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近代考古学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渊源追溯到远古时代。台湾考古学者在本省南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被叫做“左镇人”。经过鉴定,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三万年以前的古人类。

本省陆续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其形状和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遗物特别相似。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与黑陶,经过鉴定,确定它们是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这些都是台湾古代人类和祖国大陆上古人类民族渊源的历史见证。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者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大批石棉。出土的许多石器、陶片及玉器,是二、三千年前台湾先住民的遗物。经过鉴定和对这些先住民文化特质的研究,确认他们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仆族相似。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为此发表宣言指出:台湾历史文化的根底在大陆。台湾最早的居民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密不可分。

我国古文献中关于台湾的记载很多。最早的史书《尚书》的《禹贡》篇中,有关于“岛夷”的记载,说岛夷以麻织品为衣服,以贝类为饰物,使用竹器,其地产桔柚,并向大陆进贡。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岛屿上,产桔柚著名的只有台湾岛。历代史学家认为,“岛夷”指的

就是台湾先住民。

周朝——雕题

《山海经》之《海内南经》记载:“伯卢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胊国、皆在郁水之南”。时人的解释是:离耳国似指海南岛,而雕题国民黥面纹身,类似台湾山胞,故雕题国是指台湾。

秦朝——-瀛洲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来、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云”。 时人的解释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来为日本、方丈为琉球,瀛洲为台湾。

西汉——东鳀

汉朝的《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多湿,丈夫多夭,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有一部份日本与中国的学者,推测东鳀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台湾。

三国时期——夷洲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中记载,吴主孙权在公元230年,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到过台湾。吴人沈莹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台湾被描写为:夷洲在临海郡(今浙江)东南,相离有两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生长五谷,又多鱼肉。可见当时人们对台湾已有很详细的了解。

沈莹《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战得头,着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有不少学者把“夷州”认为是今日的台湾,并以“临海水土志”为有关台湾的最古文献,特别是中国学者大体上都持这种说法。

隋朝——流求

《隋书·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居海东,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

“将军陈棱要求土著投降,被拒,遂掳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返”。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台湾。公元607年(大业三年),遗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流求访察。公元608年又派遣朱宽去慰抚;公元610年再遣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周镇洲,率兵万余人渡海到流求。

《隋书》所称之流求,所述的风土习俗、方位和文化系统皆与三国夷州颇多相似之处,所以学者之间多认为《隋书》所指之流求即为台湾。

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

唐朝以后,东南沿海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出现移居澎湖和台湾的现象。唐朝进士施肩吾,曾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他曾写过一首《题澎湖屿》的诗,描写了当地人民生活劳动的情景。《题澎湖屿》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里生犀照盐水。《题澎湖》诗中描写的中国大陆居民渡海移居澎湖,并与岛上高山族人民一起捕蚌采珠的情景。施肩吾曾率领族人渡海到澎湖从事劳动生产,开发宝岛,被后人誊为开发澎湖第一人。

南宋——毘舍耶国

南宋时,称台湾为毘舍耶国,南宋已有军民屯戍澎湖。赵汝适著的《诸蕃志》中称,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元朝——瑠求

元朝时,称台湾为“瑠求”。《元史》上说,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相通,天气晴朗时,望之隐约。可见当时对台湾的地理位置已相当明了。

公元1335年,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台湾和澎湖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明朝时,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于公元1430-1433年的最后一次航海途中遇到台风,舰队曾开到台湾台南一带避风,并上岸取水。现在高雄风山一带有一种姜,叫做“三保姜”,据说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公元1563年,明朝为防止倭寇袭扰大陆,在澎湖加强军事布置。设“巡检司”。1597年增设“游兵”,各岛设船20艘,兵士800人,并在基隆、淡水两港也驻屯军队。公元1620年福建海澄人颜思齐和泉州南安人郑芝龙,为反抗官府欺压,率一大批人分乘13艘船移居台湾。他们在台湾中部的北港(今嘉义)登陆,筑10个城寨,从事垦荒、农耕、渔猎。台湾有一座墓园纪念的是明代海澄县人颜思齐,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最早率众横渡台湾海峡。招莱漳、泉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称为 “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 《台湾通史》为台湾历代人物列传,颜思齐排在首位。

明万历——东番、大员、小琉球

明朝陈第之《东番记》(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记载:“东番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双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居其也。”

明永历——东都、东宁

明朝杨英之《从征实录》记载:“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平安镇。” 清朝——台湾

清靖海将军施琅之《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记载:“窃照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

1683年,清朝政府进军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爽率众归顺。从此,台湾置于清朝管辖下,中国实现了统一。1684年,清政府在台南设府,称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1885年,清政府正式把台湾划为当时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省。第一任省长巡抚刘铭传到任后,广招福建、广东沿海人民移居台湾,对本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修筑炮台、加强防务,开设机器局,制造枪炮、火药,开煤矿、修公路、筑铁路;创办邮电,开设新学堂等等。清政府在台湾经营212年,使台湾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省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在1895年3月占领澎湖。同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赔款给日本。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是举世公认的。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说: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苏联也参加)签署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8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了台湾省。自此,被日本强占50年零152天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近代考古学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渊源追溯到远古时代。台湾考古学者在本省南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被叫做“左镇人”。经过鉴定,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三万年以前的古人类。

本省陆续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其形状和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遗物特别相似。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与黑陶,经过鉴定,确定它们是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这些都是台湾古代人类和祖国大陆上古人类民族渊源的历史见证。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者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大批石棉。出土的许多石器、陶片及玉器,是二、三千年前台湾先住民的遗物。经过鉴定和对这些先住民文化特质的研究,确认他们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仆族相似。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为此发表宣言指出:台湾历史文化的根底在大陆。台湾最早的居民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密不可分。

我国古文献中关于台湾的记载很多。最早的史书《尚书》的《禹贡》篇中,有关于“岛夷”的记载,说岛夷以麻织品为衣服,以贝类为饰物,使用竹器,其地产桔柚,并向大陆进贡。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岛屿上,产桔柚著名的只有台湾岛。历代史学家认为,“岛夷”指的

就是台湾先住民。

周朝——雕题

《山海经》之《海内南经》记载:“伯卢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胊国、皆在郁水之南”。时人的解释是:离耳国似指海南岛,而雕题国民黥面纹身,类似台湾山胞,故雕题国是指台湾。

秦朝——-瀛洲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来、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云”。 时人的解释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来为日本、方丈为琉球,瀛洲为台湾。

西汉——东鳀

汉朝的《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多湿,丈夫多夭,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有一部份日本与中国的学者,推测东鳀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台湾。

三国时期——夷洲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中记载,吴主孙权在公元230年,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到过台湾。吴人沈莹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台湾被描写为:夷洲在临海郡(今浙江)东南,相离有两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生长五谷,又多鱼肉。可见当时人们对台湾已有很详细的了解。

沈莹《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战得头,着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有不少学者把“夷州”认为是今日的台湾,并以“临海水土志”为有关台湾的最古文献,特别是中国学者大体上都持这种说法。

隋朝——流求

《隋书·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居海东,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

“将军陈棱要求土著投降,被拒,遂掳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返”。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台湾。公元607年(大业三年),遗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流求访察。公元608年又派遣朱宽去慰抚;公元610年再遣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周镇洲,率兵万余人渡海到流求。

《隋书》所称之流求,所述的风土习俗、方位和文化系统皆与三国夷州颇多相似之处,所以学者之间多认为《隋书》所指之流求即为台湾。

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

唐朝以后,东南沿海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出现移居澎湖和台湾的现象。唐朝进士施肩吾,曾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他曾写过一首《题澎湖屿》的诗,描写了当地人民生活劳动的情景。《题澎湖屿》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里生犀照盐水。《题澎湖》诗中描写的中国大陆居民渡海移居澎湖,并与岛上高山族人民一起捕蚌采珠的情景。施肩吾曾率领族人渡海到澎湖从事劳动生产,开发宝岛,被后人誊为开发澎湖第一人。

南宋——毘舍耶国

南宋时,称台湾为毘舍耶国,南宋已有军民屯戍澎湖。赵汝适著的《诸蕃志》中称,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元朝——瑠求

元朝时,称台湾为“瑠求”。《元史》上说,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相通,天气晴朗时,望之隐约。可见当时对台湾的地理位置已相当明了。

公元1335年,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台湾和澎湖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明朝时,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于公元1430-1433年的最后一次航海途中遇到台风,舰队曾开到台湾台南一带避风,并上岸取水。现在高雄风山一带有一种姜,叫做“三保姜”,据说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公元1563年,明朝为防止倭寇袭扰大陆,在澎湖加强军事布置。设“巡检司”。1597年增设“游兵”,各岛设船20艘,兵士800人,并在基隆、淡水两港也驻屯军队。公元1620年福建海澄人颜思齐和泉州南安人郑芝龙,为反抗官府欺压,率一大批人分乘13艘船移居台湾。他们在台湾中部的北港(今嘉义)登陆,筑10个城寨,从事垦荒、农耕、渔猎。台湾有一座墓园纪念的是明代海澄县人颜思齐,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最早率众横渡台湾海峡。招莱漳、泉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称为 “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 《台湾通史》为台湾历代人物列传,颜思齐排在首位。

明万历——东番、大员、小琉球

明朝陈第之《东番记》(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记载:“东番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双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居其也。”

明永历——东都、东宁

明朝杨英之《从征实录》记载:“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平安镇。” 清朝——台湾

清靖海将军施琅之《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记载:“窃照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

1683年,清朝政府进军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爽率众归顺。从此,台湾置于清朝管辖下,中国实现了统一。1684年,清政府在台南设府,称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1885年,清政府正式把台湾划为当时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省。第一任省长巡抚刘铭传到任后,广招福建、广东沿海人民移居台湾,对本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修筑炮台、加强防务,开设机器局,制造枪炮、火药,开煤矿、修公路、筑铁路;创办邮电,开设新学堂等等。清政府在台湾经营212年,使台湾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省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在1895年3月占领澎湖。同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赔款给日本。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是举世公认的。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说: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苏联也参加)签署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8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了台湾省。自此,被日本强占50年零152天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相关内容

  • 论文格式模板
  • 网 络 教 育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 者: 学 号: 专 业: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 要: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台北市正式接受日军投 ...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国际法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国人民在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形成的.坚持这一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基础和前提."一个中国"的原则不仅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国际法根据. 一.&qu ...

  • 白皮书[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2012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 言 ......................................................................................................... ...

  • 浅谈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 <形势与政策> 课 程 论 文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 钓鱼岛事件考验中国智慧 任课教师:彭德镔 学生姓名:张景丰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学 号:2010050594 2011年2月 题目:钓鱼岛事件考验中国智慧 摘要: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

  • 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和影响
  • 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和影响 [摘要]:钓鱼岛列屿由于其地质和海洋资源.特殊的战略位置.特殊的历史,是的钓鱼岛问题成了中日两国久拖不决的一个悬案.本文就钓鱼岛列屿的法律地位和现状进行分析,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是不可否认的历史和法律事实.而钓鱼岛争端的始末过程,明显的暴露了日本对钓鱼岛非法窃取性.钓鱼岛问 ...

  •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岂容他人肆意"买卖"
  • <人民日报>昨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文章指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应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止在钓鱼岛的一切侵 ...

  • 国际战略环境
  •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第一节 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经济全 ...

  • 历史文物主义
  •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视 角 下 钓 鱼 岛 问 题 研 究 农村与区域发展 李小强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钓鱼岛问题研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 李小强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

  • 世界和平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世界和平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 目前中国南海和东海领土主权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世 界和平与区域安全:钓鱼岛.南沙群岛.黄岩岛等岛屿,自古以来 就在中国版图之内,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应当受到尊重.维护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整,既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国内法的基本 规定:<联合国宪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