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08-05-01 21:06 发表于:《南师《教师资格证》辅导培训官方版》 分类:未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科学研究对研究者个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素质要以( )为核心。 A.教学能力 B.组织能力 C.科研能力 D.写作能力 2.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演绎”程序的是( )。 A.泰勒斯 B.阿拉克西米尼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3.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是( )。 A.创见性课题 B.再生性课题 C.承继性课题 D.开拓性课题 4.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5.时间取样观察是( )。 A.对行为或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观察 B.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 )。 A.标准化选择法 B.问题解答法 C.自陈量表法 D.二次量化法 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 A.具有启发性 B.具有幽默趣味性 C.具有倾向性 D.保持态度中立(措词取中性) 8.教育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核心内容是“( )”。

A.变量分解 B.变量观测 C.变量假设 D.变量控制 9.用于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 A.实验的内在效度 B.实验的外在效度 C.实验的难度 D.实验的区分度 10.教育辞书属于( )。 A.研究性专业图书 B.专业性教学用书 C.文献性专业工具书 D.资料性工具书

11.下述方法中,每个研究对象被选为样本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法是( )。 A.方便抽样 B.维度抽样 C.系统抽样 D.定标抽样 12.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层次不同 B.内容范围不同 C.社会化程度不同 D.推广价值不同 13.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在于( )。 A.丰富、繁荣教育学术理论 B.获得教育科研成果 C.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D.创立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14.如果一个教育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教育概念的全部外延,且后者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那么这两个教育概念具有( )。

A.交*关系 B.同一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矛盾关系 15.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72,可见这两门课程( )。 A.中度相关 B.高度相关 C.极高相关 D.正常相关 16.实验研究(报告)的重点应放在( )。

A.解释教育现象 B.(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C.阐明教育事实 D.阐明教育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编制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不宜采用的语句表述形式是( )。 A.简单疑问句 B.反问句 C.完整的陈述句 D.多重否定复合句 E.感叹句 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主要有( )。

A.怀疑 B.变换思考角度 C.类比与移植 D.明察暗访 E.探究与体察 3.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标准化程度高,这主要体现在( )等几个方面。 A.调查工具标准化 B.调查人员标准化 C.调查过程标准化 D.调查结果标准化 E.调查时间标准化 4.教育实验一般属于( )。

A.自然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前实验 D.真实验 E.准实验 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要求有( )。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B.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C.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借鉴吸收 D.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E.书写格式符合规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科学研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继承性和规范性。 2.无结构非参与观察的记录往往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3.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4.分配被试的方法主要有单组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5.教育经验总结主要是运用__________方法对教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在其深入阶段,还要用到__________方法,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方式。

6.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由__________命题构成,而涉及教育价值的命题则具有大量的__________命题。 7.相关系数有两个性质:(1)__________;(2)__________。 8.按照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类:(1)__________型;(2)综合论述型;(3)__________论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研群体 2.演绎假设 3.教育调查法 4.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 3.简述教育实验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4.简述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六、计算分析题(共10分) 某校面向社会在已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一名教师,对应招(聘)人员 进行考核,考试分专业知识课和教学技能两项,结果有两位应招(聘)者成绩最好,但总分相等(169分),他们的具体成绩是:

甲:专业知识 86分;教学技能 83分 乙:专业知识 87分;教学技能 82分 如何确定录用呢?最后决定用标准分办法。经计算处理得本次13名参加考试的应招(聘)人员的成绩是:专业知识平均得分是76分,标准差是4分;教学技能平均得分是72分,标准差是5分。问最后应当录用哪一位?(提示:标准分具有可加性。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步骤。) 七、论述题(共12分) 试述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同异。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自然观察法22.教育调查法23.实验的内在效度24.内容分析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伦理原则? 26.访谈过程中正式提问应注意哪些事项? 27.教育经验总结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28.简述文献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9.教育科研成果有哪些主要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某小学开展了一项教育实验,探索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者通过学习动机检测,选定了学习动机相当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然后在实验班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包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听英模报告、看电影、看展览等活动。控制班则不进行这些活动。一个月后,对两个班再次进行的检测表明,实验班的学习动机比控制班强。校方决定在全校推广该项实验成果。 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假设如何表述?(2分) (2)研究者如何操纵自变量?(2分) (3)该实验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2分) (4)该类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6分) 31.试论教育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异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2.下面是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请计算其平均成绩。(保留整数) 组别 组中点(Xc) 次数(f) 90-100 95 13 80-89 85 21 70-79 75 19 60-69 65 15 50-59 55 6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方法的分类标准是( ) A.研究问题的性质 B.研究问题的目的C.研究问题的阶段 D.研究问题的内容 2.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语义规定,使其 能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操作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由一些企事业单位或非直接的上级部门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称为( ) A.纵向课题 B.地方课题C.国家课题 D.横向课题 4.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5.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B.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C.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 D.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 )

A.标准化选择法 B.问题解答法C.自陈量表法 D.二次量化法 7.指向实践计划,一般与某种行动原则的假设有关的定义是( ) A.理解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C.描述性定义 D.约定性定义 8.问卷的核心是( )

A.前言 B.标题C.指导语 D.问题 9.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的人是( ) A.冯特 B.拉伊C.梅依曼 D.培根 10.实验主试因被告知被试具有潜在能力和较大的发展可能性,而不自觉地对被试表现 出特别的关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归因分析,这种效应称为( ) A.“霍桑效应” B.“期望效应”C.“约翰·亨利效应” D.“模仿效应” 11.在教育经验总结的深入阶段要用到理论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 A.具有严密的逻辑、抽象性 B.具有丰富的多样性C.具有生动的形象、直观性 D.具有直接的具体性 12.推广教育经验可以借助于许多形式和途径,属于间接推广的是( ) A.开展个人或小组形式的示范活动 B.举行经验交流会或讨论会 C.举行经验展览和演示活动 D.通过各种组织的宣传进行传播 13.自然观察法分为隐蔽观察和公开观察两种,以下属于隐蔽观察特点的是( ) A.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 B.能了解到自然真实的情况 C.容易达到隐蔽的要求 D.对观察环境施加控制 l4.要分析同一位教师在两种课型的教学语言上的不同风格,应采用内容分析的模式是 ( )

A.A—X—T模式 B.A—X—S模式C.A—X—Y模式 D.A—B—X模式 15.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研究具体的现实资料,旨在反映教育事实背后的本质及规律,这说明教育理论研究具有( )

A.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B.概括性和间接性 C.继承性和超前性 D.复杂性和抽象性 16.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 A.比较方法 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 D.综合方法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 A.标准分数 B.标准差C.中数 D.相关系数 18.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体的方法是 (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9.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 ) A.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B.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非模态命题和模态命题 D.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20.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共同点是( ) A.都要对文献进行抽样 B.都要对文献进行评述性说明 C.都是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D.都要对文献进行定量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31.教育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应怎样表述和编排?

3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略加说明。 33.先进教育经验的标准有哪些? 34.什么是观察记录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5.教育实验报告中的结论与讨论有何差异? 36.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7.某学区进行一项关于两种类型的数学教材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有无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甲学校抽出教师A并使用材料1;在乙学校中抽出教师B并使用教材2.教师A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分布;教师B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的能力较强。实验进行了9周后,每位教师使用他们各自出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表明:使用教材2的学生成绩高于使用教材1的学生成绩。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1)该项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2分) (2)该实验的假设怎样表述?(3分) (3)该实验能否说明教材2好于教材1?为什么?(5分) (4)提出改进实验的两条建议。(4分) 38. 三(1)班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别 f x x2 fx2 80~85 5 10 100 500 75~80 8 5 25 200 70~75 13 0 0 0 65~70 10

60~65 4 -10 100 400 上面是某校三(1)班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中的三个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3分) (2)写出65—70这组的上限、下限、组中值、组距。(4分) (3)计算出这个班的平均分。(3分) (4)计算出标准差。(4分)

课程代码:004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 2.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有什么差别?教育观察法有哪些功能? 3.试分析教育调查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的优缺点。 4.试分别举例说明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5.什么是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有哪些? 6.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提纲。 2.下表为10名学生在此次期末统考中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别计算10名学生此次语文、数学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4分) (2)请计算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并判断相关的大小。(4分) (3)如果学生A语文考了82分,而数学考了77分,请问在这次考试中,他是语文考得好呢,还是数学考得好?

(6分)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指( ) 收藏我吧! A.理论思维能力 B.发现创新能力 C.动手实践能力 D.评价分析能力 2.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操作原则中的( ) A.客观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解释性原则

3.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属于发现问题的( )

A.怀疑的策略 B.变换思维角度的策略 C.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D.类比与移植的策略 4.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 ) A.归纳性假设 B.捕述性假设 C.解释性假设 D.预测性假设 5.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与综合方法 B.类比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6.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 B.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 D.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问卷设计步骤的是( ) A.初步设计 B.试用 C.修订 D.正式调查

8.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可将访谈调查法分为( )

A.儿童访淡和电话访谈 B.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C.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D.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9.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验是( )

A.能力倾向测验 B.人格测验 C.成就测验 D.智力测验 10.在高度、精确的人工控制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是(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自然实验 D.实验室实验 11.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的是( ) A.摘要 B.致谢 C.附录 D.引言 12.按教育文献的划分等级,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论文等的文献属于(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13.以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属于( ) 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14.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是( ) A.非模态命题 B.模态命题 C.价值命题 D.评价性命题 15.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 )

A.整群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方便抽样

16.通过控制或处理某些变量,从而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属于( ) A.描述研究成果 B.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C.实验研究成果 D.综合性研究成果 17.按评定标准对教育研究成果作出评语式鉴定的是( ) A.定量评价方法 B.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 C.定性评价方法 D.通讯评价方法 18.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是( ) A.无关变量 B.常量 C.自变量 D.因变量 19.用于说明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 A.实验的内在效度 B.实验的外在效度 C.实验的难度 D.实验的区分度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理论研究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的是( ) A.系统方法 B.结构与功能方法 C.分析和综合方法 D.历史-逻辑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教育实验法 22.无结构观察法 23.封闭式问卷 24.概率抽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中,为了保证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选取材料时应遵循的要求有哪些? 26.简述个人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方式。 27.简述文献法的特点。 28.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29.何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何特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10分) 30.下面是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求出全班成绩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保留整数) 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 别 组中点 f 90~100 95 10 80~89 85 16 70~79 75 12 60~69 65 8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想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该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2)在上述研究中,如何建立研究假设? 32.试述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 2.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有什么差别?教育观察法有哪些功能? 3.试分析教育调查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的优缺点。 4.试分别举例说明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5.什么是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有哪些? 6.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提纲。

2.下表为10名学生在此次期末统考中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别计算10名学生此次语文、数学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4分) (2)请计算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并判断相关的大小。(4分) (3)如果学生A语文考了82分,而数学考了77分,请问在这次考试中,他是语文考得好呢,还是数学考得好?(6分)

表1 1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

学生1 2 3 4 5 6 7 8 9 10 学科

语文 100 75 82 80 74 69 86 92 95 84 数学 95 68 72 61 58 74 76 84 88 75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撰写报告的方法的分类标准是( ) A.以研究问题的性质为标准 B.以研究目的为标准 C.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 D.以研究内容为标准 2.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受试者权利和审慎解释研究成果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伦理原则 B.科学原则 C.操作原则 D.客观原则 3.从医学理论中得到启示,开展教育病理学研究,这是( )

A.怀疑策略的运用 B.变换思考角度策略的运用 C.类比与移植策略的运用 D.探究与体察策略的运用 4.为了比较而研究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过的课题称为( ) A.承续性课题 B.再生性课题 C.热门性课题 D.创见性课题

5.选取一定的观察时间,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或这一时刻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和事件作全面的观察和记录的观察称为( )

A.结构观察法 B.定点观察法 C.事件取样观察法 D.时间取样观察法 6.教育经验总结很难找到统一的规则和普遍的模式,这说明教育经验总结具有( ) A.思维方法的随意性 B.思维方法的独特性 C.经验模式的独特性 D.经验模式的随意性 7.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美国教育家是( ) A.肯代尔 B.泰勒 C.麦柯尔 D.卡特 8.问卷设计的中心环节是( ) A.试用 B.修订 C.初步设计 D.排列

9.参加实验的教师和学生被试因得知自己参与实验、受到关注而提高了活动积极性,有比平时更佳的努力和表现,这种效应是( )

A.

10.能按实验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能系统有序地操纵自变量,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和误差来源,结论可靠的实验,称为( )

A.真实验 B.准实验 C.前实验 D.假实验 11.除陈述事实外,还深入揭示原因,甚至总结性地提炼出思想主题的教育经验总结是( ) A.描述性总结 B.解释性总结 C.归纳性总结 D.演绎性总结

12.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或学校主办,采取会议上或示范的形式交流和传播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提出推广经验的要求,属于( )

A.间接推广 B.个体推广 C.群体推广 D.直接推广

13.刊登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高校学报属于教育文献分布中的( ) A.书籍 B.教育档案类 C.报刊 D.教育辞书类 14.从不同场合中抽取学生的行为表现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应采用内容分析法的( ) A.A—X—T模式 B.A—X—S模式 C.A—X—Y模式 D.A—B—X模式 15.

A.比较与分类方法 B.归纳与演绎方法 C.分析和综合方法 D.结构与功能方法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A.众数 B.标准差 C.中数 D.平均数 18.在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抽取机会的抽样是(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9.一般将含有

30.下面是一组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 65 78 73 82 86 91

已知标准差σ=9,请计算73分的标准分.(标准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其余保留整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可任选2小题作答.3小题全做者,只按前两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举例说明教育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及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32.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功能.

33.小学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好教育观察法.若将几类教育观察法综合起来,可以组合成很多种教育观察模式.

请举例说明无结构的非参与观察组合模式的内容.

育科研方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A 7.D 8.B 9.D 10.B

11.C12.C13.B14C15.A16.A17.A18.B19.C20.D 21.C22.A23.A24.C.25.B26.A27.C28.C29.D30.C 31.B32.A33.A34.B35.A36.B37.C38.A39.D40.C 41.B42.B43.D44.A45.D46.D47.D48.B49.D50.A 51.B52.B53.B54.A55.A56.A57.A58.C59.C60.B 61.D62.B63.D64.D65.D66.B67.A68.B69.D70.D 71.B72.D73.D74.D75.B76.C77.C78.B79.B80.D 81.D82.D83.D84.A85.A86.A87.A88.A89.D90.D 91.D92.B93.C94.B95.A96.A97.B98.D99.D100.D

101.D102.D103.B104.D105.A106.D107.D108.D109.D110.C 111.A112.D113.B114.C115.A116.D117.D118.D119.A120.D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4、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5、定量研究则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它较多注重对客观事物产生或变化的原因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考察。 6、教育文献

教育文献则是指记载了有关教育知识和信息、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献,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7、一次文献主要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8、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9、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10、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 11、教育观察属于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研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13、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这类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受到的人的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14、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15、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可采取公开的,也可以

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每当其一种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16、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17、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18、日记描述法就是观察者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将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重点描述观察者所发现的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并可作相应的评价。

19、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作特别的编码分类。

20、行为核对表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画“√”。此法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21、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22、抽样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23、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4、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25、预测调查主要调查某一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大。

26、个案调查就是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7、问卷调查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

28、访谈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29、测量调查是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0、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记谈,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31、非结构性访谈是指只按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有利于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访谈过程,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并灵活地处理在访谈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2、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33、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操作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34、单因素实验是指同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实验。因单因素实验的自变量单一、明确,操纵相对比较容易,实验难度相对较小。

35、多因素实验是指在同一个实验中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这类实验要操纵的实验因素较多,实验的过程比较复杂,因变量的观测内容也随之增多,因而在研究整体上难度较大。

36、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

37、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

37、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的程度。

39、教育行动研究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40、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三、简答题

1、答:(1)由于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2)由于教育对象的异质性,教育研究结论的概括性较低

(3)由于人的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4)由于教育自身的不确定性,教育研究无法对教育活动做出长期预测

2、答:(1)开展教育科研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2)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科学

(3)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答:(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研究当前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进行课程改革和各科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改革实验

(4)进行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

(5)进行教育发展研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

4、答:(1)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研究。

(2)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3)先哲们的研究只是描述整个教育的一般变化,还不能对这种变化的具体过程、原因作出分析,因此也就不可能对教育的一般性质作出完备和清楚的了解。

5、答:(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示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6、答:(1)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

(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3)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4)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

(5)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两个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二是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7、答:(1)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搞典型实验。

(2)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3)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

(4)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

8、答:(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3)教育研究方法的移植性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9、答:(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5)伦理原则

10、答:(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11、答:1、选题与设计阶段

(1)选择课题

(2)查阅文献

(3)提出假设

(4)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3、总结与评价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

12、答:(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13、答:(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14、答:(1)选择研究对象

(2)确定研究方法

(3)制定研究计划

15、答:(1)课题选题的价值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16、答:(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2)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17、答:(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18、答:(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2)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19、答:(1)研究的问题(或问题的提出,或文献综述的目的)。

(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

(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或相关主题的内容概括及评论)。

(4)参考文献(或主要文献目录)。

20、答:(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21、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2、答:(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

(5)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3、答:(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24、答:(1)灵活性强;

(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

(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25、答:(1)选择访谈对象;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正式访谈。

26、答:(1)调查问卷设计难

(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27、答:(1)指导语

(2)问题

(3)结束语

28、答:(1)语言要简洁精练、词句要通俗易懂。

(2)问题的内容应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3)设计者应持中立态度,使问题不带任何暗示。

(4)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现社会认可效应。

(5)问题的排列顺序。调查表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

29、答:(1)因果关系的探讨;

(2)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

(3)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30、答:(1)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

(2)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

(3)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31、答:(1)历史(或偶然事件)。

(2)成熟。

(3)测验(或测验效应,或练习效应)。

(4)统计回归。

(5)工具(或测量的手段与技术)。

(6)施测者偏好。

(7)被试选择(或被试特征)。

(8)被试缺失。

(9)选择与成熟的交互影响。

32、答:(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2)随机、匹配或实验组兼作控制组;

(3)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

33、答:(1)教育实验研究的目标评价;

(2)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评价;

(3)教育实验研究的结果评价

34、答:(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消除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采用随机方法来选择和分配被试能有效地控制被试间的各种差异。

(2)设置控制组

在实验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控制组,对两个组同时进行因变量的观测(包括前测和后测),能较好地排除或恒定成熟对实验中因变量的作用。

(3)采用“双盲法”

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对这些难以完全消除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设法将其恒定,即在实验的各个组别、各个阶段使其保持不变。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在设计中根据对无关变量控制的需要来设计操作自变量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程序、进行时间分配,这能较好地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

(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研究者按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严格统计的程序和结果处理,能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35、答:(1)它是一种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方法。

(2)它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科研方法。

(3)它要求行动者(教师)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

(4)它具有很高的动态性

(5)行动研究是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所以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36、答: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

(2)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4)学校管理评价;

(5)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37、答:(1)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

(2)注重叙事者在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3)关注教育事件中的具体人物

(4)叙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5)以归纳的方式得出研究结论

38、答:(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

39、答:一般来说,教育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1)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它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代清楚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4)总结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40、答: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题目

题目必须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前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评价鉴定。

(4)结果

简明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

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四、论述题

1、答:(1)三种研究思路优劣。

① 称书包重量可以收集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的数量化证据,但如果不同时考察书包的内容,就会使研究显

得简单化而失之武断。

② 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是否出现生理和心理疲劳,但无法完全了解作业负担等情况,并且课堂观察的样本数少,难以了解全地区学生课业负担的概况。

③ 问卷调查效率高,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关学生课业负担的数据,但获得的信息单一、表面化。

(2)研究设想

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

2、答:(1)三种研究思路的优劣:

①结构式观察有明确的观察项目,也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观察时能方便的记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观察后的分析也可以量化,并且还可以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前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但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比较有限,且不能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灵活变通,因此,缺乏弹性。并且观察起来也比较费事。

②非参与性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具有客观性,但却只看到教师与学生行为及活动的外貌,难以深入了解其行为的动机与活动的原因,而且由于教师及学生的戒心和防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隐秘的行为与活动无法观察到,所得到的观察资料也可能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表面的甚至是偶然的行为表现,缺乏深度的了解。

③时间取样观察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能够确定行为发生的频率,使所得资料易于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大的行为分解为小的成分,仅集中于特定的行为,忽略教师与学生行为的起因等线索,因此时间取样法还不易于确定行为之间的联系,易割裂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研究设想:

以上三种观察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使用条件和各自的局限性,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教育现象、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观察,因此在观察中应将三种观察方法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资料。

3、答:(1)两种方法的优劣

①问卷调查可以对广大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较强,但问卷的回收率可能较低。

②访谈调查过程灵活,可以就创业意向中的某一个话题深入探讨,容易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但访谈的对象少,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研究思路

以上两种调查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和局限性,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研究问题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调查,因此在研究中应将两种调查方法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料。

4、答:(1)该研究属于教育实验研究

(2)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因果关系的探讨;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3)其中可能的研究假设是: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反思会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自变量是学生的反思,因变量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5、答:(1)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教育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而要做到创新就必须建立在对课题研究状况的全面正确地掌握,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

(3)教育文献检索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第一,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6、答:在观察研究中,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可分为三类:

(1)描述记录

描述记录法就是运用文字对观察到的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作客观、全面的描述式记载的记录方法。这类方法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日记描述法

第二,轶事记录法

第三,连续记录法

(2)取样记录

取样记录于20世纪20年代后兴起,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记录所需的时间。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3)行为核对表

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画“√”。此法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具体做法是:必须事先制定表格,列出所需观察的项目,然后才能进行观察。另外,必须在表格上列出一些具体要求,表格应有一定的顺序性,按确定的观察项目,依难易程度排列。

7、答:(1)实践性原则

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教学实践。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以改进实践、改进对实践的认识和改进实践发生、发展、变换了的的情境、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倡依纲靠本、课题不离课堂开展研究。课题要经过课堂的检验,经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学生学习实践的检验。

(2)应用性原则

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实践、再创造。(前提是科学性)

(3)合作原则。

第一,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

第二,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

第三,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

第四,所有参与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下气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教育科研不允许失败,但也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管代替客观、臆断代替事实。

(4)动态原则

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所谓信息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尽量缩短信息反馈时程。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只有缩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

(5)科学性原则

所有教育科研方法的前提。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8、答:总的分析,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序的结构序列。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

教育实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陈述两列变量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

第二,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为了使这一理论系统分析更接近客观实际,需要进行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让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

第三,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 第四,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第五,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在实验的总结和评价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9、答:(1)确定调查课题

一次调查,要了解什么情况、探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预先考虑。所选的课题应有现实意义或具备理论价值。所选的课题还应当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

在调查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是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问题。就调查对象而言,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特点。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JP〗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过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

第三,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

第四,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第五,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六,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5)实施调查

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调查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者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10、答:问卷调查的优点:

(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对问卷的要求比较高,问卷的编制遵循一定标准,有指导语和填答规范,在正式调查之前有试测与修订过程,因此调查过程是标准的。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在科研活动中使用问卷,一般不要求答卷者署名,因而有较好的匿名性,这有助于调查对象在填答问卷时消除各

种顾虑,真实地、客观地回答问题和提供资料,尤其是当研究涉及一些与单位、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有助于调查获取全面而真实的资料,以提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在利用问卷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时,调查者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相对而言,问卷法省时省力,所需经费较少,是一种高效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缺点:

(1)调查问卷设计难

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专项调查的价值。问题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经验,不同的人针对同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向思维的问题,设计问卷差别可能会很大,信度和效度控制需要丰富经验。

(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被访者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一般的问卷都比较简短,也就不可能深入探讨某一问题及其原因;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收率,否则资料的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回收率受问卷长度,问题难易程度,是否涉及隐私,参与调查获得回报多少等因素相关。另外,网络调查的回收率一般都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11、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明确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对观察客体要进行明确分类,确定所观察事物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防止有效资料被遗漏。观察人员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观察现场,熟悉观察环境,接触观察对象,并与被研究的观察对象建立友善的关系。

(3)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进行为期数周、数月甚或数年的观察并作现场记录进行研究,在进行现场观察时,不仅要保证对现场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出全面细致的感知,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要求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地判定其类别或程度等级,并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笔记,也可以是录音、录像或摄影。

(4)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在现场观察时观察者所记录下来的观察资料都是研究的原始资料,在现场观察结束后,研究者必须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按研究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形成观察研究的结论、撰写观察报告打好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观察资料所反映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和概括出观察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教育现象或学生行为表现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研究结论。

12、答: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缩微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教育学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不仅用以查阅书目,而且用以查阅具体分类资料,速度快,检索全面,并且查全率、查准率较高,为文献检索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1)联机检索

联机检索是采用和利用终端设备,通过电讯线路直接与计算机对话的一种检索。读者根据系统的显示,可反复修改检索要求,逐个获得查找结果。

(2)光盘检索

光盘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直接检索储存在光盘上的数据。光盘的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低,保存方便,索引简便、快捷。

(3)计算机网络检索

计算机网络检索是将许多计算机检索系统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计算机检索网络。在各个终端,可以按照检索者的提示,快速从文档中提取符合要求的文献,用显示、保存或打印的方式,提供给检索者。

13、答:1、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包含三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对任何一个研究者来说,在选择科研课题时都应充分地考虑研究的各个条件,使所选课题与自己(或课题组)具备的研究条件相适应,这样的选题才符合可行性原则,才有完成的可能。

2、在选择课题时贯彻可行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者要具体分析课题研究活动对各方面条件的基本要求,选择一些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经验的课题,而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对自己或课题组来说难以具备条件的课题;

(2)要在选择课题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做到扬长避短;

(3)应注意不断地创造和改善从事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

14、答: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其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理论,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1)课题选题的价值

在课题论证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实的说明。如阐述某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充实教育科学中哪一方面的理论,对教育的实践能起到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等等。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研究者应在全面占有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形成的结论和争论,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对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问题进行描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将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这包括对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确立以及相应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方法,预期的研究成果的形式(专著、论文、产品)等。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这包括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形式、方法和手段等。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这包括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和对研究者(课题组)已有的相关的研究基础(即已完成的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以及开展研究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理论基础、队伍结构、研究经验、研究能力、时间、经费和其他物质条件)的说明。

15、答:伦理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者应做到:

(1)尊重受试者的权利。在研究活动中,不管研究工作处于什么条件下,都应优先考虑如何保障受试者的权利。如不参与协作权、保持不署名权、保密权、要求研究者承担相应责任权等。

(2)研究活动不给受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研究者在进行某些研究活动时,一定要对其在受试者身心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预测,避免或防止产生不良结果。

(3)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一般来说,公众对科研工作者展示的研究材料或研究成果有一种信任感,也乐于引用或使用。因此,研究者就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在研究中搜集到的各种材料和研究形成的有关结论,避免给研究对象或教育实践造成消极的后果。

16、答: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已初步形成一套体系,但是应该看到,其中不少方法是从

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尽管这是必要的,但却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薄弱。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理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看,都存在很大差距,因而也就难以很好地指导教育研究实践。当前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搞典型实验;而在思辨分析中,又往往把教育问题套入某种既定的公式,或者以一定结论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其结果,由于未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

(2)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建国以来,教育领域内的学术研究有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纠正某一种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

(3)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第一线勇于开拓,积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极其丰富生动的经验,这是我们发展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可是由于不善于把实践问题提炼成科学研究问题进而转化成理论课题,导致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阶段。

(4)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由于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分析当代西方的学术理论思潮,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拒绝接受,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奉为经典。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08-05-01 21:06 发表于:《南师《教师资格证》辅导培训官方版》 分类:未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科学研究对研究者个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素质要以( )为核心。 A.教学能力 B.组织能力 C.科研能力 D.写作能力 2.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演绎”程序的是( )。 A.泰勒斯 B.阿拉克西米尼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3.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是( )。 A.创见性课题 B.再生性课题 C.承继性课题 D.开拓性课题 4.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5.时间取样观察是( )。 A.对行为或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观察 B.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 )。 A.标准化选择法 B.问题解答法 C.自陈量表法 D.二次量化法 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 A.具有启发性 B.具有幽默趣味性 C.具有倾向性 D.保持态度中立(措词取中性) 8.教育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核心内容是“( )”。

A.变量分解 B.变量观测 C.变量假设 D.变量控制 9.用于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 A.实验的内在效度 B.实验的外在效度 C.实验的难度 D.实验的区分度 10.教育辞书属于( )。 A.研究性专业图书 B.专业性教学用书 C.文献性专业工具书 D.资料性工具书

11.下述方法中,每个研究对象被选为样本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法是( )。 A.方便抽样 B.维度抽样 C.系统抽样 D.定标抽样 12.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层次不同 B.内容范围不同 C.社会化程度不同 D.推广价值不同 13.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在于( )。 A.丰富、繁荣教育学术理论 B.获得教育科研成果 C.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D.创立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14.如果一个教育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教育概念的全部外延,且后者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那么这两个教育概念具有( )。

A.交*关系 B.同一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矛盾关系 15.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72,可见这两门课程( )。 A.中度相关 B.高度相关 C.极高相关 D.正常相关 16.实验研究(报告)的重点应放在( )。

A.解释教育现象 B.(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C.阐明教育事实 D.阐明教育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编制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不宜采用的语句表述形式是( )。 A.简单疑问句 B.反问句 C.完整的陈述句 D.多重否定复合句 E.感叹句 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主要有( )。

A.怀疑 B.变换思考角度 C.类比与移植 D.明察暗访 E.探究与体察 3.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标准化程度高,这主要体现在( )等几个方面。 A.调查工具标准化 B.调查人员标准化 C.调查过程标准化 D.调查结果标准化 E.调查时间标准化 4.教育实验一般属于( )。

A.自然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前实验 D.真实验 E.准实验 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要求有( )。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B.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C.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借鉴吸收 D.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E.书写格式符合规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科学研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继承性和规范性。 2.无结构非参与观察的记录往往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3.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4.分配被试的方法主要有单组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5.教育经验总结主要是运用__________方法对教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在其深入阶段,还要用到__________方法,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方式。

6.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由__________命题构成,而涉及教育价值的命题则具有大量的__________命题。 7.相关系数有两个性质:(1)__________;(2)__________。 8.按照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类:(1)__________型;(2)综合论述型;(3)__________论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研群体 2.演绎假设 3.教育调查法 4.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 3.简述教育实验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4.简述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六、计算分析题(共10分) 某校面向社会在已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一名教师,对应招(聘)人员 进行考核,考试分专业知识课和教学技能两项,结果有两位应招(聘)者成绩最好,但总分相等(169分),他们的具体成绩是:

甲:专业知识 86分;教学技能 83分 乙:专业知识 87分;教学技能 82分 如何确定录用呢?最后决定用标准分办法。经计算处理得本次13名参加考试的应招(聘)人员的成绩是:专业知识平均得分是76分,标准差是4分;教学技能平均得分是72分,标准差是5分。问最后应当录用哪一位?(提示:标准分具有可加性。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步骤。) 七、论述题(共12分) 试述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同异。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自然观察法22.教育调查法23.实验的内在效度24.内容分析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伦理原则? 26.访谈过程中正式提问应注意哪些事项? 27.教育经验总结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28.简述文献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9.教育科研成果有哪些主要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某小学开展了一项教育实验,探索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者通过学习动机检测,选定了学习动机相当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然后在实验班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包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听英模报告、看电影、看展览等活动。控制班则不进行这些活动。一个月后,对两个班再次进行的检测表明,实验班的学习动机比控制班强。校方决定在全校推广该项实验成果。 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假设如何表述?(2分) (2)研究者如何操纵自变量?(2分) (3)该实验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2分) (4)该类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6分) 31.试论教育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异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2.下面是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请计算其平均成绩。(保留整数) 组别 组中点(Xc) 次数(f) 90-100 95 13 80-89 85 21 70-79 75 19 60-69 65 15 50-59 55 6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方法的分类标准是( ) A.研究问题的性质 B.研究问题的目的C.研究问题的阶段 D.研究问题的内容 2.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语义规定,使其 能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操作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由一些企事业单位或非直接的上级部门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称为( ) A.纵向课题 B.地方课题C.国家课题 D.横向课题 4.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5.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B.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C.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 D.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 )

A.标准化选择法 B.问题解答法C.自陈量表法 D.二次量化法 7.指向实践计划,一般与某种行动原则的假设有关的定义是( ) A.理解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C.描述性定义 D.约定性定义 8.问卷的核心是( )

A.前言 B.标题C.指导语 D.问题 9.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的人是( ) A.冯特 B.拉伊C.梅依曼 D.培根 10.实验主试因被告知被试具有潜在能力和较大的发展可能性,而不自觉地对被试表现 出特别的关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归因分析,这种效应称为( ) A.“霍桑效应” B.“期望效应”C.“约翰·亨利效应” D.“模仿效应” 11.在教育经验总结的深入阶段要用到理论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 A.具有严密的逻辑、抽象性 B.具有丰富的多样性C.具有生动的形象、直观性 D.具有直接的具体性 12.推广教育经验可以借助于许多形式和途径,属于间接推广的是( ) A.开展个人或小组形式的示范活动 B.举行经验交流会或讨论会 C.举行经验展览和演示活动 D.通过各种组织的宣传进行传播 13.自然观察法分为隐蔽观察和公开观察两种,以下属于隐蔽观察特点的是( ) A.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 B.能了解到自然真实的情况 C.容易达到隐蔽的要求 D.对观察环境施加控制 l4.要分析同一位教师在两种课型的教学语言上的不同风格,应采用内容分析的模式是 ( )

A.A—X—T模式 B.A—X—S模式C.A—X—Y模式 D.A—B—X模式 15.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研究具体的现实资料,旨在反映教育事实背后的本质及规律,这说明教育理论研究具有( )

A.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B.概括性和间接性 C.继承性和超前性 D.复杂性和抽象性 16.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 A.比较方法 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 D.综合方法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 A.标准分数 B.标准差C.中数 D.相关系数 18.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体的方法是 (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9.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 ) A.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B.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非模态命题和模态命题 D.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20.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共同点是( ) A.都要对文献进行抽样 B.都要对文献进行评述性说明 C.都是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D.都要对文献进行定量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31.教育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应怎样表述和编排?

3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略加说明。 33.先进教育经验的标准有哪些? 34.什么是观察记录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5.教育实验报告中的结论与讨论有何差异? 36.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7.某学区进行一项关于两种类型的数学教材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有无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甲学校抽出教师A并使用材料1;在乙学校中抽出教师B并使用教材2.教师A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分布;教师B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的能力较强。实验进行了9周后,每位教师使用他们各自出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表明:使用教材2的学生成绩高于使用教材1的学生成绩。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1)该项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2分) (2)该实验的假设怎样表述?(3分) (3)该实验能否说明教材2好于教材1?为什么?(5分) (4)提出改进实验的两条建议。(4分) 38. 三(1)班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别 f x x2 fx2 80~85 5 10 100 500 75~80 8 5 25 200 70~75 13 0 0 0 65~70 10

60~65 4 -10 100 400 上面是某校三(1)班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中的三个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3分) (2)写出65—70这组的上限、下限、组中值、组距。(4分) (3)计算出这个班的平均分。(3分) (4)计算出标准差。(4分)

课程代码:004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 2.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有什么差别?教育观察法有哪些功能? 3.试分析教育调查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的优缺点。 4.试分别举例说明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5.什么是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有哪些? 6.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提纲。 2.下表为10名学生在此次期末统考中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别计算10名学生此次语文、数学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4分) (2)请计算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并判断相关的大小。(4分) (3)如果学生A语文考了82分,而数学考了77分,请问在这次考试中,他是语文考得好呢,还是数学考得好?

(6分)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指( ) 收藏我吧! A.理论思维能力 B.发现创新能力 C.动手实践能力 D.评价分析能力 2.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操作原则中的( ) A.客观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解释性原则

3.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属于发现问题的( )

A.怀疑的策略 B.变换思维角度的策略 C.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D.类比与移植的策略 4.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 ) A.归纳性假设 B.捕述性假设 C.解释性假设 D.预测性假设 5.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与综合方法 B.类比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6.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 B.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 D.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问卷设计步骤的是( ) A.初步设计 B.试用 C.修订 D.正式调查

8.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可将访谈调查法分为( )

A.儿童访淡和电话访谈 B.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C.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D.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9.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验是( )

A.能力倾向测验 B.人格测验 C.成就测验 D.智力测验 10.在高度、精确的人工控制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是(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自然实验 D.实验室实验 11.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的是( ) A.摘要 B.致谢 C.附录 D.引言 12.按教育文献的划分等级,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论文等的文献属于(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13.以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属于( ) 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14.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是( ) A.非模态命题 B.模态命题 C.价值命题 D.评价性命题 15.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 )

A.整群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方便抽样

16.通过控制或处理某些变量,从而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属于( ) A.描述研究成果 B.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C.实验研究成果 D.综合性研究成果 17.按评定标准对教育研究成果作出评语式鉴定的是( ) A.定量评价方法 B.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 C.定性评价方法 D.通讯评价方法 18.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是( ) A.无关变量 B.常量 C.自变量 D.因变量 19.用于说明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 A.实验的内在效度 B.实验的外在效度 C.实验的难度 D.实验的区分度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理论研究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的是( ) A.系统方法 B.结构与功能方法 C.分析和综合方法 D.历史-逻辑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教育实验法 22.无结构观察法 23.封闭式问卷 24.概率抽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中,为了保证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选取材料时应遵循的要求有哪些? 26.简述个人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方式。 27.简述文献法的特点。 28.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29.何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何特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10分) 30.下面是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求出全班成绩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保留整数) 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 别 组中点 f 90~100 95 10 80~89 85 16 70~79 75 12 60~69 65 8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想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该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2)在上述研究中,如何建立研究假设? 32.试述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 2.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有什么差别?教育观察法有哪些功能? 3.试分析教育调查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的优缺点。 4.试分别举例说明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5.什么是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有哪些? 6.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提纲。

2.下表为10名学生在此次期末统考中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别计算10名学生此次语文、数学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4分) (2)请计算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并判断相关的大小。(4分) (3)如果学生A语文考了82分,而数学考了77分,请问在这次考试中,他是语文考得好呢,还是数学考得好?(6分)

表1 1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

学生1 2 3 4 5 6 7 8 9 10 学科

语文 100 75 82 80 74 69 86 92 95 84 数学 95 68 72 61 58 74 76 84 88 75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撰写报告的方法的分类标准是( ) A.以研究问题的性质为标准 B.以研究目的为标准 C.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 D.以研究内容为标准 2.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受试者权利和审慎解释研究成果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伦理原则 B.科学原则 C.操作原则 D.客观原则 3.从医学理论中得到启示,开展教育病理学研究,这是( )

A.怀疑策略的运用 B.变换思考角度策略的运用 C.类比与移植策略的运用 D.探究与体察策略的运用 4.为了比较而研究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过的课题称为( ) A.承续性课题 B.再生性课题 C.热门性课题 D.创见性课题

5.选取一定的观察时间,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或这一时刻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和事件作全面的观察和记录的观察称为( )

A.结构观察法 B.定点观察法 C.事件取样观察法 D.时间取样观察法 6.教育经验总结很难找到统一的规则和普遍的模式,这说明教育经验总结具有( ) A.思维方法的随意性 B.思维方法的独特性 C.经验模式的独特性 D.经验模式的随意性 7.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美国教育家是( ) A.肯代尔 B.泰勒 C.麦柯尔 D.卡特 8.问卷设计的中心环节是( ) A.试用 B.修订 C.初步设计 D.排列

9.参加实验的教师和学生被试因得知自己参与实验、受到关注而提高了活动积极性,有比平时更佳的努力和表现,这种效应是( )

A.

10.能按实验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能系统有序地操纵自变量,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和误差来源,结论可靠的实验,称为( )

A.真实验 B.准实验 C.前实验 D.假实验 11.除陈述事实外,还深入揭示原因,甚至总结性地提炼出思想主题的教育经验总结是( ) A.描述性总结 B.解释性总结 C.归纳性总结 D.演绎性总结

12.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或学校主办,采取会议上或示范的形式交流和传播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提出推广经验的要求,属于( )

A.间接推广 B.个体推广 C.群体推广 D.直接推广

13.刊登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高校学报属于教育文献分布中的( ) A.书籍 B.教育档案类 C.报刊 D.教育辞书类 14.从不同场合中抽取学生的行为表现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应采用内容分析法的( ) A.A—X—T模式 B.A—X—S模式 C.A—X—Y模式 D.A—B—X模式 15.

A.比较与分类方法 B.归纳与演绎方法 C.分析和综合方法 D.结构与功能方法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A.众数 B.标准差 C.中数 D.平均数 18.在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抽取机会的抽样是(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9.一般将含有

30.下面是一组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 65 78 73 82 86 91

已知标准差σ=9,请计算73分的标准分.(标准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其余保留整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可任选2小题作答.3小题全做者,只按前两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举例说明教育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及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32.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功能.

33.小学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好教育观察法.若将几类教育观察法综合起来,可以组合成很多种教育观察模式.

请举例说明无结构的非参与观察组合模式的内容.

育科研方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A 7.D 8.B 9.D 10.B

11.C12.C13.B14C15.A16.A17.A18.B19.C20.D 21.C22.A23.A24.C.25.B26.A27.C28.C29.D30.C 31.B32.A33.A34.B35.A36.B37.C38.A39.D40.C 41.B42.B43.D44.A45.D46.D47.D48.B49.D50.A 51.B52.B53.B54.A55.A56.A57.A58.C59.C60.B 61.D62.B63.D64.D65.D66.B67.A68.B69.D70.D 71.B72.D73.D74.D75.B76.C77.C78.B79.B80.D 81.D82.D83.D84.A85.A86.A87.A88.A89.D90.D 91.D92.B93.C94.B95.A96.A97.B98.D99.D100.D

101.D102.D103.B104.D105.A106.D107.D108.D109.D110.C 111.A112.D113.B114.C115.A116.D117.D118.D119.A120.D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4、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5、定量研究则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它较多注重对客观事物产生或变化的原因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考察。 6、教育文献

教育文献则是指记载了有关教育知识和信息、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献,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7、一次文献主要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8、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9、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10、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 11、教育观察属于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研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13、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这类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受到的人的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14、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15、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可采取公开的,也可以

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每当其一种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16、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17、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18、日记描述法就是观察者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将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重点描述观察者所发现的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并可作相应的评价。

19、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作特别的编码分类。

20、行为核对表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画“√”。此法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21、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22、抽样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23、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4、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25、预测调查主要调查某一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大。

26、个案调查就是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7、问卷调查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

28、访谈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29、测量调查是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0、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记谈,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31、非结构性访谈是指只按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有利于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访谈过程,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并灵活地处理在访谈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2、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33、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操作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34、单因素实验是指同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实验。因单因素实验的自变量单一、明确,操纵相对比较容易,实验难度相对较小。

35、多因素实验是指在同一个实验中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这类实验要操纵的实验因素较多,实验的过程比较复杂,因变量的观测内容也随之增多,因而在研究整体上难度较大。

36、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

37、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

37、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的程度。

39、教育行动研究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40、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三、简答题

1、答:(1)由于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2)由于教育对象的异质性,教育研究结论的概括性较低

(3)由于人的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4)由于教育自身的不确定性,教育研究无法对教育活动做出长期预测

2、答:(1)开展教育科研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2)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科学

(3)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答:(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研究当前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进行课程改革和各科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改革实验

(4)进行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

(5)进行教育发展研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

4、答:(1)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研究。

(2)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3)先哲们的研究只是描述整个教育的一般变化,还不能对这种变化的具体过程、原因作出分析,因此也就不可能对教育的一般性质作出完备和清楚的了解。

5、答:(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示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6、答:(1)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

(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3)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4)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

(5)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两个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二是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7、答:(1)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搞典型实验。

(2)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3)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

(4)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

8、答:(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3)教育研究方法的移植性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9、答:(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5)伦理原则

10、答:(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11、答:1、选题与设计阶段

(1)选择课题

(2)查阅文献

(3)提出假设

(4)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3、总结与评价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

12、答:(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13、答:(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14、答:(1)选择研究对象

(2)确定研究方法

(3)制定研究计划

15、答:(1)课题选题的价值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16、答:(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2)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17、答:(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18、答:(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2)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19、答:(1)研究的问题(或问题的提出,或文献综述的目的)。

(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

(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或相关主题的内容概括及评论)。

(4)参考文献(或主要文献目录)。

20、答:(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21、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2、答:(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

(5)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3、答:(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24、答:(1)灵活性强;

(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

(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25、答:(1)选择访谈对象;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正式访谈。

26、答:(1)调查问卷设计难

(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27、答:(1)指导语

(2)问题

(3)结束语

28、答:(1)语言要简洁精练、词句要通俗易懂。

(2)问题的内容应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3)设计者应持中立态度,使问题不带任何暗示。

(4)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现社会认可效应。

(5)问题的排列顺序。调查表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

29、答:(1)因果关系的探讨;

(2)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

(3)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30、答:(1)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

(2)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

(3)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31、答:(1)历史(或偶然事件)。

(2)成熟。

(3)测验(或测验效应,或练习效应)。

(4)统计回归。

(5)工具(或测量的手段与技术)。

(6)施测者偏好。

(7)被试选择(或被试特征)。

(8)被试缺失。

(9)选择与成熟的交互影响。

32、答:(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2)随机、匹配或实验组兼作控制组;

(3)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

33、答:(1)教育实验研究的目标评价;

(2)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评价;

(3)教育实验研究的结果评价

34、答:(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消除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采用随机方法来选择和分配被试能有效地控制被试间的各种差异。

(2)设置控制组

在实验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控制组,对两个组同时进行因变量的观测(包括前测和后测),能较好地排除或恒定成熟对实验中因变量的作用。

(3)采用“双盲法”

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对这些难以完全消除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设法将其恒定,即在实验的各个组别、各个阶段使其保持不变。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在设计中根据对无关变量控制的需要来设计操作自变量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程序、进行时间分配,这能较好地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

(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研究者按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严格统计的程序和结果处理,能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35、答:(1)它是一种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方法。

(2)它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科研方法。

(3)它要求行动者(教师)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

(4)它具有很高的动态性

(5)行动研究是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所以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36、答: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

(2)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4)学校管理评价;

(5)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37、答:(1)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

(2)注重叙事者在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3)关注教育事件中的具体人物

(4)叙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5)以归纳的方式得出研究结论

38、答:(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

39、答:一般来说,教育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1)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它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代清楚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4)总结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40、答: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题目

题目必须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前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评价鉴定。

(4)结果

简明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

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四、论述题

1、答:(1)三种研究思路优劣。

① 称书包重量可以收集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的数量化证据,但如果不同时考察书包的内容,就会使研究显

得简单化而失之武断。

② 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是否出现生理和心理疲劳,但无法完全了解作业负担等情况,并且课堂观察的样本数少,难以了解全地区学生课业负担的概况。

③ 问卷调查效率高,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关学生课业负担的数据,但获得的信息单一、表面化。

(2)研究设想

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

2、答:(1)三种研究思路的优劣:

①结构式观察有明确的观察项目,也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观察时能方便的记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观察后的分析也可以量化,并且还可以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前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但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比较有限,且不能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灵活变通,因此,缺乏弹性。并且观察起来也比较费事。

②非参与性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具有客观性,但却只看到教师与学生行为及活动的外貌,难以深入了解其行为的动机与活动的原因,而且由于教师及学生的戒心和防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隐秘的行为与活动无法观察到,所得到的观察资料也可能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表面的甚至是偶然的行为表现,缺乏深度的了解。

③时间取样观察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能够确定行为发生的频率,使所得资料易于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大的行为分解为小的成分,仅集中于特定的行为,忽略教师与学生行为的起因等线索,因此时间取样法还不易于确定行为之间的联系,易割裂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研究设想:

以上三种观察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使用条件和各自的局限性,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教育现象、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观察,因此在观察中应将三种观察方法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资料。

3、答:(1)两种方法的优劣

①问卷调查可以对广大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较强,但问卷的回收率可能较低。

②访谈调查过程灵活,可以就创业意向中的某一个话题深入探讨,容易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但访谈的对象少,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研究思路

以上两种调查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和局限性,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研究问题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调查,因此在研究中应将两种调查方法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料。

4、答:(1)该研究属于教育实验研究

(2)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因果关系的探讨;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3)其中可能的研究假设是: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反思会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自变量是学生的反思,因变量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5、答:(1)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教育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而要做到创新就必须建立在对课题研究状况的全面正确地掌握,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

(3)教育文献检索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第一,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6、答:在观察研究中,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可分为三类:

(1)描述记录

描述记录法就是运用文字对观察到的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作客观、全面的描述式记载的记录方法。这类方法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日记描述法

第二,轶事记录法

第三,连续记录法

(2)取样记录

取样记录于20世纪20年代后兴起,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记录所需的时间。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3)行为核对表

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画“√”。此法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具体做法是:必须事先制定表格,列出所需观察的项目,然后才能进行观察。另外,必须在表格上列出一些具体要求,表格应有一定的顺序性,按确定的观察项目,依难易程度排列。

7、答:(1)实践性原则

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教学实践。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以改进实践、改进对实践的认识和改进实践发生、发展、变换了的的情境、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倡依纲靠本、课题不离课堂开展研究。课题要经过课堂的检验,经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学生学习实践的检验。

(2)应用性原则

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实践、再创造。(前提是科学性)

(3)合作原则。

第一,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

第二,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

第三,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

第四,所有参与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下气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教育科研不允许失败,但也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管代替客观、臆断代替事实。

(4)动态原则

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所谓信息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尽量缩短信息反馈时程。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只有缩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

(5)科学性原则

所有教育科研方法的前提。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8、答:总的分析,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序的结构序列。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

教育实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陈述两列变量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

第二,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为了使这一理论系统分析更接近客观实际,需要进行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让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

第三,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 第四,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第五,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在实验的总结和评价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9、答:(1)确定调查课题

一次调查,要了解什么情况、探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预先考虑。所选的课题应有现实意义或具备理论价值。所选的课题还应当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

在调查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是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问题。就调查对象而言,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特点。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JP〗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过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

第三,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

第四,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第五,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六,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5)实施调查

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调查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者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10、答:问卷调查的优点:

(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对问卷的要求比较高,问卷的编制遵循一定标准,有指导语和填答规范,在正式调查之前有试测与修订过程,因此调查过程是标准的。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在科研活动中使用问卷,一般不要求答卷者署名,因而有较好的匿名性,这有助于调查对象在填答问卷时消除各

种顾虑,真实地、客观地回答问题和提供资料,尤其是当研究涉及一些与单位、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有助于调查获取全面而真实的资料,以提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在利用问卷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时,调查者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相对而言,问卷法省时省力,所需经费较少,是一种高效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缺点:

(1)调查问卷设计难

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专项调查的价值。问题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经验,不同的人针对同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向思维的问题,设计问卷差别可能会很大,信度和效度控制需要丰富经验。

(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被访者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一般的问卷都比较简短,也就不可能深入探讨某一问题及其原因;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收率,否则资料的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回收率受问卷长度,问题难易程度,是否涉及隐私,参与调查获得回报多少等因素相关。另外,网络调查的回收率一般都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11、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明确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对观察客体要进行明确分类,确定所观察事物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防止有效资料被遗漏。观察人员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观察现场,熟悉观察环境,接触观察对象,并与被研究的观察对象建立友善的关系。

(3)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进行为期数周、数月甚或数年的观察并作现场记录进行研究,在进行现场观察时,不仅要保证对现场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出全面细致的感知,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要求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地判定其类别或程度等级,并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笔记,也可以是录音、录像或摄影。

(4)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在现场观察时观察者所记录下来的观察资料都是研究的原始资料,在现场观察结束后,研究者必须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按研究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形成观察研究的结论、撰写观察报告打好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观察资料所反映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和概括出观察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教育现象或学生行为表现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研究结论。

12、答: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缩微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教育学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不仅用以查阅书目,而且用以查阅具体分类资料,速度快,检索全面,并且查全率、查准率较高,为文献检索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1)联机检索

联机检索是采用和利用终端设备,通过电讯线路直接与计算机对话的一种检索。读者根据系统的显示,可反复修改检索要求,逐个获得查找结果。

(2)光盘检索

光盘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直接检索储存在光盘上的数据。光盘的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低,保存方便,索引简便、快捷。

(3)计算机网络检索

计算机网络检索是将许多计算机检索系统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计算机检索网络。在各个终端,可以按照检索者的提示,快速从文档中提取符合要求的文献,用显示、保存或打印的方式,提供给检索者。

13、答:1、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包含三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对任何一个研究者来说,在选择科研课题时都应充分地考虑研究的各个条件,使所选课题与自己(或课题组)具备的研究条件相适应,这样的选题才符合可行性原则,才有完成的可能。

2、在选择课题时贯彻可行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者要具体分析课题研究活动对各方面条件的基本要求,选择一些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经验的课题,而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对自己或课题组来说难以具备条件的课题;

(2)要在选择课题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做到扬长避短;

(3)应注意不断地创造和改善从事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

14、答: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其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理论,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1)课题选题的价值

在课题论证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实的说明。如阐述某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充实教育科学中哪一方面的理论,对教育的实践能起到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等等。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研究者应在全面占有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形成的结论和争论,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对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问题进行描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将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这包括对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确立以及相应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方法,预期的研究成果的形式(专著、论文、产品)等。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这包括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形式、方法和手段等。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这包括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和对研究者(课题组)已有的相关的研究基础(即已完成的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以及开展研究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理论基础、队伍结构、研究经验、研究能力、时间、经费和其他物质条件)的说明。

15、答:伦理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者应做到:

(1)尊重受试者的权利。在研究活动中,不管研究工作处于什么条件下,都应优先考虑如何保障受试者的权利。如不参与协作权、保持不署名权、保密权、要求研究者承担相应责任权等。

(2)研究活动不给受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研究者在进行某些研究活动时,一定要对其在受试者身心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预测,避免或防止产生不良结果。

(3)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一般来说,公众对科研工作者展示的研究材料或研究成果有一种信任感,也乐于引用或使用。因此,研究者就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在研究中搜集到的各种材料和研究形成的有关结论,避免给研究对象或教育实践造成消极的后果。

16、答: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已初步形成一套体系,但是应该看到,其中不少方法是从

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尽管这是必要的,但却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薄弱。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理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看,都存在很大差距,因而也就难以很好地指导教育研究实践。当前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搞典型实验;而在思辨分析中,又往往把教育问题套入某种既定的公式,或者以一定结论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其结果,由于未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

(2)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建国以来,教育领域内的学术研究有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纠正某一种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

(3)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第一线勇于开拓,积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极其丰富生动的经验,这是我们发展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可是由于不善于把实践问题提炼成科学研究问题进而转化成理论课题,导致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阶段。

(4)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由于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分析当代西方的学术理论思潮,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拒绝接受,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奉为经典。


相关内容

  • 天津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网址
  • 天津师范大学考研资料网址,可以注册下载 1.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评价学2003试题资料下载 2. 天津师范大学 中共党史 政治学原理2004试题资料下载 3.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心理学2004试题资料下载 4.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医学心理学2004试题资料下载 ...

  • 比较初等教育
  • 比较初等教育-003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简称CEP .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 ...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教育硕士论文
  • 南京师范大学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姓 名: 班 级: 专 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高考化学试题难度分析 庄严 06(2) 化学 任红艳(副教授) 2010.5 论文独创性的声明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 ...

  • 2014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
  •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预警与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快速应对事件发生,提高应急行动能力. 本题得 4 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 显示 显示答案 2.饮食尽量以7分饱,清淡而有营养为原则. 本题得 4 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 2014年南充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科研创新与沟通协调]测试题4
  • 一.判断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科研人员如果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是难以为继的.(2 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2.相关文献是论文甲和论文乙的共用文献.(2 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3 ...

  • 什么是说题
  • 什么是说题 前段时间,应邀参加了说题竞赛的评委工作,感想颇多,觉得很好,这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好途径. 一.什么是说题 相对于"说课","说题"还属于一个新鲜的事物."说课"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 ...

  • 高考命题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各科试题
  • 高考命题专家.语文特级教师详解-- 高考作文题传递怎样的教改信号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万玉凤 刘博智 凌馨 董鲁皖龙 "看到漫画作文题我有点傻眼""农村娃没见过VR (虚拟现实),恐怕作文不知道从哪里动笔"„„6月7日,高考第一天,语文作文试题依然成为街谈巷 ...

  • 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难度比较
  • 失衡与危言--评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难度 纵观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已大大超过了公认的指标.失衡的难度,对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反拨作用,对正在改革中的历史高考,更具有重要的潜影响.业内对居高不下的试题难度虽啧有烦言,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对历年的试题难度缺乏明晰的透析,也鲜有专文论及此事.我们对 ...

  • 学前教育史网上作业答案
  • 01任务试卷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 54 1. ( ) 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A. 王守仁 B. 贾谊 C. 鲁迅 D. 康有为 满分:3 分 2.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