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测模拟试卷

高二历史学测模拟试卷(二)

出卷人:杨海燕 审核人:徐莉 2015.01.1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

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所有官吏都由由皇帝直接任免

B .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 .九品中正制按照才能选拔官员,在当时形成了“上品无寒族,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D .科举制形成于隋朝,该制度的实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3、某导演要拍摄一部反映1900年中国社会状况的电视剧。下面是导演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描述,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占领了北京城

D. 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举起了反清的旗帜

4、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 .长城抗战 B.淞沪抗战 C.忻口狙击战 D.台儿庄大捷

5、有人说,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和结束。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南京市的有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签订《南京条约》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新、旧民主革命分水岭相关的是

A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7、下列选项属于遵义会议的内容的是: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④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8、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C .迫使清帝退位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9、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10、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 .《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过一系列处理外交关系的原则,其中最具有生命力,而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

A. “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3、有人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掉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 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其评价的是

A .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商鞅变法

14、《罗马法》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 .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效益优先的原则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1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7、 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的最高行政权力中心在

A. 议会 B.总统 C.联邦法院 D.国会

18、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9、《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20、美国副总统拜登在2013年2月德国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美国需要与中国新领导人进行坦率和直接的对话。„„拜登提及美欧关系时,称欧洲是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石,是全球合作的催化剂。这一材料表明

A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

C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当今世界已形成美、中、欧三足鼎立局面

21、下列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 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22、宋代以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A .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 .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受到政府的限制

2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错误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早期的儒学

B.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 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24、某高二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25、梁启超在评价某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A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 .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26、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最有可能与史实相符合的一句是

A. 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 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 唐朝早期,阿拉伯军队与唐军交战,阿拉伯人从被俘的唐军造纸工人那里学得造纸技术

2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 .唐诗风格各不相同, 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 .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28、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29、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不包括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

30、2008 年 12 月 18 日,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大会上讲道:“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体现了党在新时期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31、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严格管理,技术先进,推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一直占据着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32、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开辟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为

通商口岸。

3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4、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35、进入21世纪,除了欧盟外,日本、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周秦两代创制“大变局”分别指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宰相委员制”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这种行政体制

的特点。(3分) (3)材料三中作者为什么会持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请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2分)

37、(10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三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

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相应的内容。(2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这部宪法不同权力部门之间关系的哪一重要原则?该原则有何历史意义?(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英美两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要求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哲人说,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20世纪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顽强不屈,艰苦抗争,并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思想理论及其实践引领时代进步,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请回答:

(1)20世纪初期,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分)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李大钊认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2分)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告(2分)

(4)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三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2分)

(5)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高二历史学测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 C C B C A C A A B 11-20 D A B C B C B C C B

21-30 C B D C D B D C A C

二、判断题: 31-35B B A A B

三、材料解析题:

36、(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3分)

(2) 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3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4)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2分)

37、(1)A 最高权力机构。(1分)B 最高司法机构。(1分)

(2)文献:《权利法案》。(1分)政体:君主立宪政体。(1分)

(3)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1分)

意义: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独立平等,但又相互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

(4)不同:英美两国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1分)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1分)而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1分)享受民主的只是少数奴隶主。(1分)

四、问答题:

38、(1)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2)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1分)

(3)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1分)新民主主义理论。(1分)

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

(4)历史意义: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或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改革开放迈入新阶段;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2分)

(5)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高二历史学测模拟试卷(二)

出卷人:杨海燕 审核人:徐莉 2015.01.1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

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所有官吏都由由皇帝直接任免

B .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 .九品中正制按照才能选拔官员,在当时形成了“上品无寒族,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D .科举制形成于隋朝,该制度的实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3、某导演要拍摄一部反映1900年中国社会状况的电视剧。下面是导演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描述,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占领了北京城

D. 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举起了反清的旗帜

4、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 .长城抗战 B.淞沪抗战 C.忻口狙击战 D.台儿庄大捷

5、有人说,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和结束。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南京市的有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签订《南京条约》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新、旧民主革命分水岭相关的是

A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7、下列选项属于遵义会议的内容的是: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④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8、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C .迫使清帝退位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9、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10、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 .《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过一系列处理外交关系的原则,其中最具有生命力,而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

A. “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3、有人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掉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 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其评价的是

A .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商鞅变法

14、《罗马法》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 .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效益优先的原则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1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7、 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的最高行政权力中心在

A. 议会 B.总统 C.联邦法院 D.国会

18、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9、《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20、美国副总统拜登在2013年2月德国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美国需要与中国新领导人进行坦率和直接的对话。„„拜登提及美欧关系时,称欧洲是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石,是全球合作的催化剂。这一材料表明

A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

C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当今世界已形成美、中、欧三足鼎立局面

21、下列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 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22、宋代以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A .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 .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受到政府的限制

2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错误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早期的儒学

B.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 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24、某高二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25、梁启超在评价某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A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 .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26、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最有可能与史实相符合的一句是

A. 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 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 唐朝早期,阿拉伯军队与唐军交战,阿拉伯人从被俘的唐军造纸工人那里学得造纸技术

2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 .唐诗风格各不相同, 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 .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28、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29、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不包括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

30、2008 年 12 月 18 日,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大会上讲道:“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体现了党在新时期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31、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严格管理,技术先进,推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一直占据着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32、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开辟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为

通商口岸。

3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4、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35、进入21世纪,除了欧盟外,日本、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周秦两代创制“大变局”分别指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宰相委员制”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这种行政体制

的特点。(3分) (3)材料三中作者为什么会持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请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2分)

37、(10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三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

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相应的内容。(2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这部宪法不同权力部门之间关系的哪一重要原则?该原则有何历史意义?(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英美两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要求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哲人说,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20世纪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顽强不屈,艰苦抗争,并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思想理论及其实践引领时代进步,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请回答:

(1)20世纪初期,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分)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李大钊认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2分)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告(2分)

(4)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三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2分)

(5)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高二历史学测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 C C B C A C A A B 11-20 D A B C B C B C C B

21-30 C B D C D B D C A C

二、判断题: 31-35B B A A B

三、材料解析题:

36、(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3分)

(2) 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3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4)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2分)

37、(1)A 最高权力机构。(1分)B 最高司法机构。(1分)

(2)文献:《权利法案》。(1分)政体:君主立宪政体。(1分)

(3)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1分)

意义: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独立平等,但又相互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

(4)不同:英美两国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1分)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1分)而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1分)享受民主的只是少数奴隶主。(1分)

四、问答题:

38、(1)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2)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1分)

(3)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1分)新民主主义理论。(1分)

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

(4)历史意义: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或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改革开放迈入新阶段;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2分)

(5)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相关内容

  •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 ...

  •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 高二下期期末统考历史试卷分析 朱占军 一.试题概况: 本次历史统考试范围为必修三(占百分之八十),选一选二(占百分之二十),题量适中,对所学知识的覆盖面较大,题型和卷面设计基本与高考全国卷接轨,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能力要求相结合 试卷着重对知识能力的考察,学生易打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次考试 ...

  •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 ...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 ...

  • 2015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卷(2)
  • 高二历史会考模拟Ⅱ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 ...

  • 教务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 ...

  • 教务职称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教 ...

  • 中学教务处教育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