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调查与分析

2011年7月第27卷第4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JiangsuInstituteofEducation (SocialScience )

Jul.,201127No.4Vol ,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调查与分析

楼启炜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

*

要]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90后”大学生的成

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因而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都有其鲜明特色。我们必须先探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探寻出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3.1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1671-1696(2011)04-0056-04

[文献标识码]A

“90后”指代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从2008年开始,“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主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大学生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那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究竟如何呢?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部分首批进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力求探求“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镇29. 5%和农村31. 9%。

二、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33个,涉及学生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择业就业观、人际交往观、文化审美观等方面。本文所引用的数据材料均来自于此次调查,使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 “90后”。

“90后”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和“80后”的大学生相比,跃,视野更加宽广,是富有理想和抱负的一代。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思想政治上能够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

58.5%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说明他们政治信仰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在充分肯定“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高校大。有18.4%的人选择了信仰“其他”,此外,仍有22.1%的人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不明确。通过了解,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有无政治信仰无所谓或不需要政治信仰,这

一、对象与方法

2009年底,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南京邮电大学各学院部分“90后”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6份,回收有效问卷926份,回收率为94.9%。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调查对象的专业兼顾理科、工科、人文、管理类等,其中理科占10. 9%,工科占66. 1%,文科占3. 2%,管理类占19. 8%;男、女比例为66. 7%、33. 3%(这主要是由学校的专业设置以理工科为主决定的)。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的组成包括团员、党员、群众,其中团员867人,占总人数的93. 6%;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39人,占总人数的4%;此外,调查对象的家庭所在地的分布情况为:大中城市18. 9%、县城19. 8%、乡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2009*[

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项目“南邮‘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及行为模式引导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XC208001)。

[收稿日期]2011-04-05[作者简介]楼启炜(1983-),女,浙江义乌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

6

种现象的产生部分是因为社会现实让他们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转而注重物质层面。另一些学生则是至今尚未考虑清楚自己的信仰问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在政治信仰的教育中缺乏系统性,教育内容枯燥,吸引力不足,理论与现实相脱离。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方式等的思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信仰。

2.“90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9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追求又是如何呢?对于自己的人生信仰,选择“服务社会”的学生占16%,选“高尚精神追求”的学生占26.9%,选择“永不止择

步的探索”的学生占24%,选择“高品质的生活状态”的学生占33.1%。对于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43.8%的学生认为是“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7.4%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地位的高低”,31.5%的学生觉得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只有7.3%的学生看重的是“金钱多少”。对于人的尊严和金钱的关系的判70.3%的学生认为“金钱和尊严都重要”,但不能断,

;只有以金钱换尊严;17.9%认为“人的尊严重要”

5.4%的学生认为“金钱重要”;6.4%的学生认为“两者都重要,为了金钱可以失去尊严”。从“90后”大学生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解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比但价值观往往更加现实。

“90后”但他们并体现。例如在是否认同“即使自己吃亏,也应该帮助别人”这一问题上,大部分的人表示不大同意或完全不同意。

此外,“90后”选择小资生活、白领。对于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

行游生活、田园生活的各有一定的比例。相比生活、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的视野比消费意识更超前,价值观也更加国际化。

3.“90后”。

大学生择业、就业既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又是大学生面临的严峻挑战。“90后”的大学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主要表现为:59.6%的学生认为通过提高专业技能等自身的努力可以找到工作,17. 5%的学生觉得现在就业困难大,22.7%的学生表示对就业形势担忧。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为自身

归因为连年扩招的能力不足的学生占到了36.5%,

人数占21. 1%,认为是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应届生的占14.4%,觉得是自己所学专业人才太多和所学专业需求太少的分别占到了21.1%和6.9%。对于理想中的工作,的比重最大,占到了50.1%,其次是工作环境占21.9%,薪金占20.7%,专业对口占4.6%,2.7%的学生会优先考虑解决户口。

以上说明“90后”更多的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时对择业就业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绝大部分学生。例如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去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极少。绝大部分学生对公务员这一职业比较青睐,尽管认为公务员工作单调、不利于发挥创造,但还是把它当做就业压力下的首要选择。对自己的事业蓝图,选择“还不是十分清楚”的占到了64. 4%,选择比较清晰和没有考虑过分别占13.2%和17%,已经开始行动的只占5.4%。因此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急需加强。

4.“90后”。

80后”大学生开始接触网络大多是在中学以“

后,而“90后”的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因此“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不断发展的信息科技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拇指文化”的背景下,手机(选择人数占到了72.1%)成为大学生最主用的联系工具;使用QQ 等即时聊天工具联系的占了16.1%;选择博客等书信联系的学生占8.3%;而经常用E -mail 、网络平台联系的占3.5%。而在这样一个信息网络时代,学生结交朋友、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在如何与班级外的人交朋友的方式上,网络也成为了继协会、老乡会等传统方式之外的一大重要方式。在获取知识的首要渠道中,19.9%的人选择了图书;7.9%的人选择了广播影视;有16. 7%的人通过人际交流获取知识;人数最多,比重达到了。

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多数能积极主动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大量接触并利用网络,但与此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娱乐

57—

。在上网的主要活动中,学生对聊天和检索资料的选择次数相当,分别为606次和626次,占到了22.9%和23.6%;玩游戏和看时政新闻的比例占到了选择次数分别为329次和323次,

12. 4%和12.2%;看体育报道有245人次选择,占9. 2%;看娱乐消息有209次选择,占7. 9%;上网没占6. 6%;网上交友的有138有目的的有174人次,人次,占5. 2%。

此外,通过对“90后”大学生谈恋爱的出发点和“90后”大与人相处的态度等问题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比“80后”大学生有更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敢、敢说、敢闯,善于交际,但往往缺乏集体主义观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较为自私且承受挫折。

5.“90后”大学生的文化审美观。

说到“90后”大学生,许多人都会提到“非主流”这个词,现在流行于大学校园之中的“非主流”文化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是一种特指,即“张扬个性、当今大众潮流”的文化。“非主流”文化讲究符合自衣着、言行,这与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己心性的服装、

“90”后大学生的的行为举止、心理体验、审美倾向的

等方面特点是相一致的。

“非主流”追求“酷”、“个性”和“另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审美实践中,告别种种心理定势,依据自己的好恶来精心设计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个性。这种自我化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充分地展现了他们的自由意志,使得他们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点。在言行举止上,“90后”大学生也喜欢远离主流的文化和审美观,打破固有的界限,颠倒习惯化的表达方式,通过装阅读、写作、文字等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例如现在扮、

在网络上泛滥的“火星文”,很受推崇的“手机自拍”等等。

总的来看,“非主流”文化让“90后”大学生们敢于和勇于追逐审美潮流,注重个性发展,他们喜欢寻从衣着外表到兴趣爱好都希望极力表现与众不同,自信且个性张扬,思

[1]。

因此“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印。人是环境的产物,

的形成,与他们经历的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密不可分。

1.社会文化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成长在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

史性巨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带来了观念的深刻变革。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环境,“90后”大学

“80后”更早懂生相对于

得了成人的世界规则。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的社会。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能更

、审美观等生活方式。同时,这些“多样化”不仅给“90后”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他们并不满足于纯粹的接受,还在接受的同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着自我的个性。

2.家庭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出生在一个以其为中心的“4+2”的包围圈中,既4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位忠心耿耿的

[2]

“奴仆”可供驱使。在这种环境中,“90后”备受关怀和溺爱,父母尽可能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他习惯于从家庭和社追求时尚、享受生活,造成了他们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由于过度被保护,抗挫折能力不。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

度有了很大改变,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90后”大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此外“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重组的现象,这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安全感。

3.教育背景的影响。

一方面,“90后”的孩子接受的是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这个时代的学生承受了较多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使得“90后”学生中存在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的现

三、成因探究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意识形态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8

象,他们往往把考入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因此进入大学之后就很难保持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正规的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也使得“90后”大学生比其早出生的人思路更开阔,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自我选择性极强,有个性、有主见。他们更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模式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4.信息时代的影响。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渠道大为扩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90后”走在了信息的前沿,成为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网络的迅速

[3]

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90后”大学生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各种知识,他们观念更新快,开放程度高,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也是前人无法企及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愿望。互联网改变了他

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

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提高。己的见解,民主意识、

性也使部分“90后”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逃避正常的社交,因而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90后”大学生也不同程强,又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

价值取向偏离、集体主义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精神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面对“90后”我们应该改变原做到与时俱进,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思想上的差异,针对其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摒弃以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而引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自己要先实现几个转化: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向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

“90后”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向,积极了解

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大学生思

有特色地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针对性、

做好引导、培养“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 ].教育

与职业,2008(12).

[2]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 ].华

2008(9).章,

[3]胡邦宁.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J ].时代文学,2008(11).

四、结语

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

自主独立、思想开放、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创造性

(责任编辑晨晓)

59—

2011年7月第27卷第4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JiangsuInstituteofEducation (SocialScience )

Jul.,201127No.4Vol ,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调查与分析

楼启炜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

*

要]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90后”大学生的成

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因而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都有其鲜明特色。我们必须先探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探寻出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3.1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1671-1696(2011)04-0056-04

[文献标识码]A

“90后”指代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从2008年开始,“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主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大学生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那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究竟如何呢?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部分首批进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力求探求“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镇29. 5%和农村31. 9%。

二、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33个,涉及学生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择业就业观、人际交往观、文化审美观等方面。本文所引用的数据材料均来自于此次调查,使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 “90后”。

“90后”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和“80后”的大学生相比,跃,视野更加宽广,是富有理想和抱负的一代。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思想政治上能够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

58.5%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说明他们政治信仰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在充分肯定“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高校大。有18.4%的人选择了信仰“其他”,此外,仍有22.1%的人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不明确。通过了解,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有无政治信仰无所谓或不需要政治信仰,这

一、对象与方法

2009年底,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南京邮电大学各学院部分“90后”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6份,回收有效问卷926份,回收率为94.9%。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调查对象的专业兼顾理科、工科、人文、管理类等,其中理科占10. 9%,工科占66. 1%,文科占3. 2%,管理类占19. 8%;男、女比例为66. 7%、33. 3%(这主要是由学校的专业设置以理工科为主决定的)。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的组成包括团员、党员、群众,其中团员867人,占总人数的93. 6%;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39人,占总人数的4%;此外,调查对象的家庭所在地的分布情况为:大中城市18. 9%、县城19. 8%、乡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2009*[

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项目“南邮‘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及行为模式引导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XC208001)。

[收稿日期]2011-04-05[作者简介]楼启炜(1983-),女,浙江义乌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

6

种现象的产生部分是因为社会现实让他们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转而注重物质层面。另一些学生则是至今尚未考虑清楚自己的信仰问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在政治信仰的教育中缺乏系统性,教育内容枯燥,吸引力不足,理论与现实相脱离。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方式等的思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信仰。

2.“90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9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追求又是如何呢?对于自己的人生信仰,选择“服务社会”的学生占16%,选“高尚精神追求”的学生占26.9%,选择“永不止择

步的探索”的学生占24%,选择“高品质的生活状态”的学生占33.1%。对于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43.8%的学生认为是“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7.4%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地位的高低”,31.5%的学生觉得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只有7.3%的学生看重的是“金钱多少”。对于人的尊严和金钱的关系的判70.3%的学生认为“金钱和尊严都重要”,但不能断,

;只有以金钱换尊严;17.9%认为“人的尊严重要”

5.4%的学生认为“金钱重要”;6.4%的学生认为“两者都重要,为了金钱可以失去尊严”。从“90后”大学生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解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比但价值观往往更加现实。

“90后”但他们并体现。例如在是否认同“即使自己吃亏,也应该帮助别人”这一问题上,大部分的人表示不大同意或完全不同意。

此外,“90后”选择小资生活、白领。对于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

行游生活、田园生活的各有一定的比例。相比生活、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的视野比消费意识更超前,价值观也更加国际化。

3.“90后”。

大学生择业、就业既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又是大学生面临的严峻挑战。“90后”的大学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主要表现为:59.6%的学生认为通过提高专业技能等自身的努力可以找到工作,17. 5%的学生觉得现在就业困难大,22.7%的学生表示对就业形势担忧。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为自身

归因为连年扩招的能力不足的学生占到了36.5%,

人数占21. 1%,认为是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应届生的占14.4%,觉得是自己所学专业人才太多和所学专业需求太少的分别占到了21.1%和6.9%。对于理想中的工作,的比重最大,占到了50.1%,其次是工作环境占21.9%,薪金占20.7%,专业对口占4.6%,2.7%的学生会优先考虑解决户口。

以上说明“90后”更多的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时对择业就业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绝大部分学生。例如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去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极少。绝大部分学生对公务员这一职业比较青睐,尽管认为公务员工作单调、不利于发挥创造,但还是把它当做就业压力下的首要选择。对自己的事业蓝图,选择“还不是十分清楚”的占到了64. 4%,选择比较清晰和没有考虑过分别占13.2%和17%,已经开始行动的只占5.4%。因此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急需加强。

4.“90后”。

80后”大学生开始接触网络大多是在中学以“

后,而“90后”的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因此“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不断发展的信息科技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拇指文化”的背景下,手机(选择人数占到了72.1%)成为大学生最主用的联系工具;使用QQ 等即时聊天工具联系的占了16.1%;选择博客等书信联系的学生占8.3%;而经常用E -mail 、网络平台联系的占3.5%。而在这样一个信息网络时代,学生结交朋友、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在如何与班级外的人交朋友的方式上,网络也成为了继协会、老乡会等传统方式之外的一大重要方式。在获取知识的首要渠道中,19.9%的人选择了图书;7.9%的人选择了广播影视;有16. 7%的人通过人际交流获取知识;人数最多,比重达到了。

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多数能积极主动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大量接触并利用网络,但与此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娱乐

57—

。在上网的主要活动中,学生对聊天和检索资料的选择次数相当,分别为606次和626次,占到了22.9%和23.6%;玩游戏和看时政新闻的比例占到了选择次数分别为329次和323次,

12. 4%和12.2%;看体育报道有245人次选择,占9. 2%;看娱乐消息有209次选择,占7. 9%;上网没占6. 6%;网上交友的有138有目的的有174人次,人次,占5. 2%。

此外,通过对“90后”大学生谈恋爱的出发点和“90后”大与人相处的态度等问题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比“80后”大学生有更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敢、敢说、敢闯,善于交际,但往往缺乏集体主义观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较为自私且承受挫折。

5.“90后”大学生的文化审美观。

说到“90后”大学生,许多人都会提到“非主流”这个词,现在流行于大学校园之中的“非主流”文化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是一种特指,即“张扬个性、当今大众潮流”的文化。“非主流”文化讲究符合自衣着、言行,这与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己心性的服装、

“90”后大学生的的行为举止、心理体验、审美倾向的

等方面特点是相一致的。

“非主流”追求“酷”、“个性”和“另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审美实践中,告别种种心理定势,依据自己的好恶来精心设计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个性。这种自我化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充分地展现了他们的自由意志,使得他们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点。在言行举止上,“90后”大学生也喜欢远离主流的文化和审美观,打破固有的界限,颠倒习惯化的表达方式,通过装阅读、写作、文字等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例如现在扮、

在网络上泛滥的“火星文”,很受推崇的“手机自拍”等等。

总的来看,“非主流”文化让“90后”大学生们敢于和勇于追逐审美潮流,注重个性发展,他们喜欢寻从衣着外表到兴趣爱好都希望极力表现与众不同,自信且个性张扬,思

[1]。

因此“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印。人是环境的产物,

的形成,与他们经历的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密不可分。

1.社会文化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成长在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

史性巨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带来了观念的深刻变革。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环境,“90后”大学

“80后”更早懂生相对于

得了成人的世界规则。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的社会。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能更

、审美观等生活方式。同时,这些“多样化”不仅给“90后”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他们并不满足于纯粹的接受,还在接受的同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着自我的个性。

2.家庭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出生在一个以其为中心的“4+2”的包围圈中,既4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位忠心耿耿的

[2]

“奴仆”可供驱使。在这种环境中,“90后”备受关怀和溺爱,父母尽可能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他习惯于从家庭和社追求时尚、享受生活,造成了他们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由于过度被保护,抗挫折能力不。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

度有了很大改变,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90后”大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此外“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重组的现象,这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安全感。

3.教育背景的影响。

一方面,“90后”的孩子接受的是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这个时代的学生承受了较多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使得“90后”学生中存在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的现

三、成因探究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意识形态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8

象,他们往往把考入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因此进入大学之后就很难保持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正规的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也使得“90后”大学生比其早出生的人思路更开阔,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自我选择性极强,有个性、有主见。他们更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模式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4.信息时代的影响。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渠道大为扩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90后”走在了信息的前沿,成为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网络的迅速

[3]

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90后”大学生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各种知识,他们观念更新快,开放程度高,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也是前人无法企及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愿望。互联网改变了他

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

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提高。己的见解,民主意识、

性也使部分“90后”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逃避正常的社交,因而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90后”大学生也不同程强,又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

价值取向偏离、集体主义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精神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面对“90后”我们应该改变原做到与时俱进,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思想上的差异,针对其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摒弃以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而引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自己要先实现几个转化: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向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

“90后”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向,积极了解

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大学生思

有特色地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针对性、

做好引导、培养“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 ].教育

与职业,2008(12).

[2]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 ].华

2008(9).章,

[3]胡邦宁.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J ].时代文学,2008(11).

四、结语

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

自主独立、思想开放、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创造性

(责任编辑晨晓)

59—


相关内容

  • 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 附件1: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 ...

  •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
  • 当代青年生力军,那么,到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如何?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婚恋观等,分析其思想特点,笔者在中山大学.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学校.中山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次调查笔者采取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等距抽样调查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场访问调查,电话访问调 ...

  •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方案 2
  • 2011级学生思想状况 调 查 方 案 机电系分团委 2011年10月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方案 一. 调研背景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系新生教育和团学工作,掌握大学新生思想特点和基本情况,确定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实施.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校开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我系分团委结合 ...

  •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分析
  • 太原大学学报 2010年3月 第11卷第1期总第41期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Vol. 11No. 1SumNo. 41 文章编号:1671-5977(2010) 01-0114-03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分析 刘会杰, 王 瑛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 教 ...

  •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广信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广信中学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现状,为以后自己从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二.调查对象 广信中学初一年级01.02.03班:初二年级04.05.06班:初三年级07.08.09班. 三.调查方 ...

  •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 摘要:"宗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意识形式的社会观念,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组织."青年"在我国有4亿之众,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而作为青年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大学生,其宗教信仰已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调查和探究当代大 ...

  • 学生思想品德情况调查
  • 学生思想品德情况调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思 ...

  •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创编项目的创编与实践
  • 摘要:湖北省普通高校自主创编并推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创编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的主要成果之一.从体育创编项目的含义入手,对创编湖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创编项目的指导思想,所创编的项目主要特点和高校开展体育创编项目的作用意义等 ...

  •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
  •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2009-04-23 14:34[内容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