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的分类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经济法(注会)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知识点:法律行为的分类

● 定义: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 详细描述: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1)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2)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1)有偿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的法律行为。如购物行为。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1)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

(2)不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1)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买卖合同。(2)从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如订立

担保合同。

从法律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成立,从法律行为则不能成立;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但是,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例题:

1.裁定与判决的区别是()。

A.裁定可以口头,可以书面;判决只能书面

B.判决可以针对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裁定只能针对程序问题

C.所有的裁定都不能上诉

D.—个案件一个裁定,一个判决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B,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选项C,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的裁定一律不能上诉。选项D,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只有一个判决。

2.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A.甲与其妻欲离婚,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争议

B.乙因车祸去世,其子女因遗产继承产生争议

C.丙与其供职的公司因对劳动合同中的工资待遇条款理解不一致产生争议

D.丁因股权转让问题与其他投资人之间产生争议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仲裁”。依据法律规定,下列纠纷事项不能仲裁: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所以选项AB不能仲裁。而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所以也不适用于《仲裁法》;因此选项C也不能仲裁。选项D是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该选项正确。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签发支票

B.自然灾害C.合法建造房屋

D.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正确答案:A,D

解析:(1)选项B:属于事件;(2)选项C:属于事实行为。

4.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的,即使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也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法律规定,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5.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2012年A卷)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钴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正确答案:B

解析:⑴选项ACD: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2)选项B:赠与属于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6.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法律行为的是()。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临终立下遗嘱:“我死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大姐”

B.甲、乙双方约定,若乙将与甲有宿怨的丙殴伤,甲愿付乙酬金5000元

C.甲因妻子病重,急需医药费,遂向乙筹款。乙提出,可按市场价买下甲的祖传清代青花瓷瓶,甲应允

D.甲要求乙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乙拒绝。甲向乙出示了自己掌握的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据,并以检举相要挟,乙被迫为甲出具了担保函正确答案:C

解析:(1)选项A:限制芪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单方民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2)选项—切与法律的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相抵触的、违反公序良俗和

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属无效;(3)选项C:乙以“市场价”买下该青花瓷瓶,并未损害甲的利益,不构成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4)选项D:因胁迫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出具担保函),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经济法(注会)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知识点:法律行为的分类

● 定义: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 详细描述: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1)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2)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1)有偿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的法律行为。如购物行为。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1)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

(2)不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1)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买卖合同。(2)从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如订立

担保合同。

从法律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成立,从法律行为则不能成立;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但是,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例题:

1.裁定与判决的区别是()。

A.裁定可以口头,可以书面;判决只能书面

B.判决可以针对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裁定只能针对程序问题

C.所有的裁定都不能上诉

D.—个案件一个裁定,一个判决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B,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选项C,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的裁定一律不能上诉。选项D,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只有一个判决。

2.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A.甲与其妻欲离婚,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争议

B.乙因车祸去世,其子女因遗产继承产生争议

C.丙与其供职的公司因对劳动合同中的工资待遇条款理解不一致产生争议

D.丁因股权转让问题与其他投资人之间产生争议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仲裁”。依据法律规定,下列纠纷事项不能仲裁: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所以选项AB不能仲裁。而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所以也不适用于《仲裁法》;因此选项C也不能仲裁。选项D是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该选项正确。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签发支票

B.自然灾害C.合法建造房屋

D.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正确答案:A,D

解析:(1)选项B:属于事件;(2)选项C:属于事实行为。

4.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的,即使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也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法律规定,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5.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2012年A卷)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钴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正确答案:B

解析:⑴选项ACD: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2)选项B:赠与属于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6.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法律行为的是()。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临终立下遗嘱:“我死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大姐”

B.甲、乙双方约定,若乙将与甲有宿怨的丙殴伤,甲愿付乙酬金5000元

C.甲因妻子病重,急需医药费,遂向乙筹款。乙提出,可按市场价买下甲的祖传清代青花瓷瓶,甲应允

D.甲要求乙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乙拒绝。甲向乙出示了自己掌握的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据,并以检举相要挟,乙被迫为甲出具了担保函正确答案:C

解析:(1)选项A:限制芪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单方民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2)选项—切与法律的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相抵触的、违反公序良俗和

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属无效;(3)选项C:乙以“市场价”买下该青花瓷瓶,并未损害甲的利益,不构成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4)选项D:因胁迫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出具担保函),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相关内容

  •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 <民法>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法学 先修课程: 法理学等 总学时 100 学 分 6.5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民法学总论是高等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民法学的基础课和入门课.由于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因此,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民法学的学习兴 ...

  • 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 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综合法律知识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律概述 一.熟悉法.法律的概念 二.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 三.了解法律的作用 四.了解法律的分类 第二节 法律的要素 一.熟悉法律规范 二.了解法律原则 三.熟悉法律概念 第三节 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 一.熟 ...

  • 第一部分刑法学
  • 第一部分刑法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定义.形式和特征. 二.刑法的任务和机能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二.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效力 ...

  • 民法总则基本制度之构建
  • 民法总则基本制度之构建 --以<民法通则>为基础 柳经纬 [内容提要]在民法典编纂问题上,民法总则是一个重点.编纂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 不可绕过<民法通则>,但也不能照抄照搬,应以通则所确立的基本制度为基础,通过制度重构,制定民法总则,最终实现民法典编纂的目标. [关键词] ...

  • 法律基础知识教案a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海门中专大专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查天保 任教班 10D06.10D07 所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第一章 宪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应了解的知识: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权的含义 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及其相 ...

  • 万学海文20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doc
  •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 专业基础课 一.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旅游管理考研.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 理财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 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第一章 理财规划基础 第一节 理财规划概述 鉴定要点: 1.理财规划的目标及其具体内容 2.理财规划的原则 3.理财规划的内容与流程 4.理财规划职业发展概况及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简要介绍 5.职业道德与操守 理财规划(Financial Planning):是指运用科 ...

  • 民法复习资料(最终修改)
  • 第一章 民法导论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研究意义 正确划分法律部门,区分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合理的民事法律体系. 正确认识民法的调整方法. 使法院明确民事案件的管辖,针对不同调整对象适用不同程序,以便在司法系统内部进行科学分工. 二.民法调整对象内容 (一)平等主体 1.当事人的法 ...

  • 建筑业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考试内容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人类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