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阅读:海子,不死的歌者--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海子: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我不想成为一名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为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 1989年2月

2009年3月26日,查曙明发布了他写给哥哥海子的一封信。

邮寄地址:太阳,天堂。收信人:查海生(哥收)。他写道:“哥哥:你好。算算有二十年没有写信给你了。不知你是否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里。父母虽然日渐衰老,但身体还比较硬朗。请勿挂念。只不过母亲又坐在家乡的矮凳上想你了……”

查曙明在海子生前一直跟哥哥保持着通信联系。

1989年5月的一天,在安徽省怀宁县城读高中的查曙明,从同学手里接到一份县里发行的小报,报上赫然印着“海子的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看到这首哥哥的遗作,查曙明知道家里出事了。县城离家有4公里路,查曙明自春季开学之后几个月没回家。正逢高考,学校封闭式管理。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家里没有电话,查曙明无法得到哥哥的确切消息。捱到高考之后赶回家,才从家里知道,哥哥已经辞世两月之余。

1989年的3月26日,海子自杀,他的父亲闻讯后,由三个叔叔陪着去北京料理后事。父亲拿到的海子的医检鉴定书上写着:“患有精神分裂症”。

海子所在的学校为他开了追悼会。学校给海子评了副教授职称。

那个春天北京的天气很热,父亲带着海子的骨灰回家。

海子在生前,他的家人并不能理解他的思想与写作。据说在家里,种地的父亲甚至有点不敢跟儿子说话,因为儿子是一位大学老师。

《海子诗全编》今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初版,一个多月内加印两次。

海子为《太阳》诗作所绘的插图

5月23日至28日,规模浩大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西安举行,有200位诗人到场,但最有名的诗人还是李白、杜甫、陆游这样的古典诗人,人艺演出了话剧《李白》(濮存昕饰演李白,左图)、小百花越剧团演出了越剧《陆游与唐琬》(茅威涛饰演陆游,右图)。像古代诗人一样有名的还有已故诗人海子,他的诗歌不仅被当代人传诵,还被人传唱,这也和古代诗人的待遇相似。

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1985年1月12日,海子写下这样的诗句——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其时,海子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哲学教研室的教师,住在北京昌平一幢民房里。

西川说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是婚姻关系,还是别的社会关系。就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西川说。

但海子自杀时显然没有那只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海子大概是3月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

那天早晨,西川母亲在上班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

“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因为急着上班,而且由于她和海子距离较远,不敢肯定那是不是海子,便没有叫他。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是海子,那么他中午就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簸,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溜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儿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

诗人西川最后一次走进海子在昌平的住所为他整理遗物。“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海子的自杀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海子自杀之后,死亡一直笼罩着中国诗坛,先后有不少于14位青年诗人或自杀,或病故,或被害。据说浙江有一位青年诗人在自杀前曾到海子的家乡祭奠过海子。

“这让我难过,”西川说,“或许病故和被害是我们力所不能止,但对于自杀,我们不应该再在其中掺入太多的臆想和误会。我不想把死亡渲染得多么辉煌,我宁肯说那是件凄凉的事,其中蕴藏着真正的绝望。有鉴于此,我要说,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和时代生活中的种种黑暗、无聊、愚蠢、邪恶真正较量一番。”

西川说:“20年中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不客气地否定我们心中诗性的存在。但每回重读海子,海子诗歌的光辉和力道便骤然显现。这是否说明我们心中还是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而海子已经不再需要变化了。”

那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

海子去世之后,骆一禾和西川从海子在北京昌平的家中运回了所有带文字的纸页。

当时他们两人分工,由骆一禾负责编辑海子的长诗,西川负责编辑海子的短诗。

不幸的是在海子去世七十天后,骆一禾亦作别人世。

诗人非默亲历了骆一禾作为海子卓越的阐释者所作出的巨大工作,也亲历了骆一禾去世的时刻。对于非默来说,如果海子的自杀是远距离的消息,骆一禾的辞世就是切近的震撼。

5月12日,骆一禾突然倒地的那一天,非默和他在一起。骆一禾是仰面摔倒在地的。他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病,就像六指一样,在某一个分杈上多出一截,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为了海子的事,过分地操劳,已到精疲力竭的程度,最后终于倒下。骆一禾在天坛医院待了半个多月,他是5月12日进去的,5月31日去世,前后隔了18天。

那时候非默正在北京大学作家班读书,与骆一禾关系甚笃。“我听到海子自杀的消息是在3月28日早晨,当时骆一禾的夫人张扶是谢冕先生的研究生,和作家班有些来往,尤其与女诗人阎月君关系较密切,因为阎月君同一禾关系很好,始终尊阎月君为诗姐。27日,一禾得知海子的死讯后立即奔赴山海关去料理海子的后事。28日早晨张扶找到我和阎月君告知了我们这件事情。”

当时非默并没有太大的震惊。因为此前诗人的朋友圈中已经发生过多次死亡事件。女诗人蝌蚪的死,诗人雁北的死。但是因为非默跟骆一禾和西川的友情,看他们为海子的死奔走操劳,就很悲伤。当时骆一禾和西川到北大公开为海子组织募捐,他们在三角地募捐。西川跑到北大作家班的宿舍去,非默和别的诗人也都捐出自己的钱。“也不是很多。当时好像给了一百五十元,那时我们一个月生活费可能也就是几十块钱。”非默回忆道。

海子之死带来的哀伤是渐渐扩展的,非默看到骆一禾在海子身后的奔走和劳碌。

非默与海子和骆一禾共同出了一套诗丛。非默的诗集《隐蔽的手》和海子的诗集《土地》、骆一禾的诗集《世界的血》以及阎月君的诗集《月的中国》同属《世纪末诗丛》。诗集是小开本,三本书封面设计装帧风格类似,图案简洁。

“坦率地说,我当时对海子的了解很少。1987年4月,我在‘青春诗会’上认识西川,会后西川给我寄了一本海子和他合编的自己打印的诗集,诗集很薄,两人的作品加起来大约不超过50首的样子,都是短诗。从个人的趣味来说,我更喜欢西川而不喜欢海子。西川早期的诗有一种欧式的神秘主义气息,在表达上十分含蓄蕴藉,是我当时十分喜欢的。而海子那种青春年少的抒情与我个人的心境阅历相去甚远,故而对海子并未十分留意。后来西川回忆,海子至死时只有不多的几首诗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

当时有一种说法,北岛、多多、杨炼、芒克组织了一个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北京的诗人除了江河和顾城以外都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据说海子特别渴望加入这个俱乐部,但是同时很受排斥,海子的死曾被认为可能和这件事情有一些联系。但这个说法后来被多多否定了。“多多澄清说不是,他曾经对海子的诗有过比较粗暴的评论,但是他们最后对海子也接受了。后来在中央戏剧学院搞了一个大型诗歌朗诵会,在这个会上,芒克做了一个小车样的东西,插了25支蜡烛,还朗诵了海子的几首诗,来纪念海子的死。这也是来自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对海子的认可,或者说追认。”非默说。

“今天回想起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重新出现海子年轻、干净、纯粹的声音,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就会觉得这种声音特别珍贵。当时没意识到,但是现在意识到了——这种内心的忧伤,不是用语言能够轻易表达出来,当你回顾这些的时候,你内心的疼痛感只能一点点咀嚼。”“对我而言,海子自杀及海子在诗歌上的意义与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而显露出来的。显然,海子的诗及海子成了刚刚逝去的时代的一个象征。海子的死将中国近三十年的诗歌写作一分为二,海子之后,纯粹的抒情已不再可能。”非默说。

很多人是吃海子的奶长大的

1991年9月,胡续冬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

大一还在石家庄军训时,接触到了海子,带着敬仰之心读他的诗。“我周围一帮人,很多是吃海子的奶长大的,我年轻时也一天到晚恨不得想着自己变成太阳的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鹰。”

几乎所有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的诗人,特别是在各大高校依靠一种近乎于兄弟情谊的帮会伦理来相互砥砺的习诗者,都有一段迷恋在那时刚刚逝去的海子的时期。胡续冬也不例外。在习诗的早期生涯里,海子总是成为朋友们之间谈论诗歌的中心话题,关于他的诗歌理想、他的才能和禀赋、他的死亡和他可供汲取的技艺。

在北大,近10年以来,每年都有纪念海子的春季未名湖诗会,胡续冬是这个“传统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几乎年年都要参加,而每次在参加活动之前多少都要重温海子的作品。“我发现海子作品中的某些品质已经成为我们写作中牢固的后景,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某种前提,就像我们日常的言谈无须逐个用拼音拼读出来一样,他的写作抱负、写作伦理、写作技艺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常识和‘前理解’之中了。”胡续冬说。

很多人像胡续冬一样热爱海子,海子像流行明星一样被年轻人追逐。

最早对海子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地方,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里面很多文艺青年正处于农业文明的末期,却还没有摸索到现代化的踪迹,此后慢慢扩散到一线城市,影响了一大批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徘徊的无固定职业者身上,比如类似电影《立春》里的角色,比如聚集空间里的艺术家、摇滚乐队等,最后是城市的白领青年。“海子的诗歌,从批评的角度,从阐释的角度看,有很多种进入的可能性,有多层解读的可能性。落实在他诗歌的最直接层面上看,他的诗并不是像现在其他的诗歌,看上去比较繁复,具有迷宫一般的效果。他的诗从表层来看,都是容易打动人心的,包括语言的浓度,有时候具有的歌谣的效果,还有他对汉语特殊性的使用,比如说四个字一组的,四字音节词的使用,还有他对带有东方文化意韵的提炼,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可能直接抓住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他在读一种叫做诗的东西,他的诗符合读者对诗的一般性界定。”

1990年代初期,有两个人特别耀眼,他们通过罕见的、自下而上的大面积的阅读现象被社会所认识。一个是海子,一个是王小波。“通过对海子和王小波的民间阅读,其实大家都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在王小波身上,人们汲取到的是自由主义的精神力量,在海子身上他们认识到理想主义的风貌。”胡续冬说。

今年4月,台湾歌手潘越云演唱、姚谦填词的单曲《面朝海子》全球首播。这不是海子诗歌第一次被改编成歌曲传唱,但这是台湾第一次演唱与海子有关的歌曲。

在大陆,周云蓬、冬子、胡畔、黄金刚、孙嘉敏等歌手都演唱过海子的诗歌。

《九月》是海子的诗,这首流传甚广的诗歌被张慧生改编为吉他曲。

周云蓬听到过张慧生弹唱这支曲子,然而张慧生并没有留下唱片,他也自杀了。后来周云蓬凭着自己的回忆,按照他的理解改编了《九月》,他把这首民谣传唱了下去。

海子自杀时,周云蓬在东北,海子的诗歌还不在他的阅读范围。1995年,周云蓬到北京住在圆明园画家村,那时他开始知道有写诗的海子。但他对海子的诗歌敬而远之。“我觉得其实海子的诗对我不是很亲切的诗,它不是能够进入我日常生活的诗。它是让我不安的诗,或者是有刺激感的诗。我不会把它经常放在身边,只是偶尔看一看。我觉得海子对我来说是一道很炽烈的光,很刺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愿意让他经常出现。他的诗是好诗,但是我会不安。”周云蓬说。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1989】海子:

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

【三十而立·倒评年度人物】

1989年,海子死了。他的死似乎是在为那个时代注脚: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结束了。

但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仍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依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那个黄昏,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西川语)。

“正是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手指落日和天空/眼含尘土和热血/扶着马头倒下”(《太阳》)。尽管仍有无数的年轻人诵读这些诗句,但一个满怀梦想的时代毕竟结束了。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查湾人。1979年,15岁的海子携带着一个村里木匠制作的旧木箱进入北大法律系。这一年,电视台开始出现商业广告,皮尔卡丹带着一打法国美女在北京举行了时装表演。海子在中国结束政治磨难的年代里,从边远农村进入了当时思想最活跃的地域。

海子在大学的4年里,中国正处于巨变之中。“全国喇叭到处播都放那首歌:‘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那女声颤巍巍的,比‘文革’腔调温柔多了,脑门子青春痘还是七十年代的,忽然就新一代了。”(陈丹青语)

1983年,海子从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从1983年秋季到1989年春天7年多时间里,海子就居住在政法大学新校区。在学校分给他的、常年焚烧着印度香的小屋里,矮身量、红脸膛、头发凌乱的海子写下了《土地》、《大扎撒》、《太阳》、《弑》、《天堂弥赛亚》等一系列作品。“但海子生活在飞翔之中。”诗人欧阳江河说。

西川描述中的海子北京的最后居所洁净如坟墓。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梵高油画《阿尔疗养院庭院》的印刷品。左边房间里一张地铺摆在窗下。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块喇嘛教石头浮雕和一本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放满了书的大书架。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房间里没有电器。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把收入的大部分寄给父母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供三个弟弟上学。他不谙世事却知道昌平最便宜的誊印店是哪一家。

1980年代中后期,以北岛、舒婷为标志的朦胧诗时代已经过去,诗歌界,包括北岛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回答》这类诗,“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北岛语)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一种歌唱的、张扬自我理想、弥散浪漫理想摈弃世俗生活的抒情诗开始兴起。海子是此类诗歌的佼佼者。

1980年代正从一个荒凉的漫漫长夜中醒来,是一个富有诗的冲动和精神诉求的时代,是一个在“文革”的废墟上重新为生存寻找根基的时代。海子的诗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仍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那是一个以梦为马的年代。”欧阳江河说,“现在回想起来恍若隔世。”

欧阳江河是在1988年春天的一个夜晚认识海子的。那时流行“以诗会友”,而贫穷的海子会带着自己的诗稿漫游全国。欧阳江河忘记了海子那天晚上穿什么衣服,他喝得醉醺醺的,带着一些愤懑,朗诵了自己的长诗《土地》。

海子甚至会拿自己的诗到圈子以外的人群中去讨酒。诗人王家新回忆,有一次海子走进昌平一家饭馆,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的回答生硬却甚至也带有诗意,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死后,欧阳江河接到了西川发自北京的电报,那天下午他正和肖开愚在一家茶馆聊天,“我们都有一种末日感”。

从海子卧轨自杀开始,骆一禾病故、戈麦焚诗自沉、顾城杀妻自缢,人们说,海子启动了一个诗人死亡的多米诺骨牌。

诗人王家新的话代表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末日感”:1980年代(的诗),到海子为止了。

这种情绪一直纠缠着欧阳江河,直到1992年。一天晚上,欧阳江河到一个小酒馆,要了一桌子菜,对面的座位空着。“但我感到海子来了,他和我干杯。酒喝完后,我写了一首《晚餐》,说每一个死者,都会和我们告别两次。”

而第二次告别,欧阳江河的理解是对于以往那种“青春美少年式的写作”,而进入一种减速的、抑制的、巴洛克式的中年写作。

“而这样一种转变,海子是注定无法完成的。他永远是那种天才的、洋溢着少年精神式的写作。”欧阳江河说。

从1982年到1989年,海子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海子死后三年,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向深入。在此前后,诗和思想退出流行,大多数人轻快地拥抱一个新的时代,将1980年代的彷徨和沉重卸在身后。

海子在1980年代的最后一年自杀的。“他可能有预感,看到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欧阳江河说,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散文化的、自我嘲讽的、反讽的、身体语言的写作。

而代价是,海子式的写作,以及海子式的时代梦想,必须结束。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杨继斌

潘越云:从明天起,做个你诗里的人

4月,沉寂已久的台湾歌手潘越云复出歌坛。

潘越云加盟大国文化后的首支单曲《面朝海子》,全球同步首播。

《面朝海子》灵感来自海子的著名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呈现了人对平凡幸福的渴望,歌曲由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姚谦亲自操刀填词。潘越云在歌中唱道:从明天起/做个你诗里的人/身体力行放下姿态/从明天起/重新面对着世界/回到平凡渴望/搬入你形容的房子/从明天起/模仿你说过的幸福/我要别人相信真的。

此前,潘越云因为被曝光了婚变往事,遭遇了一段黑暗时期,当时好友姚谦送给她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潘越云深受感动,两人由此得到启发,将它发展为一首歌,姚谦特别以“从明天起”作为这首歌的开篇,与原词相呼应。

潘越云在台湾被称为“美声天后”。1985年11月,潘越云与齐豫合作发表三毛个人传记式作品专辑《回声》,《回声》成为滚石第一张、同时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是三毛拿了一叠词去找滚石,希望能把这些歌词变成歌曲。但她写的那些歌词都太古典,并不十分合适演唱,只有《晓梦蝴蝶》这一首用上了。虽然歌词并不十分合适,但当时的潘越云和齐豫都是三毛粉丝,都希望能够跟三毛合作,于是便劝说三毛把自己的故事写成歌。三毛被说服,把自己的故事写进了《回声》中的12首歌里,《回声》成为三毛惟一的一张有声作品。

5月22日,潘越云在台湾为汶川地震义演结束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台湾歌手潘越云 图/大国文化

我从他的诗里读到我向往的生活

潘越云经常在录音前阅读海子的诗歌。她把《面朝海子》看作是对海子的感念,她说:“他年纪轻轻就结束生命,令人感伤,但他的文学作品充满才华,充满温暖和感动。”

演唱《面朝海子》是我跟姚谦第一次合作,以前对姚谦的作品非常熟悉,一直都没有机会唱他的作品,这一次跟他合作,我很珍惜。

我是因为制作这首单曲,才开始对海子的了解。

慢慢地从他的诗和关于他的一些简报中,对他个人也有了理解,发现他真的是非常有才华。我从他的诗里读到我向往的生活,他的诗里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住的房子的环境就是面朝大海,我住的地方就叫澹水,澹水的夕阳是台湾的八大美景之一,在澹水可以看帆,可以看海,它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近郊。我在澹水住了二十几年,我是个很喜欢看海的人。所以当我读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到他描述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觉得那根本就是我的生活。

海子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选择自杀,为什么他会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他的生命,我其实可以感受得到,他一定是很孤独的,没有人懂他,因为他太有才华,他对事情的看法跟常人不一样,周遭的人没有人懂他的。虽然我跟他完全不相识,但是坦白说,蛮心疼的,很心疼他。我觉得他心里一定很苦,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让人很不舍。

我觉得其实作家也好,歌手也好,艺人也好,他们都是在艺术领域里的。我觉得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当然跟一般人比较不一样,他们整个的观点,整个感触都会跟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作家像川端康成,还有三毛,他们都不是以自然的方式结束生命的,都是用自杀的方式,像海子这样。他们都是一身的才华,正因为非常有才华,所以导致周边的人比较不理解他们,也不懂他们,我觉得他们内心世界都是非常寂寞的,他们那种孤独感,我其实可以感受得到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那种寂寥,有那种孤独感,有那种不能被人理解的落寞,只是人们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我可以感受得到他们那种孤独感

1985年11月,潘越云跟齐豫合作发表了三毛传记作品专辑《回声》,这是滚石唱片发行的第一张CD专辑。这张专辑成为潘越云音乐生涯重要的标志。因为这张专辑,潘越云个人跟三毛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当年三毛经历的内心困境和精神危机,使潘越云感同身受。

那段时间,我大概前后有半年都跟三毛在一起,听她讲了很多她到世界各地漫游的经历,她讲了很多的故事给我们听,我们都在她家里,和她开会。最幸福的就是看到她家里有很多的书,三毛讲她的经历给我们的时候,就好像在说故事一样的。她讲的很多的故事都很美。在她的家里,我是最少出声的那一个,就是坐在那里听她说话。然后她就说我——你看她坐在那儿不说话,就好像一幅画一样的——那是她对我的形容,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她是一个很敏感的人,非常敏感。她很关怀别人,她把心里的亲情都用到关怀别人的身上,所以她也是一样,了解她的人就特别少。三毛后来也是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当时知道她的消息很难过,心里面很痛,她就是我的一个良师益友,非常不舍。其实我跟齐豫做《回声》这张唱片之后,过了很多年三毛才结束她的生命,但是我们合作《回声》这张唱片大概有半年多,唱片出来之后,我们就跟她还有齐豫,到台湾的各个大学做宣传,三毛去做一些演讲,这张唱片推广到各个大学,很受欢迎。

17岁的时候,父母亲先后去世。我一个人自力更生,为生活打工,半工半读,那段时间其实我过得非常孤独。可是你知道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我不愿意别人跟我一起分享,我喜欢自己一个人承担那个孤独。现在想那是很美的,非常美的一种经历。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我要求自己在生活当中尽量不要出差错,即便出差错,我要很清楚地知道我的差错在哪里。我对自己还蛮有信心。还不会出现很大的差错。我觉得在我的生活跟我的事业之间,我分得很清楚,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我其实可以把自己规划得很好。

我要说平凡的幸福是我的生活理想。幸福,不一定是说要赚大钱或者说过奢侈的生活,我觉得你工作一天,在很长的工作时间之后,突然间收工了,可以吃一次很棒的晚餐,那我就觉得很幸福了。所以我觉得我对自己的规划还是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的生活本来就很简单,简单不是说就像一张白纸,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是最难的。但是简单的生活就是幸福,这是我的座右铭。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杨键说海子

中国新诗三十年第一件震惊人们的事情就是北岛说出了“我不相信”四个字,第二件是海子的自杀,他是朦胧诗之后中国的第二个诗歌高潮,他以自己赤诚的诗歌,第一次告诉我们诗歌的本质就是牺牲,其实,这也是文明的本质。海子最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诗歌有时并非他所言说,而是树神、山神、水神、麦粒之神,有时还是死神所言说,他的诗有点被附体的感觉。海子痛苦的中心实际上是中国农业文明崩溃的痛苦,他的死宣告了农业文明在中国的瓦解,他应当是农业时代的最后挽歌,但他并非毛时代的产物,而是泥土、河水、盐巴的产物,并且最大限度地冲击了那个时代的空洞语言,使之变得诚恳、新鲜、敏感度极高。海子的死意味着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声。海子死后,中国开始大踏步迈进了市场经济,海子如果在这个以市场、以消费和娱乐为中心的时代活着,也许并不能胜任。海子有时也会凭空而来,胡言乱语一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共同的断裂。海子再也不可能知道,他死之后所发生的这一切,也许这正是诗歌的神妙之处。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

在我的专题学习里,原先设置涉及到诗歌内容的并不多。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诗歌似乎已经老去、死去。不是有人说过“现在还有谁读文言文”吗?但很早我就听说过——“现在还有谁读诗歌?”尽管这样,我还是选择了“中国当代诗歌”做专题。我还是要我的学生从《诗经》《楚辞》开始这专题学习的漫长之旅。我总有这样的感觉,诸子是我喜欢的,诸子中的老子,特别是庄子是我更喜欢的。但诗歌,不管哪个时代的诗歌,似乎那块土地更纯粹、纯净。所有的诗人(歌者)都像孩子,不设防,没顾忌,讲人话,率性歌哭,任性而为。不像成年人,活得累!

所以,我相信——卡莱尔讲的:“诗人是世界之光。”

所以,我相信——苇岸讲的:诗人的“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

所以,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从来不曾阅读过诗歌,应当是人生的一种不幸。

所以,我相信,即使在“诗人饿死”的今天,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去读诗。因为我的学生说过,当我们为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仰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在诗人之光的带领下,以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拥抱生活。

海子: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我不想成为一名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为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 1989年2月

2009年3月26日,查曙明发布了他写给哥哥海子的一封信。

邮寄地址:太阳,天堂。收信人:查海生(哥收)。他写道:“哥哥:你好。算算有二十年没有写信给你了。不知你是否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里。父母虽然日渐衰老,但身体还比较硬朗。请勿挂念。只不过母亲又坐在家乡的矮凳上想你了……”

查曙明在海子生前一直跟哥哥保持着通信联系。

1989年5月的一天,在安徽省怀宁县城读高中的查曙明,从同学手里接到一份县里发行的小报,报上赫然印着“海子的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看到这首哥哥的遗作,查曙明知道家里出事了。县城离家有4公里路,查曙明自春季开学之后几个月没回家。正逢高考,学校封闭式管理。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家里没有电话,查曙明无法得到哥哥的确切消息。捱到高考之后赶回家,才从家里知道,哥哥已经辞世两月之余。

1989年的3月26日,海子自杀,他的父亲闻讯后,由三个叔叔陪着去北京料理后事。父亲拿到的海子的医检鉴定书上写着:“患有精神分裂症”。

海子所在的学校为他开了追悼会。学校给海子评了副教授职称。

那个春天北京的天气很热,父亲带着海子的骨灰回家。

海子在生前,他的家人并不能理解他的思想与写作。据说在家里,种地的父亲甚至有点不敢跟儿子说话,因为儿子是一位大学老师。

《海子诗全编》今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初版,一个多月内加印两次。

海子为《太阳》诗作所绘的插图

5月23日至28日,规模浩大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西安举行,有200位诗人到场,但最有名的诗人还是李白、杜甫、陆游这样的古典诗人,人艺演出了话剧《李白》(濮存昕饰演李白,左图)、小百花越剧团演出了越剧《陆游与唐琬》(茅威涛饰演陆游,右图)。像古代诗人一样有名的还有已故诗人海子,他的诗歌不仅被当代人传诵,还被人传唱,这也和古代诗人的待遇相似。

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1985年1月12日,海子写下这样的诗句——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其时,海子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哲学教研室的教师,住在北京昌平一幢民房里。

西川说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是婚姻关系,还是别的社会关系。就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西川说。

但海子自杀时显然没有那只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海子大概是3月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

那天早晨,西川母亲在上班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

“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因为急着上班,而且由于她和海子距离较远,不敢肯定那是不是海子,便没有叫他。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是海子,那么他中午就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簸,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溜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儿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

诗人西川最后一次走进海子在昌平的住所为他整理遗物。“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海子的自杀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海子自杀之后,死亡一直笼罩着中国诗坛,先后有不少于14位青年诗人或自杀,或病故,或被害。据说浙江有一位青年诗人在自杀前曾到海子的家乡祭奠过海子。

“这让我难过,”西川说,“或许病故和被害是我们力所不能止,但对于自杀,我们不应该再在其中掺入太多的臆想和误会。我不想把死亡渲染得多么辉煌,我宁肯说那是件凄凉的事,其中蕴藏着真正的绝望。有鉴于此,我要说,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和时代生活中的种种黑暗、无聊、愚蠢、邪恶真正较量一番。”

西川说:“20年中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不客气地否定我们心中诗性的存在。但每回重读海子,海子诗歌的光辉和力道便骤然显现。这是否说明我们心中还是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而海子已经不再需要变化了。”

那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

海子去世之后,骆一禾和西川从海子在北京昌平的家中运回了所有带文字的纸页。

当时他们两人分工,由骆一禾负责编辑海子的长诗,西川负责编辑海子的短诗。

不幸的是在海子去世七十天后,骆一禾亦作别人世。

诗人非默亲历了骆一禾作为海子卓越的阐释者所作出的巨大工作,也亲历了骆一禾去世的时刻。对于非默来说,如果海子的自杀是远距离的消息,骆一禾的辞世就是切近的震撼。

5月12日,骆一禾突然倒地的那一天,非默和他在一起。骆一禾是仰面摔倒在地的。他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病,就像六指一样,在某一个分杈上多出一截,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为了海子的事,过分地操劳,已到精疲力竭的程度,最后终于倒下。骆一禾在天坛医院待了半个多月,他是5月12日进去的,5月31日去世,前后隔了18天。

那时候非默正在北京大学作家班读书,与骆一禾关系甚笃。“我听到海子自杀的消息是在3月28日早晨,当时骆一禾的夫人张扶是谢冕先生的研究生,和作家班有些来往,尤其与女诗人阎月君关系较密切,因为阎月君同一禾关系很好,始终尊阎月君为诗姐。27日,一禾得知海子的死讯后立即奔赴山海关去料理海子的后事。28日早晨张扶找到我和阎月君告知了我们这件事情。”

当时非默并没有太大的震惊。因为此前诗人的朋友圈中已经发生过多次死亡事件。女诗人蝌蚪的死,诗人雁北的死。但是因为非默跟骆一禾和西川的友情,看他们为海子的死奔走操劳,就很悲伤。当时骆一禾和西川到北大公开为海子组织募捐,他们在三角地募捐。西川跑到北大作家班的宿舍去,非默和别的诗人也都捐出自己的钱。“也不是很多。当时好像给了一百五十元,那时我们一个月生活费可能也就是几十块钱。”非默回忆道。

海子之死带来的哀伤是渐渐扩展的,非默看到骆一禾在海子身后的奔走和劳碌。

非默与海子和骆一禾共同出了一套诗丛。非默的诗集《隐蔽的手》和海子的诗集《土地》、骆一禾的诗集《世界的血》以及阎月君的诗集《月的中国》同属《世纪末诗丛》。诗集是小开本,三本书封面设计装帧风格类似,图案简洁。

“坦率地说,我当时对海子的了解很少。1987年4月,我在‘青春诗会’上认识西川,会后西川给我寄了一本海子和他合编的自己打印的诗集,诗集很薄,两人的作品加起来大约不超过50首的样子,都是短诗。从个人的趣味来说,我更喜欢西川而不喜欢海子。西川早期的诗有一种欧式的神秘主义气息,在表达上十分含蓄蕴藉,是我当时十分喜欢的。而海子那种青春年少的抒情与我个人的心境阅历相去甚远,故而对海子并未十分留意。后来西川回忆,海子至死时只有不多的几首诗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

当时有一种说法,北岛、多多、杨炼、芒克组织了一个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北京的诗人除了江河和顾城以外都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据说海子特别渴望加入这个俱乐部,但是同时很受排斥,海子的死曾被认为可能和这件事情有一些联系。但这个说法后来被多多否定了。“多多澄清说不是,他曾经对海子的诗有过比较粗暴的评论,但是他们最后对海子也接受了。后来在中央戏剧学院搞了一个大型诗歌朗诵会,在这个会上,芒克做了一个小车样的东西,插了25支蜡烛,还朗诵了海子的几首诗,来纪念海子的死。这也是来自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对海子的认可,或者说追认。”非默说。

“今天回想起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重新出现海子年轻、干净、纯粹的声音,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就会觉得这种声音特别珍贵。当时没意识到,但是现在意识到了——这种内心的忧伤,不是用语言能够轻易表达出来,当你回顾这些的时候,你内心的疼痛感只能一点点咀嚼。”“对我而言,海子自杀及海子在诗歌上的意义与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而显露出来的。显然,海子的诗及海子成了刚刚逝去的时代的一个象征。海子的死将中国近三十年的诗歌写作一分为二,海子之后,纯粹的抒情已不再可能。”非默说。

很多人是吃海子的奶长大的

1991年9月,胡续冬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

大一还在石家庄军训时,接触到了海子,带着敬仰之心读他的诗。“我周围一帮人,很多是吃海子的奶长大的,我年轻时也一天到晚恨不得想着自己变成太阳的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鹰。”

几乎所有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的诗人,特别是在各大高校依靠一种近乎于兄弟情谊的帮会伦理来相互砥砺的习诗者,都有一段迷恋在那时刚刚逝去的海子的时期。胡续冬也不例外。在习诗的早期生涯里,海子总是成为朋友们之间谈论诗歌的中心话题,关于他的诗歌理想、他的才能和禀赋、他的死亡和他可供汲取的技艺。

在北大,近10年以来,每年都有纪念海子的春季未名湖诗会,胡续冬是这个“传统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几乎年年都要参加,而每次在参加活动之前多少都要重温海子的作品。“我发现海子作品中的某些品质已经成为我们写作中牢固的后景,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某种前提,就像我们日常的言谈无须逐个用拼音拼读出来一样,他的写作抱负、写作伦理、写作技艺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常识和‘前理解’之中了。”胡续冬说。

很多人像胡续冬一样热爱海子,海子像流行明星一样被年轻人追逐。

最早对海子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地方,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里面很多文艺青年正处于农业文明的末期,却还没有摸索到现代化的踪迹,此后慢慢扩散到一线城市,影响了一大批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徘徊的无固定职业者身上,比如类似电影《立春》里的角色,比如聚集空间里的艺术家、摇滚乐队等,最后是城市的白领青年。“海子的诗歌,从批评的角度,从阐释的角度看,有很多种进入的可能性,有多层解读的可能性。落实在他诗歌的最直接层面上看,他的诗并不是像现在其他的诗歌,看上去比较繁复,具有迷宫一般的效果。他的诗从表层来看,都是容易打动人心的,包括语言的浓度,有时候具有的歌谣的效果,还有他对汉语特殊性的使用,比如说四个字一组的,四字音节词的使用,还有他对带有东方文化意韵的提炼,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可能直接抓住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他在读一种叫做诗的东西,他的诗符合读者对诗的一般性界定。”

1990年代初期,有两个人特别耀眼,他们通过罕见的、自下而上的大面积的阅读现象被社会所认识。一个是海子,一个是王小波。“通过对海子和王小波的民间阅读,其实大家都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在王小波身上,人们汲取到的是自由主义的精神力量,在海子身上他们认识到理想主义的风貌。”胡续冬说。

今年4月,台湾歌手潘越云演唱、姚谦填词的单曲《面朝海子》全球首播。这不是海子诗歌第一次被改编成歌曲传唱,但这是台湾第一次演唱与海子有关的歌曲。

在大陆,周云蓬、冬子、胡畔、黄金刚、孙嘉敏等歌手都演唱过海子的诗歌。

《九月》是海子的诗,这首流传甚广的诗歌被张慧生改编为吉他曲。

周云蓬听到过张慧生弹唱这支曲子,然而张慧生并没有留下唱片,他也自杀了。后来周云蓬凭着自己的回忆,按照他的理解改编了《九月》,他把这首民谣传唱了下去。

海子自杀时,周云蓬在东北,海子的诗歌还不在他的阅读范围。1995年,周云蓬到北京住在圆明园画家村,那时他开始知道有写诗的海子。但他对海子的诗歌敬而远之。“我觉得其实海子的诗对我不是很亲切的诗,它不是能够进入我日常生活的诗。它是让我不安的诗,或者是有刺激感的诗。我不会把它经常放在身边,只是偶尔看一看。我觉得海子对我来说是一道很炽烈的光,很刺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愿意让他经常出现。他的诗是好诗,但是我会不安。”周云蓬说。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1989】海子:

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

【三十而立·倒评年度人物】

1989年,海子死了。他的死似乎是在为那个时代注脚: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结束了。

但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仍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依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那个黄昏,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西川语)。

“正是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手指落日和天空/眼含尘土和热血/扶着马头倒下”(《太阳》)。尽管仍有无数的年轻人诵读这些诗句,但一个满怀梦想的时代毕竟结束了。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查湾人。1979年,15岁的海子携带着一个村里木匠制作的旧木箱进入北大法律系。这一年,电视台开始出现商业广告,皮尔卡丹带着一打法国美女在北京举行了时装表演。海子在中国结束政治磨难的年代里,从边远农村进入了当时思想最活跃的地域。

海子在大学的4年里,中国正处于巨变之中。“全国喇叭到处播都放那首歌:‘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那女声颤巍巍的,比‘文革’腔调温柔多了,脑门子青春痘还是七十年代的,忽然就新一代了。”(陈丹青语)

1983年,海子从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从1983年秋季到1989年春天7年多时间里,海子就居住在政法大学新校区。在学校分给他的、常年焚烧着印度香的小屋里,矮身量、红脸膛、头发凌乱的海子写下了《土地》、《大扎撒》、《太阳》、《弑》、《天堂弥赛亚》等一系列作品。“但海子生活在飞翔之中。”诗人欧阳江河说。

西川描述中的海子北京的最后居所洁净如坟墓。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梵高油画《阿尔疗养院庭院》的印刷品。左边房间里一张地铺摆在窗下。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块喇嘛教石头浮雕和一本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放满了书的大书架。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房间里没有电器。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把收入的大部分寄给父母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供三个弟弟上学。他不谙世事却知道昌平最便宜的誊印店是哪一家。

1980年代中后期,以北岛、舒婷为标志的朦胧诗时代已经过去,诗歌界,包括北岛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回答》这类诗,“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北岛语)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一种歌唱的、张扬自我理想、弥散浪漫理想摈弃世俗生活的抒情诗开始兴起。海子是此类诗歌的佼佼者。

1980年代正从一个荒凉的漫漫长夜中醒来,是一个富有诗的冲动和精神诉求的时代,是一个在“文革”的废墟上重新为生存寻找根基的时代。海子的诗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仍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那是一个以梦为马的年代。”欧阳江河说,“现在回想起来恍若隔世。”

欧阳江河是在1988年春天的一个夜晚认识海子的。那时流行“以诗会友”,而贫穷的海子会带着自己的诗稿漫游全国。欧阳江河忘记了海子那天晚上穿什么衣服,他喝得醉醺醺的,带着一些愤懑,朗诵了自己的长诗《土地》。

海子甚至会拿自己的诗到圈子以外的人群中去讨酒。诗人王家新回忆,有一次海子走进昌平一家饭馆,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的回答生硬却甚至也带有诗意,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死后,欧阳江河接到了西川发自北京的电报,那天下午他正和肖开愚在一家茶馆聊天,“我们都有一种末日感”。

从海子卧轨自杀开始,骆一禾病故、戈麦焚诗自沉、顾城杀妻自缢,人们说,海子启动了一个诗人死亡的多米诺骨牌。

诗人王家新的话代表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末日感”:1980年代(的诗),到海子为止了。

这种情绪一直纠缠着欧阳江河,直到1992年。一天晚上,欧阳江河到一个小酒馆,要了一桌子菜,对面的座位空着。“但我感到海子来了,他和我干杯。酒喝完后,我写了一首《晚餐》,说每一个死者,都会和我们告别两次。”

而第二次告别,欧阳江河的理解是对于以往那种“青春美少年式的写作”,而进入一种减速的、抑制的、巴洛克式的中年写作。

“而这样一种转变,海子是注定无法完成的。他永远是那种天才的、洋溢着少年精神式的写作。”欧阳江河说。

从1982年到1989年,海子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海子死后三年,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向深入。在此前后,诗和思想退出流行,大多数人轻快地拥抱一个新的时代,将1980年代的彷徨和沉重卸在身后。

海子在1980年代的最后一年自杀的。“他可能有预感,看到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欧阳江河说,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散文化的、自我嘲讽的、反讽的、身体语言的写作。

而代价是,海子式的写作,以及海子式的时代梦想,必须结束。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杨继斌

潘越云:从明天起,做个你诗里的人

4月,沉寂已久的台湾歌手潘越云复出歌坛。

潘越云加盟大国文化后的首支单曲《面朝海子》,全球同步首播。

《面朝海子》灵感来自海子的著名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呈现了人对平凡幸福的渴望,歌曲由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姚谦亲自操刀填词。潘越云在歌中唱道:从明天起/做个你诗里的人/身体力行放下姿态/从明天起/重新面对着世界/回到平凡渴望/搬入你形容的房子/从明天起/模仿你说过的幸福/我要别人相信真的。

此前,潘越云因为被曝光了婚变往事,遭遇了一段黑暗时期,当时好友姚谦送给她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潘越云深受感动,两人由此得到启发,将它发展为一首歌,姚谦特别以“从明天起”作为这首歌的开篇,与原词相呼应。

潘越云在台湾被称为“美声天后”。1985年11月,潘越云与齐豫合作发表三毛个人传记式作品专辑《回声》,《回声》成为滚石第一张、同时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是三毛拿了一叠词去找滚石,希望能把这些歌词变成歌曲。但她写的那些歌词都太古典,并不十分合适演唱,只有《晓梦蝴蝶》这一首用上了。虽然歌词并不十分合适,但当时的潘越云和齐豫都是三毛粉丝,都希望能够跟三毛合作,于是便劝说三毛把自己的故事写成歌。三毛被说服,把自己的故事写进了《回声》中的12首歌里,《回声》成为三毛惟一的一张有声作品。

5月22日,潘越云在台湾为汶川地震义演结束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台湾歌手潘越云 图/大国文化

我从他的诗里读到我向往的生活

潘越云经常在录音前阅读海子的诗歌。她把《面朝海子》看作是对海子的感念,她说:“他年纪轻轻就结束生命,令人感伤,但他的文学作品充满才华,充满温暖和感动。”

演唱《面朝海子》是我跟姚谦第一次合作,以前对姚谦的作品非常熟悉,一直都没有机会唱他的作品,这一次跟他合作,我很珍惜。

我是因为制作这首单曲,才开始对海子的了解。

慢慢地从他的诗和关于他的一些简报中,对他个人也有了理解,发现他真的是非常有才华。我从他的诗里读到我向往的生活,他的诗里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住的房子的环境就是面朝大海,我住的地方就叫澹水,澹水的夕阳是台湾的八大美景之一,在澹水可以看帆,可以看海,它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近郊。我在澹水住了二十几年,我是个很喜欢看海的人。所以当我读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到他描述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觉得那根本就是我的生活。

海子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选择自杀,为什么他会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他的生命,我其实可以感受得到,他一定是很孤独的,没有人懂他,因为他太有才华,他对事情的看法跟常人不一样,周遭的人没有人懂他的。虽然我跟他完全不相识,但是坦白说,蛮心疼的,很心疼他。我觉得他心里一定很苦,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让人很不舍。

我觉得其实作家也好,歌手也好,艺人也好,他们都是在艺术领域里的。我觉得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当然跟一般人比较不一样,他们整个的观点,整个感触都会跟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作家像川端康成,还有三毛,他们都不是以自然的方式结束生命的,都是用自杀的方式,像海子这样。他们都是一身的才华,正因为非常有才华,所以导致周边的人比较不理解他们,也不懂他们,我觉得他们内心世界都是非常寂寞的,他们那种孤独感,我其实可以感受得到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那种寂寥,有那种孤独感,有那种不能被人理解的落寞,只是人们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我可以感受得到他们那种孤独感

1985年11月,潘越云跟齐豫合作发表了三毛传记作品专辑《回声》,这是滚石唱片发行的第一张CD专辑。这张专辑成为潘越云音乐生涯重要的标志。因为这张专辑,潘越云个人跟三毛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当年三毛经历的内心困境和精神危机,使潘越云感同身受。

那段时间,我大概前后有半年都跟三毛在一起,听她讲了很多她到世界各地漫游的经历,她讲了很多的故事给我们听,我们都在她家里,和她开会。最幸福的就是看到她家里有很多的书,三毛讲她的经历给我们的时候,就好像在说故事一样的。她讲的很多的故事都很美。在她的家里,我是最少出声的那一个,就是坐在那里听她说话。然后她就说我——你看她坐在那儿不说话,就好像一幅画一样的——那是她对我的形容,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她是一个很敏感的人,非常敏感。她很关怀别人,她把心里的亲情都用到关怀别人的身上,所以她也是一样,了解她的人就特别少。三毛后来也是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当时知道她的消息很难过,心里面很痛,她就是我的一个良师益友,非常不舍。其实我跟齐豫做《回声》这张唱片之后,过了很多年三毛才结束她的生命,但是我们合作《回声》这张唱片大概有半年多,唱片出来之后,我们就跟她还有齐豫,到台湾的各个大学做宣传,三毛去做一些演讲,这张唱片推广到各个大学,很受欢迎。

17岁的时候,父母亲先后去世。我一个人自力更生,为生活打工,半工半读,那段时间其实我过得非常孤独。可是你知道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我不愿意别人跟我一起分享,我喜欢自己一个人承担那个孤独。现在想那是很美的,非常美的一种经历。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我要求自己在生活当中尽量不要出差错,即便出差错,我要很清楚地知道我的差错在哪里。我对自己还蛮有信心。还不会出现很大的差错。我觉得在我的生活跟我的事业之间,我分得很清楚,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我其实可以把自己规划得很好。

我要说平凡的幸福是我的生活理想。幸福,不一定是说要赚大钱或者说过奢侈的生活,我觉得你工作一天,在很长的工作时间之后,突然间收工了,可以吃一次很棒的晚餐,那我就觉得很幸福了。所以我觉得我对自己的规划还是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的生活本来就很简单,简单不是说就像一张白纸,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是最难的。但是简单的生活就是幸福,这是我的座右铭。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杨键说海子

中国新诗三十年第一件震惊人们的事情就是北岛说出了“我不相信”四个字,第二件是海子的自杀,他是朦胧诗之后中国的第二个诗歌高潮,他以自己赤诚的诗歌,第一次告诉我们诗歌的本质就是牺牲,其实,这也是文明的本质。海子最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诗歌有时并非他所言说,而是树神、山神、水神、麦粒之神,有时还是死神所言说,他的诗有点被附体的感觉。海子痛苦的中心实际上是中国农业文明崩溃的痛苦,他的死宣告了农业文明在中国的瓦解,他应当是农业时代的最后挽歌,但他并非毛时代的产物,而是泥土、河水、盐巴的产物,并且最大限度地冲击了那个时代的空洞语言,使之变得诚恳、新鲜、敏感度极高。海子的死意味着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声。海子死后,中国开始大踏步迈进了市场经济,海子如果在这个以市场、以消费和娱乐为中心的时代活着,也许并不能胜任。海子有时也会凭空而来,胡言乱语一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共同的断裂。海子再也不可能知道,他死之后所发生的这一切,也许这正是诗歌的神妙之处。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

在我的专题学习里,原先设置涉及到诗歌内容的并不多。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诗歌似乎已经老去、死去。不是有人说过“现在还有谁读文言文”吗?但很早我就听说过——“现在还有谁读诗歌?”尽管这样,我还是选择了“中国当代诗歌”做专题。我还是要我的学生从《诗经》《楚辞》开始这专题学习的漫长之旅。我总有这样的感觉,诸子是我喜欢的,诸子中的老子,特别是庄子是我更喜欢的。但诗歌,不管哪个时代的诗歌,似乎那块土地更纯粹、纯净。所有的诗人(歌者)都像孩子,不设防,没顾忌,讲人话,率性歌哭,任性而为。不像成年人,活得累!

所以,我相信——卡莱尔讲的:“诗人是世界之光。”

所以,我相信——苇岸讲的:诗人的“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

所以,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从来不曾阅读过诗歌,应当是人生的一种不幸。

所以,我相信,即使在“诗人饿死”的今天,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去读诗。因为我的学生说过,当我们为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仰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在诗人之光的带领下,以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拥抱生活。


相关内容

  • 四首海子的诗谱曲的民谣,以纪念诗人的忌日
  • 1989年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的列车轮下与这个世界一刀两断. 但在天堂里的诗人大概并不寂寞,因为每年的这一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出来,以诗人的忌日为名,进行纪念. 大约大家所要怀念的,不仅仅是27年前死去的诗人,也是这个时代越来越缺失的诗歌的情怀. 除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外,又有多少人读过海 ...

  • 海子[面朝大海_春暖花开]赏析
  • 喜欢诗歌,不同心情喜欢读不同的诗.<海子的诗>放在书架外沿,最常读的时刻,是黄昏.翻开海子的诗,仿佛一座安宁的灯塔,带你静静向过去回望.读不太懂,但觉得美,有时想,也许正因为不太懂,新鲜的美感才常存. 有趣的是,不同时期读同一首诗,理解和感受又不相同.这时便能清楚地感到时光在流逝.据说战 ...

  •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2
  • 小学语文培训小结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我们要做到:"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读书一生"."海纳百川."教师这一行业更需要有挤的精神!挤时间思考.挤时间看书.挤时间学习.挤时间写作!挤时间 ...

  • 面朝大海教案3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信阳师院 数学一班 刘慧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海子生平及作品,掌握诗歌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诵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2.感受诗意,体会诗人蕴藏在诗意中的感情及意境.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并 ...

  • 海子诗歌理想
  • 海子诗歌理想探析 摘要 作为一位在短短五年时间里(1984-1989)就创作出将近三百首高质量的抒情短诗和数万行总名为<太阳:七部书>的"大诗"的诗人来说,海子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于同时代诗人的诗歌理念.在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更不断超越和发展完善,形成独具一格的诗歌理想. ...

  • 海子诗歌的影响研究
  • 第26卷第4期 2011年4月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Vol.26,No.4Apr.2011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1.04.020 海子诗歌的影响研究 周 勇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从海 ...

  • ▕|▌生命中的蓝色 欧美唯美另类歌曲集 ||▍
  • 面对音乐,面对生活,面对我们的困惑和疑虑,是什么可以给我们解脱的力量,是什么能够让我们有生存的勇气,是什么值得我们无怨无悔,那些答案也许不会主动的带你去解脱,但是请记住自己的信仰,我们终将超越即将空虚的灵魂,飞向梦的星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 <今天画海,下一天画蓝>,很诗意的名字,美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体现的感情. 理解诗歌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关于作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 ...

  •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
  •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一) 我总觉得海子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说别的,有几个想自尽的人会选择卧轨自杀?在我眼里,海子不仅是个扑朔迷离的诗人,更是最接近灵魂的人,他好像能感受到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东西.百度一下,一句"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