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如今初中生作文水平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

一是文体不分,记叙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议论文或大段叙事或空发议论,主旨不明。 二是重形式,轻内容。

三是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四是语句、书写等毛病多。

其次个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不良倾向令人担心。例如:06中考某生一文《我想要当老大》,“要是有看不起我的人,我就叫马仔打他。当上老大,那就像神仙一样,要什么有什么,要地位有地位,爽啊,真啊爽!”。“文如其人”由此可见,实施新课程几年来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不少。我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追究根源是学生缺乏生活,缺乏体验;学生作文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良倾向主要是作文教学忽视人文性而造成的。

从中考作文分析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体会来看,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及困惑具体归结分析如下四方面:

(1)语文作文教学过重书本教学,忽视语文作文实践。不少教师作文教学重书本教学,把语文实践理解过于狭小,掩盖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写作文,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描写山水的名著,文章生动逼真,就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如果作者没有去过三峡,能写出如此名篇?北宋文学家苏辙19岁时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不是选择闭门读书,而是选择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游侠”徐霞客“行万里路”写成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些例子说明好文章来自语文实践,而非书本教学。学生平时作文表现出来的作文难写或“无米之炊”的毛病,或说大话、套话和空话的问题。这是学校、老师把学生关在象牙塔的缘故。

(2)个性化作文没有取代应试作文。应试作文就是教师使作文程式化。它过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个别差异,不重视作文创新。为了追求高分,不少教师还热衷于应试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个性化作文是必然趋势。意大利雕塑家罗丹说:“只要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让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畅所欲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培养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重点。

(3)重技法训练,淡化人文精神。有些老师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抓技法训练,从而淡化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造成学生作文思想不良倾向的根源。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要以学生为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学习方式,况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从基础知识转化而来。让学生作文写实,不写空话、套话、甚至假话,这对开启学生真善美的社会风气,净化人文环境,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作文缺乏真情流露。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者。”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就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其实

作文是一个内容丰富、过程漫长的复杂认识过程。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其实并不难,窍门之一就是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只要知识增长了,修养提高了,情感丰富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亲身体验,不断思考,好文章就会涌泉而来。

(5)阅读与写作脱节

(6)训练不系统。中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平时就训练什么。

(7)形式单一,方法单一。

(8)时间有限。只能当作业,不可控。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出路何在?结合本人新课程语文实践的感受与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做法、看法与思路:

(1)抓过程,重发展,紧扣实践性。

初中作文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复杂的认识过程。“考场一个钟,台下三年功”。语文老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素材积累、内容贮备,教会学生用信息技术处理,关注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学校、教师都要注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网上下载积累等等。例如:教会学生注册使用电子邮箱,网页、博克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再次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象牙塔。北师大二副中校长说,北京下大雪的日子他都让老师学生到操场打雪仗体验冬天的生活;花一万元在玻璃温室内种植2株香蕉树,使北京的学生认识香蕉的开花结果。这是学校重视学生实践的体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学生而言难走万里路,可学生足不出户,海口三亚都没去过,又如何丰富体验?可是“安全”隐患猛于虎,海南的学校、老师普遍都不愿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怕出事故,学生外出实践极少。“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观念是不提倡的,学校、教师只有抓过程,重发展,紧扣语文作文实践性才是走出“作文无内容可写”困惑。

(2)张扬个性,淡化文体,实抓主体性。

教师要远离经院式作文教学模式,淡化文体,让学生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没有包袱,说出自己的好奇与兴趣,展开大胆的想象,说出自己的独到体验。老师要知道学生才是作文的主人。作文教学应不求统一,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畅所欲言。这就可以克服学生说大话、套话与假话作文的困惑。

(3)不惟技法,以人为本,强化人文性

中考作文不是写“八股文”,语文老师要不惟技法训练,应把语言表达放在首位,其次才讲写作技法。平时课堂普通话训练、一分钟演讲三年来我常抓不懈,效果不错。以文熏德,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性培养。这是纠正学生作文重思想,轻内容以及学生思想不良倾向的出路。

(4)分享快乐,激活想象,突出创新性。

07年4月2日我上最后一节课――毕业主题综合性学习。我问:“即将毕业同学们最想说的一句子话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与老师一起走过语文之旅的三年快乐时光!“如果的老师把作文之旅当作苦难的“西游记”,那么西天取经可没人报名了。语文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快乐天使,让学生在轻松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分享作文的美与快乐,激活想象,突出创新性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走出困惑的根本出路。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地位更为凸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显得格外重要。“阅读课要培养学生‘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能力,写作课就要培养学生‘一千个作者便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能力”。然而,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农村其难度就更大了。我从教多年,自愧在作文教学方面毫无建树。痛定思痛,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如下探讨汇报。

一、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

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写一篇出色的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欲说写作好困惑”的现象恐怕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农村学生语文素养总体偏低,写作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不够而放任自流,学生衣食无忧、不思进取,勤学乐学的氛围很难形成,学生在校得过且过如和尚撞钟,在家悠闲自在若闲云野鹤,学业呈现荒芜、半荒芜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低,写作水平差。讲起话来语无伦次,写起文章来空洞无物。比如我校小学部的教学成绩在全区长期绝对滞后,到了七年级时让每人写两句赞美春风的比喻句,实习老师改作业本时扼腕叹息之声不绝于耳,让我深感作文教学任务之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学生社会阅历极度欠缺,写作素材极为匮乏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许多阅历丰富的作家创作时都要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如果蒲松龄不在路边向路人赠绿豆汤以换取一个个的故事,就没有《聊斋志异》这部小说了。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一遇到写作,唏嘘感叹之声不绝于耳。待到绞尽脑汁、挖心搜胆写出作文来,内容枯燥,空洞无物,千人一面。

(三)、农村学生面临新鲜事物诱惑,对待生活麻木不仁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鲜事物如东方渐进,网络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可以忙里偷闲在网吧娱乐,可以堂而皇之在家里上网,甚至在上课时挂着手机QQ。一个文化课一塌糊涂的人坐在电脑面前和网友聊得得不亦乐乎的现象已见惯不惊了。部分学生在乎着网友的感受,担心着蔬菜被偷,想念着游戏升级,就是对生活麻木不仁,对学习不闻不问。再如“天锅”上房了,电视节目多了,日剧、韩剧、台剧粉墨登场,爱情剧、武侠剧、偶像剧轮番轰炸,更有不少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老少咸宜的优秀动画片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他哪有心思和兴趣去提高写作水平呢?

(四)、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开展得差,词汇技法积累不够

我可以武断地下一个结论,但凡文章写得好的学生,一定有广泛涉猎、博闻强记的好习惯。课外阅读的过程是词汇积累的过程,技法模仿的过程,思维碰撞的过程。一个有心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得了建筑用的砖瓦、水泥,也学会了绘制建筑的蓝图,甚至建筑

流程的所有工序。我们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少数同学能到图书馆借书,他们的目光也仅仅停留在爱情小说、玄幻小说方面。即便如此,也是跑马观花、囫囵吞枣,甚至只看了他们只关心的爱情片段描写。有多少人会对精彩描写拍案叫绝而反复品味涵咏并试图保存在脑海中呢?

(五)、部分教师望文止步因噎废食,作文教学难以恭维

作文难教,这几乎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本人也曾应教研组要求尝试性地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自认为上得一塌糊涂。部分老师还有根深蒂固作文天成的思想观念,加之全区阅卷优劣作文得分差距有时并不明显,使得部分老师不能重视作文教学。因而导致了作文教学一片神鸦社鼓的局面。

二、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设想与对策

尽管作文难教难写,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写作教学也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它毕竟能反映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全面素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并以此与同行们一道探讨。

(一)、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作文贵在创新,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从环保、工效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二)、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镜,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加之农村生活较之丰富的城市生活要枯燥多了,这恰恰又是写作的一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生活。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再看视频理解文字,然后在悠扬音乐中诵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还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

(三)、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悉心指导学生作法技巧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

(四)、努力加强美文赏析指导,坚持做到读写结合训练

针对目前部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缺陷,我采用适时提供时文以供学生赏析的做法。在每周总要精选几篇文章让他们欣赏。由于这些文章比较贴近现代生活,较能引起中学生感情共鸣,读后不但能留下较为长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而这折服,又化为一种动力,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一篇篇略带模仿痕迹但却形质兼美的感悟自然的文章相继出现了。

(五)、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博览群书进行有效积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多的知识积累就少,想写出好文章,那近似于痴人说梦,因此,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是创新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对读过的读物,做出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这样在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和不断练笔的基础上,就不愁学生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了 。这样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六)、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

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拿出一只红辣椒,一下丢进嘴里,抿着嘴快速咀嚼起来,三五下之后,眉头紧皱。苦着脸快速吞咽之后,他伸出了红红的舌头,用手不停地扇着,嘴里还不停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学生们被老师的怪异举动惊得目瞪口呆。正疑惑时,老师道出了初衷,让学生们回忆刚才那番情景写片断作文。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 结束语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有自己的创新。作文教学也一样,只要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减轻农村中学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负担,就是可取的。上述拙见旨在抛砖引玉,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如今初中生作文水平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

一是文体不分,记叙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议论文或大段叙事或空发议论,主旨不明。 二是重形式,轻内容。

三是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四是语句、书写等毛病多。

其次个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不良倾向令人担心。例如:06中考某生一文《我想要当老大》,“要是有看不起我的人,我就叫马仔打他。当上老大,那就像神仙一样,要什么有什么,要地位有地位,爽啊,真啊爽!”。“文如其人”由此可见,实施新课程几年来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不少。我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追究根源是学生缺乏生活,缺乏体验;学生作文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良倾向主要是作文教学忽视人文性而造成的。

从中考作文分析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体会来看,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及困惑具体归结分析如下四方面:

(1)语文作文教学过重书本教学,忽视语文作文实践。不少教师作文教学重书本教学,把语文实践理解过于狭小,掩盖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写作文,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描写山水的名著,文章生动逼真,就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如果作者没有去过三峡,能写出如此名篇?北宋文学家苏辙19岁时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不是选择闭门读书,而是选择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游侠”徐霞客“行万里路”写成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些例子说明好文章来自语文实践,而非书本教学。学生平时作文表现出来的作文难写或“无米之炊”的毛病,或说大话、套话和空话的问题。这是学校、老师把学生关在象牙塔的缘故。

(2)个性化作文没有取代应试作文。应试作文就是教师使作文程式化。它过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个别差异,不重视作文创新。为了追求高分,不少教师还热衷于应试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个性化作文是必然趋势。意大利雕塑家罗丹说:“只要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让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畅所欲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培养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重点。

(3)重技法训练,淡化人文精神。有些老师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抓技法训练,从而淡化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造成学生作文思想不良倾向的根源。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要以学生为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学习方式,况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从基础知识转化而来。让学生作文写实,不写空话、套话、甚至假话,这对开启学生真善美的社会风气,净化人文环境,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作文缺乏真情流露。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者。”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就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其实

作文是一个内容丰富、过程漫长的复杂认识过程。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其实并不难,窍门之一就是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只要知识增长了,修养提高了,情感丰富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亲身体验,不断思考,好文章就会涌泉而来。

(5)阅读与写作脱节

(6)训练不系统。中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平时就训练什么。

(7)形式单一,方法单一。

(8)时间有限。只能当作业,不可控。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出路何在?结合本人新课程语文实践的感受与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做法、看法与思路:

(1)抓过程,重发展,紧扣实践性。

初中作文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复杂的认识过程。“考场一个钟,台下三年功”。语文老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素材积累、内容贮备,教会学生用信息技术处理,关注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学校、教师都要注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网上下载积累等等。例如:教会学生注册使用电子邮箱,网页、博克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再次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象牙塔。北师大二副中校长说,北京下大雪的日子他都让老师学生到操场打雪仗体验冬天的生活;花一万元在玻璃温室内种植2株香蕉树,使北京的学生认识香蕉的开花结果。这是学校重视学生实践的体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学生而言难走万里路,可学生足不出户,海口三亚都没去过,又如何丰富体验?可是“安全”隐患猛于虎,海南的学校、老师普遍都不愿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怕出事故,学生外出实践极少。“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观念是不提倡的,学校、教师只有抓过程,重发展,紧扣语文作文实践性才是走出“作文无内容可写”困惑。

(2)张扬个性,淡化文体,实抓主体性。

教师要远离经院式作文教学模式,淡化文体,让学生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没有包袱,说出自己的好奇与兴趣,展开大胆的想象,说出自己的独到体验。老师要知道学生才是作文的主人。作文教学应不求统一,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畅所欲言。这就可以克服学生说大话、套话与假话作文的困惑。

(3)不惟技法,以人为本,强化人文性

中考作文不是写“八股文”,语文老师要不惟技法训练,应把语言表达放在首位,其次才讲写作技法。平时课堂普通话训练、一分钟演讲三年来我常抓不懈,效果不错。以文熏德,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性培养。这是纠正学生作文重思想,轻内容以及学生思想不良倾向的出路。

(4)分享快乐,激活想象,突出创新性。

07年4月2日我上最后一节课――毕业主题综合性学习。我问:“即将毕业同学们最想说的一句子话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与老师一起走过语文之旅的三年快乐时光!“如果的老师把作文之旅当作苦难的“西游记”,那么西天取经可没人报名了。语文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快乐天使,让学生在轻松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分享作文的美与快乐,激活想象,突出创新性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走出困惑的根本出路。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地位更为凸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显得格外重要。“阅读课要培养学生‘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能力,写作课就要培养学生‘一千个作者便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能力”。然而,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农村其难度就更大了。我从教多年,自愧在作文教学方面毫无建树。痛定思痛,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如下探讨汇报。

一、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

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写一篇出色的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欲说写作好困惑”的现象恐怕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农村学生语文素养总体偏低,写作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不够而放任自流,学生衣食无忧、不思进取,勤学乐学的氛围很难形成,学生在校得过且过如和尚撞钟,在家悠闲自在若闲云野鹤,学业呈现荒芜、半荒芜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低,写作水平差。讲起话来语无伦次,写起文章来空洞无物。比如我校小学部的教学成绩在全区长期绝对滞后,到了七年级时让每人写两句赞美春风的比喻句,实习老师改作业本时扼腕叹息之声不绝于耳,让我深感作文教学任务之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学生社会阅历极度欠缺,写作素材极为匮乏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许多阅历丰富的作家创作时都要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如果蒲松龄不在路边向路人赠绿豆汤以换取一个个的故事,就没有《聊斋志异》这部小说了。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一遇到写作,唏嘘感叹之声不绝于耳。待到绞尽脑汁、挖心搜胆写出作文来,内容枯燥,空洞无物,千人一面。

(三)、农村学生面临新鲜事物诱惑,对待生活麻木不仁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鲜事物如东方渐进,网络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可以忙里偷闲在网吧娱乐,可以堂而皇之在家里上网,甚至在上课时挂着手机QQ。一个文化课一塌糊涂的人坐在电脑面前和网友聊得得不亦乐乎的现象已见惯不惊了。部分学生在乎着网友的感受,担心着蔬菜被偷,想念着游戏升级,就是对生活麻木不仁,对学习不闻不问。再如“天锅”上房了,电视节目多了,日剧、韩剧、台剧粉墨登场,爱情剧、武侠剧、偶像剧轮番轰炸,更有不少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老少咸宜的优秀动画片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他哪有心思和兴趣去提高写作水平呢?

(四)、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开展得差,词汇技法积累不够

我可以武断地下一个结论,但凡文章写得好的学生,一定有广泛涉猎、博闻强记的好习惯。课外阅读的过程是词汇积累的过程,技法模仿的过程,思维碰撞的过程。一个有心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得了建筑用的砖瓦、水泥,也学会了绘制建筑的蓝图,甚至建筑

流程的所有工序。我们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少数同学能到图书馆借书,他们的目光也仅仅停留在爱情小说、玄幻小说方面。即便如此,也是跑马观花、囫囵吞枣,甚至只看了他们只关心的爱情片段描写。有多少人会对精彩描写拍案叫绝而反复品味涵咏并试图保存在脑海中呢?

(五)、部分教师望文止步因噎废食,作文教学难以恭维

作文难教,这几乎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本人也曾应教研组要求尝试性地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自认为上得一塌糊涂。部分老师还有根深蒂固作文天成的思想观念,加之全区阅卷优劣作文得分差距有时并不明显,使得部分老师不能重视作文教学。因而导致了作文教学一片神鸦社鼓的局面。

二、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设想与对策

尽管作文难教难写,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写作教学也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它毕竟能反映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全面素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并以此与同行们一道探讨。

(一)、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作文贵在创新,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从环保、工效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二)、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镜,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加之农村生活较之丰富的城市生活要枯燥多了,这恰恰又是写作的一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生活。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再看视频理解文字,然后在悠扬音乐中诵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还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

(三)、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悉心指导学生作法技巧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

(四)、努力加强美文赏析指导,坚持做到读写结合训练

针对目前部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缺陷,我采用适时提供时文以供学生赏析的做法。在每周总要精选几篇文章让他们欣赏。由于这些文章比较贴近现代生活,较能引起中学生感情共鸣,读后不但能留下较为长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而这折服,又化为一种动力,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一篇篇略带模仿痕迹但却形质兼美的感悟自然的文章相继出现了。

(五)、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博览群书进行有效积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多的知识积累就少,想写出好文章,那近似于痴人说梦,因此,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是创新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对读过的读物,做出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这样在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和不断练笔的基础上,就不愁学生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了 。这样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六)、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

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拿出一只红辣椒,一下丢进嘴里,抿着嘴快速咀嚼起来,三五下之后,眉头紧皱。苦着脸快速吞咽之后,他伸出了红红的舌头,用手不停地扇着,嘴里还不停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学生们被老师的怪异举动惊得目瞪口呆。正疑惑时,老师道出了初衷,让学生们回忆刚才那番情景写片断作文。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 结束语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有自己的创新。作文教学也一样,只要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减轻农村中学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负担,就是可取的。上述拙见旨在抛砖引玉,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鄢长红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师难教 ...

  • 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 作文,长久以来都是困绕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两年多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 ...

  •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武俊凤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 [摘要]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十分不容乐观,好多教师常常强调多读,以不断增加知识积累,多观察以增加生活积累.但在真正地教学实践中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中,要多思考,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

  • 浅谈农村学校作文现状及发展方向
  •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缓慢滞重,见效甚微.而写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基点.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农村中学的作为教学还是处于一个低迷且迷茫的状态.针对这 ...

  •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条理清楚, 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 以丰富表达的内容.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然而,长期以 ...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的欣喜.困惑和思考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的欣喜.困惑和思考 朱莉萍 岳 英 付 蓉 欣 喜 1.良好的研究氛围正在形成 所到九个县市的实验学校,我们看到老师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各位教研员的带领下,加强学习,努力探寻这三个课题的研究方向,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题为抓手探索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实验学校从加强管理入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阅读教学工作小结
  • 一学期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回顾本学期的工作,“高效阅读”课程的开设,可谓胡总中学语文组闪亮的一笔,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概况 06和07两年间,胡总中学部分骨干教师在范校长的安排下,先后两次奔赴北京,参加“高效阅读开题大会”和“第一届中学语文教学法研讨会”。两次会议的最重要的议题就是“高效阅读” ...

  •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培训总结
  • 几天来的培训感受颇深,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高速公路理论"解决了我们民办学校的困惑和出路.到朝阳学校几年来的教学总感到我们民办学校要超过公办学校难度很大,怎样超过他们,苦无出路.刘校长说的"高速公路理论"为民办学校的超越找到了出路,我们民办学校和公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