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答案(1.2)

第一章 导论

国际收支:是指该国来自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差额。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 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

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6、在图1.5中,如果我们将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实际的GDP和名义GDP会有怎样的联系?

答:如果用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则1950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相等。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1950年以前,美元的价值被低估,名义的GDP将高于实际GDP。实际GDP与图1.5中的也不一样,因为选择1950年为基期,按照实际GDP的计算公式计算,数值就会发生变化。

7、一个净贷方必然是一个债权国,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的经常项目为正值,那么从整体上讲,该国居民是在向其他国家出借资金,是净贷方;当经常项目为负值时,则意味着该国居民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国家借入资金,是净借方。与经常项目相对应,净国际投资衡量的是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经发生的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头寸的净存量。若净国际投资为正值,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该国为债务国。相邻两

年的净国际投资存量的差额,正是后一年的经常项目流量。因为,一个净贷方既可能是债务国,也可能是债权国,但一个经常性的净贷方必然是债权国。

8、某人为购买一套价格为40万元的房子以分期伏款的方式申请了为期2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年利率为4%,请问累计偿付额为多少?如果他将这套房子出租,每月租金多少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答:40=A20/(1+0.04%)20

A20=87.645(万元)

租金:87.645/(20×12)=3652(元)

9、请谈谈凯恩斯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

答:主要分歧有:(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而是主动的、有理性的,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价格、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市场是能够出清的。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

(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10、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理论的不同解释和看法形成了许多宏观经济学派,如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正是由于宏观经济学派之间的派别之争,宏观经济学才有今天的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得以保留下来,人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才可能不断深化。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它衡量的是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法。

消费者价格指数:又叫CPI,通常是通过抽烟调查的方式得到,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CPI。

奥肯定律: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即:失业率每增长1%,实际GDP下降2%。这个定律为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一个粗略的估算法则。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

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3、试分析GDP的消涨指数、CPI和PPI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1)GDP 消涨指数,是指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100/实际GDP

这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化。 (2)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在CPI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了部分中间产品,从而可以衡量批发价格的水平,通常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和CPI变化的一个信号。因此,这一指数被看作是衡量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

区别:A、GDP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的商品组合更广泛,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和服务是价格。B、GDP消胀指数仅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进口产品不计入GDP,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胀指数里。而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就会被计入CPI,因此CPI往往包括进口品的价格。C、CPI所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GDP消胀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D、PPI和CPI都使用固定的商品组合,但是两者包括的范围有差异,PPI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另外PPI衡量的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零售价格,而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水平。

4.假设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答:(1)储蓄S=私人储蓄SP+政府储蓄SG=(DPI-C)+(T-G)=(4100-3800)+(-200)=100;

(2)根据C+SP+T=GDP= C+I+G+NX 。有I=SP+(T-G)- NX=300-200+100=200;

(3)根据GDP=C+I+G+NX,有G=GDP-( C+I+NX)=5000-(3800+200-100)=1100。

5.根据表2.6,分别用支出发与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

答:GNP(按支出法计算)=消费(C)+投资(T)+政府购买(G)+净出口(NX)=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服务+厂房支出+设备支出+居民住房支出+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地方政府支出+联邦政府支出+(出口-进口)=50+100+5+30+100+50+30-50+80+100+(8-100)=403

GNP(按收入法计算)=工资和其他补助+租金收入+非公司利润+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税+资本折旧+误差调整=220+10+50+140+10+20+20+误差调整=470+(403-470)=470-67=403

6、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

答:经济中的总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年龄下限为16周岁,上限为法定退休年龄(男为60,女为55)。劳动年龄人口又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构成。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因此失业率由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三个人口数的综合变动来决定的,测算起来比较复杂。

7、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

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要使每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与际成本相等,即:MR=MC,使每种要素都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如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的需求量是使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实际价格相等时的数量。

9、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

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F(K,L)规模报酬不变,根据欧拉定理有: Y=F(K,L)=MPLoL+MPKoK

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也就是说,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的正常利润,因此,企业的利润虽然等于零,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的成本之中。总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的报酬之和。

10、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答: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的收入,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于是,总需求函数:Y=C+I+G=C(Y-T)+I (r)+ G,总供给也就是经济的总

(K,L)产出水平,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就是:Y=F

此,这一既定的总产量也就是等于潜在的总产量。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即:Y

上式表示了均衡利率决定的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Y 在资本K和劳动L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总产量也为一固定常数。由于假定生产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因C(YT)I(r)G 

11、如果政府增加政府购买,会对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答: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购买增加,公共储蓄会减少,私人储蓄保持不变,从而总的国民储蓄也降低了,投资水平会下降。

12、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答:增加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而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税抑制消费的效果越好。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的生产能力决定,保持不变,政府购买也不变,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利率在下降。总之,增税会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

13、假设一个经济的宏观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GDP=5000,政府支出=1000,投资=1000,消费=250+0.75(Y-T),I=1000-50r

试计算:(1)试计算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

(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会是多少?

(3)试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答:(1)因为Y=C+G+I,C=Y-G-I=5000-1000-1000=3000 消费=250+0.75(Y-T)=3000,所以T=4000/3

公共储蓄=T-G=4000/3-1000=1000/3

私人储蓄=Y-T-C=5000-4000/3-3000=2000/3

国民储蓄=1000/3+2000/3=1000

(2) 因为Y=C+G+I,C=Y-G-I=5000-1250-750=3000 消费=250+0.75(Y-T)=3000,所以T=4000/3

公共储蓄=T-G=4000/3-1250=250/3

私人储蓄=Y-T-C=5000-4000/3-3000=2000/3

国民储蓄=250/3+2000/3=750

(3)政府购买增加会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

750=1000-50r

r=5

第一章 导论

国际收支:是指该国来自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差额。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 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

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6、在图1.5中,如果我们将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实际的GDP和名义GDP会有怎样的联系?

答:如果用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则1950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相等。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1950年以前,美元的价值被低估,名义的GDP将高于实际GDP。实际GDP与图1.5中的也不一样,因为选择1950年为基期,按照实际GDP的计算公式计算,数值就会发生变化。

7、一个净贷方必然是一个债权国,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的经常项目为正值,那么从整体上讲,该国居民是在向其他国家出借资金,是净贷方;当经常项目为负值时,则意味着该国居民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国家借入资金,是净借方。与经常项目相对应,净国际投资衡量的是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经发生的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头寸的净存量。若净国际投资为正值,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该国为债务国。相邻两

年的净国际投资存量的差额,正是后一年的经常项目流量。因为,一个净贷方既可能是债务国,也可能是债权国,但一个经常性的净贷方必然是债权国。

8、某人为购买一套价格为40万元的房子以分期伏款的方式申请了为期2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年利率为4%,请问累计偿付额为多少?如果他将这套房子出租,每月租金多少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答:40=A20/(1+0.04%)20

A20=87.645(万元)

租金:87.645/(20×12)=3652(元)

9、请谈谈凯恩斯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

答:主要分歧有:(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而是主动的、有理性的,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价格、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市场是能够出清的。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

(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10、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理论的不同解释和看法形成了许多宏观经济学派,如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正是由于宏观经济学派之间的派别之争,宏观经济学才有今天的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得以保留下来,人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才可能不断深化。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它衡量的是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法。

消费者价格指数:又叫CPI,通常是通过抽烟调查的方式得到,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CPI。

奥肯定律: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即:失业率每增长1%,实际GDP下降2%。这个定律为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一个粗略的估算法则。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

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3、试分析GDP的消涨指数、CPI和PPI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1)GDP 消涨指数,是指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100/实际GDP

这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化。 (2)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在CPI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了部分中间产品,从而可以衡量批发价格的水平,通常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和CPI变化的一个信号。因此,这一指数被看作是衡量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

区别:A、GDP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的商品组合更广泛,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和服务是价格。B、GDP消胀指数仅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进口产品不计入GDP,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胀指数里。而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就会被计入CPI,因此CPI往往包括进口品的价格。C、CPI所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GDP消胀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D、PPI和CPI都使用固定的商品组合,但是两者包括的范围有差异,PPI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另外PPI衡量的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零售价格,而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水平。

4.假设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答:(1)储蓄S=私人储蓄SP+政府储蓄SG=(DPI-C)+(T-G)=(4100-3800)+(-200)=100;

(2)根据C+SP+T=GDP= C+I+G+NX 。有I=SP+(T-G)- NX=300-200+100=200;

(3)根据GDP=C+I+G+NX,有G=GDP-( C+I+NX)=5000-(3800+200-100)=1100。

5.根据表2.6,分别用支出发与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

答:GNP(按支出法计算)=消费(C)+投资(T)+政府购买(G)+净出口(NX)=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服务+厂房支出+设备支出+居民住房支出+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地方政府支出+联邦政府支出+(出口-进口)=50+100+5+30+100+50+30-50+80+100+(8-100)=403

GNP(按收入法计算)=工资和其他补助+租金收入+非公司利润+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税+资本折旧+误差调整=220+10+50+140+10+20+20+误差调整=470+(403-470)=470-67=403

6、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

答:经济中的总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年龄下限为16周岁,上限为法定退休年龄(男为60,女为55)。劳动年龄人口又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构成。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因此失业率由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三个人口数的综合变动来决定的,测算起来比较复杂。

7、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

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要使每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与际成本相等,即:MR=MC,使每种要素都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如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的需求量是使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实际价格相等时的数量。

9、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

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F(K,L)规模报酬不变,根据欧拉定理有: Y=F(K,L)=MPLoL+MPKoK

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也就是说,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的正常利润,因此,企业的利润虽然等于零,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的成本之中。总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的报酬之和。

10、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答: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的收入,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于是,总需求函数:Y=C+I+G=C(Y-T)+I (r)+ G,总供给也就是经济的总

(K,L)产出水平,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就是:Y=F

此,这一既定的总产量也就是等于潜在的总产量。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即:Y

上式表示了均衡利率决定的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Y 在资本K和劳动L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总产量也为一固定常数。由于假定生产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因C(YT)I(r)G 

11、如果政府增加政府购买,会对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答: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购买增加,公共储蓄会减少,私人储蓄保持不变,从而总的国民储蓄也降低了,投资水平会下降。

12、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答:增加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而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税抑制消费的效果越好。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的生产能力决定,保持不变,政府购买也不变,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利率在下降。总之,增税会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

13、假设一个经济的宏观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GDP=5000,政府支出=1000,投资=1000,消费=250+0.75(Y-T),I=1000-50r

试计算:(1)试计算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

(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会是多少?

(3)试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答:(1)因为Y=C+G+I,C=Y-G-I=5000-1000-1000=3000 消费=250+0.75(Y-T)=3000,所以T=4000/3

公共储蓄=T-G=4000/3-1000=1000/3

私人储蓄=Y-T-C=5000-4000/3-3000=2000/3

国民储蓄=1000/3+2000/3=1000

(2) 因为Y=C+G+I,C=Y-G-I=5000-1250-750=3000 消费=250+0.75(Y-T)=3000,所以T=4000/3

公共储蓄=T-G=4000/3-1250=250/3

私人储蓄=Y-T-C=5000-4000/3-3000=2000/3

国民储蓄=250/3+2000/3=750

(3)政府购买增加会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

750=1000-50r

r=5


相关内容

  • 宏观部分第六章答案
  •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选择题 1.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 A. 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支出的增加 B. 物价水平下降时投资成本的下降 C. 物价水平下降时赋税的减少 D. 以上三个因数都正确 2. 运用IS -LM 模型 ...

  • 审计师考试错题
  • 10.实施收入分配政策,控制贫富差距是政府干预的( )阶段的活动. A.夜警政府 B.全能政府 C.有效政府 D.有限政府 [正确答案] B,政府干预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是:夜警政府:全能政府:有效政府. [答案解析] 全能政府阶段政府干预的活动主要有:扩大政府投资份额:加强政府对经济的 计划引导:利 ...

  • [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
  • <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资源稀缺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 C. 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 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2.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 ...

  •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
  •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 一. 填空(共40分) 1.(2分)传热的极限是传质的极限是 . 2. (2分)对流给热是 3. (5分)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可将对流给热分为两类,即 ,前者是 产生的宏观流动,后者则是在传热过程中 而引起的反映的是流体的流动状态. 4. (4分) .工业上强化沸腾给热的途 ...

  •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解析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 WWW.UIBEZZY.CN 2010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经济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的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 ...

  • 工业技术经济学习题答案(傅家骥)完整版
  •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即从经济角度来研究技术问题.狭义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技术实践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的选择问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问题.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应用科学,因此,方法论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 ...

  •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第一和二章
  • 第一章 1-1 解: p b =755⨯133.3⨯10-5=1.006bar =100.6kPa 1. 2. 3. 4. 1-2 p =p b +p g =100. 6+13600=13700. 6kPa p g =p -p b =2. 5-1. 006=1. 494bar =149. 4kPa ...

  •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2016尔雅答案大全汇编
  • 关于相对绩效激励,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相对绩效激励能够鼓励员工踊跃提出对大家都有正面作用的想法 市场机制的灵魂是 自由交易 经理并不必然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自己的目标.()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钻石价格远比水高,这是因为(). ∙ A.钻石对人类的用处更大 ∙ B.钻石更稀缺 ∙ ...

  • 人教版必修一教案:1.2信用工具和外汇
  •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祁阳一中 邓东海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