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1节 第2课时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欲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HCl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煮沸

B .加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煮沸

C .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D .加入AgNO 3溶液,过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A 和B 两项由于会反应,分别生成乙醇和乙烯,故不能用来除杂。溴乙烷不溶于水,而HCl 易溶于水,加以分离。

【答案】 C

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 A .乙烯与HCl 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该选项错误。

B .油脂属于酯类,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甘油) ,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该选项正确。

C .Zn→Zn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Zn 被氧化,该选项错误。

D .在两个反应中,H 2O 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H 2O 在两个反应中均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该选项错误。

【答案】 B

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1 2+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 A 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 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氧化反应;C 项,前者属于消去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D 项,二者均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D

4.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B .溴乙烷与NaOH 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

C .将溴乙烷滴入AgNO 3溶液中,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 .实验室通常用乙烯与溴水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解析】 溴乙烷与NaOH 的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属取代反应) 生成乙醇,溴乙烷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两者反应的条件不同,其反应的类型和产物也不同,不能混淆。溴乙烷难溶于水,也不能在水中电离出Br ,将其滴入AgNO 3溶液中,不发生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乙烯与溴化氢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答案】 A

5.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C6H 5Cl ②(CH3) 2CHCH 2Cl

③(CH3) 3CCH 2Cl④CHCl2—CHBr 2

A .①③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 D .②④

【解析】 根据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实质,分子中与连接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H3) 3CCH 2Cl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CH 2Cl 2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故其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此外,C 6H 5Cl 若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故C 6H 5Cl 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 A

6.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导学号:04290030】

2

【解析】 A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丙烯;C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能是苯乙烯;D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2­戊烯;但B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有两种

【答案】 B

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 .滴入AgNO 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加入NaOH 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 .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 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 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 3溶液。

【答案】 C

8.有机物分子CH 3CHCHCl 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退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⑥与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C .只有⑥不能发生 B .只有⑦不能发生 D .只有②不能发生

【解析】 由于在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物质有烯烃的典型性质,即易加成、易氧化、易聚合等,同时分子中还存在卤素原子,所以也具有卤代烃的典型性质,易水解、易消去等。卤代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另外卤代烃是一种非电解质,在与水混合过程中也不可能发生电离,所以不可能有卤素离子,也就不可能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

3

以由上述分析可得所给的反应中只有⑥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 C

9.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

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 .CH 3CH 2CHBrCH 2Br

B .CH 3CH(CH2Br) 2

C .CH 3CHBrCHBrCH 3

D .(CH3) 2CBrCH 2Br

【解析】 由题意知乙到丙的反应为烯烃的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分子中溴原子应在相邻的碳原子上。

【答案】 B

10.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卤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工业上分离这些多卤代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Cl 2

――→―

①②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

【答案】 (1)四氯化碳 分馏

11.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化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 ,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

5

(2)写出结构简式:B________;H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采用逆推法,结合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推得:

【答案】 (1)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6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⑥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C 、D 、E 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4) 写出D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

[能力提升]

13.3­氯戊烷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 6H 9Cl 3

B .3­氯戊烷属于烷烃

C .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 .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解析】 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A 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 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 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D 项错误。

【答案】 C

14.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 .①②

C .③④ B .②③ D .①④

【解析】 反应①,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所连碳原子被氧化为羧基,为除原官能团溴原子之外的又一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溴原子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发生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连同原有的碳碳双键共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小分子HBr 和双键,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双键的加成反应,在碳环上加一个溴原子,原来也是官能团溴原子,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答案】 C

15.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的反应为:2CH 3CH 2Br +2Na ―→CH3CH 2CH 2CH 3+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 )

A .CH 3Br

B .CH 3CH 2CH 2CH 2Br

C .CH 2BrCH 2Br

D .CH 2BrCH 2CH 2Br

【解析】 两个CH 2BrCH 2Br 分子可以形成环丁烷。

【答案】 C

9

16.已知有机物A 、B 、C 、D 、E 、F 、G 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 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 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G的名称为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A 转化为B :________;C 转化为D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G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两个—CH 3、一个—OOCH 的G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种。

10

(1)乙酸苯甲酯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加成反应

【答案】(2)

(4)6

11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1节 第2课时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欲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HCl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煮沸

B .加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煮沸

C .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D .加入AgNO 3溶液,过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A 和B 两项由于会反应,分别生成乙醇和乙烯,故不能用来除杂。溴乙烷不溶于水,而HCl 易溶于水,加以分离。

【答案】 C

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 A .乙烯与HCl 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该选项错误。

B .油脂属于酯类,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甘油) ,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该选项正确。

C .Zn→Zn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Zn 被氧化,该选项错误。

D .在两个反应中,H 2O 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H 2O 在两个反应中均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该选项错误。

【答案】 B

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1 2+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 A 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 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氧化反应;C 项,前者属于消去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D 项,二者均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D

4.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B .溴乙烷与NaOH 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

C .将溴乙烷滴入AgNO 3溶液中,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 .实验室通常用乙烯与溴水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解析】 溴乙烷与NaOH 的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属取代反应) 生成乙醇,溴乙烷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两者反应的条件不同,其反应的类型和产物也不同,不能混淆。溴乙烷难溶于水,也不能在水中电离出Br ,将其滴入AgNO 3溶液中,不发生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乙烯与溴化氢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答案】 A

5.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C6H 5Cl ②(CH3) 2CHCH 2Cl

③(CH3) 3CCH 2Cl④CHCl2—CHBr 2

A .①③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 D .②④

【解析】 根据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实质,分子中与连接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H3) 3CCH 2Cl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CH 2Cl 2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故其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此外,C 6H 5Cl 若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故C 6H 5Cl 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 A

6.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导学号:04290030】

2

【解析】 A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丙烯;C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能是苯乙烯;D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2­戊烯;但B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有两种

【答案】 B

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 .滴入AgNO 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加入NaOH 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 .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 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 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 3溶液。

【答案】 C

8.有机物分子CH 3CHCHCl 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退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⑥与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C .只有⑥不能发生 B .只有⑦不能发生 D .只有②不能发生

【解析】 由于在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物质有烯烃的典型性质,即易加成、易氧化、易聚合等,同时分子中还存在卤素原子,所以也具有卤代烃的典型性质,易水解、易消去等。卤代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另外卤代烃是一种非电解质,在与水混合过程中也不可能发生电离,所以不可能有卤素离子,也就不可能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

3

以由上述分析可得所给的反应中只有⑥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 C

9.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

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 .CH 3CH 2CHBrCH 2Br

B .CH 3CH(CH2Br) 2

C .CH 3CHBrCHBrCH 3

D .(CH3) 2CBrCH 2Br

【解析】 由题意知乙到丙的反应为烯烃的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分子中溴原子应在相邻的碳原子上。

【答案】 B

10.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卤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工业上分离这些多卤代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Cl 2

――→―

①②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

【答案】 (1)四氯化碳 分馏

11.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化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 ,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

5

(2)写出结构简式:B________;H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采用逆推法,结合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推得:

【答案】 (1)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6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⑥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C 、D 、E 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4) 写出D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

[能力提升]

13.3­氯戊烷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 6H 9Cl 3

B .3­氯戊烷属于烷烃

C .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 .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解析】 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A 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 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 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D 项错误。

【答案】 C

14.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 .①②

C .③④ B .②③ D .①④

【解析】 反应①,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所连碳原子被氧化为羧基,为除原官能团溴原子之外的又一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溴原子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发生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连同原有的碳碳双键共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小分子HBr 和双键,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双键的加成反应,在碳环上加一个溴原子,原来也是官能团溴原子,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答案】 C

15.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的反应为:2CH 3CH 2Br +2Na ―→CH3CH 2CH 2CH 3+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 )

A .CH 3Br

B .CH 3CH 2CH 2CH 2Br

C .CH 2BrCH 2Br

D .CH 2BrCH 2CH 2Br

【解析】 两个CH 2BrCH 2Br 分子可以形成环丁烷。

【答案】 C

9

16.已知有机物A 、B 、C 、D 、E 、F 、G 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 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 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G的名称为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A 转化为B :________;C 转化为D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G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两个—CH 3、一个—OOCH 的G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种。

10

(1)乙酸苯甲酯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加成反应

【答案】(2)

(4)6

11


相关内容

  •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 一.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化学复习课时为5课时,一轮复习的时间为:2010年9月初--2011年3月初.具体可分为:10年9月初--10年10月下旬,复习必修1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初--10年11月中旬,复习选修3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下旬--2011年元月中旬 ...

  • 同分异构体书写及判断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 班级 姓名 [考纲要求]了解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根据给定条件推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命题趋势]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及同分异构体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点之一. [解题要点]结构决定性质,这是化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有机物的结构同样决定着有机物的重要性质.答题时围绕&quo ...

  •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 2015学年春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有机化学基础> 模块 程英远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 ...

  • 乙醇 案例分析
  • ●课题编号:高中6号 ● 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刘建英 深圳市高级中学 ●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 [教材分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含乙酸和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 有 机化合物>中第三节的内容.乙酸和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

  •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3鲁科版选修5
  • 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高聚物必须由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是( ) [解析] 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A 是由丙烯加聚生成的,B 是由2­甲基­1,3­丁二烯加聚生成的,C 是由丙烯和1,3­丁二烯加聚生成 ...

  • 2018版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6看社戏
  • 学业分层测评(六) 看社戏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功课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高考中吃了大亏. B .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滨江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 ...

  •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 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 ...

  • 化学选修五第二章
  • 本章说明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 能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

  • [苯酚]教学设计
  • <苯酚>教学设计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胡绍平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教学指导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在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