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教案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一.教学分析:

1.学习目标与任务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产生影响的两面性;

B、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能对典型的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主动探究技术,慎重选择技术、学习技术的乐趣。

2. 重点和难点:

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具多媒体投影和实物展台

4.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式、学生辩论。

5.课时安排:1个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用PPT)

技术的含义和作用: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包括人本身)进行的改造。技术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的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其他导入语略)

2、出示教学目标:(用PPT)

3、新课教学:(用PPT)

(1)、探究与交流:试根据你的预习,分析一些你所熟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给人类带来的影

(技术和技术产品很多 哦,身边到处都是,油笔、精美的纸张、投影机„„甚至瘦肉精也是呀„„,要找出不是技术产品的东西很难呀)

(2)案例分析:(用PPT)

案例分析1:核技术

播放视频;请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并总结核技术应用的利弊及原因(可填入表中) 案例分析2:转基因技术

播放视频;

(导语)转基因的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鼓舞,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不少已经被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由于它们比非转基因品种能增产20%,因此,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解决饥饿和贫穷不可或缺的技术,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的蛋白质。但是科学家更感兴趣的是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

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冷静的反思:转基因生物安全吗?使用后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形伤害,重组DNA会不会侵入环境的微生物体内,而使之变成新的致病菌?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不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入侵?

下面我们就转基因生物对人类的利弊展开辩论——小型辩论,正反两方观点分别是: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利大于弊(正方)(1;3;5小组,即南边一半同学)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弊大于利(反方)(2;4;6小组,即南边一半同学)

各个小组先讨论准备5分钟,然后辩论(每一方推出四个人做主要辩手,辩论时间10分钟)

„„„„„„„„

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辩论今天就告一段落,大家表现都很精彩,让我为之着迷,我不能做出决定,今天没有失败者,都是胜利者。但是,这个话题无疑会在将来的相当长一旦时间内争论下去,到底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案例分析3——(下面我们再看一段视频,你可能有新的理解)

播放视频:新型锂电池技术

启示:技术及技术产品的应用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带来的问题,最终也需要,并将一定会通过技术的发展来解决。

(3).教师总结: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好坏之分,但开发、使用新技术时要慎重权衡该技术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4、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有关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及其应用前景,并全面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试着写一篇小论文提交。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三.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成功体验

设计出较小的辩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减少教师的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协作讨论中,总有个别基础较差、控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去,如何让这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个转化过程的引导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需要提高的能力

教师要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水平。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一.教学分析:

1.学习目标与任务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产生影响的两面性;

B、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能对典型的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主动探究技术,慎重选择技术、学习技术的乐趣。

2. 重点和难点:

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具多媒体投影和实物展台

4.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式、学生辩论。

5.课时安排:1个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用PPT)

技术的含义和作用: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包括人本身)进行的改造。技术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的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其他导入语略)

2、出示教学目标:(用PPT)

3、新课教学:(用PPT)

(1)、探究与交流:试根据你的预习,分析一些你所熟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给人类带来的影

(技术和技术产品很多 哦,身边到处都是,油笔、精美的纸张、投影机„„甚至瘦肉精也是呀„„,要找出不是技术产品的东西很难呀)

(2)案例分析:(用PPT)

案例分析1:核技术

播放视频;请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并总结核技术应用的利弊及原因(可填入表中) 案例分析2:转基因技术

播放视频;

(导语)转基因的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鼓舞,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不少已经被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由于它们比非转基因品种能增产20%,因此,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解决饥饿和贫穷不可或缺的技术,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的蛋白质。但是科学家更感兴趣的是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

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冷静的反思:转基因生物安全吗?使用后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形伤害,重组DNA会不会侵入环境的微生物体内,而使之变成新的致病菌?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不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入侵?

下面我们就转基因生物对人类的利弊展开辩论——小型辩论,正反两方观点分别是: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利大于弊(正方)(1;3;5小组,即南边一半同学)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弊大于利(反方)(2;4;6小组,即南边一半同学)

各个小组先讨论准备5分钟,然后辩论(每一方推出四个人做主要辩手,辩论时间10分钟)

„„„„„„„„

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辩论今天就告一段落,大家表现都很精彩,让我为之着迷,我不能做出决定,今天没有失败者,都是胜利者。但是,这个话题无疑会在将来的相当长一旦时间内争论下去,到底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案例分析3——(下面我们再看一段视频,你可能有新的理解)

播放视频:新型锂电池技术

启示:技术及技术产品的应用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带来的问题,最终也需要,并将一定会通过技术的发展来解决。

(3).教师总结: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好坏之分,但开发、使用新技术时要慎重权衡该技术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4、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有关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及其应用前景,并全面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试着写一篇小论文提交。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三.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成功体验

设计出较小的辩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减少教师的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协作讨论中,总有个别基础较差、控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去,如何让这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个转化过程的引导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需要提高的能力

教师要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水平。


相关内容

  • 浙教版六下[科技造福人类]教案
  • <科技造福人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教学难点:体 ...

  • 8.1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归纳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通过了解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科技生活,在未来,把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 2 ...

  •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
  •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 2012年2月 执教:陈芳 课 时 教 案 第一单元 爱美丽的生命 课题:1. 生命多么可贵 第 1 课时 总序第 1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 ...

  •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1.1 技术的价值 一.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什么课程?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 ...

  • 必修3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原则. 2.能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珠江三解洲"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 ...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
  • 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课程标准: 1.理解新能源"电"的出现及电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 4.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教 ...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

  •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
  • 宝石学校活页课时教案(首页) 班级:高一年级 科目: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教案第1册 第 2 页 共 6 页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 ...

  • 科技创造生活(教案)
  • 科技创造生活(教案)  课程标准要求 4-3 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知识竞赛,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两个阶段: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能感受到的科技发展,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以及当前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