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大家看看电脑上的两张图片,如果要大家选择一处居住的话,你会选哪一处呢?很明显,左上角一处看起来非常的豪华舒适,而右下角这个房子未免太过简陋了。那么,唐代诗人刘禹锡,他会选择哪处而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铭》的学习。(板书题目)

二、解题目

1、铭的概念及作用

本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陋室很好理解,即简陋的房子。但是“铭”为何物呢?有的同学会把一些刻上了名人名言的石雕或其它工艺品放置桌前,这个叫做什么?——座右铭。他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勉励,鼓励,劝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如某人去世后,会在他的墓碑上刻字,我们把这个叫做——墓志铭。他的主要内容是对死者生前的功绩进行记录。 所以呢,“铭”的作用有二:称功述德、警戒劝行。本文显然是属于后者。

2、铭的特点

首先,从篇幅上看,铭一般都很短小。我们用的座右铭一般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对偶句。而《陋室铭》这篇诗文,虽仅81字,但在铭文中,算是篇幅较长的。

其次,大家看看文章,几句话间有一个句号?两句。所以,铭文的第二个特点便是以双句为主。

最后,大家看看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特点?押韵。

三、读课文

了解了铭的特点,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需要同学们注意,从哪句开始写陋室,到哪句结束?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句读。

四、理思路

1、从“斯是陋室„„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怎么翻译?这是对陋室的情况做一个整体的概括。那么下面就该进入具体描写了。

2、诗人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看看大家能不能概括一下?并用原文说明,注意双句的特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幽静雅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谈笑风生。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悠闲高雅。

这几句读完,咱们发现诗人的性格应该是怎样的?高雅,雅士的形象呼之欲出。这正是对“惟吾德馨”的描写,有了美好的品德,陋室就不陋了。

3、到此,诗人还未结束,又举了两个例子进行说明。诸葛亮住在草庐,却因智慧过人让刘备三顾茅庐。扬子云就是扬雄,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模仿司马相如写赋,并且他还有一本著名的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时期方言的重要材料。

诸葛亮和扬雄都为人所知,一个在政治上屡建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他们和刘禹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身处陋室,德才兼备。

至此,诗人已经不单单是在写陋室不陋了,而是借诸葛亮和扬雄自比,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品格高尚的人,陋室说不定也会变成名室。再比如说杜甫草堂。

4、诗人发现,用这二人的说服力尚显不够,最后就用了至圣孔子的一句话:“何陋之有?”作结。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孔子要去九夷山居住,有人说:“那里很简陋啊,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只要君子在那里居住,就不简陋了。”刘禹锡说的这个君子,其实就是在说谁啊?自己。连孔子都说,只要有君子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这正照应了前文的哪一句话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为什么刘禹锡要把“君子居之”省略呢?因为从前文的居住环境,交往之人和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暗示自己是孔子这一类的君子了。

五、品个性

综上所述,我们能否概括一下,陋室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高洁傲岸的情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篇文章和《爱莲说》一样,都是从写作手法上看,都是托物言志,只是所托之物有所不同。本文的所托之物是什么?陋室。言的是什么志向?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昨天我们分析了陶渊明和周敦颐不同的人生观点。面对社会这片浑浊的淤泥,陶渊明选择的是消极避世,周敦颐选择的是积极入世,在淤泥中保持自身的高洁。

那么,我们再看刘禹锡的选择是如何呢?大家看看开头的几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比喻的是陋室,山和水有了仙和龙就出名了,那么陋室有了什么就不陋了呢?(德馨),有了美好品德之后,陋室就变成雅室了。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刘禹锡陋室的背景故事:

刘禹锡因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给刘禹锡在城南找了三间小屋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帐,你要我愁,我偏乐,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一时轰动朝野。

由此可见,刘禹锡隐居没有?(没有,他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还住在城里。) 那文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是虚假的?

(他这样写诗为了还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

拓展延伸: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又会做怎样的人生选择呢?

六、做总结

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在桃花源里避世,而是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中顽强乐观地生长着。我们将要学习他的一首诗《秋词》,能背诵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更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眼里尚且诗情盎然,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刘禹锡虽屡遭贬斥,但是百姓都会“因祸得福”,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所以,《陋室铭》不是一篇孤芳自赏之作,恰恰就是他勇于斗争的一个体现。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

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家孟子说过:“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是刘禹锡、周敦颐们超越了这种境界,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不得意之时,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善天下当作自己的崇高追求。正如刘禹锡曾在《蜀先主庙》中吟诵过这样一句诗:“天

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才是文人的筋骨和脊梁。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这类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一起背诵《陋室铭》吧。 下课!

陋室铭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大家看看电脑上的两张图片,如果要大家选择一处居住的话,你会选哪一处呢?很明显,左上角一处看起来非常的豪华舒适,而右下角这个房子未免太过简陋了。那么,唐代诗人刘禹锡,他会选择哪处而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铭》的学习。(板书题目)

二、解题目

1、铭的概念及作用

本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陋室很好理解,即简陋的房子。但是“铭”为何物呢?有的同学会把一些刻上了名人名言的石雕或其它工艺品放置桌前,这个叫做什么?——座右铭。他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勉励,鼓励,劝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如某人去世后,会在他的墓碑上刻字,我们把这个叫做——墓志铭。他的主要内容是对死者生前的功绩进行记录。 所以呢,“铭”的作用有二:称功述德、警戒劝行。本文显然是属于后者。

2、铭的特点

首先,从篇幅上看,铭一般都很短小。我们用的座右铭一般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对偶句。而《陋室铭》这篇诗文,虽仅81字,但在铭文中,算是篇幅较长的。

其次,大家看看文章,几句话间有一个句号?两句。所以,铭文的第二个特点便是以双句为主。

最后,大家看看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特点?押韵。

三、读课文

了解了铭的特点,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需要同学们注意,从哪句开始写陋室,到哪句结束?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句读。

四、理思路

1、从“斯是陋室„„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怎么翻译?这是对陋室的情况做一个整体的概括。那么下面就该进入具体描写了。

2、诗人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看看大家能不能概括一下?并用原文说明,注意双句的特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幽静雅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谈笑风生。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悠闲高雅。

这几句读完,咱们发现诗人的性格应该是怎样的?高雅,雅士的形象呼之欲出。这正是对“惟吾德馨”的描写,有了美好的品德,陋室就不陋了。

3、到此,诗人还未结束,又举了两个例子进行说明。诸葛亮住在草庐,却因智慧过人让刘备三顾茅庐。扬子云就是扬雄,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模仿司马相如写赋,并且他还有一本著名的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时期方言的重要材料。

诸葛亮和扬雄都为人所知,一个在政治上屡建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他们和刘禹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身处陋室,德才兼备。

至此,诗人已经不单单是在写陋室不陋了,而是借诸葛亮和扬雄自比,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品格高尚的人,陋室说不定也会变成名室。再比如说杜甫草堂。

4、诗人发现,用这二人的说服力尚显不够,最后就用了至圣孔子的一句话:“何陋之有?”作结。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孔子要去九夷山居住,有人说:“那里很简陋啊,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只要君子在那里居住,就不简陋了。”刘禹锡说的这个君子,其实就是在说谁啊?自己。连孔子都说,只要有君子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这正照应了前文的哪一句话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为什么刘禹锡要把“君子居之”省略呢?因为从前文的居住环境,交往之人和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暗示自己是孔子这一类的君子了。

五、品个性

综上所述,我们能否概括一下,陋室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高洁傲岸的情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篇文章和《爱莲说》一样,都是从写作手法上看,都是托物言志,只是所托之物有所不同。本文的所托之物是什么?陋室。言的是什么志向?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昨天我们分析了陶渊明和周敦颐不同的人生观点。面对社会这片浑浊的淤泥,陶渊明选择的是消极避世,周敦颐选择的是积极入世,在淤泥中保持自身的高洁。

那么,我们再看刘禹锡的选择是如何呢?大家看看开头的几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比喻的是陋室,山和水有了仙和龙就出名了,那么陋室有了什么就不陋了呢?(德馨),有了美好品德之后,陋室就变成雅室了。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刘禹锡陋室的背景故事:

刘禹锡因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给刘禹锡在城南找了三间小屋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帐,你要我愁,我偏乐,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一时轰动朝野。

由此可见,刘禹锡隐居没有?(没有,他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还住在城里。) 那文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是虚假的?

(他这样写诗为了还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

拓展延伸: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又会做怎样的人生选择呢?

六、做总结

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在桃花源里避世,而是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中顽强乐观地生长着。我们将要学习他的一首诗《秋词》,能背诵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更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眼里尚且诗情盎然,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刘禹锡虽屡遭贬斥,但是百姓都会“因祸得福”,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所以,《陋室铭》不是一篇孤芳自赏之作,恰恰就是他勇于斗争的一个体现。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

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家孟子说过:“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是刘禹锡、周敦颐们超越了这种境界,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不得意之时,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善天下当作自己的崇高追求。正如刘禹锡曾在《蜀先主庙》中吟诵过这样一句诗:“天

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才是文人的筋骨和脊梁。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这类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一起背诵《陋室铭》吧。 下课!


相关内容

  • 陋室铭,教案
  • <陋室铭>教案 刀坝中学 唐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 ...

  • 陋室铭公开课
  •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恭喜大家,大家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 ...

  •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按节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寓的理想追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 现在你的眼前有两栋房 ...

  • 陋室铭读后感400字
  • 陋室铭读后感400字(一)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

  • 陋室铭课堂实录
  • <陋室铭>课堂实录 巴彦淖尔市临河九中黄永锋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 ...

  • 陋室铭教案
  • 示范观摩课 <陋 室 铭> 教 学 设计 长武县巨家中学 巨建科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 ...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 ...

  • 刘禹锡愤写[陋室铭]故事
  • 刘禹锡愤写<陋室铭> 刘禹锡因为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到今天的安徽和县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 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 ...

  • 和州陋室与刘禹锡诗文--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九
  • 陈友冰 诗人秉性与流放生涯 在唐代诗人中,刘禹锡的开朗豪放和倔强自信是出名的,<旧唐书>的本传中就记载有他题诗"玄都观"的故事: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二月,被贬流放于朗州任司马的刘禹锡终于被朝廷召回京城.朗州是块蛮荒之地,刘禹锡在此被"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