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作者:陈方正

来源:《读书》2014年第06期

初次接触到牛津教授道斯(E.R.Dodds)的新书《希腊人与非理性》,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当时觉得书名很吸引人,读来也似乎顺理成章,但整体意义却摸不着头脑,只好搁置一旁。将近四十年后,蒙余英时教授相赠长篇论文预印本Between the Heavenly and the Human(一九九八),其中特别引用道斯的大作,方才有拨云雾见青天,豁然开朗之感。余先生的文章已经很完整,却迟迟未见发表,似乎颇有藏之名山,以待来者之意,日久就不免淡忘了。直到最近两三年,才又不时听到此文行将扩展为中文专著出版的消息,而重新燃起先睹为快的期待。因此,上月此书出现于案头的时候,心中泛起“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是再自然不过。算起来,余先生这本《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从最初构思、酝酿以迄今日面世,已经相隔十六七年光阴,即使撇除他埋首于《朱熹的历史世界》那几年不计,亦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矣。

此书与《朱熹的历史世界》迥然不同,篇幅不及后者四分之一,作者所花时间、精力,似乎反而加倍,这是什么缘故呢?此中关键当在于本书“引论”劈头提出来的大问题,即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切意义何在。也就是说,到底何谓“天”,何谓“人”,何谓“合一”?历来对此问题的讨论、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观点则南辕北辙,各出机杼,迄无定说。余著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它虽然是一部思想史,与传统哲学观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出发点则牢牢立足于史学,处处以证据为依归,有意识地抗拒了以观念释观念,或求观念之发挥的倾向。其次,它所应用的材料虽然以传世典籍为主,但又竭力突破此藩篱,征引了大量最近出土文献。第三,它所援引的观念、论点远远超出国学传统,最明显的是以雅斯贝斯(Karl Jaspers)的“轴心突破”(axial breakthrough)为整体理论框架,并且大量引用日本和西方学者论著、意见,乃至萨满教(Shamanism)与古希腊宗教演变的关系。纵观全书,其格局实不啻布下天罗地网,将上述中心问题层层包围,以狮子搏兔之势将它诡谲变幻,隐藏在重重历史障雾之中的真面目锁定,然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所以问题虽然古老、简单而广为人知,但唯其如此,要探幽抉微,发千古之覆,以求得确切不移的答案,那有如庖丁解牛,自须视为止,行为迟,踌躇斟酌再三。英时先生以十年辛苦方得完成此大业,其中道理可能就在于此吧?

那么,此书对“天人合一”问题所得到的解答究竟为何呢?粗略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开始于远古巫文化的“降神”,至终则蜕变为孔、孟、荀、老庄等古代哲学家所倡导的精神与道德修养。这蜕变是个曲折漫长过程,它所代表的,就是雅斯贝斯所谓“轴心突破”,即人类多个主要文明在大约公元前八至公元前四世纪间,所各自发展的精神觉醒与哲学化运动。在中国,通过此运动,“天”、“人”、“礼乐”、“德”、“道”等关键观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因此,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来看,此书也是一部“轴心突破”展现于中国的历史。

这段历史相当错综复杂,根据余书的分析,它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在远古即“民神杂糅”时期,“天人合一”指巫文化的“降神”,亦即上天神灵通过巫师作法,降附于人身,这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作者:陈方正

来源:《读书》2014年第06期

初次接触到牛津教授道斯(E.R.Dodds)的新书《希腊人与非理性》,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当时觉得书名很吸引人,读来也似乎顺理成章,但整体意义却摸不着头脑,只好搁置一旁。将近四十年后,蒙余英时教授相赠长篇论文预印本Between the Heavenly and the Human(一九九八),其中特别引用道斯的大作,方才有拨云雾见青天,豁然开朗之感。余先生的文章已经很完整,却迟迟未见发表,似乎颇有藏之名山,以待来者之意,日久就不免淡忘了。直到最近两三年,才又不时听到此文行将扩展为中文专著出版的消息,而重新燃起先睹为快的期待。因此,上月此书出现于案头的时候,心中泛起“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是再自然不过。算起来,余先生这本《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从最初构思、酝酿以迄今日面世,已经相隔十六七年光阴,即使撇除他埋首于《朱熹的历史世界》那几年不计,亦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矣。

此书与《朱熹的历史世界》迥然不同,篇幅不及后者四分之一,作者所花时间、精力,似乎反而加倍,这是什么缘故呢?此中关键当在于本书“引论”劈头提出来的大问题,即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切意义何在。也就是说,到底何谓“天”,何谓“人”,何谓“合一”?历来对此问题的讨论、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观点则南辕北辙,各出机杼,迄无定说。余著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它虽然是一部思想史,与传统哲学观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出发点则牢牢立足于史学,处处以证据为依归,有意识地抗拒了以观念释观念,或求观念之发挥的倾向。其次,它所应用的材料虽然以传世典籍为主,但又竭力突破此藩篱,征引了大量最近出土文献。第三,它所援引的观念、论点远远超出国学传统,最明显的是以雅斯贝斯(Karl Jaspers)的“轴心突破”(axial breakthrough)为整体理论框架,并且大量引用日本和西方学者论著、意见,乃至萨满教(Shamanism)与古希腊宗教演变的关系。纵观全书,其格局实不啻布下天罗地网,将上述中心问题层层包围,以狮子搏兔之势将它诡谲变幻,隐藏在重重历史障雾之中的真面目锁定,然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所以问题虽然古老、简单而广为人知,但唯其如此,要探幽抉微,发千古之覆,以求得确切不移的答案,那有如庖丁解牛,自须视为止,行为迟,踌躇斟酌再三。英时先生以十年辛苦方得完成此大业,其中道理可能就在于此吧?

那么,此书对“天人合一”问题所得到的解答究竟为何呢?粗略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开始于远古巫文化的“降神”,至终则蜕变为孔、孟、荀、老庄等古代哲学家所倡导的精神与道德修养。这蜕变是个曲折漫长过程,它所代表的,就是雅斯贝斯所谓“轴心突破”,即人类多个主要文明在大约公元前八至公元前四世纪间,所各自发展的精神觉醒与哲学化运动。在中国,通过此运动,“天”、“人”、“礼乐”、“德”、“道”等关键观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因此,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来看,此书也是一部“轴心突破”展现于中国的历史。

这段历史相当错综复杂,根据余书的分析,它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在远古即“民神杂糅”时期,“天人合一”指巫文化的“降神”,亦即上天神灵通过巫师作法,降附于人身,这是


相关内容

  • 汤一介哲学 | 会东西之学,成一家之言
  • 我觉得司马迁的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非常好的,但是不是可以加上一句,使之成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会东西之学,成一家之言. 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时代,如果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那当然可以"成一家之言".但到20 世 ...

  • 从[太史公自序]看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
  • 司马迁的<史记>是被公认的"史家之绝唱",因此它的写作动机也历来被人们不断的探讨.他曾用"成一家之言"来概总自己写作的目的.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在< ...

  • 语文资料2
  • 一·韩愈的背景资料 (1)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qu ...

  • 唐君毅 : 汉人之通古今之变之历史精神
  • 通古今之变之历史精神 先秦之人文的思想与一切非人文.超人文.次人文的思想,经秦代法家之反人文的思想与政治力量之压迫,而沉入社会底层,自然互相混杂.超人文的道家思想所化出的神仙思想,非人文的阴阳家思想,与儒家之人文思想,三者互相混杂的产物,即始于秦汉之际而盛于西汉之谶纬思想.这种思想附托于儒家之经与孔 ...

  • [史记]文学特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内容提要:司马迁是以文学笔法担当历史叙述的,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承担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观的.在以文学的笔法叙述历史时,司马迁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人.在<史记>人物传记叙述时,司马迁有意识地建立了"通古今之变"与"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之间的关系.在叙述&q ...

  • [史记]的读书心得
  • <史记>的读书心得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构建了一套新的史书体制,由西汉时期司马迁撰著.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

  • 贯通古今之史学典范-[史记]
  •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历经13年完成.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合称"史学双壁".全书共130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quo ...

  • 老子思想 普世价值
  • --学研<道德经>感悟谈 张金泰 老子<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朽巨著,又是指导社会与人生践行的永恒宝典.当今中外学者公认,<道德经>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世界共同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历史呼唤先哲智 ...

  • 六一居士练习
  • <报任安书>巩固练习 姓名: 学号 : 一.翻译下面的句子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辱哉? 3.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5.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