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系列性犯罪原因的多元性理论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态系列性犯罪原因的多元性理论分析 作者:徐毓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7期

【摘 要】人们震惊于河南平舆县大黄庄村民黄勇三年内作案16起,杀害无辜青少年17人,轻伤1人的变态型系列杀人案的同时,也因分析犯罪人的作案心理而从中获得警示。犯罪原因的多元性理论分析认为犯罪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种社会因素导致,而是由多种个体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

【关键词】变态人格;犯罪原因;多元性理论

犯罪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种社会因素所导致,也不是某一学科或某种理论能够胜任阐释,而是由多种个体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只能由多种学科和理论以整合的方式予以剖析。根据本犯罪案件的特点和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现将犯罪人陷于犯罪的原因以多元性理论为基础,从多重因素来分析,凡社会中各环境条件足以影响犯罪人犯罪性之形成及犯罪行为者均属之。

一、主体因素

(一)生理因素。年龄:黄勇于十几岁时产生当杀手的愿望,于25岁后开始进行系列性变态杀人,这说明童年“内向性问题”发展到成年,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年近三十的黄勇更能得到被害人信任。其作案手段和结果可以看出他心智年龄高于文化背景相似的同龄人。性格: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说话是家人及邻居对黄勇的一致评价。由于他的内向,很少向人展示自己内心想法或具有的才智。因此,他属于容易被周围人轻视、忽视的人。从他的采访和家中门上刻得“黄勇,GOOD”中可以看出他渴望成为一个很酷的人,被人认可的人。遗传特点:黄勇个子矮小,长相清瘦,说话条理清晰,与人们意想中五大三粗、粗暴无理的杀手相去甚远。29岁的他未婚也无对象,谈过两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他自认为自身不高不帅,没有钱和权,没有幽默感能够吸引人,要想得到内心的满足感,就选择了当一名自认为很酷的杀手,并从中获得快感。

(二)心理因素。知识经验:他十几岁时渴望成为杀手的愿望,让他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如他会考虑自身作案的年龄、对象,作案场所、时间、方式,还因自身生理因素需要借助工具,并自己制作作案工具。想到“年轻人都有挑战自我的想法,人人都不傻,以为自己很能。”而给作案工具起名“智能木马”,使人失去戒备心,容易得手。诱骗方法也根据受害人不同情况稍作调整,作案后毁尸灭迹也注重时间和地点。其中一次杀人后戴上手套写勒索信,反映出他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他为自己成为杀手做足了相关知识的累积。第一次作案后相隔一年开展第二次屠杀,屠杀后还自我总结作为杀手动作不够利索,需要练手,积累作为专业杀手的经验。每一次杀害的成功及从中获取小利都为他下一次犯罪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这也是系列杀人案接连发生的原因之一。个性特征:精神方面黄勇趋向于变态、偏执、妄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态系列性犯罪原因的多元性理论分析 作者:徐毓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7期

【摘 要】人们震惊于河南平舆县大黄庄村民黄勇三年内作案16起,杀害无辜青少年17人,轻伤1人的变态型系列杀人案的同时,也因分析犯罪人的作案心理而从中获得警示。犯罪原因的多元性理论分析认为犯罪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种社会因素导致,而是由多种个体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

【关键词】变态人格;犯罪原因;多元性理论

犯罪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种社会因素所导致,也不是某一学科或某种理论能够胜任阐释,而是由多种个体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只能由多种学科和理论以整合的方式予以剖析。根据本犯罪案件的特点和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现将犯罪人陷于犯罪的原因以多元性理论为基础,从多重因素来分析,凡社会中各环境条件足以影响犯罪人犯罪性之形成及犯罪行为者均属之。

一、主体因素

(一)生理因素。年龄:黄勇于十几岁时产生当杀手的愿望,于25岁后开始进行系列性变态杀人,这说明童年“内向性问题”发展到成年,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年近三十的黄勇更能得到被害人信任。其作案手段和结果可以看出他心智年龄高于文化背景相似的同龄人。性格: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说话是家人及邻居对黄勇的一致评价。由于他的内向,很少向人展示自己内心想法或具有的才智。因此,他属于容易被周围人轻视、忽视的人。从他的采访和家中门上刻得“黄勇,GOOD”中可以看出他渴望成为一个很酷的人,被人认可的人。遗传特点:黄勇个子矮小,长相清瘦,说话条理清晰,与人们意想中五大三粗、粗暴无理的杀手相去甚远。29岁的他未婚也无对象,谈过两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他自认为自身不高不帅,没有钱和权,没有幽默感能够吸引人,要想得到内心的满足感,就选择了当一名自认为很酷的杀手,并从中获得快感。

(二)心理因素。知识经验:他十几岁时渴望成为杀手的愿望,让他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如他会考虑自身作案的年龄、对象,作案场所、时间、方式,还因自身生理因素需要借助工具,并自己制作作案工具。想到“年轻人都有挑战自我的想法,人人都不傻,以为自己很能。”而给作案工具起名“智能木马”,使人失去戒备心,容易得手。诱骗方法也根据受害人不同情况稍作调整,作案后毁尸灭迹也注重时间和地点。其中一次杀人后戴上手套写勒索信,反映出他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他为自己成为杀手做足了相关知识的累积。第一次作案后相隔一年开展第二次屠杀,屠杀后还自我总结作为杀手动作不够利索,需要练手,积累作为专业杀手的经验。每一次杀害的成功及从中获取小利都为他下一次犯罪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这也是系列杀人案接连发生的原因之一。个性特征:精神方面黄勇趋向于变态、偏执、妄想


相关内容

  • 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犯罪心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1027 (二)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 Psychology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选修) (四)课程性质: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 ...

  • 经典---犯罪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导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3.虞犯: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 ...

  • 犯罪的文化原因与个体原因
  •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的文化原因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文化原因,是指触引.促发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 系,作为构成主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文化背景的诸因素及其过程. 例如文化传统.文化传播及其所造成的文化冲突.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的移民.现代化等等因素,就常常是一定情景下引致主体实 ...

  • 李玫瑾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解析
  • 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2007年三季度 [文献号]1327 [原文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72 [原刊页号]1-8 [分 类 号]D414 [分 类 名]刑事法学 [复印期号]200708 [标 题]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解析 [作 者 ...

  •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 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陈和华 内容提要: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 ...

  • 心理学论文选题
  • 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心理学基本理论 (二).人格心理学 (三).认知与实验心理学 (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五).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研究 (六).社会心理学部分 (七).变态心理学 (八).学校心理辅导 (九).健康心理学 (十).心理学史 (十一).生理心理学 (十二).脑与认知 (十三). ...

  • 犯罪心理学名词
  • 犯罪心理学资料 说明:带"☆"的答案不确定.个别有错误或未填的有知道的请告知学委,以便期通知大家. 08教本一班 整理 题型: 名词解释20分 选择题10分 判断题10分 填空题20分 简答题20分 论述题10分 案例分析题10分 一.名词解释 1. 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 ...

  • 犯罪心理学1
  • 犯罪心理学 ①犯罪心理学可诞生的标志是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②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性原则.④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⑤犯罪心理学上的犯罪 ...

  •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禁毒法>实施后,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称:强戒人员)的戒毒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掌握强戒人员心理特征,是提高戒毒效果,实现禁毒法宗旨的有效途径. 一.强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纵观强戒人员吸毒.戒毒.复吸的过程,不难看出,强戒人员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