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罪量刑:谋利数额比贿赂数额更重要

欣悦微空间 2015-11-17 09:52

#

目前,关于受贿罪量刑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法律界一直在热议当如何划定受贿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我认为,从立法到司法界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贪污罪与受贿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主观恶性大异,受贿罪量刑本不应与贪污罪适用同一个标准。

#

贪污罪与受贿罪除了均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贪污罪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侵财犯罪,侵害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受贿罪实质上是一种权钱交易形式的渎职滥权犯罪,即向他人出售手中权力,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其中,绝大多数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损害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

最关键的是,行贿的逻辑是“送出一只鸡,得回一头牛”,相应地,受贿的逻辑就是“为了得到他人一只鸡,不惜送出国家一头牛”。所以,贪污一百万与受贿一百万的危害是大异的,贪污一百万只是国家财产减损了一百万,而受贿一百万,国家财产减损的可能是一千万甚至一个亿,而且,权钱交易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当地政府信誉,严重破坏当地市场和投资环境,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二者的危害相差甚大,刑法又怎么能适用相同的量刑标准?是立法机关为了方便省事吗?原因不敢妄加揣测,但也确实让人费解。

#

可见,贪污罪以行为人获取的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是科学的,但受贿罪则绝不能以行为人获取的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而应当主要以滥用职权的损害后果为定罪量刑标准。比如,有的案件中,行为人受贿不过10万,却使行贿人获得了500万的非法利益,对于受贿人如果仅仅按受贿10万量刑,显然刑不足以抵罪,刑罚畸轻。再如有一个案件,行为人是一个单位基建处长,受贿15万,但这个单位为他出面求情,证明此人为了单位利益精打细算,不仅没有多给承包工程的行贿人一分钱好处,还为单位节省了数十万资金,故这个单位请求检察机关宽大处理,因为工程还没有完,单位还等着他回去继续履职。对这个案件,按照刑九前的规定,是要判处十年以上徒刑的,但我的意见是,同意对其作相对不起诉。

#

所以,对于受贿罪而言,关键不在于行为人收了多少钱,而在于他给别人办了多大的事,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多大的损害。有的人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任由行贿人大挖国家墙脚,这种人纵然受贿数额不大,但主观恶性极深,应予严惩。相反,有的人虽然受贿的数额很大,但能够把持原则,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办事,没有为行贿人谋取多少不正当利益,这种人纵然受贿的胃口不小,但主观恶性并不是很深,可以宽大处理。

#

特别是对于行贿罪而言,谋利数额更远比行贿数额重要。比如有一个案件,一个会所老板为了偷电,送给供电局送电员5000元钱,该送电员专门为这个会所拉了一条线,电表上无法显示,该会所窃电电费共计25万元。公安机关对该会所老板以盗窃罪报捕,侦监部门答复此人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其行为系行贿,因未达到行贿数额标准,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非常不解,他们觉得很困惑:这个老板明明偷了国家25万元的电,怎么就不构成犯罪了呢?

#

公安机关的不解是有道理的,这个无罪的结论是显失公正的。造成这种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刑法对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以行贿数额划定,而不是以谋利数额为标准。按照2012年颁布的“两高”《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贿罪第二档法定刑“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标准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以上,那么,行贿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又在一百万以下的,就只能是不构成犯罪了。这显然使大量行贿犯罪得以逍遥法外。

#

综上,基于贿赂罪与贪污罪客观危害程度及主观恶性的巨大差异,二罪适用同一定罪量刑标准是极不科学的。同时,贿赂罪的定罪量刑绝不能仅以贿赂数额为标准,而应着重考虑损害后果和谋利数额,因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数额才更直接体现了贿赂罪的本质危害,以谋利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更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实现罚当其罪,公正司法。

#

欣悦微空间 2015-11-17 09:52

#

目前,关于受贿罪量刑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法律界一直在热议当如何划定受贿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我认为,从立法到司法界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贪污罪与受贿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主观恶性大异,受贿罪量刑本不应与贪污罪适用同一个标准。

#

贪污罪与受贿罪除了均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贪污罪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侵财犯罪,侵害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受贿罪实质上是一种权钱交易形式的渎职滥权犯罪,即向他人出售手中权力,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其中,绝大多数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损害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

最关键的是,行贿的逻辑是“送出一只鸡,得回一头牛”,相应地,受贿的逻辑就是“为了得到他人一只鸡,不惜送出国家一头牛”。所以,贪污一百万与受贿一百万的危害是大异的,贪污一百万只是国家财产减损了一百万,而受贿一百万,国家财产减损的可能是一千万甚至一个亿,而且,权钱交易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当地政府信誉,严重破坏当地市场和投资环境,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二者的危害相差甚大,刑法又怎么能适用相同的量刑标准?是立法机关为了方便省事吗?原因不敢妄加揣测,但也确实让人费解。

#

可见,贪污罪以行为人获取的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是科学的,但受贿罪则绝不能以行为人获取的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而应当主要以滥用职权的损害后果为定罪量刑标准。比如,有的案件中,行为人受贿不过10万,却使行贿人获得了500万的非法利益,对于受贿人如果仅仅按受贿10万量刑,显然刑不足以抵罪,刑罚畸轻。再如有一个案件,行为人是一个单位基建处长,受贿15万,但这个单位为他出面求情,证明此人为了单位利益精打细算,不仅没有多给承包工程的行贿人一分钱好处,还为单位节省了数十万资金,故这个单位请求检察机关宽大处理,因为工程还没有完,单位还等着他回去继续履职。对这个案件,按照刑九前的规定,是要判处十年以上徒刑的,但我的意见是,同意对其作相对不起诉。

#

所以,对于受贿罪而言,关键不在于行为人收了多少钱,而在于他给别人办了多大的事,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多大的损害。有的人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任由行贿人大挖国家墙脚,这种人纵然受贿数额不大,但主观恶性极深,应予严惩。相反,有的人虽然受贿的数额很大,但能够把持原则,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办事,没有为行贿人谋取多少不正当利益,这种人纵然受贿的胃口不小,但主观恶性并不是很深,可以宽大处理。

#

特别是对于行贿罪而言,谋利数额更远比行贿数额重要。比如有一个案件,一个会所老板为了偷电,送给供电局送电员5000元钱,该送电员专门为这个会所拉了一条线,电表上无法显示,该会所窃电电费共计25万元。公安机关对该会所老板以盗窃罪报捕,侦监部门答复此人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其行为系行贿,因未达到行贿数额标准,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非常不解,他们觉得很困惑:这个老板明明偷了国家25万元的电,怎么就不构成犯罪了呢?

#

公安机关的不解是有道理的,这个无罪的结论是显失公正的。造成这种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刑法对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以行贿数额划定,而不是以谋利数额为标准。按照2012年颁布的“两高”《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贿罪第二档法定刑“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标准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以上,那么,行贿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又在一百万以下的,就只能是不构成犯罪了。这显然使大量行贿犯罪得以逍遥法外。

#

综上,基于贿赂罪与贪污罪客观危害程度及主观恶性的巨大差异,二罪适用同一定罪量刑标准是极不科学的。同时,贿赂罪的定罪量刑绝不能仅以贿赂数额为标准,而应着重考虑损害后果和谋利数额,因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数额才更直接体现了贿赂罪的本质危害,以谋利数额为定罪量刑标准,更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实现罚当其罪,公正司法。

#


相关内容

  • 受贿罪的认定与量刑思考1
  • 对受贿罪的认定与量刑思考 受贿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腐败行为,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损害党的威信,也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阻碍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法.将贪污贿赂罪单独编为一章,并设立受贿罪的有关条款,对其定义和量刑标准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 ...

  • 从刑事政策视野角度评价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之修改
  • 摘要:本文依据刑事政策的视野,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与他国立法例和国际公约做比较后,从行贿者的"贿赂"范围之优化和刑法 164条定罪量刑标准之优化两方面展开论述,提出现行条文至少应当吸收现行相关司法解释的成果,将"贿赂"范围有序扩大至"财产性利益&qu ...

  • 斡旋受贿与介绍贿赂的司法认定
  • 本文案例启示:身份或编制不等于国家工作人员主体资格.斡旋受贿罪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现任职务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该罪的成立前提之一是斡旋者与被利用者之间没有形成共同受贿的故意.共同受贿的数额应采犯罪总额说而非分赃数额说,不应 ...

  • 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摘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确立的一个罪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基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认真的研究理解分析该罪的构成要件,界定本罪与他罪的区别,更大程度的接近立法目的,正确理解罪名的立法价值,真正做到在司法实践中灵活有效的应用该罪名,打击商业贿赂 ...

  •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
  •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作者: 查看(411) 评论(0) 鲜花(2) 鸡蛋(0) 时间:2010-08-02 00:00:00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及辩护适用 受贿罪的定义: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 ...

  • 论我国贪污受贿罪的量刑
  • [摘 要]定罪是量刑的必要前提,量刑是定罪的必然归宿.贪污受贿犯罪的量刑是否公正.科学.合理,直接关系适用法律的公信力和预防惩治腐败的总体效果.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现有定罪量刑的弊端在司法实务中不断显现并备受诟病,显然现有贪污受贿犯罪之定罪量刑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因应打击犯罪的客观需要,适时对之进行 ...

  • 什么是商业受贿罪
  • 什么是商业受贿罪 商业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商业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商业受贿罪适用问题 一.主体范围的界分 由<刑法修正案㈥>第7条的规定可知,无论是公司 ...

  • 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 作者:刘明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D924.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023(2004)0024-06 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只有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才能构成受贿 ...

  • 受贿罪之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研究
  • 摘要:在当前受贿罪的司法认定中,我们一般都只关注到受贿人在"收受贿赂"这一侧面所表现的行为定性和定量问题,而对其在权钱交易的另一侧面,即作为贿赂标的物存在的"渎职弄权"行为却研究甚少.这种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不足将使得我们只能得到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