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 教学设计

《观察水》教学设计

张浩 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研究水的性质,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2、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了解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3、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尊重他人、敢于发表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三、教学难点:探究水的各种性质。

四、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材料:每组一瓶水、每人一个一次性塑料杯。

教师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全班同学每6-7人分为一组

教具的设计与准备:水、牛奶、白醋、糖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天也离不开它,猜一猜,是什么?水,那水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呢?

2、师出示课件,带学生进入水的世界。指出水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清水,看看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又有些什么特点,好不好?

(二)辨别水

1、谈话,在找水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刚才老师在倒水的时候忘了做记录,现在不知哪杯是水,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老师猜一猜哪一杯有可能是水?

2、提问:你们打算怎样从剩下的几杯里找到水?除了用眼睛看,还有什么观察方法?

3、活动: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材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水,并在找水的过程中想一想找水的方法。(活动前,师强调活动注意事项,以及观察记录卡的填写注意事项)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哪杯是水,以及找水的方法。课本上是怎样描述的?读课本。

4、科学的观察方法是有顺序的,你认为刚才哪组的方法更科学?谁来试着说一说。

5、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更进一步了解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看看到底哪杯是水。

(三)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身上的五件感官宝贝找出了水,现在就请大家用我们身上的这五件宝贝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一步来研究水,并填写观察记录卡。比一比那分组开始研究吧。(板书:观察水)

2、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给与适时指导。

(四)水的特征

1、今天,认识这样一位好朋友,刚才的观察研究大家都做得很认真,我相信每个小组都有了许多的发现,这位朋友都对你说了些什么?

2、踊跃发言。(教师在黑板上简要记录下学生的发言)

如: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冰凉的、透明的。注意:1.让学生说清楚:你用什么感觉器官跟“水精灵”交流到了什么?

3、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发言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地方。小组汇报,小组组员带观察记录卡到前面向大家汇报小组的发现。

(五)拓展

1、演示实验,一杯水的旅行。

师展示一杯水在课堂上的旅行——从不同容器中旅行

2、提问:这杯水的旅行中,你发现了什么?水可以流动、水的形状会改变。

(六)出示思考题

出示课本上的思考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七)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结束了,但我们观察水,研究水的活动还没有结束,水还有好多秘密等待同学们去探究,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把这个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板书设计:

观察水 眼 没有颜色 透明的

鼻 没有气味

舌 没有味道

耳 流动 没有固定形

《观察水》教学设计

张浩 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研究水的性质,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2、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了解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3、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尊重他人、敢于发表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三、教学难点:探究水的各种性质。

四、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材料:每组一瓶水、每人一个一次性塑料杯。

教师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全班同学每6-7人分为一组

教具的设计与准备:水、牛奶、白醋、糖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天也离不开它,猜一猜,是什么?水,那水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呢?

2、师出示课件,带学生进入水的世界。指出水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清水,看看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又有些什么特点,好不好?

(二)辨别水

1、谈话,在找水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刚才老师在倒水的时候忘了做记录,现在不知哪杯是水,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老师猜一猜哪一杯有可能是水?

2、提问:你们打算怎样从剩下的几杯里找到水?除了用眼睛看,还有什么观察方法?

3、活动: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材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水,并在找水的过程中想一想找水的方法。(活动前,师强调活动注意事项,以及观察记录卡的填写注意事项)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哪杯是水,以及找水的方法。课本上是怎样描述的?读课本。

4、科学的观察方法是有顺序的,你认为刚才哪组的方法更科学?谁来试着说一说。

5、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更进一步了解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看看到底哪杯是水。

(三)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身上的五件感官宝贝找出了水,现在就请大家用我们身上的这五件宝贝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一步来研究水,并填写观察记录卡。比一比那分组开始研究吧。(板书:观察水)

2、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给与适时指导。

(四)水的特征

1、今天,认识这样一位好朋友,刚才的观察研究大家都做得很认真,我相信每个小组都有了许多的发现,这位朋友都对你说了些什么?

2、踊跃发言。(教师在黑板上简要记录下学生的发言)

如: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冰凉的、透明的。注意:1.让学生说清楚:你用什么感觉器官跟“水精灵”交流到了什么?

3、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发言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地方。小组汇报,小组组员带观察记录卡到前面向大家汇报小组的发现。

(五)拓展

1、演示实验,一杯水的旅行。

师展示一杯水在课堂上的旅行——从不同容器中旅行

2、提问:这杯水的旅行中,你发现了什么?水可以流动、水的形状会改变。

(六)出示思考题

出示课本上的思考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七)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结束了,但我们观察水,研究水的活动还没有结束,水还有好多秘密等待同学们去探究,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把这个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板书设计:

观察水 眼 没有颜色 透明的

鼻 没有气味

舌 没有味道

耳 流动 没有固定形


相关内容

  • 促进评价的课堂观察
  • 促进评价的课堂观察 --XX中政治组课堂观察记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观察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取决于每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意识和评价意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模块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 2014科学三年级上册计划
  • 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 ...

  • 观察日记-应云慧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 中山市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 应云慧 [教学背景] 长久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学生怕写,老师难教,似乎已经成为作文教学中尴尬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q ...

  • 课堂观察分析与思考
  • 摘 要: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行为是衡量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保山学院政治学院一次课例研修的观察,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态度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最终在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中培育优秀教师,提高团队力量,提升课堂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 观察 报告 中图分类号 ...

  • 鄄城历史学习园地2
  • 学 习 园 地 第二期 远程研修指导我们如何做教学设计 --三年研修内容总结回顾 省课程团队专家 崔怀亮 如果备课指的是针对一节课的基于经验的微观设计的话,按照加涅的观点,教学设计(Instruction Design)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设计.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这 ...

  • 观察力对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 [内容摘要]艺术设计是涉及社会.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既综合又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糅合,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作为服务于实践和审美的艺术行为,不仅要把握好本学科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而且要将开拓创新纳入其中,让设计与众不同,所以,观察力的作用便显现出来.文 ...

  •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一.背景与说明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 ...

  •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
  • 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3.懂得从 ...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分析 <观察范围>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本节课"观察的范围"就是 ...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