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定稿)

加快推进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开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城乡交融、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基本成熟。因此,正视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发展中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任务。

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开县的县情特征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东接巫溪、云阳,南依万州,西邻四川开江、宣汉,北连城口。距万州40公里,距重庆市330公里(经万开高速公路缩短为28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34-2626米(县城167米)。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耕地100万亩,辖3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48个村60个社区。开县基本县情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大”:一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猪、山羊、柑桔、药材基地县,粮食、肉类总产量分别位居全市40个区县第3位和第4位,水果总产量居全市第1位。二是人口大县。2007年末户籍人口158万,在全市40个区县中居于第2位(仅次于万州),是全市、全国劳务工作典型试点县,常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6万人,劳务收入20多亿元,

占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已成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三是贫困大县。2002年开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止2007年底,全县有市级特困村157个,贫困人口24.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7.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1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热切期盼农村经济和自身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同时,作为农业大县,要建设经济强县,也必须推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二)开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轨道快速健康。2007年开县生产总值达到91.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7%,比1997年增长2.0倍,十年平均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开县生产总值为7923元,比1997年净增5357元。尤其是2002年以来,开县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发展要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期。2002年至2007年,开县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2.6%、12.1%、 13.7%、12.5%、15.7%。全县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全市的位次分别由2001年的第19位、第3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7位、第19位,分别上升了2个和15个位次。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优势产业得到培育。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协作,全县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40.1:29.7:30.2调整为2007年的25.0:42.0:33.0,三次产业的次序由“一三二”变为“二三一”。一是优质农产品稳步增长。2007年,粮油、肉食、柑桔三大优质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8.96亿元、10.96亿元、1.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8%、36.4%、

4.8%。二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2007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6.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5亿元。三是工业支柱行业迅速壮大。全县围绕能源、建工建材、绿色食品加工、天然气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扶优扶强骨干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对全县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开县生产总值的3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1%;能源、食品、建材、轻纺服装四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增加值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2%。2007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个,超5000万元的企业11个。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观。一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县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达3.1万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5%,各种造林2.6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城乡用电状况得到改善。2007年末,全县变电站达20座,总容量达202.2MVA 。居民人均用电量达84度,比1997年增长3.5倍。大规模的电力投资使开县输变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缓解了电力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三是道路状况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县硬(油)化公路达到471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221公里,增长88.4%;乡镇公路水泥(油)路率达到87%;全县第一条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通过实施的“百村千公里”工程,新建村社公路1700公里,95%的行政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8037公里,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四是通讯状况得到改善。2007年末,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2.3万门,拥有移动通信用户 24.2万户;互联网达到3.2万户。

4、社保体系不断健全,社保能力日益提高。目前,开县已初步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末,养老保险、医疗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3万人、4.3万人,享受城镇低保2.48万人,农村低保4.3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7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序推进。

5、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吸纳带动作用增强。开县抓住移民迁建机遇,按照生态滨湖城市定位,以新城为核心,以城区拓展、人口转移为重点,由里向外,由北向南,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切实增强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散功能。2000年以来,全县城镇人口由18万人增加到35万人,城镇化率由15.0%提升到30.3%。新县城建成区面积、入住人口由2002年的1.9平方公里、

1.9万人增加到20平方公里、20万人。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开县是一个资源大县,优质煤储量1.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560亿立方米,属国家级大气田,已开采利用15口高产气井,年产气量13亿立方米。正在开发的罗家寨气田2007年底投产后,全县天然气年产量可达20亿立方米,将占全重庆的50%以上,已探明的矿藏有石英、铁、铅、铜、绿豆岩等24种,目前已开发利用14种。以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刘帅纪念馆、刘帅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全县森林面积112万亩,生物种类繁多,有野生动植物1800多种,林区盛产天麻、党参、厚柏、黄莲等中药材。丰富的资源,为开县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建立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将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也将转向农村。开县是农业大县,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营造城乡共荣的良好氛围。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构建起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宏观形势上看,将有利于开县逐步营造起城乡共荣的良好氛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3、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同富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开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将加快,将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4、重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利于率先探索城乡发展的新模式。国务院已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统筹

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方面,将是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5、开县被纳入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有利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发展起点,推动重庆在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渝东北地区是“一圈两翼”总体布局的重要支撑,是全市实现“加快”和“率先”的助推器。按照《重庆市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县处于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是未来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发展的“引擎”板块和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在区域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初步显现。

6、移民迁建和开发步伐加快,有利于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三四期移民重点县,随着今年整体搬迁任务的完成,库区工作将进入以移民搬迁为主向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库区产业空虚和开发性移民工作,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用好用活库区移民开发等政策,大力培育库区骨干产业,将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制约因素

1、农村人口量多面广,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开县2007年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年新增农村劳动力2000

多人,按照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2020年全县总人口将达到165万左右,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新增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而全县常用耕地不足1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量小,今后十多年,全县将有3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随着耕地的逐步减少,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将使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村人口多,素质不高,产业承载能力低,给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2、城乡产业关联度低,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目前,开县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镇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产业关联度不高,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没有形成有机联系;乡村非农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行业管理之外,既无所不包,又自成体系;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使得农村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后,发展空间受到明显制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农民分享城镇和工业发展的成果。同时,由于国家在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被严格分割开来,城镇和城市居民处于主导地位,二元结构的陈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其基本构架没有动摇。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下,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开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0元,比1997年增加1729元,年均增长7.3%,但是,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农业边缘化趋势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6元, 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1。并且,从

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支出结构和范围看,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资料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实际收入水平。

4、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城乡建设发展不够协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开县农村居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2%;拥有教师人数55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1%;每户拥有的供电容量1千瓦,不到城镇居民的1/10;农村居民有线电视覆盖率比城镇居民低30多个百分点;自来水使用率比城镇居民低80多个百分点,农村道路状况与城镇相比差距更大。

5、农村居民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全县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9年,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年多,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据调查,我县农民到城镇、企业转移就业的不同文化层次分别为高中及上文化程度的占6.0%,初中占60.7%,小学占31.4%,小学以下占1.9%。全县仅有农民技术员755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其中具有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称的分别为3936人、2250人、1337人、30人。由于农村居民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就业渠道、就业岗位受到较大限制。

6、农村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城乡制度差异未能消除。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年,而农村社会保障却刚刚起步,比城镇落后20年时间。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等仍然制约着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人口、土地与劳动力不能按市场规律进行流动,农民进城缺乏有效动力,农村土地负荷难以减轻,农村城镇化进程难以加快。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开县加快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的重要核心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开发示范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滨湖城市,在渝东北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县域为载体、以民生为根本,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二)基本原则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根本,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二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是以强化公共财政为支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四是以创新机制制度为基础,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文明差距。

(三)战略目标

1、近期目标(2006-2010年)

强化“五个促进”: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加快发展。到2010年,开县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二是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00元,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比2005年缩小500元,每100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达到城镇居民的80%,比2005年提高10-40个百分点。三是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公路通村率达100%,乡村公路硬、油化率达75%,农村居民户均用电容量达10千瓦,农村自来使用率达40%,有线覆盖率达60%,电话通村率达100%,农民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年,每万人农村人口拥有医疗卫生人员40人、教师30人,逐步缩小城镇和乡村在基础设施上差距。四是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0年,农村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享受率达到城镇居民的40%,比2005年提高10-40个百分点。五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10年,开县常住人口114万人,比2005年减少2万人;农村人口74万人,比2005年减少10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40万人,比2005年增加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比2005年提高7.8个百分点。

2、中期目标(2011-2015年)

实现“四个均衡增长”:一是城乡经济均衡增长。力争到2015年,开县生产总值突破280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2番,年均增长达到1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17%;常住人口95万人,城镇人口43万人,城镇化率达45%;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城镇和农村人均生产总值之比由2005年的2.8:1缩小为1.8:1。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到2015年,城乡居民生活实现宽裕小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0元,年均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年均增14.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2.97:1缩小到2.8:

1。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增长。到2015年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要达到城镇居民的60%以上。四是城乡建设投入均衡增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坏境。2010-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投入要达到城镇居民的50%以上。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城乡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开县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32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500元;常住人口85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59.5万人,建成以新县城为核心,以半小时车程为半径,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人的大城市,城镇化率达到70%。

四、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打造“汉丰湖经济圈”,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板块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以工业化成果促进农业发展的能力和物质条件。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县工业基础较弱、城市化水平较低,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立足开县县情特征和经济发展现状,着力打造“汉丰湖经济圈”,以“三化”(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带动“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核心区域和中心载体。在措施上,一是要促动人口由北向南转移,强力推进50万人口大城市建设。利用移民迁建机遇,按照生态滨湖城市定位,以新城为核心,以城区拓展、转移就业为重点,到2020年,建成以新县城为核心,以半小时车程为半径,以汉丰、镇东、丰乐、白鹤、厚坝、渠口、赵家、镇安、竹溪为组团,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人的大城市。二是要促动产业由北向南聚集,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板块。紧紧抓住开县被市委、市政府纳入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的有利条件,依托县内丰富的能源、矿产、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开县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主动承接“一圈”和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天然气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现代制药、新型建材、商贸物流等产业,着力将开县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产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

发展的“引擎”板块和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力争到2020年,“汉丰湖经济圈”常住人口占全县的60%以上,生产总值占全县的80%以上。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特色规模经营,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必须转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一是要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业。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促进耕地、林地、养殖水面向种养大户和生产能手集中,使自然资源与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发挥最大生产潜力,为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学化以及城乡互动、工农互动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要壮大特色农业基地,建好工业的“第一车间”。要转变农业发展思维,树立农业工业化生产理念,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为此,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实际,找准方向、科学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培育壮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将农业作为工业的原料生产地、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密切工农关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润返还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创办生产基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确保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业基地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7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到10万人以下。

2、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培育环保新型工业,构筑城乡一体化产业链条。工业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构筑城乡一体化产业链条。一是要打造工业集约发展平台。争取上级政府对本地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政策性倾斜支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主动承接“一圈”和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工业集约发展和节约发展。二是要培育特色工业基地。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生态环保型和科技型产业,加快培育以煤炭、天然气、电力等为主的能源基地,以优质粮油、肉食、柑桔加工等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壮大工业支柱。三是要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运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科技企业比重;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非公制企业比重;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外资企业和返乡创办企业比重。四是要盘强重点骨干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壮大一批高起点、外向型、辐射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能力。力争到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增加值达200

亿元。

3、转变商贸发展方式,创新流通服务机制,健全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必须有效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要素和商品的流动,使城镇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流动中整合成联动发展的优势。一是要高标准打造本地核心商圈,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骨干企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现代商贸市场体系。二是要发挥本地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工业物流园区,以核心商圈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对外贸易市场为依托的出口贸易平台,促进仓储、物流、中介、餐饮、会展、房地产、金融、保险、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等服务业发展。三是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既要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也要抓第三产业,突出多产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情况下,一方面,要促动工农业生产为商贸市场提供适路对销的产品,以生产的发展丰富商品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商贸服务业的繁荣,为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拓展商品市场和信息服务。做到城乡共荣、农工商一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以核心商圈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直辖十年来,重庆改革发展的历程证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单是城市的,而是城乡共同的。城乡统筹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目前,

城镇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镇化应是政府统筹的重点,次发达、欠发达及不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尤需强有力的统筹。一是城镇化要与农业的现代化相结合。城镇化的目标,是通过城镇化促使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步入现代城市水平。一方面,要改变落后地区以梨、耙、镰刀为主要生产工具的非现代就业现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为扩大城镇规模奠定人力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就业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进城农民和未进城农民共享城镇化成果。二是城镇化要与政策制度创新相结合。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增长,进城居住、就业的农民日益增多。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创新土地流转、公平就业、户籍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三是城镇化要与扩大城镇就业空间相结合。在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商贸、餐饮、文化、娱乐、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为进城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四是城镇化要与农民市民化相结合。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减少农民,而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要给予进城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医保、低保、住房等国民权利,同时,要利用社区成人学校、老年大学等载体,加大对进城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让农民从思想意识、法制意识、文明举止等方面与市民融为一体。五是城镇化要与人口内聚外迁相结合。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城乡发展的趋势所在。要鼓励欠发达地区人口从山区流向平坝,由农村流向城镇集聚,向发达地区梯次转移。通过内聚外迁,优化人口区域布局,降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负荷。力争到2020年,全县累计净转移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达

到70%。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养老、低保、医疗、失业等主要险种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但是,面对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社会保障还是刚刚起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尤其要提高以下三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务工农民多数是离开土地,进城入镇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为数众多的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离开土地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优先目标。目前,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日渐突出,要针对农村社会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通过个人缴费、村组集体给予补贴、政府扶助等途径筹集资金,探索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建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相衔接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确保更多的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三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许多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游离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此类人员对参加社会保障有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有的想参保却找不到相应的渠道。因此,

要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新形势,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灵活就业的人员社会保障水平。

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及对策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长远规划与狠抓当前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前提,必须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确保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实施规划要只争朝夕,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根据现有条件和基础,认真研究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到长规划、短安排,扎扎实实地推进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阶段性发展确保长远目标的发现。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依靠经济的发展,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强化统筹发展的观念,按照实现全面进步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坚持城乡联动共荣,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促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切实把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把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管理和社会事业的一体化。要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使农村能更好地接受城市文明。

(四)坚持发挥市场作用,正确处理加强政府导向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统筹优化城乡资源配臵,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为此,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制定政策、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必须关注民计民生,坚持以

人为本。作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各级政府要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和公共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注重乡村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制度、医保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开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城乡交融、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基本成熟。因此,正视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发展中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任务。

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开县的县情特征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东接巫溪、云阳,南依万州,西邻四川开江、宣汉,北连城口。距万州40公里,距重庆市330公里(经万开高速公路缩短为28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34-2626米(县城167米)。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耕地100万亩,辖3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48个村60个社区。开县基本县情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大”:一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猪、山羊、柑桔、药材基地县,粮食、肉类总产量分别位居全市40个区县第3位和第4位,水果总产量居全市第1位。二是人口大县。2007年末户籍人口158万,在全市40个区县中居于第2位(仅次于万州),是全市、全国劳务工作典型试点县,常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6万人,劳务收入20多亿元,

占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已成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三是贫困大县。2002年开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止2007年底,全县有市级特困村157个,贫困人口24.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7.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1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热切期盼农村经济和自身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同时,作为农业大县,要建设经济强县,也必须推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二)开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轨道快速健康。2007年开县生产总值达到91.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7%,比1997年增长2.0倍,十年平均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开县生产总值为7923元,比1997年净增5357元。尤其是2002年以来,开县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发展要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期。2002年至2007年,开县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2.6%、12.1%、 13.7%、12.5%、15.7%。全县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全市的位次分别由2001年的第19位、第3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7位、第19位,分别上升了2个和15个位次。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优势产业得到培育。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协作,全县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40.1:29.7:30.2调整为2007年的25.0:42.0:33.0,三次产业的次序由“一三二”变为“二三一”。一是优质农产品稳步增长。2007年,粮油、肉食、柑桔三大优质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8.96亿元、10.96亿元、1.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8%、36.4%、

4.8%。二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2007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6.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5亿元。三是工业支柱行业迅速壮大。全县围绕能源、建工建材、绿色食品加工、天然气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扶优扶强骨干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对全县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开县生产总值的3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1%;能源、食品、建材、轻纺服装四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增加值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2%。2007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个,超5000万元的企业11个。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观。一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县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达3.1万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5%,各种造林2.6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城乡用电状况得到改善。2007年末,全县变电站达20座,总容量达202.2MVA 。居民人均用电量达84度,比1997年增长3.5倍。大规模的电力投资使开县输变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缓解了电力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三是道路状况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县硬(油)化公路达到471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221公里,增长88.4%;乡镇公路水泥(油)路率达到87%;全县第一条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通过实施的“百村千公里”工程,新建村社公路1700公里,95%的行政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8037公里,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四是通讯状况得到改善。2007年末,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2.3万门,拥有移动通信用户 24.2万户;互联网达到3.2万户。

4、社保体系不断健全,社保能力日益提高。目前,开县已初步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末,养老保险、医疗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3万人、4.3万人,享受城镇低保2.48万人,农村低保4.3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7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序推进。

5、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吸纳带动作用增强。开县抓住移民迁建机遇,按照生态滨湖城市定位,以新城为核心,以城区拓展、人口转移为重点,由里向外,由北向南,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切实增强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散功能。2000年以来,全县城镇人口由18万人增加到35万人,城镇化率由15.0%提升到30.3%。新县城建成区面积、入住人口由2002年的1.9平方公里、

1.9万人增加到20平方公里、20万人。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开县是一个资源大县,优质煤储量1.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560亿立方米,属国家级大气田,已开采利用15口高产气井,年产气量13亿立方米。正在开发的罗家寨气田2007年底投产后,全县天然气年产量可达20亿立方米,将占全重庆的50%以上,已探明的矿藏有石英、铁、铅、铜、绿豆岩等24种,目前已开发利用14种。以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刘帅纪念馆、刘帅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全县森林面积112万亩,生物种类繁多,有野生动植物1800多种,林区盛产天麻、党参、厚柏、黄莲等中药材。丰富的资源,为开县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建立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将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也将转向农村。开县是农业大县,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营造城乡共荣的良好氛围。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构建起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宏观形势上看,将有利于开县逐步营造起城乡共荣的良好氛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3、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同富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开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将加快,将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4、重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利于率先探索城乡发展的新模式。国务院已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统筹

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方面,将是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5、开县被纳入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有利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发展起点,推动重庆在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渝东北地区是“一圈两翼”总体布局的重要支撑,是全市实现“加快”和“率先”的助推器。按照《重庆市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县处于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是未来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发展的“引擎”板块和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在区域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初步显现。

6、移民迁建和开发步伐加快,有利于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三四期移民重点县,随着今年整体搬迁任务的完成,库区工作将进入以移民搬迁为主向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库区产业空虚和开发性移民工作,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用好用活库区移民开发等政策,大力培育库区骨干产业,将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制约因素

1、农村人口量多面广,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开县2007年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年新增农村劳动力2000

多人,按照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2020年全县总人口将达到165万左右,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新增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而全县常用耕地不足1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量小,今后十多年,全县将有3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随着耕地的逐步减少,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将使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村人口多,素质不高,产业承载能力低,给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2、城乡产业关联度低,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目前,开县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镇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产业关联度不高,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没有形成有机联系;乡村非农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行业管理之外,既无所不包,又自成体系;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使得农村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后,发展空间受到明显制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农民分享城镇和工业发展的成果。同时,由于国家在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被严格分割开来,城镇和城市居民处于主导地位,二元结构的陈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其基本构架没有动摇。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下,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开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0元,比1997年增加1729元,年均增长7.3%,但是,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农业边缘化趋势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6元, 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1。并且,从

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支出结构和范围看,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资料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实际收入水平。

4、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城乡建设发展不够协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开县农村居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2%;拥有教师人数55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1%;每户拥有的供电容量1千瓦,不到城镇居民的1/10;农村居民有线电视覆盖率比城镇居民低30多个百分点;自来水使用率比城镇居民低80多个百分点,农村道路状况与城镇相比差距更大。

5、农村居民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全县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9年,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年多,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据调查,我县农民到城镇、企业转移就业的不同文化层次分别为高中及上文化程度的占6.0%,初中占60.7%,小学占31.4%,小学以下占1.9%。全县仅有农民技术员755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其中具有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称的分别为3936人、2250人、1337人、30人。由于农村居民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就业渠道、就业岗位受到较大限制。

6、农村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城乡制度差异未能消除。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年,而农村社会保障却刚刚起步,比城镇落后20年时间。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等仍然制约着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人口、土地与劳动力不能按市场规律进行流动,农民进城缺乏有效动力,农村土地负荷难以减轻,农村城镇化进程难以加快。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开县加快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的重要核心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开发示范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滨湖城市,在渝东北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县域为载体、以民生为根本,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二)基本原则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根本,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二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是以强化公共财政为支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四是以创新机制制度为基础,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文明差距。

(三)战略目标

1、近期目标(2006-2010年)

强化“五个促进”: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加快发展。到2010年,开县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二是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00元,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比2005年缩小500元,每100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达到城镇居民的80%,比2005年提高10-40个百分点。三是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公路通村率达100%,乡村公路硬、油化率达75%,农村居民户均用电容量达10千瓦,农村自来使用率达40%,有线覆盖率达60%,电话通村率达100%,农民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年,每万人农村人口拥有医疗卫生人员40人、教师30人,逐步缩小城镇和乡村在基础设施上差距。四是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0年,农村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享受率达到城镇居民的40%,比2005年提高10-40个百分点。五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10年,开县常住人口114万人,比2005年减少2万人;农村人口74万人,比2005年减少10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40万人,比2005年增加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比2005年提高7.8个百分点。

2、中期目标(2011-2015年)

实现“四个均衡增长”:一是城乡经济均衡增长。力争到2015年,开县生产总值突破280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2番,年均增长达到1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17%;常住人口95万人,城镇人口43万人,城镇化率达45%;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城镇和农村人均生产总值之比由2005年的2.8:1缩小为1.8:1。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到2015年,城乡居民生活实现宽裕小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0元,年均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年均增14.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2.97:1缩小到2.8:

1。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增长。到2015年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要达到城镇居民的60%以上。四是城乡建设投入均衡增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坏境。2010-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投入要达到城镇居民的50%以上。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城乡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开县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32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500元;常住人口85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59.5万人,建成以新县城为核心,以半小时车程为半径,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人的大城市,城镇化率达到70%。

四、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打造“汉丰湖经济圈”,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板块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以工业化成果促进农业发展的能力和物质条件。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县工业基础较弱、城市化水平较低,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立足开县县情特征和经济发展现状,着力打造“汉丰湖经济圈”,以“三化”(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带动“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核心区域和中心载体。在措施上,一是要促动人口由北向南转移,强力推进50万人口大城市建设。利用移民迁建机遇,按照生态滨湖城市定位,以新城为核心,以城区拓展、转移就业为重点,到2020年,建成以新县城为核心,以半小时车程为半径,以汉丰、镇东、丰乐、白鹤、厚坝、渠口、赵家、镇安、竹溪为组团,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人的大城市。二是要促动产业由北向南聚集,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板块。紧紧抓住开县被市委、市政府纳入渝东北综合开发板块的有利条件,依托县内丰富的能源、矿产、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开县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主动承接“一圈”和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天然气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现代制药、新型建材、商贸物流等产业,着力将开县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产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

发展的“引擎”板块和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力争到2020年,“汉丰湖经济圈”常住人口占全县的60%以上,生产总值占全县的80%以上。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特色规模经营,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必须转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一是要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业。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促进耕地、林地、养殖水面向种养大户和生产能手集中,使自然资源与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发挥最大生产潜力,为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学化以及城乡互动、工农互动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要壮大特色农业基地,建好工业的“第一车间”。要转变农业发展思维,树立农业工业化生产理念,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为此,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实际,找准方向、科学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培育壮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将农业作为工业的原料生产地、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密切工农关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润返还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创办生产基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确保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业基地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7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到10万人以下。

2、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培育环保新型工业,构筑城乡一体化产业链条。工业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构筑城乡一体化产业链条。一是要打造工业集约发展平台。争取上级政府对本地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政策性倾斜支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主动承接“一圈”和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工业集约发展和节约发展。二是要培育特色工业基地。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生态环保型和科技型产业,加快培育以煤炭、天然气、电力等为主的能源基地,以优质粮油、肉食、柑桔加工等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壮大工业支柱。三是要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运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科技企业比重;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非公制企业比重;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外资企业和返乡创办企业比重。四是要盘强重点骨干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壮大一批高起点、外向型、辐射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能力。力争到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增加值达200

亿元。

3、转变商贸发展方式,创新流通服务机制,健全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必须有效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要素和商品的流动,使城镇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流动中整合成联动发展的优势。一是要高标准打造本地核心商圈,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骨干企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现代商贸市场体系。二是要发挥本地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工业物流园区,以核心商圈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对外贸易市场为依托的出口贸易平台,促进仓储、物流、中介、餐饮、会展、房地产、金融、保险、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等服务业发展。三是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既要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也要抓第三产业,突出多产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情况下,一方面,要促动工农业生产为商贸市场提供适路对销的产品,以生产的发展丰富商品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商贸服务业的繁荣,为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拓展商品市场和信息服务。做到城乡共荣、农工商一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以核心商圈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直辖十年来,重庆改革发展的历程证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单是城市的,而是城乡共同的。城乡统筹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目前,

城镇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镇化应是政府统筹的重点,次发达、欠发达及不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尤需强有力的统筹。一是城镇化要与农业的现代化相结合。城镇化的目标,是通过城镇化促使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步入现代城市水平。一方面,要改变落后地区以梨、耙、镰刀为主要生产工具的非现代就业现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为扩大城镇规模奠定人力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就业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进城农民和未进城农民共享城镇化成果。二是城镇化要与政策制度创新相结合。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增长,进城居住、就业的农民日益增多。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创新土地流转、公平就业、户籍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三是城镇化要与扩大城镇就业空间相结合。在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商贸、餐饮、文化、娱乐、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为进城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四是城镇化要与农民市民化相结合。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减少农民,而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要给予进城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医保、低保、住房等国民权利,同时,要利用社区成人学校、老年大学等载体,加大对进城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让农民从思想意识、法制意识、文明举止等方面与市民融为一体。五是城镇化要与人口内聚外迁相结合。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城乡发展的趋势所在。要鼓励欠发达地区人口从山区流向平坝,由农村流向城镇集聚,向发达地区梯次转移。通过内聚外迁,优化人口区域布局,降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负荷。力争到2020年,全县累计净转移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达

到70%。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养老、低保、医疗、失业等主要险种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但是,面对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社会保障还是刚刚起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尤其要提高以下三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务工农民多数是离开土地,进城入镇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为数众多的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离开土地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优先目标。目前,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日渐突出,要针对农村社会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通过个人缴费、村组集体给予补贴、政府扶助等途径筹集资金,探索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建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相衔接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确保更多的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三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许多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游离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此类人员对参加社会保障有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有的想参保却找不到相应的渠道。因此,

要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新形势,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灵活就业的人员社会保障水平。

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及对策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长远规划与狠抓当前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前提,必须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确保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实施规划要只争朝夕,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根据现有条件和基础,认真研究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到长规划、短安排,扎扎实实地推进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阶段性发展确保长远目标的发现。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依靠经济的发展,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强化统筹发展的观念,按照实现全面进步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坚持城乡联动共荣,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促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切实把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把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管理和社会事业的一体化。要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使农村能更好地接受城市文明。

(四)坚持发挥市场作用,正确处理加强政府导向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统筹优化城乡资源配臵,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为此,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制定政策、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必须关注民计民生,坚持以

人为本。作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各级政府要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和公共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注重乡村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制度、医保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相关内容

  • 县委十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最后定稿)
  • 中共民和县委十四届七次 全委扩大会议文件之一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力推进青海东部次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在县委十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4日 赵 雄 同志们: 这次县委全委扩大会议,是在全面总结"十一五"辉煌成就.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 ...

  • 党代会报告(定稿)
  • 迈向现代化 建设幸福城 共同开启江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朱民阳 (2011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从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 ...

  • 探讨两化互动下
  • 探讨两化互动下.四川省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推进 摘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四川站在全局.立足长远做出的关系全川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川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是对中央"稳增长.调结构"指示精神的充分贯彻和积极发展.本文结合两 ...

  • 我国设定三层能源战略规划发展三大重点能源
  • 我国设定三层能源战略规划发展三大重点能源 2010年07月01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发言时指出,我国的国家能源战略体系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国家能源战略,设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框架和总体思路: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规划到2030年的能源 ...

  •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xx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 ...

  • 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
  • 2008年12月 第6期 总第141期 开放导报 China Opening Herald December 2008No.6 Total No.141 [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 李家祥,戴 超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071)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 ...

  • 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一.充分认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 ...

  • 重庆三次党代会报告
  •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汪 洋 (2007年5月23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重庆胜利走过直辖十年光辉历程.阔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 ...

  • 人民利益重于泰山(定稿)
  •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重于泰山 大邑县委中心组 大邑县是"5.12"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灾难共造成13人死亡,轻重伤417人,城乡居民房屋受损过半,倒塌8142户.31871间,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三次产业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面对地震灾害和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