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3语法

词类活用

一、问答题:

1、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为十一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叹词、语气词。先秦汉语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

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

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叫作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等三种情况。

3、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等三种情况。

4、使动用法译成现代汉语可以采用哪两种句子结构?把“臣活之”用两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

使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可采用递系式(兼语式)或使成式(动补结构)两种结构。 “臣活之”可译为:臣使他活,或者译为:臣救活他。

5、什么是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主要有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两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6、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什么?

使动用法表示“使令”的意义,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结果。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当作”的意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

7、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哪些条件?

详见教材,不拟答案。这个题目在书本的284到287页

8、名词作状语有几种语法意义?

1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处所。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原来是什么词类,现在活用作什么?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眼看。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

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臧否,形容词用如动词。赞扬和批评。

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名词用如动词。向西

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6、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兴,动词使动用法。 彰,使彰显。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成就霸业。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走,动词使动。使之逃跑。

9、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活。

10、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怒,形容词使动。使湍流怒。

11、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做王侯。 继,动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

12、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击打。

1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形容词作名词。原指劣等的马,这里指低下的才能。

14、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东,名词用如动词。向东流。

1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目,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

16、不介马而驰之。

介,名词用如动词。给马带上铠甲。

17、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用如动词。依照法度办事。

18、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鼓,名词用如动词。击鼓。

19、枕席而卧。

枕席,名词用如动词。放好枕头,铺好席子。

20、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中,名词用如动词。于中江。(此似不当为词类活用!)

2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笼,名词用如动词。用笼子装着。

2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军,名词用如动词。驻军。

2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鱿腹中。

王,名词用如动词,做王。罾(z ēng ):一种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24、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尉愤怒。

25、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让尉责辱自己。

“激怒”是“激之使怒”。“激”是动作,“怒”是动作的结果。动词的使动用法。

2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28、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用如名词。

29、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语法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表方式。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表工具。

3、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角,表比喻。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表工具。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夜,表时间。 狐,表比喻。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表示对人的态度。

7、失期,法皆斩。

法,表依据。

8、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书,表工具。

9、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表示对人的态度。

10、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东,表方位。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问答题

1、简述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臵如何?。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何”“誰”“安”等作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須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一般都需要前臵。只有“如何”这个凝固结构除外。

2、古代汉语如何表示行为数量?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或者把数词用作谓语。而现代汉语的数量词经常是充当补语的。

3、否定句中有哪些宾语前臵的情况?

古代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只限于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无”和无定代词“莫”的句子可以宾语前臵。在先秦,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比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臵严格。

4、古汉语中,宾语是如用何代词复指的?

宾语用代词复指是说明动词的宾语前臵,在宾语和代词之间插入一个“是”字或“之”字。它们仍然是代词,作用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这种格式,是为了强调宾语。它的宾语不限于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5、古代汉语宾语前臵主要有几种情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用代词复指的宾语。

(简答题搞的比较简洁,可以适当扩充)

二、说明下列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在用“未”字的否定句中,代词“之”放在副词“尝”和“闻”之前。现代汉语宾

语放在动词的后边。

2、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代词“之”复指宾语“何日”,宾语放在“之”和动词“有”之前。现代汉语宾语放

在动词的后边,且没有同“之”相应的词。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数词“一”放在动词“反”的前面,作动词“反”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4、寡人是问。

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问”之前,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5、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放在动词“谓”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6、微斯人,吾誰与归。

疑问代词“誰”作介词的宾语,放在介词“与”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介词

之后。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数词“三”在句中作谓语,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用法。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面,作动词“顾”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9、此之谓不朽。

代词“之”复指宾语“此”,宾语放在“之”和谓语动词“谓”之前。

三、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

1、寡人是徵。

是,代词。动词“徵”的前臵宾语。

2、先君之好是继。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先君之好”。

3、唯命是听。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命”。

4、未之尝闻。

之,代词。在否定句中,作“闻”的前臵宾语。

5、问欲何之。

之,动词。到……去。

6、何日之有。

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何日”。

7、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是,代词。动词“谓”的前臵宾语。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是”。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名词解释:

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

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二、说明下列灵活运用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说明原因,)

2、曹公,豺虎也。(表示比喻)

3、夫战,勇气也。(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说明原因)

5、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说明原因)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谓语,并根据谓语的性质对它们进行分类。

1、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也。

国色,判断句。

2、孙讨虏聪明仁惠。

聪明,描写句。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用兵之患,判断句。

4、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季世,判断句。

5、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

罢敝;滋侈,描写句。

6、子瑜者,亮兄瑾也。

瑾,判断句。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判断句。

8、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巫山,判断句。

9、精魂为草。

为,叙述句。

10、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描写句。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判断句。

12、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寡君之罪,判断句。

《古代汉语》作业3语法

词类活用

一、问答题:

1、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为十一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叹词、语气词。先秦汉语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

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

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叫作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等三种情况。

3、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等三种情况。

4、使动用法译成现代汉语可以采用哪两种句子结构?把“臣活之”用两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

使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可采用递系式(兼语式)或使成式(动补结构)两种结构。 “臣活之”可译为:臣使他活,或者译为:臣救活他。

5、什么是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主要有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两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6、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什么?

使动用法表示“使令”的意义,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结果。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当作”的意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

7、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哪些条件?

详见教材,不拟答案。这个题目在书本的284到287页

8、名词作状语有几种语法意义?

1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处所。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原来是什么词类,现在活用作什么?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眼看。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

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臧否,形容词用如动词。赞扬和批评。

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名词用如动词。向西

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6、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兴,动词使动用法。 彰,使彰显。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成就霸业。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走,动词使动。使之逃跑。

9、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活。

10、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怒,形容词使动。使湍流怒。

11、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做王侯。 继,动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

12、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击打。

1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形容词作名词。原指劣等的马,这里指低下的才能。

14、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东,名词用如动词。向东流。

1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目,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

16、不介马而驰之。

介,名词用如动词。给马带上铠甲。

17、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用如动词。依照法度办事。

18、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鼓,名词用如动词。击鼓。

19、枕席而卧。

枕席,名词用如动词。放好枕头,铺好席子。

20、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中,名词用如动词。于中江。(此似不当为词类活用!)

2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笼,名词用如动词。用笼子装着。

2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军,名词用如动词。驻军。

2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鱿腹中。

王,名词用如动词,做王。罾(z ēng ):一种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24、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尉愤怒。

25、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让尉责辱自己。

“激怒”是“激之使怒”。“激”是动作,“怒”是动作的结果。动词的使动用法。

2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28、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用如名词。

29、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语法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表方式。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表工具。

3、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角,表比喻。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表工具。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夜,表时间。 狐,表比喻。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表示对人的态度。

7、失期,法皆斩。

法,表依据。

8、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书,表工具。

9、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表示对人的态度。

10、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东,表方位。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问答题

1、简述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臵如何?。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何”“誰”“安”等作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須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一般都需要前臵。只有“如何”这个凝固结构除外。

2、古代汉语如何表示行为数量?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或者把数词用作谓语。而现代汉语的数量词经常是充当补语的。

3、否定句中有哪些宾语前臵的情况?

古代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只限于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无”和无定代词“莫”的句子可以宾语前臵。在先秦,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比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臵严格。

4、古汉语中,宾语是如用何代词复指的?

宾语用代词复指是说明动词的宾语前臵,在宾语和代词之间插入一个“是”字或“之”字。它们仍然是代词,作用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这种格式,是为了强调宾语。它的宾语不限于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5、古代汉语宾语前臵主要有几种情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用代词复指的宾语。

(简答题搞的比较简洁,可以适当扩充)

二、说明下列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在用“未”字的否定句中,代词“之”放在副词“尝”和“闻”之前。现代汉语宾

语放在动词的后边。

2、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代词“之”复指宾语“何日”,宾语放在“之”和动词“有”之前。现代汉语宾语放

在动词的后边,且没有同“之”相应的词。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数词“一”放在动词“反”的前面,作动词“反”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4、寡人是问。

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问”之前,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5、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放在动词“谓”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6、微斯人,吾誰与归。

疑问代词“誰”作介词的宾语,放在介词“与”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介词

之后。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数词“三”在句中作谓语,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用法。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面,作动词“顾”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9、此之谓不朽。

代词“之”复指宾语“此”,宾语放在“之”和谓语动词“谓”之前。

三、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

1、寡人是徵。

是,代词。动词“徵”的前臵宾语。

2、先君之好是继。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先君之好”。

3、唯命是听。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命”。

4、未之尝闻。

之,代词。在否定句中,作“闻”的前臵宾语。

5、问欲何之。

之,动词。到……去。

6、何日之有。

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何日”。

7、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是,代词。动词“谓”的前臵宾语。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是”。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名词解释:

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

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二、说明下列灵活运用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说明原因,)

2、曹公,豺虎也。(表示比喻)

3、夫战,勇气也。(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说明原因)

5、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说明原因)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谓语,并根据谓语的性质对它们进行分类。

1、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也。

国色,判断句。

2、孙讨虏聪明仁惠。

聪明,描写句。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用兵之患,判断句。

4、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季世,判断句。

5、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

罢敝;滋侈,描写句。

6、子瑜者,亮兄瑾也。

瑾,判断句。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判断句。

8、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巫山,判断句。

9、精魂为草。

为,叙述句。

10、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描写句。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判断句。

12、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寡君之罪,判断句。


相关内容

  • 16秋福建师范大学[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一
  •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句子中," 稍" 用作副词表" 稍微" 之义的是: .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 项羽本纪) . 其后,秦稍蚕食诸侯.(史记? 魏公子列传) . 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 ...

  •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3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通论 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汉语属于-------语系. 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和____两大类. 3.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2) ...

  • 吟诵的前世今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 ...

  • 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 篇一: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篇二: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明]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 ...

  •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二)作业4答案
  • 17春<古代汉语>(二)作业4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见"和"现"两字的关系是 A. "见"是"现"的通假字 B. "见"是"现"的 ...

  •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 <古代汉语(2)>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 ( ) ( ) ( )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过秦论>属于( )类:<论积贮疏>属于( )类:<陋室铭>属于( )类. 3.开我国文体研究先河的是( ...

  •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许慎,说文解字,14篇,30卷,540部首,9353单字,1163重文. 2. 尔雅,释诂,释言,释训. 3.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 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5. 部首,笔画. 6.读若(读如),直音, ...

  •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2015•四川文综•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 中华文化知识竞赛题集
  • "学贯中西"中华文化知识竞赛 题集 汉语知识 一.填空题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________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答案:北京 2."指.支.治" 这一组字的读音声母相同,都是____. 答案: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