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王志鹏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2011/1/14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1、背景

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迅速发展,而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 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 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7号,2009 年4月)明确提出: 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 范。  2009年4月23日,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的支持下, 信息技术 服务标准工作组成立

1、ITSS的核心

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规 定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 并对其标准化。其核心内容充分借鉴 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精髓 ,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IT服务  IT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员( 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 (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 ),简称PPTR。  IT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 (Planning&Design)、部署实施 (Implementing)、服务运营( Operation)、持续改进( 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 Supervision),简称PIOIS。

3、标准体系2.0

征求意见稿 初稿 新研究领域

4、ITSS的特点

以企业的最佳实践为基础

 管理实践  服务交付实践  服务软件产品研发实践

以应用为导向

 满足引导和规范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履行行业管理 职能职责需求  满足政务、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对标准的需求  构建同行交流的共同语言

参照国外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

 ITIL、COBIT、CMMI  ISO/IEC 20000、ISO/IEC 27001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

 报批稿 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 规定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及代码  征求意见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提出了服务质量模型,规定了服 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正在起草的标准  《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人员能力规范》  提出了人员能力模型,规定了服 务工程师、项目经理、服务总监 的能力要求  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报批稿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工信部运行局按照新的软件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统计

2010年前三季度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完成情况表

软件业务名称 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收入 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收入 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 设计开发收入 合计 金额(亿元) 2119 898 1256 521 4038 比重% 21.9 9.3 13 5.4 49.5 增速% 27 40.7 40.6 69.4 44.4

财政部起草中央部门信息系统运维支出定额参考之一 建设我国服务产品目录库的重要依据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 见稿

  提出信息技术服务质 量模型 规定了服务质量的评 价方法及分级指导

 作用

   服务市场准入和监管 的重要依据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 的重要基础 开展服务质量评价的 准则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 人员能力规范》编写教材, 帮助培育市场、培养人才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报批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从人员、资源、技术、流程4个方面规定了 运维服务提供商应具备的能力  征求意见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  规定了运维服务交付流程、交付结果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 规定了应急响应体系的基本组成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 规定了数据中心运维的内容及如何实施运维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  服务能力评价 服务交付保障 服务实施方法

为建立规范的 行业秩序提供支持

5、ITSS实施方法

6、标准验证

标准研制与验证、应用的关系 起草 验证 应用

服务产品 服务交付保障体系 标准 服务企业 服务产品

评价和认证 资质评定 产业化

服务企业

6、标准验证(续)

自评估

该项验证任务主要由信息技术服务提供方(企 业或各类信息中心)按照标准条款要求,检查 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运维服务能力以及 服务交付等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或标准本 身是否需要改进完善。

6、标准验证(续)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验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是否合理,标准 本身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验证标准中规定的人员、资源、技术及流程等是否合理,标准本 身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

 验证标准中规定的运维服务交付管理、交付方式、交付内容、交 付成果等条款是否全面、合理和可操作。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 验证标准在建立运维服务应急响应体系和开展数据中心运维等方 面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6、标准验证(续)

符合标准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平台建设

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以及实 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统计、规范服务市场、鼓励和扶 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建设符合《信息技术 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要求的服务质量评价平台。

符合标准的运维服务交付系统研发

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等 标准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研发运维服务交付系统。

7、标准应用试点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试点

 以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平台为依托,开展信息技术 服务质量评价,检验被评价方的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市 场认可程度。

运维交付系统应用试点

 面向提供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的需方,选择一定数量的 企业或机构,部署运维交付系统,建立运维服务交付 体系,为实现该类产品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建立标准推广应用的支撑体系

 标准培训体系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1、概述

 背景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无法保障

服务质量更多的还是依靠服务提供商的从业管理经验以及 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这种局面造成了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市 场普遍存在着质量指标无法量化、质量要求不统一、服务界 限模糊、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企业间存在恶性竞争和从业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

行标计划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计划号:20092827T-SJ)

2、编制目的和思路

 编制目的

 为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提供一致的、公正的方法或 依据  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推动和促进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 为开展相关标准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编制思路(重点解决问题)

 信息技术服务的界定 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定义和质量模型的确定  对新服务模式的有效性

3、信息技术服务

 信息技术服务定义

 指供方为需方提供如何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 供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流程的服务。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范围

注:以上内容摘自《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报批稿)

4、工作基础

 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模型  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ITIL及国际标准ISO20000  国内IT服务质量管理最佳实践  GB/T16260-2006软件产品质量系列标准

提纲

1 2 3

关于 ITSS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0、大纲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附录A 附录B 名称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框架 服务质量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性附录)评价方法 (资料性附录)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1、范围

 本标准建立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质 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本标准附录A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供使用者参 考。  本标准附录B

给出了评价结果使用建议,供使用者参考。  本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相关方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提供一致 的、公正的方法或依据。本标准适用于: 为供方提供定量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方法; 为需方选择供方提供可度量的依据; 为第三方实施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方法。

2、术语和定义

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 qua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信息技术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信息技术服务定义及范围参见GB/T XXXXX-20XX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 与代码

 服务协议 service agreement

服务需方和供方签订的书面协议,定义了服务目标、服务 内容及其测度标准,以及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服务级别。

注:服务协议包括SLA、服务合同、技术规范书。。。

 服务质量特性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service

服务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3、服务质量范畴

 信息技术服务涉及到需方、供方在特定条件下的服务交互过程  服务质量涉及人员、管理体系、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并以需方的最终满意作为实现目标  服务质量的若干特性在服务生存周期中得以表现出来

4、相关方同服务质量的关系

服务需方 服务质量需求

服务特性与 需求 服务展现 服务

使用 条件

服 务 质 量 评 价

第 三 方 供应

服务质量满足 服务供方

5、质量模型

5、质量模型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

功能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响应性

有形性

友好性

完备性 充分性 功能性的 依从性

可用性 完整性 保密性 可追溯性 安全性的 依从性

连续性 稳定性 可靠性的 依从性

及时性 有效性 互动性 响应性的 依从性

可视性 专业性 吸引性 有形性的 依从性

灵活性 礼貌性 主动性 友好性的 依从性

6、服务质量评价

 评价对象  服务产品  服务项目

6、服务质量评价

 评价方法  直接评价

例如:安全性中的可追溯性可以直接考察其服务活动的 过 程记录

 间接评价

例如:可靠性(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稳定性、连续性等 子特性来间接评价

7、评价指标

服务质量

特性1

特性n

7、评价指标-1

 数值对比法

X=A/B 式(1)中:X为该指标项度量值; A为实际完成的任务数量; B为计划完成的任务数量。 示例: 安全性::可追溯性

度量指标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 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度量值 解释

0≤X≤1 涉及安全 评价服务过程中 具有完整记录 X=A/B 的活动的 涉及安全的活动 的活动数量与 A=具有完整记录的活动数 X越接近1越 好。 可追溯性 是否具备完整的 所有所需要记 量 录的活动数量 B=所有所需要记录

的活动 原始记录。 数量 进行比较。

7、评价指标-2

 现场评分法 X=A/5 式(2)中:X为该指标项度量值; A为实际完成的任务数量; 5为评价分级数。

示例: 响应性::互动性

度量指标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度量值 解释 0

测评服务提供 方互动沟通机 制(包括投诉 处理、客户满 意度调查、服 互动沟通 务报告和服务 机制 状态等)的建 立和实施状况

8、评价过程

9、模型剪裁方法

 成本效益原则

在不同环境下,评价指标、特性和子特性所用的工作量差异较大。设定指 标或权重时应平衡指标所取得的实际价值与实际执行成本。

 适用性原则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服务,其评价指标、特性和子特性的选取及权重 分配应适合该类型信息技术服务的特点。 对于不同需求的评价,其模型的剪裁也应符合该评价需求。

10、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权重分配

特性 功能性 建议权重 20% 子特性 完备性 充分性 功能性的依从性 可用性 完整性 安全性 20% 保密性 不可抵赖性 安全性的依从性 连续性 可靠性 20% 稳定性 安全性 可靠性的依从性 及时性 有效性 响应性 20% 互动性 响应性的依从性 可见性 专业性 有形性 15% 吸引性 30% 30% 10% 30% 30% 子特性建议权重 45% 45% 10% 20% 30% 30% 15% 5% 30% 30% 30% 10% 30% 30% 指标项 功能实现的完整度 功能实现的充分程度 功能性的依从性 权限设置的适合性 信息及资源的就绪度 信息及资源的非授权变更比例 保密与权限控制制度健全性与有效性 保密事故发生率 涉及安全的活动的可审计性 安全性的依从性 重大事故发生的比率 服务连续运行的比率 关键业务容灾就绪度 服务的稳定程度 安全策略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 可靠性的依从性 及时响应率 及时解决率 接通率 首问解决率 解决率 互动沟通机制 服务报告提交率 服务报告及时提交率 投诉处理率 响应性的依从性 服务可见程度 工具的专业性 服务流程的专业性 人员专业性 企业品牌形象 员工仪态仪表 服务交付物的呈现完美性 指标项建议权重 评价值区间 评价值 0~1 0~1 0~1 50% 0~1 50% 0~1 0~1 50% 0~1 50% 0~1 0~1 0~1 30% 0~1 40% 0~1 30% 0~1 50% 0~1 50% 0~1 0~1 50% 0~1 50% 0~1 30% 0~1 30% 0~1 40% 0~1 30% 0~1 15%

0~1 15% 0~1 40% 0~1 0~1 0~1 30% 0~1 35% 0~1 35% 0~1 35% 0~1 30% 0~1 35% 0~1

10、评价结果使用建议—评价分级

服务质量级别 E级 D级 C级 B级 A级 对应实际评价值区间 X<0.3 0.3≤X<0.5 0.5≤X<0.7 0.7≤X<0.9 0.9≤X 评价结果描述及表示方法 一星级 ★ 二星级 ★★ 三星级 ★★★ 四星级 ★★★★ 五星级 ★★★★★

标准化的IT服务 可信赖的IT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王志鹏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2011/1/14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1、背景

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迅速发展,而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 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 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7号,2009 年4月)明确提出: 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 范。  2009年4月23日,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的支持下, 信息技术 服务标准工作组成立

1、ITSS的核心

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规 定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 并对其标准化。其核心内容充分借鉴 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精髓 ,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IT服务  IT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员( 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 (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 ),简称PPTR。  IT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 (Planning&Design)、部署实施 (Implementing)、服务运营( Operation)、持续改进( 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 Supervision),简称PIOIS。

3、标准体系2.0

征求意见稿 初稿 新研究领域

4、ITSS的特点

以企业的最佳实践为基础

 管理实践  服务交付实践  服务软件产品研发实践

以应用为导向

 满足引导和规范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履行行业管理 职能职责需求  满足政务、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对标准的需求  构建同行交流的共同语言

参照国外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

 ITIL、COBIT、CMMI  ISO/IEC 20000、ISO/IEC 27001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

 报批稿 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 规定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及代码  征求意见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提出了服务质量模型,规定了服 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正在起草的标准  《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人员能力规范》  提出了人员能力模型,规定了服 务工程师、项目经理、服务总监 的能力要求  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报批稿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工信部运行局按照新的软件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统计

2010年前三季度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完成情况表

软件业务名称 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收入 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收入 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 设计开发收入 合计 金额(亿元) 2119 898 1256 521 4038 比重% 21.9 9.3 13 5.4 49.5 增速% 27 40.7 40.6 69.4 44.4

财政部起草中央部门信息系统运维支出定额参考之一 建设我国服务产品目录库的重要依据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 见稿

  提出信息技术服务质 量模型 规定了服务质量的评 价方法及分级指导

 作用

   服务市场准入和监管 的重要依据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 的重要基础 开展服务质量评价的 准则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 人员能力规范》编写教材, 帮助培育市场、培养人才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报批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从人员、资源、技术、流程4个方面规定了 运维服务提供商应具备的能力  征求意见稿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  规定了运维服务交付流程、交付结果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 规定了应急响应体系的基本组成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 规定了数据中心运维的内容及如何实施运维

5、ITSS与IT服务业的关系(续)

   服务能力评价 服务交付保障 服务实施方法

为建立规范的 行业秩序提供支持

5、ITSS实施方法

6、标准验证

标准研制与验证、应用的关系 起草 验证 应用

服务产品 服务交付保障体系 标准 服务企业 服务产品

评价和认证 资质评定 产业化

服务企业

6、标准验证(续)

自评估

该项验证任务主要由信息技术服务提供方(企 业或各类信息中心)按照标准条款要求,检查 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运维服务能力以及 服务交付等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或标准本 身是否需要改进完善。

6、标准验证(续)

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验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是否合理,标准 本身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验证标准中规定的人员、资源、技术及流程等是否合理,标准本 身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

 验证标准中规定的运维服务交付管理、交付方式、交付内容、交 付成果等条款是否全面、合理和可操作。

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 验证标准在建立运维服务应急响应体系和开展数据中心运维等方 面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6、标准验证(续)

符合标准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平台建设

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以及实 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统计、规范服务市场、鼓励和扶 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建设符合《信息技术 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要求的服务质量评价平台。

符合标准的运维服务交付系统研发

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等 标准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研发运维服务交付系统。

7、标准应用试点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试点

 以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平台为依托,开展信息技术 服务质量评价,检验被评价方的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市 场认可程度。

运维交付系统应用试点

 面向提供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的需方,选择一定数量的 企业或机构,部署运维交付系统,建立运维服务交付 体系,为实现该类产品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建立标准推广应用的支撑体系

 标准培训体系

提纲

1 2 3

ITSS 简介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1、概述

 背景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无法保障

服务质量更多的还是依靠服务提供商的从业管理经验以及 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这种局面造成了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市 场普遍存在着质量指标无法量化、质量要求不统一、服务界 限模糊、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企业间存在恶性竞争和从业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

行标计划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计划号:20092827T-SJ)

2、编制目的和思路

 编制目的

 为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提供一致的、公正的方法或 依据  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推动和促进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 为开展相关标准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编制思路(重点解决问题)

 信息技术服务的界定 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定义和质量模型的确定  对新服务模式的有效性

3、信息技术服务

 信息技术服务定义

 指供方为需方提供如何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 供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流程的服务。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范围

注:以上内容摘自《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报批稿)

4、工作基础

 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模型  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ITIL及国际标准ISO20000  国内IT服务质量管理最佳实践  GB/T16260-2006软件产品质量系列标准

提纲

1 2 3

关于 ITSS 编制背景及思路 标准内容

0、大纲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附录A 附录B 名称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框架 服务质量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性附录)评价方法 (资料性附录)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1、范围

 本标准建立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质 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本标准附录A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供使用者参 考。  本标准附录B

给出了评价结果使用建议,供使用者参考。  本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相关方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提供一致 的、公正的方法或依据。本标准适用于: 为供方提供定量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方法; 为需方选择供方提供可度量的依据; 为第三方实施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方法。

2、术语和定义

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 qua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信息技术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信息技术服务定义及范围参见GB/T XXXXX-20XX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 与代码

 服务协议 service agreement

服务需方和供方签订的书面协议,定义了服务目标、服务 内容及其测度标准,以及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服务级别。

注:服务协议包括SLA、服务合同、技术规范书。。。

 服务质量特性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service

服务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3、服务质量范畴

 信息技术服务涉及到需方、供方在特定条件下的服务交互过程  服务质量涉及人员、管理体系、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并以需方的最终满意作为实现目标  服务质量的若干特性在服务生存周期中得以表现出来

4、相关方同服务质量的关系

服务需方 服务质量需求

服务特性与 需求 服务展现 服务

使用 条件

服 务 质 量 评 价

第 三 方 供应

服务质量满足 服务供方

5、质量模型

5、质量模型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

功能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响应性

有形性

友好性

完备性 充分性 功能性的 依从性

可用性 完整性 保密性 可追溯性 安全性的 依从性

连续性 稳定性 可靠性的 依从性

及时性 有效性 互动性 响应性的 依从性

可视性 专业性 吸引性 有形性的 依从性

灵活性 礼貌性 主动性 友好性的 依从性

6、服务质量评价

 评价对象  服务产品  服务项目

6、服务质量评价

 评价方法  直接评价

例如:安全性中的可追溯性可以直接考察其服务活动的 过 程记录

 间接评价

例如:可靠性(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稳定性、连续性等 子特性来间接评价

7、评价指标

服务质量

特性1

特性n

7、评价指标-1

 数值对比法

X=A/B 式(1)中:X为该指标项度量值; A为实际完成的任务数量; B为计划完成的任务数量。 示例: 安全性::可追溯性

度量指标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 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度量值 解释

0≤X≤1 涉及安全 评价服务过程中 具有完整记录 X=A/B 的活动的 涉及安全的活动 的活动数量与 A=具有完整记录的活动数 X越接近1越 好。 可追溯性 是否具备完整的 所有所需要记 量 录的活动数量 B=所有所需要记录

的活动 原始记录。 数量 进行比较。

7、评价指标-2

 现场评分法 X=A/5 式(2)中:X为该指标项度量值; A为实际完成的任务数量; 5为评价分级数。

示例: 响应性::互动性

度量指标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度量值 解释 0

测评服务提供 方互动沟通机 制(包括投诉 处理、客户满 意度调查、服 互动沟通 务报告和服务 机制 状态等)的建 立和实施状况

8、评价过程

9、模型剪裁方法

 成本效益原则

在不同环境下,评价指标、特性和子特性所用的工作量差异较大。设定指 标或权重时应平衡指标所取得的实际价值与实际执行成本。

 适用性原则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服务,其评价指标、特性和子特性的选取及权重 分配应适合该类型信息技术服务的特点。 对于不同需求的评价,其模型的剪裁也应符合该评价需求。

10、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权重分配

特性 功能性 建议权重 20% 子特性 完备性 充分性 功能性的依从性 可用性 完整性 安全性 20% 保密性 不可抵赖性 安全性的依从性 连续性 可靠性 20% 稳定性 安全性 可靠性的依从性 及时性 有效性 响应性 20% 互动性 响应性的依从性 可见性 专业性 有形性 15% 吸引性 30% 30% 10% 30% 30% 子特性建议权重 45% 45% 10% 20% 30% 30% 15% 5% 30% 30% 30% 10% 30% 30% 指标项 功能实现的完整度 功能实现的充分程度 功能性的依从性 权限设置的适合性 信息及资源的就绪度 信息及资源的非授权变更比例 保密与权限控制制度健全性与有效性 保密事故发生率 涉及安全的活动的可审计性 安全性的依从性 重大事故发生的比率 服务连续运行的比率 关键业务容灾就绪度 服务的稳定程度 安全策略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 可靠性的依从性 及时响应率 及时解决率 接通率 首问解决率 解决率 互动沟通机制 服务报告提交率 服务报告及时提交率 投诉处理率 响应性的依从性 服务可见程度 工具的专业性 服务流程的专业性 人员专业性 企业品牌形象 员工仪态仪表 服务交付物的呈现完美性 指标项建议权重 评价值区间 评价值 0~1 0~1 0~1 50% 0~1 50% 0~1 0~1 50% 0~1 50% 0~1 0~1 0~1 30% 0~1 40% 0~1 30% 0~1 50% 0~1 50% 0~1 0~1 50% 0~1 50% 0~1 30% 0~1 30% 0~1 40% 0~1 30% 0~1 15%

0~1 15% 0~1 40% 0~1 0~1 0~1 30% 0~1 35% 0~1 35% 0~1 35% 0~1 30% 0~1 35% 0~1

10、评价结果使用建议—评价分级

服务质量级别 E级 D级 C级 B级 A级 对应实际评价值区间 X<0.3 0.3≤X<0.5 0.5≤X<0.7 0.7≤X<0.9 0.9≤X 评价结果描述及表示方法 一星级 ★ 二星级 ★★ 三星级 ★★★ 四星级 ★★★★ 五星级 ★★★★★

标准化的IT服务 可信赖的IT服务


相关内容

  • 教育论文范文: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教育论文范文: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 [摘要]在分析总结了现有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不足的基础上,围绕国际国内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状况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提出并实现了一套不断循环.完善的"评价-监控-分析-反馈"新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

  • 信息服务业绩效的自我评定标准体系研究
  • 作者:何绍华 图书情报知识 2002年07期 [中图分类号]G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2)02-0055-03 加入WTO后,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信息服务业,不仅在数量上要有一定规模,更重要的是要在服务质量上上档次.为 ...

  •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
  •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章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概述 第一节 饭店服务 一.饭店服务的含义 (一) Sincere--真诚 (二) Efficient--讲效率 (三) Ready to Serve--随时做好服务的准备 (四) Visible and Valuable--明显的帮助让客人感到物有所值 ( ...

  •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맺볊뇪ힼ뮯ퟩ횯랢늼2014-12-7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的背景 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质量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2质 ...

  • 德邦物流服务质量评价
  • 摘 要 现如今,全球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格局瞬息万变,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越来越追求商业文件.样品及高精物品的快速.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与此同时,物流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解决人们日常函件和物品递送事务最主要的方式.虽然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欢迎,但是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 ...

  • 2015 年最新版本ISO9001标准文件
  •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 ...

  •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ISO9001-15版
  •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 ...

  • 过程描述顺序关系图
  • 过程描述/顺序关系图 目 录 一: 过程清单 二: 过程描述 三: 过程分类关系图 四: COPs与管理过程.支持过程的关系 五: 质量体系各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图 一.过程清单 1. 顾客导向过程( COPs ): 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是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的过 ...

  • 护理质量指标的相关概念与应用
  • ㊀·91· ·继续教育园地· 护理质量指标的相关概念与应用 施㊀雁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㊀200072)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概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8399(2015)01-0091-04㊀㊀质量是医院管理的第一要素,护士与患者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