这阶段父母应该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这阶段充分发的儿童主动性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他们离开这个阶段时将缺乏主动性,他们经常有犯罪感,保守,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对自己的信任。 这阶段充分发展的儿童,就会获得“目的”品质。艾里克森把目的品质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期现象的打击,犯罪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阻止。

4.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大约在六岁到十一岁。这时的儿童在大多数是上小学阶段。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接受社会技能以适应她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有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应该感到有勤奋感,这会让儿童在以后找工作的满怀信心,这时候也会使儿童过分看中工作的重要性,对人类的其他生活方面默然处之。这时候儿童在学习和学习技能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将会出现自卑,他们会怀疑自己对社会是不是有用的人,甚至会出现“被处理过”的多余感觉。 儿童在这个阶段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具有能力品质。艾里克森对能力品质是这么说的“能力。。。就是技能和智力在完成任务时的自如运用,他不会被儿童期的自卑感削弱”。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大约在十二岁到二十岁。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儿童知道了他们是什么,他们可能做什么,了解他们的不同角色。这一阶段是对前阶段的各种“材料”加以综合的过

程。在这青少年阶段他们必须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策略。艾里克森对这一阶段的描述最具有特色。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发展的人将会出现“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用艾里克森的话说“一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的感觉”。艾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及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的是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她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期培养起来的技能与角色于这个时候的典型职业联系起来„„现在发生于自我同一性中的角色整合比整个童年期中身份感的总和还要多。利用力比多能量,由天资发展出的才能和社会角色所提供的机会去整合所有的身份感是这一时期的自我能力。这种自我同一性的感受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验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 这个阶段不能获得同一性,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的自我意向。 如果这个阶段青少年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那么她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格。艾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仍然忠于发自内心的誓言的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就是扮演同一性的过程。一个人已经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会把自己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

6.亲密对孤独:此阶段大约在二十岁到二十四岁。这个阶段是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会工作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具有坚定的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与他建立起

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具有牺牲精神,牺牲精神需要很大的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

7.如果在这个阶段中,个人具有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那他就会形成爱的品质“爱是一种抑制不同机能遗传性的对立而永远相互献身”。

8.繁殖与停滞:这个阶段大约是在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人生的中年期。一个人顺利地通过了同一性时期,那他就会把这些传给下一代。这一阶段不能发展繁殖感的人,其特征是停滞和人际关系贫乏。

9.自我整合对绝望;六十五岁以后,,。通过前六个阶段的发展,人就有充实幸福的生活,这一阶段对人生是感受阶段。对人生没有做什么的人,这时候常常回忆以往的事情和对人生的绝望。 艾里克森对人生的终身理论就是一个人充分发展自我的理论。在他的这种理论基础上,他认为人的苦恼就是“我应该相信什么,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等等问题。所以他的治疗理论就是重新整合同一性的过程。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理论

2006-07-14 点击数:982

沙利文的人格理论及其人格发展阶段论,在对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兼收其他心理学思想。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来源于三个方面的综合:一是精神病学,包括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怀特(W·A·White)的动力观点、迈耶(A·Meyer)的心理生物学;二是米德(G·H·Mead)和库利(C·H·Cooley)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三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动力学思想。

一、人格及人格的形成

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沙利文发现精神病是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障碍造成的,他甚至认为精神病学是社会心理学。他在《现代精神病学的概念》中写道,“精神病学的领域就是人际关系的领域,这些关系存在于任何和所有的环境当中。我们发现,人格从来不能够脱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始终把研究的焦点定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不是个体内部。他的人格定义是,“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际情境从婴儿与母亲以及一些生活物品构成的情况,到不断变动的、复杂的人际、社会情境。沙利文认为,“每个人有多少种人际关系,他就有多少种人格。”人的生存除需要自然环境外还需要社会文化环境,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文化的某些成分内涵于人格中。他认为,“人格差异是文化移入的前提和结果。”需要指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既包括个人与真实他人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幻想他人的关系。后一种关系对个

人生活具有同样甚至更大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沙利文用人格化(Personification)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化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可以完全是假想的或幻想的。刻板印象(sterotype)便是众人共同形成的人格化。人格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对自己的人格化,一是对他人的人格化。沙利文认为,人格化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良好的养育和爱护会使婴儿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而引起婴儿焦虑的体验会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这两种对立的人格化又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人格化。他人的人格化作为人际情境而时刻作用于个体。从很小的时候个体就已有了好我、坏我和非我的判断。对自己的人格化形成了自我的意识。沙利文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其自尊、在同伴中享有的威信以及同伴们所给予他的敬重都感到满意时而产生的意识内容。”他又写道自我“是我们在重要的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因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我们的自我是我们的人格的映象的集合,那是我们在与其打交道的人那里得到的映象。”自我的映象也包括好我、坏我的结合。由于对自己的人格化过程中,自己很难准确、客观地认清自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我向的歪曲。同样,在评估他人人格时,个体总是用自己的人格去解释他人人格。

沙利文的自我系统的概念是其人格结构中的重要成分。自我系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我知觉和防御动能的模式,自我系统是人格化的产物,是“涉及到人际安全的维持系统。”惩罚产生焦虑

感,满足产生欣快感,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自我系统的形成始于焦虑。童年时期儿童经历的各种焦虑和满足的经验逐渐固化为自我系统,自我系统形成后,对与自我冲突的,不利于自我的行为进行忽略和曲解,相反,对有利于自我的行为则消化吸收。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语言、表情和姿态的作用,认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动能。因是否具有这一动能或动能发挥的不成熟到成熟,儿童要经历三种经验方式:原始的经验方式,发生在前言语阶段;平列的经验方式,以八九个月儿童开始讲儿语为标志,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词具有不确定性和我向性;综合的经验方式,在两岁的某个时候,儿童会进入综合的经验方式。所谓综合是指对话词的有序安排和对经验出现交互确证,即一定的分辨事实和表达能力。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一)婴儿期,从出生到能清晰地表述语言

这一阶段中口唇区是婴儿与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区域。母亲的喂养使婴儿初次有了人际交往的体验,这种交往使儿童内心中形成了4种不同的乳头的概念:(1)标志满意的好乳头,(2)婴儿不饿时的好的但不满意的乳头,(3)无奶可供的错误乳头,(4)焦虑母亲的坏乳头。这一阶段的另外的特点是:(1)脱离冷漠、蒙沌的活力显现,(2)认知方式从原始的经验方式向平列的经验方式转移(3)诸如坏的、焦虑的、拒绝的、挫折的母亲和好的、轻松的、接受的满意的母亲的人格结构形成,(4)学习经验的形成和初始的自我系统的出现,(5)婴儿

能区辨自己的身体,(6)学习手——眼、手——口、耳——声音的协调运动。

(二)童年期,从掌握语言到对玩伴需要的产生

语言的学习和综合的经验方式组织是婴儿期向童年期转移的动力。童年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时期,自我人格化极快地增加。这一时期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语言的发展使不同的人格化能够融合,自我系统整合为一个更紧密的结构。自我系统的性别的概念开始发展,开始采取与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儿童可以利用语言降低焦虑,例如,辩明是非、认错道歉,也包括害怕惩罚而说谎。

(三)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同性密友形成

这一时期是儿童更趋社会性的时期,儿童开始获得与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经验,出现了父母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教师、同伴、同伴父母等。与自己父母相比较,这些互动的关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影响很大,特别是同伴关系在重要性上不次于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儿童开始具备了初步的综合经验模式,开始实现社会化,懂得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儿童的人格首次觉醒了,自我系统把世界看成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遵循自身规律。儿童逐渐明白了世界不可能随其所愿。

(四)前青年期,从需要亲密的同伴到异性朋友的需要

这一时期是真正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之前儿童的人际关系是依赖于成人的,现在,儿童开始形成平等、成熟、互惠的、比同伴更深的爱的关系,相互公开自己的隐私。儿童可以为朋友牺牲自己的需要,二人之

间彼此同化、互相影响、互相忠诚,从而培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品格,他们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没有亲密的同伴儿童会成为孤独的牺牲品。

(五)青年初期,从性欲发生到性行为形成模式

青年人感受到了性欲的体验,开始与异性交往。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欲成为生活的主要矛盾,但社会性道德和种种禁忌,使个人在性活动中感到自尊的破坏,导致幻想和白日梦。这一时期的性活动虽然强烈,但却不成熟。

(六)青年后期,从生殖活动到完全成熟的丰富的人际关系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责任方面,工作、挣钱、事业等成为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成熟,综合经验方式有所增加,自我系统更加稳定。由于教育和工作经验,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进一步认识,各方面的知识大增而趋于成熟,经验的积累会在以后的成熟人格中显露,成熟的人格基本上反映了亲近的需要和与他人的合作。

三、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中的同伴关系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中,自我是在重要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主要的重要他人除3岁前的父母,青年后期复杂的社会群体外,之间从童年末、少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初期几个阶段,大约20年时间是玩伴、密友、异性朋友。难怪他的理论在同伴、友谊研究中

受到重视。

沙利文的一些观点被以后的心理学家所证实。有人用回溯研究发现,同伴关系和后期适应之间的关系,同伴关系障碍会导致后期的退学、犯罪、精神病等,他们甚至认为,同伴关系障碍对后期的适应问题有一定的预测性。

Eckerman等人(1982年)发现2岁后随着运动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伴间交往行为时间更长、更趋复杂。从3岁开始,社会剧游戏的出现,表明儿童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能力。

帕腾的游戏研究揭示,2岁到15岁,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在增加,较大的学龄前儿童与同伴的社会语言是可理解的,可以达到目的,且语言交流和说服他人而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随年龄增加。

Dumphy(1963年)提出的儿童与同性伙伴到与异性伙伴交往的发展也基本上与沙利文的观点吻合。

Hartup(1980年)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童年世界,一是小孩——大人的童年世界,一是小孩——小孩的童年世界。前一世界是以小孩对大人的服从权威为特征,后一世界是以同辈之间平等关系为特征。

从众多的友谊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儿童对友谊概念的理解是从“自我中心”的单向关系向既有获得又有给予的双向关系发展。 Selman把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0阶段(3-7岁),短暂的物质玩耍阶段,不涉及个人感情。一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二阶段(6-12岁)顺境合作阶段,双向的、功利性阶段。三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四阶段(12岁开始)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沙利文的人格发展思想与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贡献和局限

尽管沙利文没有刻意提出自己思想的一个理论架构,但他对之后的心理学家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诸如,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尽管我们可以从沙利文的思想中清晰分辨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等思想脉络,但他的思想显然不是以上思想的简单相加、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从临床实践中看到了弗洛伊德忽视人际关系重要性的缺点,把精神分析的焦点从个体之内转向了个体之间。他把社会环境、文化这些重要的变项纳入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群中,这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推动。

沙利文特别强调二人小组(two—group)构成人际的互动的作用,认为正是这种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人际群体,构成了社会,甚至他在心理治疗中也采用了“治疗者——患者”的二人小组形式。显然他的人际关系的范围失之狭小。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证明,同伴关系的发展伴随着同伴团体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儿童更多地参加群体活动,不同形式的同伴团体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团体中是有一定的规则

和压力,团体在很大程度中控制着儿童的行为和态度。

虽然我们可以指出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的种种不足,但仅从人际关系这一全新角度的切入,可以预料,他的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将长期存在。


相关内容

  • 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04-02-28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 文章作者:尹继武 [内容提要] 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以权力.制度和文化为分析路径,着重于单位和体系层次的国际关系分析,但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及心理微观视角的审视.国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集中探讨了个体心理因素与国际关系因素之间的互 ...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 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摘要 作为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流派,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两个理论体系在渊源和内容上具有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有一致的理论态度,又有着不同的理论建构.这两种理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关键词 客体关系理论 自体心理学 科赫特 精神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心理学 ...

  • 简述自体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 [摘 要]本文简要描述了自科胡特创立自体心理学以来科胡特本人对自体心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后科胡特时期"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发展 自体心理学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在延伸研究精神分析自恋的基础上发展的精 ...

  • 2014考研心理学大纲
  • 翔高启弘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 ...

  • 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 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心理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取向逐渐成为一条清晰的脉络,相对于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老年心理理论研究也开始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以往的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多数研究证实正常老年心理理论能力随个体老化而下降的趋势,但也有不少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

  • 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
  • 心理学报 2009,Vol141,No16,557-564 ActaPsychologicaSinica DOI:10.3724/SP.J.1041.2009.00557 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 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南京210097) 摘 要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 ...

  •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性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基 ...

  •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二讲
  • 第二讲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基本问题,诸如人格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格是由什么因素或部分组成的?人格的动力是什么?人格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不同的人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这些不同的回答就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对于有关人格心理现象的一种理 ...

  •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教育心理学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员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 ...

  • 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理论比较.doc
  • 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理论比较 作者:梁瑞升 邹彩屏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09期 [摘要]通过对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各自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理论来源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但是从教育学角度看,职业指导的目标是培养择业能力,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就业素养: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