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意思_全诗赏析

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是正常的。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此即彼。前面说过,章质夫的这首《水龙吟》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然而,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原唱”就相形见绌了。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

“和词”胜于“原唱”,也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但苏东坡却举重若轻,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写出了这首“和韵而似元唱”的杰作,真可谓旷世奇才。

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经典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苏东坡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

3/3

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是正常的。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此即彼。前面说过,章质夫的这首《水龙吟》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然而,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原唱”就相形见绌了。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

“和词”胜于“原唱”,也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但苏东坡却举重若轻,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写出了这首“和韵而似元唱”的杰作,真可谓旷世奇才。

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经典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苏东坡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

3/3


相关内容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1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教学目的:了解苏轼词的创作风格:与章质夫的原作比较,了解苏轼这首词的特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的? 教学重点:本首词的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

  • 水龙吟赏析
  • <水龙吟>赏析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45岁的苏轼被贬居黄州.章质夫作了一首词<水龙吟>,赠与好友苏东坡 ...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这 ...

  • 七上古诗词赏析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1.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 ...

  • 水龙吟苏轼4
  • <水龙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的内涵. 2.基本了解咏物词的特征.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婉约词. 二.文学常识 1.写作背景 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 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 ...

  •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10首赏析
  • 七年级上册 ㈠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老马自喻,写出虽然到了晚年,但 ...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一.诵读章质夫的"杨花词",整体感知大意.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 ...

  •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教案
  • 课题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共3~4课时 备课人 教学目的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3.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 ...

  • 苏轼:水龙吟
  • <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