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格式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更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是教师把学生高一、高二掌握的零散知识,通过总结提高,再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形成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

复习课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按它的规律办事,追求教学的和谐,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时间效益的最优化。

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选取适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的两种模式:知识串讲课和试卷讲评课

一、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应追求和谐:

1.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务实”,忌“务虚”。

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务实是它的天性。复习课,往往没有新鲜感,学生不想听,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注意力分散。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味的“放野马”,加大教学难度,都是“务虚”的表现。“务实”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要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抓“酸筋”,从抓基础中提高,才能达到补缺补差,综合提高的目的。

2.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适量”,忌“失量”。

适量,就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都要求教师把握好分寸。过难,则学生不易理解;过易,又激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达不到形成技能、技巧的目的。那种过滥地发复习资料、过滥地考试、补课,让学生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以练代讲、只练不讲等都是畸形的教学,它于教无益,于学无补,是“失量”的。

3.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双向”,忌“单向”。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复习课教学中,尤其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要鼓励学生多问,让学生有充足的的发言机会和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那种教师包讲的“一言堂”,是“单向”的教学模式,应抛弃,讲“双向”,还要求老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从那里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目前,有许多普通中学,到了复习阶段,只让学生自己做讲义,老师只讲解,不批改,都是“单向”的教学,它会给教学带来盲目性,也注定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4.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博爱”,忌“偏爱”。

高三复习的根本目的是针对高考,社会上常把升学率做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唯一指标,这种认识在广大的农村更普遍、更突出。追求升学率,时时影响着高三老师,这就造成老师在复习课中只注重“优等生”,以适应“优等生”的要求为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不关心甚至不理“劣等生”,使复习课成为“优” “劣”学生的分水岭,都是“偏爱”。近几年的高考,在录取线以下20~30分的分数段里的学生数急剧减少,存在断层现象,就是“偏爱”的结果。只有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抓中间,促两头,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博爱”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好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遵规”,忌“守规”。

教学贵在创新。教学情况瞬息万变,复习课教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但又不能墨守成规,唯教案施教,应根据课堂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因人、因地、因内容去因材施教。

总之,和谐的复习课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难易适度、统观全局、缓急有致、遵规创新的动人乐章,是一种让学生流连忘返、如沐春风的动人情境,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一认识过程最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并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节一节的课逐渐完成的。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一连串的知识是比较零乱的,往往是停留在局部,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能够把阶段性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是知识系统化的需要;复习课是克服遗忘、强化记忆的需要;复习课是加深理解的需要;复习课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思维训练的需要。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

作为没有经验的老师,在进行物理复习、课时,往往容易犯下过多重复所学知识、“填鸭式”复习的错误。实际上,《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在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和改进。

经过13年的工作时间,以及汲取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复习不能是过多地重复所学知识,这样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浪费老师的口舌。复习应是在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如果复习课总是从复习教学的查漏补缺出发,将新课教学中没有到位的难点在复习课中多次重复或根据大纲要求不断细化,结果将导致学生对零散知识掌握较为精细,但对知识结构全貌却没有系统理解。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虽然能解得正确结果,却不懂问题的实质和解题原理的情况。复习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联系;就是弄清各个基本要领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是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在复习课中画知识结构图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和基本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示成图表形式即可得到知识结构图。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结构图能够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能够使他们从知识的结构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能增强和保持记忆。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能自学。复习不能只是单调地重复,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学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由于有以往的学习做基础,在复习课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主动学生的自由空间。因此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给学生从事主体活动的机会和形式。基于上述认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应力求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在复习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复习课模式中,教学上的“师道尊严”,不可避免地扼杀了一部份学生的创新欲望。刻板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背、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应使学生养成敢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复习课也不应例外。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应注重教师对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分析和教师的点拨,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启发和顿悟。

4、选取适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许多物理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将物理复习课中采用的有效的物理复习方法归结为以下四种:

⑴提纲挈领式复习法。即将所学知识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编成提纲,引导学生按提纲进行复习。

⑵图表式复习法。即绘制知识结构表进行复习。

⑶对比、辨析式复习法。即将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及规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它

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复习。

⑷典型例题选讲、练习式复习法。即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并做必要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情况等选取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进行教学。

复习课教学是物理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复习课应彻底转变观念,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循循善诱,科学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智慧,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知识串讲课教学策略

复习课是以知识深化、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结构性,体现综合性,着眼提高性。复习课倡导“整合—训练式”教学策略,即高度概括,根据各部分知识所反映(或描述)的现象(或过程)的物理属性,深刻领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温故知新,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澄清对难点知识的困惑,科学归属知识的功能,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综合应用,全面认识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探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使方法进一步套路化。

基本思维程序:导入课题,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建构→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最好由一句话导入。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1. 教师活动

(1)简述复习范围,直奔复习主题。用简洁的导语或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直击学生的知能薄弱,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整合学习的欲望,对复习课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

(2)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进行能力目标的引领,根据学情实际指出需要深化、完善的重点是什么,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并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法指导建议。要特别关注不能一步到位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2. 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的导语,领会本课复习的必要性,明确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对复习范围内的知识线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思维扫描进行回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

(2)认定复习范围内的各项学习目标,比对反思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初步定位,明确哪些方面自己已经掌握,应该主攻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

说明:(1)教师在导语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地位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目标自我定位,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倾向。

(2)目标定位要本着瞄准基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完善、深化知识与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3)目标认定过程要注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既定目标进行调整,领会复习的重头戏是什么,复习将要达到的境地是怎样的,自己具备的实力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4)复习目标认定后,应该引导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复习策略,把最旺盛的精力集中在最薄弱的问题上。

(二)、自主梳理,整体建构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东西;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所以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要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物理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

法的温故知新。

1. 教师活动

按照由根(中心问题)到干(知识主干),由干到枝(知识联系),由枝到果(知识要点)的思维顺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参考如下三个方案组织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独立构建。课上让学生登台展示,讲解自己的构建思路,不当之处,其余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教师同步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网络。

(2)课堂研讨,学生合作构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或小组)的归纳成果,请其他同学评议,发现不足,提出建议,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评析,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整理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图表再加以简洁化、科学化。

(3)教师引导,师生同步构建。学生积极主动地回顾、思考,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同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2. 学生活动

对本单元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回忆、概括,理清知识体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知识网络,根据老师的指导、点拨,一方面要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准确领会教师的点拨性语言的含义,还要主动地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借鉴,深化对所学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注意:(1)要抓住主干,高度概括,将概括的结果从联系的角度,以逻辑结构(结构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2)要协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将外部的学习控制转化为内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3)要突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逻辑的、因果的、功能的联系),杜绝复述式概括、罗列式归纳、压缩式总结的复习方法。(4)要注意与学生的思维同步,不要把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搞成了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解说。(5)要有意识地与先前的知识网络链接,让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奠定灵活运用的基础。

(三)、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知新”的意义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物理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外延条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1. 教师活动

(1)问题引领,点拨完善。抓住知识的主干,根据知识的特点、形成过程和功能,通过程序性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根据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创设互动平台激起争辩,重在深化对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强化对知识外延的牢固把握,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为准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例题导练,探究方法。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典型例题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互动式,以能力培养立意,以审题方法为切入点,以启发点拨为主要手段,以规范呈现过程为标准,以思路与方法的提炼为落点。

2. 学生活动

(1)深度反思,互动完善。在教师的程序性问题引导下,从知识的特点、形成过程、主要功能、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等角度寻求问题的结论,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度反思,通过比较发现问题,通过争辩澄清误区,通过补弱完善知识。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交流及时矫正。

(2)主动探究,寻求方法。深入读题、仔细审题,捕捉有效信息,通过独立思考或互动研讨加工处理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规范地呈现出解题过程。积极参与同学互评、老师的点评,提炼出这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注意:(1)要突出主干,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复习,不要面面俱到。(2)教师要潜

心发现问题,学生要主动提出问题,双方要互动解决问题,否则就会搞成了低效重复。(3)例题的设置要从深化完善知识内容和综合应用解决问题两个角度考虑,深化与完善知识要紧紧围绕知识的形成和学生的困惑点;综合应用要紧扣知识重点跟实际问题的联系。(4)例题的教学策略必须是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发现规律和自身存在的误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认识,最终提炼出思路和方法。

(四)、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氛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1. 教师活动

(1)根据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例题的特点,设置并投放变式训练题,但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和梯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平台。

(2)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指导,在各层面的学生充分完成解题任务的基础上,当堂落实做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不留教学欠账。

2. 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地完成解题任务,在解题过程中感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纠正误区,内化提升。

(2)对存在的困惑主动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1)该环节学生要以独立活动为主,合作讨论为辅,教师要以个别指导为主,集体讲评为辅。(2)变式训练要与例题相近、相异,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避免机械地套用方法。(3)学生在做题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与例题比对,以感悟方法;教师进行点评时,要有意识地联系例题的特点,以巩固方法。(4)要限定时间和规范要求(思维规范、表述规范、过程规范),训练情况的落实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通过争辩实现顿悟,通过交流实现完善。

(五)、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同时不同学生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充分关注个性,最后必须进行综合检测,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补救复习,以消除教与学的盲点。

1. 教师活动

(1)投放综合达标演练题,提出时间要求和结果呈现要求。通过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以面向全体的教学心态关注学困生,力争做到人人过关,最大限度地消除两极分化。

(2)学情反馈,引导学生互动评析,进行补救教学。

2. 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达标演练题,深入思考和领会知识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困惑的问题请教老师或与同学商讨,查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

(2)展示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进行感悟深化、自主补救、自我完善。

注意:(1)题目的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在尽量覆盖全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2)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要面向全体,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当堂完成。(3)巡视指导的重点是中下游学生,通过中下游学生的提升推进上游学生的提高。(4)落实要当堂完成,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针对点评,针对点评重在进行思路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迁移应用和整合应用的策略指导。

(六)、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

1. 教师活动

(1)从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三个方面对归纳的格式和要领提出指导性建议。

(2)针对链接其他单元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指导学生进行完善。

2. 学生活动

(1)审视单元知识体系,回顾相关知识、方法与题型,从知识主干、方法套路、问题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与链接。

(2)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观点与老师的指导点拨,自觉进行完善和提升。

注意:(1)归纳要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类型,提升要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策略和方法的迁移应用;拓展要突出横向联系、问题归属,链接要“回放”跟例题、训练题相近的题目,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比较它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解决一道题目,学会解决一类问题,实现方法的准确理解与迁移应用。(2)要做到知识与问题对应、题型与方法对应。(3)要充分落实让学生参与过程,不要把指导搞成了替代。

总之,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杜绝知识罗列式或压缩讲课式复习,明确夯实双基并不意味着低效重复,立足教材要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提升能力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疏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复习课既不能忽视训练而搞成了单纯的知识剖析、深化与完善,也不能只注重训练而上成了习题课,要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在落实训练的过程中内化和提升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

四、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讲评课教学策略

讲评课是以补弱纠错和能力提升立意的课型,要注重方法性,体现代表性,着眼提高性。讲评课倡导“归类讲评式”教学策略,即“整体评价,突出激励性与导向性,使学生找准位置,明确奋斗目标;归类剖析,突出典型性与拓展性,使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解决同一类型题目的思路和方法;由难到易,突出层次性与时效性,使学生在最佳时段内解决最关键的问题;针对补偿,突出落实性与实效性,及时补救薄弱环节,消除教与学的欠账”。

基本思维程序:展示考情,多元评价→自主纠错,反思问题→错因剖析,引领归纳→典例切入,拓展提升→针对补偿,内化提升→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一)、展示考情,多元评价

考情展示包括成绩分布展示、成绩走势展示、错题分布展示、优秀试卷展示、创新方法展示,意在使每个学生明确班级在年级群体中的位置,个人在班级群体的位置,明确自己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多元评价主要是指位次高低评价(阶段终结评价)、位次升降评价(阶段发展评价)、错误性质评价(共性与个性评价),使学生通过暴露的错误明确学习的重点与学习的目标。

1. 教师活动

(1)展示班级成绩分布与成绩走势。主要包括:班级整体成绩及走势,班级内成绩分布,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姓名及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姓名及成绩。

(2)分类展示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题号与难度系数(得分率)。

(3)归纳由错题所反映的共性问题,投放并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主要从基础知识、解题方法、解题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 并依此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

2. 学生活动

(1)根据成绩分布,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及与上次考试相比成绩的走势,确定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2)把错题分布与自己的试卷错题进行比对,明确哪些是班级的共性错误(这是教的因素造成的),哪些是自己的个性错误(这是学的因素造成的),以确定学习策略。

(3)根据老师对错题的解析,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确认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认定学习目标,并积极投入纠错学习。

注意:(1)评价时要做到使学生增强信心,但不能自满;使学生正视不足,但又不能丧失信心;要关注学生的位次,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2)要突出共性问题,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突出共性问题的同时,要关注学困生的个性错误。(3)要通过展示错题所反映的共性问题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

(二)、自主纠错,反思问题

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自主纠错是十分有效的二次学习。自主纠错一方

面可以促进学生反思出错原因,给学生创设再学习、再认识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使共性问题进一步集中,增强教师讲评的针对性,避免大面积讲解对优等生造成的时间浪费,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与提高。自主纠错的一般程序是:投放参考答案→自我反思顿悟→互动研讨纠错→个性针对点拨。

1. 教师活动

(1)投放参考答案,提出自主纠错要求。主要有纠错时间要求、错题规范解答要求和纠错方法建议等。

(2)进行个性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纠错,调控纠错速度,最大限度地解决个性问题。

(3)进一步锁定共性问题,思考共性问题的产生原因,确定讲评方案。

2. 学生活动

(1)依据参考答案,针对自己的错题,反思当时的做题思路,感悟出错原因,及时进行纠正。

(2)对自己独立纠错有困难的题目,与同学互相研讨或主动向老师请教,力争把错误最大限度地在自主纠错过程中解决,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参与争辩的主动性。

(3)针对错题自主弥补知识缺陷,以增强参与集体纠错的实力,提升听课效果。 注意:(1)自主纠错过程安排越早效果越好,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堂进行,课外时间学生对话纠错效果可能会更好,课上主要解决有争议的问题。(2)学生自主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参与,主要精力应用在扶弱纠错和进一步缩小共性问题的范围上。(3)要根据学生自主纠错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对事先设计的讲评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错因剖析,引领归纳

突出针对性是讲评课最最基本的教学要领,归类评析是讲评课基本的教学策略。对于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也不能面面俱到,要引领学生根据错误特征剖析出错原因,根据出错原因和错误特征进行问题归类,以提升讲评的实效性,这是集体纠错的第一阶段,是纠正错因的阶段。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有:相关知识理解不准,相关方法掌握不牢,相关能力不足,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展示错题归类,阐述思维依据→评析错误特征,确认出错原因,明确典型问题,自主感悟补弱。

1. 教师活动

(1)展示错题归类,阐述归类依据。教师在批阅试卷和撰写讲评课教案的过程中,对各道题目的出错特征和错因进行初步分析,根据错因进行归类,并指出其中出错最集中的是哪一道题,以让学生明确主攻方向。

(2)针对每类错题中出错最集中的题目,一方面展示搜集到的错误特征,另一方面创设平台让有代表性(上中下)的学生展示出错的思维过程, 让全班同学共同审视、反思,通过互动进一步评析出错原因。

(3)进行知识铺垫,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书学习,让学生顿悟错因,针对错因自主补弱。

2. 学生活动

(1)审视错题,确认错因。审视题目的错误特征,明确怎样是错误的。领会老师对错题分类的基本思想和出错原因的解析,确认自己的错误是不是如此造成的。

(2)交流展示,互动评析。一方面主动展示自己出错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评价他人展示的思维过程,在互动评析中实现共同提高。

(3)顿悟错因,自主补弱。反思自己题目出错的原因,确认自己的薄弱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弱学习,以减小下一环节的学习困难。

注意:(1)试卷讲评不是试卷评价,要抓住由错题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不要对全部试题进行分类,也不能只根据相关知识进行梳理。(2)剖析出错原因时,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展示题目出错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展示正确解答题目的思维过程。(3)教师对哪些错题是同一类型的,在试卷分析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撰写讲评教案时设计出讲评策略。

(4)展示题目的出错特征最好用实物投影仪,以提高课堂效率; 对错题的归类依据要让学生充分认可,以使其明确学习方向。(5)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时,要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要整节课翻来覆去总是提问那一两个学生,计划提问的学生应在备课时就确定出来,避免随意性。(6)要注重知识薄弱与缺陷的深化、完善、补救,不能解题方法的探究有余,知识理

解的神话、完善不足。

(四)、典例切入,拓展提升

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才能把题目做对,是讲评课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这是集体纠错的

第二阶段,是探究正确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阶段。该环节的教学重在追究出错的思维过程,要做到典型性,在每类错题中选一道比较典型的作为例题,并从出错率最高的题目切入,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解决关键问题。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再度审视题目,顿悟出错原因→思考探究方法,充分展示思路→互动评析完善,思路方法提炼→应用感悟内化,跟踪强化训练→同类题型链接,变换迁移拓展。

1. 教师活动

(1)指明错题典例,指导探究思路。针对典型错题,介绍审题策略、审题要领和审题技巧,指导学生在充分审题的过程中,弄清题目的物理情景,顿悟自己的出错原因,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领学生评析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指导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板演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引领学生互动评析解题过程和解题环节,概括题目的特征,提炼思路和方法。

(3)链接相近特征的题目,让学生对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感悟与内化。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只有一道题的情景,要投放相近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有若干道题目的情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同类型其他题目的纠错,以解决试卷讲评课的时空矛盾。

2. 学生活动

(1)仔细审视题目,充分探究方法。再度进行审题,确认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出错环节和出错原因,走出误区。在全面、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互动研讨,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尝试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2)展示解题过程,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成果,积极参与对他人解题成果的评价,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概括题目特征,提炼出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和方法。

(3)自主强化训练,感悟、内化、提升。自主完成强化训练题或同类型的其他错题,自觉养成据题目特征确定解题方法的思维习惯,学会方法迁移,实现通过研讨一道题学会解决一类题。

注意:(1)作为典型例子的错题必须是同类错题中出错率最高的。(2)要通过评析实现纠错,评析要从难度最大的问题开始,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解决最关键的问题。(3)评析要就事论理,以点带面,触类旁通;要从完善对知识理解的角度适度拓展,从培养方法和技巧的角度适度变换,切忌就题论题,只追求正确答案的讲评方案。(4)不要把讲评搞成了讲解,更不要搞成了教师的解题表演,要有互动意识与方法意识,要将教学意图问题化,用问题推进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重在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提炼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错题的同时掌握方法。(5)在思路和方法的评析与提炼中,要注重一题多解,实现方法拓展;在设置强化训练让学生感悟中,要注重一题多变,实现迁移提升。

(五)、针对补偿,内化提高

针对补偿是学生的二次学习过程,既是对讲评效果的强化、内化,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补救,确保所学知识的完整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做到针对性(依据典例,一一对应)、及时性(跟踪补偿,及时反馈)和落实性(出现新问题,及时补救)。补偿教学切忌两个极端:一个是补偿题目太难,已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又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恶性循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另一个是补偿题太简单,没有思维空间,达不到补偿和提高的目的,低效重复,造成时间的浪费。

1. 教师活动

(1)投放补偿练习题,提出时间要求、学习方式要求、解题规范要求。

(2)巡回指导,进行个性帮扶。

(3)落实做题情况,补救薄弱环节。

2. 学生活动

(1)完成针对补偿题,进一步感悟由典型错例所探究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深入思考困惑,必要时主动与同学研讨或及时向老师请教。

(3)主动反馈做题情况,自觉接受老师的补救教学。

注意:(1)补偿不是补充,投放的补偿题要有针对性、拓宽性,补偿题的个数原则上不

能超过典型错例的个数。(2)题目难度要适当,原则上不能超过相应错题的难度,避免已有的问题没彻底解决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给学生的做题时间要充分,不要把对学生的补偿搞成了老师的讲解。(4)补偿题的落实要及时,可以跟踪补偿,也可以最后集中补偿,但必须当堂反馈补救,不要当成了课下作业。(5)对学生再次暴露的问题一定要讲深讲透,讲深是指从内涵上让学生准确理解,讲透是指从外延上让学生正确应用。

(六)、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教学中对个性关注不够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讲评课上总是解决既定问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新问题更不被重视,讲评结束,就以为所有问题均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由于学生学习素质的个体差异,导致在集体纠错过程中理解接受程度不一,同时由于不同学生出错问题的离散性,集体纠错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这一实际问题得不到充分关注,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出现知识和能力的负积累,最终导致两极分化。所以经过自主纠错和集体纠错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满分卷,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考查内容,梳理并提出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以个别对话的方式解决,落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消除负积累,确保后继课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1. 教师活动

(1)界定时间,要求学生反思、感悟、内化全课解决的问题,发现并及时提出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

(2)巡回指导,关注学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个性问题进行对话引领,最大限度地消除个体薄弱。

(3)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做出满分卷,自我完善。

2. 学生活动

(1)主动感悟全课,向老师提出自己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

(2)大胆展示思想,以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思维误区;领会老师的点拨引导,积极顿悟错误,及时消除盲点。

(3)落实典型错题的进一步整理内化,主动尝试做满分卷。

注意:(1)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尚未解决问题,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总生成的新问题;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以为自己存在的问题将来一般不会考着而放弃,要明确它会导致新的错误的产生,制约下一步的学习。(2)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有计划地留出个别指导的时间,要将定向指导(根据批卷过程中纪录的错误与相关学生确定) 与自由提问(各人提出自己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 相结合。(3)指导的目的是通过错题解决问题,消除薄弱,增强信心,积累后劲。(4)要重视并真正落实典型错题的整理内化,所有学生都要落实做满分卷,逐步实现“考过的题不再错,会做的题不失分”。

总之,讲评课一定评出激情,切忌一味指责;要讲出思路,切忌就题论题;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纠正错因,切忌只追求答案;要突出学生互动评析,切忌教师一味解说;要焦点问题前置,确保难点突破;要注重方法拓展,确保搞懂学会;要跟踪落实补偿,确保不留欠账;要强化错题整理,防止问题回生;要落实满分答卷,实现整体把握 .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更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是教师把学生高一、高二掌握的零散知识,通过总结提高,再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形成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

复习课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按它的规律办事,追求教学的和谐,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时间效益的最优化。

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选取适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的两种模式:知识串讲课和试卷讲评课

一、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应追求和谐:

1.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务实”,忌“务虚”。

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务实是它的天性。复习课,往往没有新鲜感,学生不想听,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注意力分散。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味的“放野马”,加大教学难度,都是“务虚”的表现。“务实”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要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抓“酸筋”,从抓基础中提高,才能达到补缺补差,综合提高的目的。

2.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适量”,忌“失量”。

适量,就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都要求教师把握好分寸。过难,则学生不易理解;过易,又激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达不到形成技能、技巧的目的。那种过滥地发复习资料、过滥地考试、补课,让学生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以练代讲、只练不讲等都是畸形的教学,它于教无益,于学无补,是“失量”的。

3.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双向”,忌“单向”。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复习课教学中,尤其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要鼓励学生多问,让学生有充足的的发言机会和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那种教师包讲的“一言堂”,是“单向”的教学模式,应抛弃,讲“双向”,还要求老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从那里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目前,有许多普通中学,到了复习阶段,只让学生自己做讲义,老师只讲解,不批改,都是“单向”的教学,它会给教学带来盲目性,也注定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4.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博爱”,忌“偏爱”。

高三复习的根本目的是针对高考,社会上常把升学率做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唯一指标,这种认识在广大的农村更普遍、更突出。追求升学率,时时影响着高三老师,这就造成老师在复习课中只注重“优等生”,以适应“优等生”的要求为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不关心甚至不理“劣等生”,使复习课成为“优” “劣”学生的分水岭,都是“偏爱”。近几年的高考,在录取线以下20~30分的分数段里的学生数急剧减少,存在断层现象,就是“偏爱”的结果。只有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抓中间,促两头,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博爱”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好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 复习课教学的和谐,讲“遵规”,忌“守规”。

教学贵在创新。教学情况瞬息万变,复习课教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但又不能墨守成规,唯教案施教,应根据课堂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因人、因地、因内容去因材施教。

总之,和谐的复习课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难易适度、统观全局、缓急有致、遵规创新的动人乐章,是一种让学生流连忘返、如沐春风的动人情境,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一认识过程最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并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节一节的课逐渐完成的。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一连串的知识是比较零乱的,往往是停留在局部,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能够把阶段性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是知识系统化的需要;复习课是克服遗忘、强化记忆的需要;复习课是加深理解的需要;复习课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思维训练的需要。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

作为没有经验的老师,在进行物理复习、课时,往往容易犯下过多重复所学知识、“填鸭式”复习的错误。实际上,《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在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和改进。

经过13年的工作时间,以及汲取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复习不能是过多地重复所学知识,这样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浪费老师的口舌。复习应是在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如果复习课总是从复习教学的查漏补缺出发,将新课教学中没有到位的难点在复习课中多次重复或根据大纲要求不断细化,结果将导致学生对零散知识掌握较为精细,但对知识结构全貌却没有系统理解。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虽然能解得正确结果,却不懂问题的实质和解题原理的情况。复习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联系;就是弄清各个基本要领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是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在复习课中画知识结构图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和基本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示成图表形式即可得到知识结构图。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结构图能够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能够使他们从知识的结构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能增强和保持记忆。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能自学。复习不能只是单调地重复,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学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由于有以往的学习做基础,在复习课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主动学生的自由空间。因此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给学生从事主体活动的机会和形式。基于上述认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应力求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在复习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复习课模式中,教学上的“师道尊严”,不可避免地扼杀了一部份学生的创新欲望。刻板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背、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应使学生养成敢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复习课也不应例外。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应注重教师对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分析和教师的点拨,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启发和顿悟。

4、选取适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许多物理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将物理复习课中采用的有效的物理复习方法归结为以下四种:

⑴提纲挈领式复习法。即将所学知识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编成提纲,引导学生按提纲进行复习。

⑵图表式复习法。即绘制知识结构表进行复习。

⑶对比、辨析式复习法。即将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及规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它

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复习。

⑷典型例题选讲、练习式复习法。即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并做必要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情况等选取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进行教学。

复习课教学是物理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复习课应彻底转变观念,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循循善诱,科学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智慧,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知识串讲课教学策略

复习课是以知识深化、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结构性,体现综合性,着眼提高性。复习课倡导“整合—训练式”教学策略,即高度概括,根据各部分知识所反映(或描述)的现象(或过程)的物理属性,深刻领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温故知新,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澄清对难点知识的困惑,科学归属知识的功能,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综合应用,全面认识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探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使方法进一步套路化。

基本思维程序:导入课题,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建构→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最好由一句话导入。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1. 教师活动

(1)简述复习范围,直奔复习主题。用简洁的导语或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直击学生的知能薄弱,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整合学习的欲望,对复习课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

(2)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进行能力目标的引领,根据学情实际指出需要深化、完善的重点是什么,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并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法指导建议。要特别关注不能一步到位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2. 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的导语,领会本课复习的必要性,明确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对复习范围内的知识线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思维扫描进行回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

(2)认定复习范围内的各项学习目标,比对反思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初步定位,明确哪些方面自己已经掌握,应该主攻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

说明:(1)教师在导语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地位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目标自我定位,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倾向。

(2)目标定位要本着瞄准基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完善、深化知识与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3)目标认定过程要注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既定目标进行调整,领会复习的重头戏是什么,复习将要达到的境地是怎样的,自己具备的实力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4)复习目标认定后,应该引导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复习策略,把最旺盛的精力集中在最薄弱的问题上。

(二)、自主梳理,整体建构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东西;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所以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要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物理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

法的温故知新。

1. 教师活动

按照由根(中心问题)到干(知识主干),由干到枝(知识联系),由枝到果(知识要点)的思维顺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参考如下三个方案组织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独立构建。课上让学生登台展示,讲解自己的构建思路,不当之处,其余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教师同步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网络。

(2)课堂研讨,学生合作构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或小组)的归纳成果,请其他同学评议,发现不足,提出建议,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评析,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整理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图表再加以简洁化、科学化。

(3)教师引导,师生同步构建。学生积极主动地回顾、思考,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同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2. 学生活动

对本单元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回忆、概括,理清知识体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知识网络,根据老师的指导、点拨,一方面要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准确领会教师的点拨性语言的含义,还要主动地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借鉴,深化对所学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注意:(1)要抓住主干,高度概括,将概括的结果从联系的角度,以逻辑结构(结构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2)要协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将外部的学习控制转化为内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3)要突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逻辑的、因果的、功能的联系),杜绝复述式概括、罗列式归纳、压缩式总结的复习方法。(4)要注意与学生的思维同步,不要把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搞成了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解说。(5)要有意识地与先前的知识网络链接,让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奠定灵活运用的基础。

(三)、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知新”的意义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物理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外延条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1. 教师活动

(1)问题引领,点拨完善。抓住知识的主干,根据知识的特点、形成过程和功能,通过程序性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根据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创设互动平台激起争辩,重在深化对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强化对知识外延的牢固把握,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为准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例题导练,探究方法。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典型例题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互动式,以能力培养立意,以审题方法为切入点,以启发点拨为主要手段,以规范呈现过程为标准,以思路与方法的提炼为落点。

2. 学生活动

(1)深度反思,互动完善。在教师的程序性问题引导下,从知识的特点、形成过程、主要功能、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等角度寻求问题的结论,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度反思,通过比较发现问题,通过争辩澄清误区,通过补弱完善知识。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交流及时矫正。

(2)主动探究,寻求方法。深入读题、仔细审题,捕捉有效信息,通过独立思考或互动研讨加工处理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规范地呈现出解题过程。积极参与同学互评、老师的点评,提炼出这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注意:(1)要突出主干,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复习,不要面面俱到。(2)教师要潜

心发现问题,学生要主动提出问题,双方要互动解决问题,否则就会搞成了低效重复。(3)例题的设置要从深化完善知识内容和综合应用解决问题两个角度考虑,深化与完善知识要紧紧围绕知识的形成和学生的困惑点;综合应用要紧扣知识重点跟实际问题的联系。(4)例题的教学策略必须是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发现规律和自身存在的误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认识,最终提炼出思路和方法。

(四)、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氛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1. 教师活动

(1)根据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例题的特点,设置并投放变式训练题,但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和梯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平台。

(2)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指导,在各层面的学生充分完成解题任务的基础上,当堂落实做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不留教学欠账。

2. 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地完成解题任务,在解题过程中感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纠正误区,内化提升。

(2)对存在的困惑主动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1)该环节学生要以独立活动为主,合作讨论为辅,教师要以个别指导为主,集体讲评为辅。(2)变式训练要与例题相近、相异,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避免机械地套用方法。(3)学生在做题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与例题比对,以感悟方法;教师进行点评时,要有意识地联系例题的特点,以巩固方法。(4)要限定时间和规范要求(思维规范、表述规范、过程规范),训练情况的落实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通过争辩实现顿悟,通过交流实现完善。

(五)、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同时不同学生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充分关注个性,最后必须进行综合检测,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补救复习,以消除教与学的盲点。

1. 教师活动

(1)投放综合达标演练题,提出时间要求和结果呈现要求。通过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以面向全体的教学心态关注学困生,力争做到人人过关,最大限度地消除两极分化。

(2)学情反馈,引导学生互动评析,进行补救教学。

2. 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达标演练题,深入思考和领会知识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困惑的问题请教老师或与同学商讨,查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

(2)展示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进行感悟深化、自主补救、自我完善。

注意:(1)题目的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在尽量覆盖全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2)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要面向全体,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当堂完成。(3)巡视指导的重点是中下游学生,通过中下游学生的提升推进上游学生的提高。(4)落实要当堂完成,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针对点评,针对点评重在进行思路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迁移应用和整合应用的策略指导。

(六)、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

1. 教师活动

(1)从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三个方面对归纳的格式和要领提出指导性建议。

(2)针对链接其他单元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指导学生进行完善。

2. 学生活动

(1)审视单元知识体系,回顾相关知识、方法与题型,从知识主干、方法套路、问题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与链接。

(2)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观点与老师的指导点拨,自觉进行完善和提升。

注意:(1)归纳要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类型,提升要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策略和方法的迁移应用;拓展要突出横向联系、问题归属,链接要“回放”跟例题、训练题相近的题目,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比较它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解决一道题目,学会解决一类问题,实现方法的准确理解与迁移应用。(2)要做到知识与问题对应、题型与方法对应。(3)要充分落实让学生参与过程,不要把指导搞成了替代。

总之,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杜绝知识罗列式或压缩讲课式复习,明确夯实双基并不意味着低效重复,立足教材要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提升能力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疏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复习课既不能忽视训练而搞成了单纯的知识剖析、深化与完善,也不能只注重训练而上成了习题课,要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在落实训练的过程中内化和提升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

四、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讲评课教学策略

讲评课是以补弱纠错和能力提升立意的课型,要注重方法性,体现代表性,着眼提高性。讲评课倡导“归类讲评式”教学策略,即“整体评价,突出激励性与导向性,使学生找准位置,明确奋斗目标;归类剖析,突出典型性与拓展性,使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解决同一类型题目的思路和方法;由难到易,突出层次性与时效性,使学生在最佳时段内解决最关键的问题;针对补偿,突出落实性与实效性,及时补救薄弱环节,消除教与学的欠账”。

基本思维程序:展示考情,多元评价→自主纠错,反思问题→错因剖析,引领归纳→典例切入,拓展提升→针对补偿,内化提升→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一)、展示考情,多元评价

考情展示包括成绩分布展示、成绩走势展示、错题分布展示、优秀试卷展示、创新方法展示,意在使每个学生明确班级在年级群体中的位置,个人在班级群体的位置,明确自己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多元评价主要是指位次高低评价(阶段终结评价)、位次升降评价(阶段发展评价)、错误性质评价(共性与个性评价),使学生通过暴露的错误明确学习的重点与学习的目标。

1. 教师活动

(1)展示班级成绩分布与成绩走势。主要包括:班级整体成绩及走势,班级内成绩分布,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姓名及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姓名及成绩。

(2)分类展示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题号与难度系数(得分率)。

(3)归纳由错题所反映的共性问题,投放并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主要从基础知识、解题方法、解题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 并依此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

2. 学生活动

(1)根据成绩分布,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及与上次考试相比成绩的走势,确定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2)把错题分布与自己的试卷错题进行比对,明确哪些是班级的共性错误(这是教的因素造成的),哪些是自己的个性错误(这是学的因素造成的),以确定学习策略。

(3)根据老师对错题的解析,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确认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认定学习目标,并积极投入纠错学习。

注意:(1)评价时要做到使学生增强信心,但不能自满;使学生正视不足,但又不能丧失信心;要关注学生的位次,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2)要突出共性问题,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突出共性问题的同时,要关注学困生的个性错误。(3)要通过展示错题所反映的共性问题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

(二)、自主纠错,反思问题

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自主纠错是十分有效的二次学习。自主纠错一方

面可以促进学生反思出错原因,给学生创设再学习、再认识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使共性问题进一步集中,增强教师讲评的针对性,避免大面积讲解对优等生造成的时间浪费,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与提高。自主纠错的一般程序是:投放参考答案→自我反思顿悟→互动研讨纠错→个性针对点拨。

1. 教师活动

(1)投放参考答案,提出自主纠错要求。主要有纠错时间要求、错题规范解答要求和纠错方法建议等。

(2)进行个性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纠错,调控纠错速度,最大限度地解决个性问题。

(3)进一步锁定共性问题,思考共性问题的产生原因,确定讲评方案。

2. 学生活动

(1)依据参考答案,针对自己的错题,反思当时的做题思路,感悟出错原因,及时进行纠正。

(2)对自己独立纠错有困难的题目,与同学互相研讨或主动向老师请教,力争把错误最大限度地在自主纠错过程中解决,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参与争辩的主动性。

(3)针对错题自主弥补知识缺陷,以增强参与集体纠错的实力,提升听课效果。 注意:(1)自主纠错过程安排越早效果越好,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堂进行,课外时间学生对话纠错效果可能会更好,课上主要解决有争议的问题。(2)学生自主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参与,主要精力应用在扶弱纠错和进一步缩小共性问题的范围上。(3)要根据学生自主纠错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对事先设计的讲评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错因剖析,引领归纳

突出针对性是讲评课最最基本的教学要领,归类评析是讲评课基本的教学策略。对于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也不能面面俱到,要引领学生根据错误特征剖析出错原因,根据出错原因和错误特征进行问题归类,以提升讲评的实效性,这是集体纠错的第一阶段,是纠正错因的阶段。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有:相关知识理解不准,相关方法掌握不牢,相关能力不足,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展示错题归类,阐述思维依据→评析错误特征,确认出错原因,明确典型问题,自主感悟补弱。

1. 教师活动

(1)展示错题归类,阐述归类依据。教师在批阅试卷和撰写讲评课教案的过程中,对各道题目的出错特征和错因进行初步分析,根据错因进行归类,并指出其中出错最集中的是哪一道题,以让学生明确主攻方向。

(2)针对每类错题中出错最集中的题目,一方面展示搜集到的错误特征,另一方面创设平台让有代表性(上中下)的学生展示出错的思维过程, 让全班同学共同审视、反思,通过互动进一步评析出错原因。

(3)进行知识铺垫,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书学习,让学生顿悟错因,针对错因自主补弱。

2. 学生活动

(1)审视错题,确认错因。审视题目的错误特征,明确怎样是错误的。领会老师对错题分类的基本思想和出错原因的解析,确认自己的错误是不是如此造成的。

(2)交流展示,互动评析。一方面主动展示自己出错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评价他人展示的思维过程,在互动评析中实现共同提高。

(3)顿悟错因,自主补弱。反思自己题目出错的原因,确认自己的薄弱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弱学习,以减小下一环节的学习困难。

注意:(1)试卷讲评不是试卷评价,要抓住由错题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不要对全部试题进行分类,也不能只根据相关知识进行梳理。(2)剖析出错原因时,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展示题目出错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展示正确解答题目的思维过程。(3)教师对哪些错题是同一类型的,在试卷分析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撰写讲评教案时设计出讲评策略。

(4)展示题目的出错特征最好用实物投影仪,以提高课堂效率; 对错题的归类依据要让学生充分认可,以使其明确学习方向。(5)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时,要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要整节课翻来覆去总是提问那一两个学生,计划提问的学生应在备课时就确定出来,避免随意性。(6)要注重知识薄弱与缺陷的深化、完善、补救,不能解题方法的探究有余,知识理

解的神话、完善不足。

(四)、典例切入,拓展提升

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才能把题目做对,是讲评课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这是集体纠错的

第二阶段,是探究正确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阶段。该环节的教学重在追究出错的思维过程,要做到典型性,在每类错题中选一道比较典型的作为例题,并从出错率最高的题目切入,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解决关键问题。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再度审视题目,顿悟出错原因→思考探究方法,充分展示思路→互动评析完善,思路方法提炼→应用感悟内化,跟踪强化训练→同类题型链接,变换迁移拓展。

1. 教师活动

(1)指明错题典例,指导探究思路。针对典型错题,介绍审题策略、审题要领和审题技巧,指导学生在充分审题的过程中,弄清题目的物理情景,顿悟自己的出错原因,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领学生评析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指导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板演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引领学生互动评析解题过程和解题环节,概括题目的特征,提炼思路和方法。

(3)链接相近特征的题目,让学生对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感悟与内化。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只有一道题的情景,要投放相近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有若干道题目的情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同类型其他题目的纠错,以解决试卷讲评课的时空矛盾。

2. 学生活动

(1)仔细审视题目,充分探究方法。再度进行审题,确认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出错环节和出错原因,走出误区。在全面、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互动研讨,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尝试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2)展示解题过程,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成果,积极参与对他人解题成果的评价,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概括题目特征,提炼出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和方法。

(3)自主强化训练,感悟、内化、提升。自主完成强化训练题或同类型的其他错题,自觉养成据题目特征确定解题方法的思维习惯,学会方法迁移,实现通过研讨一道题学会解决一类题。

注意:(1)作为典型例子的错题必须是同类错题中出错率最高的。(2)要通过评析实现纠错,评析要从难度最大的问题开始,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解决最关键的问题。(3)评析要就事论理,以点带面,触类旁通;要从完善对知识理解的角度适度拓展,从培养方法和技巧的角度适度变换,切忌就题论题,只追求正确答案的讲评方案。(4)不要把讲评搞成了讲解,更不要搞成了教师的解题表演,要有互动意识与方法意识,要将教学意图问题化,用问题推进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重在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提炼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错题的同时掌握方法。(5)在思路和方法的评析与提炼中,要注重一题多解,实现方法拓展;在设置强化训练让学生感悟中,要注重一题多变,实现迁移提升。

(五)、针对补偿,内化提高

针对补偿是学生的二次学习过程,既是对讲评效果的强化、内化,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补救,确保所学知识的完整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做到针对性(依据典例,一一对应)、及时性(跟踪补偿,及时反馈)和落实性(出现新问题,及时补救)。补偿教学切忌两个极端:一个是补偿题目太难,已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又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恶性循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另一个是补偿题太简单,没有思维空间,达不到补偿和提高的目的,低效重复,造成时间的浪费。

1. 教师活动

(1)投放补偿练习题,提出时间要求、学习方式要求、解题规范要求。

(2)巡回指导,进行个性帮扶。

(3)落实做题情况,补救薄弱环节。

2. 学生活动

(1)完成针对补偿题,进一步感悟由典型错例所探究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深入思考困惑,必要时主动与同学研讨或及时向老师请教。

(3)主动反馈做题情况,自觉接受老师的补救教学。

注意:(1)补偿不是补充,投放的补偿题要有针对性、拓宽性,补偿题的个数原则上不

能超过典型错例的个数。(2)题目难度要适当,原则上不能超过相应错题的难度,避免已有的问题没彻底解决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给学生的做题时间要充分,不要把对学生的补偿搞成了老师的讲解。(4)补偿题的落实要及时,可以跟踪补偿,也可以最后集中补偿,但必须当堂反馈补救,不要当成了课下作业。(5)对学生再次暴露的问题一定要讲深讲透,讲深是指从内涵上让学生准确理解,讲透是指从外延上让学生正确应用。

(六)、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教学中对个性关注不够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讲评课上总是解决既定问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新问题更不被重视,讲评结束,就以为所有问题均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由于学生学习素质的个体差异,导致在集体纠错过程中理解接受程度不一,同时由于不同学生出错问题的离散性,集体纠错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这一实际问题得不到充分关注,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出现知识和能力的负积累,最终导致两极分化。所以经过自主纠错和集体纠错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满分卷,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考查内容,梳理并提出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以个别对话的方式解决,落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消除负积累,确保后继课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1. 教师活动

(1)界定时间,要求学生反思、感悟、内化全课解决的问题,发现并及时提出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

(2)巡回指导,关注学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个性问题进行对话引领,最大限度地消除个体薄弱。

(3)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做出满分卷,自我完善。

2. 学生活动

(1)主动感悟全课,向老师提出自己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

(2)大胆展示思想,以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思维误区;领会老师的点拨引导,积极顿悟错误,及时消除盲点。

(3)落实典型错题的进一步整理内化,主动尝试做满分卷。

注意:(1)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尚未解决问题,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总生成的新问题;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以为自己存在的问题将来一般不会考着而放弃,要明确它会导致新的错误的产生,制约下一步的学习。(2)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有计划地留出个别指导的时间,要将定向指导(根据批卷过程中纪录的错误与相关学生确定) 与自由提问(各人提出自己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 相结合。(3)指导的目的是通过错题解决问题,消除薄弱,增强信心,积累后劲。(4)要重视并真正落实典型错题的整理内化,所有学生都要落实做满分卷,逐步实现“考过的题不再错,会做的题不失分”。

总之,讲评课一定评出激情,切忌一味指责;要讲出思路,切忌就题论题;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纠正错因,切忌只追求答案;要突出学生互动评析,切忌教师一味解说;要焦点问题前置,确保难点突破;要注重方法拓展,确保搞懂学会;要跟踪落实补偿,确保不留欠账;要强化错题整理,防止问题回生;要落实满分答卷,实现整体把握 .


相关内容

  •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论文
  •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论文 一.物理教学研究的特点与类型 (一) 物理教学研究的特点 1.复杂性和难控性 (1)复杂性:物理教学研究的复杂性是由其本身的特征来决定的. 首先,教育是与人紧密相关的社会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既涉及到教育的内部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同时还涉及 ...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浅析
  • 教 育 论 文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2 1高中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意义„„„„„„„„„„„„„„„2 2目前高中生撰写实验报告存在的一些问 ...

  • 高中物理教研组第一学期教学计划30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备课成员:XXX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起点,我一定化压力为动力,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这届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听 ...

  •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的通知
  •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的通知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社承办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 课程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

  •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林东海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 一 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 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 ...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从2004年秋季起,广东省一步到位,全面铺开以课程标准为要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当 然也不例外.如何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广州市提出了:"积极.稳妥.探索.求真.实效"的原则,并结合广州市过去十年来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群众 ...

  • 高一备课组工作计划
  • 篇一:高一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余文刚 在学校试行新课改 这个大的背景下, 我们将提前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 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处理 好传授知识与育人, 学生发展的关系, 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身心体验. 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 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具 ...

  •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也不是一件难事. 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点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我给大家介绍一种"6+2"学习法,所谓 ...

  • 班级简报模板三
  • 2014年高中远程研修 胶州市实验中学 政治组 2014 年 7 月 17 日 主编:施科春.张作伟.杜红霞.王爱云 研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力量,一份自豪, 一份骄傲!我们倾听专家讲授,一起学习.展示.交 流,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互帮互 助.扬长补短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里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