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新方法

  内容摘要:产业战略研究是个新兴课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产业战略分析的需要,以战略分析的理论和分析要素为依据,提出了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的新方法,以期为产业、企业战略分析和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产业分类 方法 产业战略

  产业亦称为行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形成与成长既是社会分工及其深化的产物,又是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规律,需要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也就是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法

  产业分类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特征将社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归类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因此,针对产业研究和分析目的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和方法。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比较重要的产业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目前的产业分类法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主要产业分类标准及方法包括: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关联分类法等,如表1所示。

  (二)基于战略研究角度的产业分类法

  目前的所谓产业分类标准和规定是按照统计意义对产业进行分类,并服务于统计目的,而不是基于对生产高度替代性或服务的企业群考虑,也没有基于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意义上的产业边界是由市场需求特性、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竞争结构、产业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而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定义则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统计目的。所以即使细化程度最高的四位数产业,也常常未必能符合产业战略分析对产业分类的要求。

  例如,在飞机制造和修理产业中,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它们显然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它们所在的产业和企业显然面临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的竞争对手,所受到的政府管制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企业的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差异很大。从产业战略分析的角度,很难把它们作为同一产业而规划战略。

  虽然上述各种产业分类方法,在国家统计、经济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产业分类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方式的演进来看,一直没有专门服务于战略管理的产业分类方法,只有在关联分类法中的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类。但是它是基于产业的战略定位的结果,而不是基于产业战略分析和过程角度的。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是产业战略研究的开创者,他把产业组织理论融入竞争战略理论,在他的关于竞争优势的著作中也提出了基于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比如分散型产业、集中型产业、向成熟期过渡的产业和国际型产业等。但是波特并没有在产业分类方面做更深入、全面和系统性研究。因此需要一种或者建立一种基于产业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的概念和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更准确地进行产业战略的分析和定位。

  产业战略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分析要素

  (一)产业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五力分析模型,成为产业竞争分析的基础理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深远影响。模型中的五种作用力量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产业内竞争者。波特的五力模型揭示了产业盈利能力不同的原因。

  分析构成产业的竞争力量,是制定产业战略的出发点。产业和企业应当了解其所在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吸引力,并了解这种能力的如何动态变化,只有这样,产业和企业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

  (二)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他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类型;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辅助、支撑性活动。按照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互相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在各业务单元之间存在价值链联结,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产业价值链,各种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能够创造的最终价值产生影响。

  运用价值链分析,产业和企业根据自己所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来确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按照价值链的构成,只有某些特定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产业和企业就是要考虑在整个价值链上如何扩大价值增值,为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定发展战略方向。

  (三)波特的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的开端的标志。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将他先前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钻石模型中。波特认为“钻石模型”中的六个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可以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并且整体评价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其理论对国家及地区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产业战略分析的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包含了发展竞争优势的六个要素(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具体包括: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政府角色、需求要素、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如图1所示。

  (四)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的资源分配效率如何受到产业组织现状及变化的影响,从而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根据和对策方法,使市场秩序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中。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以贝恩(Bain)为首的美国哈佛学派最终建立了一个框架体系,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模式,简称SCP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公共政策,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并提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在此之后的芝加哥学派对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芝加哥学派的框架更完整,而波特的钻石模型更接近于它。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在产业的重要作用,为研究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提供前提和依据。

  (五)产业集群理论

  波特认为,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中,大量相关联的企业以及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这种集聚增加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并将“产业簇群”定义为在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特定的领域中,集中在某一地域的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等。在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行为,例如在同一个地区,共享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等。波特认为,在一些区域内因为产业的集聚所出现的产业集群对企业和区域的竞争起着影响作用,其表现在:提高了企业的创新速度明确了企业的创新方向;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新成立的公司的加入而扩充集群自身。

  综合上述产业战略分析理论依据,可以找出影响产业战略制定,或者说分析产业战略主要涉及的要素为: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并且可以分为初级资源和高级资源两类,而初级资源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资本、基本人力资源等,高级资源包括现代化通信等基础设施、高级技术人才、研究机构等;同行业竞争、替代产品、互补产品;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互补产业;国家、政府管制;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等。具有上述相似要素的产业或企业,其战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基于战略分析视角的产业分类

  (一)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

  需求决定市场,而市场是企业和产业生存的根本,是产业和企业考虑战略问题的出发点。

  市场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基本机制,通过竞争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体现出买卖双方的偏好和自由做出的决策。把不同类型的市场按其决定价格的方式区分为不同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通过市场内卖者(厂商或企业)之间、买者之间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体现出来,影响厂商的生产和定价决策,也就是影响产业和企业的战略。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通常有两个:该市场所包含的厂商的数目及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程度的大小。根据这两个标准,可以将市场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完全竞争市场(产业内厂商数量较多,产品完全无差别);垄断竞争市场(产业内存在许多厂商,提供存在某种差别的产品);寡头垄断市场(产业内存在少数几家厂商,产品同质或有差别);完全垄断市场(产业内仅有一家厂商,无相替代产品)。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产业和企业的战略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从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角度分析

  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受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他将产业组织理论有机地融入到战略管理理论中。产业组织结构分析是产业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

  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一个产业内企业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规模结构,以及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结构或者趋向于集中化,或者趋向于分散化成长。趋向于集中化就是生产要素越来越集中于专业化大型企业;趋向于分散化就是生产要素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扩散,通过这种组织结构演变,逐渐形成规模经济,并建立起分工协作的中小型并存的组织结构关系。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大都是以少数大型企业为骨干核心,由相关联的众多中、小型企业来互相配合。

  分散型产业的特征更接近与完全竞争市场特征,这种类型产业的竞争环境的突出特点是,不存在左右整个产业活动的产业领导者。例如:服务业、零售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

  集中型产业的特征更接近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这个产业中,有限的几个企业占据了产业中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中有显著的领导者。

  (三)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产生、成长到衰退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也就是说每个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产业战略的制定有很大影响。

  以迈克尔·波特(1997)的著作《竞争战略》和John Londregan(1990)构建的理论模型为先导,有很多学者从战略的角度研究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以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决策。

  产业发展周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客观事实,产业和企业应根据产业所处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采取和调整不同的竞争策略。

  (四)从产业行为角度分析

  产业行为包括作为产业整体的行为和产业内厂商的行为。因为产业内的厂商对产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厂商行为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也不同,需要区分。这种不同也导致了产业行为与产业内厂商行为相互影响关系的不同。产业组织结构并不完全决定产业行为,因此也并不完全决定产业绩效,甚至同样的产业组织结构下会有很大不同的产业行为。因此还需要区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行为的产业。

  (五)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分析

  上游产业、中间不同功能型产业和支柱型产业、下游最终消费产品和服务产业,由于它们所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不同,在产业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不同,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客户行为、地理区域等也是不同的,那么它们所选择的战略性质也不同。

  (六)从产业环境角度分析

  产业所处的环境是决定战略的重要因素,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内部资源与环境相匹配,使资源的效率发挥出最大的效率。产业所处的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产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全球经济环境、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国家经济和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科技环境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本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内部环境包括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内市场结构、竞争结构)、产业内部资源(产业内企业、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产业吸引力、产业竞争力等。   (七)从产业的区域性和全球化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全球流动,更是极大地推进了产业进步。全球化的经济形式在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给中国民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农副产品到高科技产品,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在世界上是个制造大国,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升级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使全球贸易、合作、交流和竞争的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多,很多国际化大公司也纷纷抢占中国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国有企业必然受到极大冲击。同时对中国传统的战略管理和经营模式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一国际大舞台,我国产业和企业制定积极应对的发展战略。

  全球化对国家和产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资源、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府政策等几乎所有本土区域性产业所涉及内外部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而影响产业和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制定。

  综合上述分析,产业战略的分析和制定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时间、空间、位置、(产业组织)结构、产业行为、政府管制、基本要素、关键要素八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基于产业发展的时间性,表现为产业发展周期。所有的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性,在每个阶段,产业战略选择是不同的。例如,目前国家比较重视的新兴产业,在这里可以认为是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和成长期。

  第二个维度:基于产业发展的空间性,表现为产业由本土区域性受全球国际化影响程度。基本层面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产业的国外市场和投资程度或者外国企业对国内产业市场的冲击,表现为产业内跨国公司和本地化企业的多少;更高一层面的理解为产业国际化的程度。

  第三个维度: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位置,可以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

  第四个维度:基于产业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分散型、集中型产业。

  第五个维度:基于产业行为,可分为有企业的统一行为和无企业的统一行为的产业。

  第六个维度:政府管制,根据政府管制的程度进行细分。

  第七个维度:基于资源密集程度要素,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八个维度:基于产业关键成功因素,指那些对产业内企业在产业中占据优势竞争地位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条件和变量,包括产品的属性、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以及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的市场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技术、规模、成本、营销能力等,各个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的产业来确定。这些关键要素是基于产业内部资源的,可以概括为核心竞争力,这个维度可以采用因素分析综合法来量化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一般每个产业都同时具备上述各要素,但是每个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表现为上述各要素发挥的作用不同,是它们相互组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组合作用决定了产业或企业战略的选择。例如,对于国家、政府干预性因素,几乎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受国家和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只是干预的程度不同。比如航天业就不是基于市场行为的,国家和政府的干预性极强,计划经济程度高,受国家限制强,不是哪个企业能随便涉足的。而且航天业的产品和产量是受国家计划和控制的。而食品行业受国家干预程度较低,只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任何企业都可以进入该领域,市场化程度高,受需求关系影响大,同行业竞争激烈,几乎是完全竞争市场环境。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要素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各不相同,但是制约产业战略的往往是那些瓶颈要素。而这些瓶颈要素是当下制定战略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面向战略分析的产业分类,应以这些要素作为制约战略制定分类标准。

  基于战略分析视角的产业分类法表示

  (一)符号表示法

  设产业经济系统为G,G1……Gn为所包含的n个产业,则:

  G=∑Gi,i=1,2…n

  其中,产业Gi的归属类由八个维度决定,即:

  Gi(Tj1,Sj2,Cj3,Dj4,Bj5,Lj6,Ej7,Kj8)

  Tj1表示产业发展周期维度,j1=1、2、3、4,其中1代表产业幼稚期、2代表产业成长期、3代表成熟期、4代表衰退期;Sj2表示全球化程度维度,j2=1、2、3、4,其中1代表高度全球化、2代表区域国际化、3代表本土全国化、4代表国内区域化;Cj3表示产业链位置维度,j3=1、2、3、4,其中1代表上游产业、2代表中游产业、3代表下游产业;Dj4表示产业组织结构维度,j4=1、2、3,其中1代表高度集中型产业、2代表中度集中、3代表分散型产业;Bj5表示产业行为维度,j5=1、2,其中1代表有企业统一行为、2代表无企业统一行为;Lj6表示政府管制维度,j6=1、2、3,其中1代表管制严格、2代表管制程度一般、3代表政府放松管制;Ej7表示资源的密集程度维度,j7=1、2、3、4,其中1代表资本密集型、2代表劳动密集型、3代表技术密集型、4代表知识密集型;Kj8表示核心竞争力维度,j8=1、2、3,分别代表核心竞争力强、中、弱三个程度。

  (二)图表表示法

  图2中对于每一个产业都按照八个维度展开,由于全部展开后表格太大,无法显示,因此图中只是列举了其中一列展开示意图。例如,对于产业1,按照第一层次维度产业周期展开为四类,对于每一类(四个周期,例如产业1的幼稚期)又按照第二层维度产业全球化展开为四类,以此类推,每个产业都可以按照八个维度在每一层次依次展开。一个产业根据八个维度的取值,就可以确定其所属的产业类别。

  (三)图形表示法

  可以用雷达图表示产业划分的八个维度,那么一个产业可以用这八个维度在雷达图中的分布来表示,如图3所示。一个产业在雷达图中所表现出的形状,反映了这个产业的战略特征,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或企业,其战略是不同的。   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所具有的战略特征来分类的,处于同一类别的产业,其战略具有相似形。这样我就可以针对一类产业找出它们的通用战略类型。通用战略再加产业的个性化差异战略,就可以构成完整的产业战略。

  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电力、中国石化等产业,都属于国家管制、限制型产业,产业组织结构都是寡头垄断型,全球化程度低,产业行为都具有企业统一行为,都位于产业链中游,处于产业成长和成熟期,产业竞争力属于中下等水平,都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们的通用战略都应该是政府进一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寡头垄断市场,同时要发展民族自有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走国际化的道路。但是每个产业由于行业特征不同,还应该有个性化战略。如电信产业,由于技术的发展,受到互联网产业冲击,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正在向上游和下游转移,因此对于电信业,还应该实施转型战略,向产业价值链高价值环节转移,抵制利润下滑和来自互联网、终端产业的竞争。

  结论

  基于产业战略分析维度的产业分类方法从产业、企业的战略特征要素出发,把具有相同战略要素的产业进行归类,有助于对战略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探索以及通用型战略的分析研究和制定,可以提供规律性的、方向性的战略指导原则,对产业和企业的战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是一种创新尝试,本文只是做了初步定性的研究和探讨,很多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对于有些产业,由于战略使命、特征不突出,很难基于战略视角对它们进行归类;另外对于各个维度数据采集和量化等方面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3.张东生,李艳双.企业战略管理[M].机械工程出版社,2005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秦丹妮.产业分类研究综述[J].大观周刊,2012,579(19)

  7.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与产业分类的(f,θ,D)相对性准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3)

  8.张树青.基于产业特性的产业分类标准创新尝试[J].商业时代,2009(3)

  9.James B.McCollum.Vertical disintegration,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and long-term trends[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June 1991,Volume 19,Issue 2

  10.Karel Hrazdil,Thomas Scott.The role of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in estimating discretionary accrual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December, 2011

  内容摘要:产业战略研究是个新兴课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产业战略分析的需要,以战略分析的理论和分析要素为依据,提出了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的新方法,以期为产业、企业战略分析和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产业分类 方法 产业战略

  产业亦称为行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形成与成长既是社会分工及其深化的产物,又是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规律,需要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也就是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法

  产业分类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特征将社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归类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因此,针对产业研究和分析目的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和方法。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比较重要的产业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目前的产业分类法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主要产业分类标准及方法包括: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关联分类法等,如表1所示。

  (二)基于战略研究角度的产业分类法

  目前的所谓产业分类标准和规定是按照统计意义对产业进行分类,并服务于统计目的,而不是基于对生产高度替代性或服务的企业群考虑,也没有基于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意义上的产业边界是由市场需求特性、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竞争结构、产业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而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定义则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统计目的。所以即使细化程度最高的四位数产业,也常常未必能符合产业战略分析对产业分类的要求。

  例如,在飞机制造和修理产业中,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它们显然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它们所在的产业和企业显然面临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的竞争对手,所受到的政府管制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企业的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差异很大。从产业战略分析的角度,很难把它们作为同一产业而规划战略。

  虽然上述各种产业分类方法,在国家统计、经济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产业分类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方式的演进来看,一直没有专门服务于战略管理的产业分类方法,只有在关联分类法中的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类。但是它是基于产业的战略定位的结果,而不是基于产业战略分析和过程角度的。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是产业战略研究的开创者,他把产业组织理论融入竞争战略理论,在他的关于竞争优势的著作中也提出了基于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比如分散型产业、集中型产业、向成熟期过渡的产业和国际型产业等。但是波特并没有在产业分类方面做更深入、全面和系统性研究。因此需要一种或者建立一种基于产业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的概念和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更准确地进行产业战略的分析和定位。

  产业战略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分析要素

  (一)产业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五力分析模型,成为产业竞争分析的基础理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深远影响。模型中的五种作用力量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产业内竞争者。波特的五力模型揭示了产业盈利能力不同的原因。

  分析构成产业的竞争力量,是制定产业战略的出发点。产业和企业应当了解其所在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吸引力,并了解这种能力的如何动态变化,只有这样,产业和企业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

  (二)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他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类型;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辅助、支撑性活动。按照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互相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在各业务单元之间存在价值链联结,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产业价值链,各种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能够创造的最终价值产生影响。

  运用价值链分析,产业和企业根据自己所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来确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按照价值链的构成,只有某些特定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产业和企业就是要考虑在整个价值链上如何扩大价值增值,为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定发展战略方向。

  (三)波特的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的开端的标志。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将他先前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钻石模型中。波特认为“钻石模型”中的六个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可以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并且整体评价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其理论对国家及地区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产业战略分析的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包含了发展竞争优势的六个要素(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具体包括: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政府角色、需求要素、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如图1所示。

  (四)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的资源分配效率如何受到产业组织现状及变化的影响,从而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根据和对策方法,使市场秩序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中。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以贝恩(Bain)为首的美国哈佛学派最终建立了一个框架体系,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模式,简称SCP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公共政策,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并提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在此之后的芝加哥学派对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芝加哥学派的框架更完整,而波特的钻石模型更接近于它。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在产业的重要作用,为研究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提供前提和依据。

  (五)产业集群理论

  波特认为,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中,大量相关联的企业以及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这种集聚增加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并将“产业簇群”定义为在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特定的领域中,集中在某一地域的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等。在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行为,例如在同一个地区,共享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等。波特认为,在一些区域内因为产业的集聚所出现的产业集群对企业和区域的竞争起着影响作用,其表现在:提高了企业的创新速度明确了企业的创新方向;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新成立的公司的加入而扩充集群自身。

  综合上述产业战略分析理论依据,可以找出影响产业战略制定,或者说分析产业战略主要涉及的要素为: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并且可以分为初级资源和高级资源两类,而初级资源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资本、基本人力资源等,高级资源包括现代化通信等基础设施、高级技术人才、研究机构等;同行业竞争、替代产品、互补产品;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互补产业;国家、政府管制;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等。具有上述相似要素的产业或企业,其战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基于战略分析视角的产业分类

  (一)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

  需求决定市场,而市场是企业和产业生存的根本,是产业和企业考虑战略问题的出发点。

  市场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基本机制,通过竞争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体现出买卖双方的偏好和自由做出的决策。把不同类型的市场按其决定价格的方式区分为不同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通过市场内卖者(厂商或企业)之间、买者之间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体现出来,影响厂商的生产和定价决策,也就是影响产业和企业的战略。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通常有两个:该市场所包含的厂商的数目及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程度的大小。根据这两个标准,可以将市场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完全竞争市场(产业内厂商数量较多,产品完全无差别);垄断竞争市场(产业内存在许多厂商,提供存在某种差别的产品);寡头垄断市场(产业内存在少数几家厂商,产品同质或有差别);完全垄断市场(产业内仅有一家厂商,无相替代产品)。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产业和企业的战略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从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角度分析

  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受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他将产业组织理论有机地融入到战略管理理论中。产业组织结构分析是产业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

  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一个产业内企业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规模结构,以及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结构或者趋向于集中化,或者趋向于分散化成长。趋向于集中化就是生产要素越来越集中于专业化大型企业;趋向于分散化就是生产要素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扩散,通过这种组织结构演变,逐渐形成规模经济,并建立起分工协作的中小型并存的组织结构关系。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大都是以少数大型企业为骨干核心,由相关联的众多中、小型企业来互相配合。

  分散型产业的特征更接近与完全竞争市场特征,这种类型产业的竞争环境的突出特点是,不存在左右整个产业活动的产业领导者。例如:服务业、零售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

  集中型产业的特征更接近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这个产业中,有限的几个企业占据了产业中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中有显著的领导者。

  (三)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产生、成长到衰退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也就是说每个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产业战略的制定有很大影响。

  以迈克尔·波特(1997)的著作《竞争战略》和John Londregan(1990)构建的理论模型为先导,有很多学者从战略的角度研究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以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决策。

  产业发展周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客观事实,产业和企业应根据产业所处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采取和调整不同的竞争策略。

  (四)从产业行为角度分析

  产业行为包括作为产业整体的行为和产业内厂商的行为。因为产业内的厂商对产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厂商行为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也不同,需要区分。这种不同也导致了产业行为与产业内厂商行为相互影响关系的不同。产业组织结构并不完全决定产业行为,因此也并不完全决定产业绩效,甚至同样的产业组织结构下会有很大不同的产业行为。因此还需要区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行为的产业。

  (五)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分析

  上游产业、中间不同功能型产业和支柱型产业、下游最终消费产品和服务产业,由于它们所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不同,在产业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不同,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客户行为、地理区域等也是不同的,那么它们所选择的战略性质也不同。

  (六)从产业环境角度分析

  产业所处的环境是决定战略的重要因素,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内部资源与环境相匹配,使资源的效率发挥出最大的效率。产业所处的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产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全球经济环境、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国家经济和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科技环境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本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内部环境包括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内市场结构、竞争结构)、产业内部资源(产业内企业、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产业吸引力、产业竞争力等。   (七)从产业的区域性和全球化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全球流动,更是极大地推进了产业进步。全球化的经济形式在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给中国民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农副产品到高科技产品,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在世界上是个制造大国,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升级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使全球贸易、合作、交流和竞争的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多,很多国际化大公司也纷纷抢占中国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国有企业必然受到极大冲击。同时对中国传统的战略管理和经营模式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一国际大舞台,我国产业和企业制定积极应对的发展战略。

  全球化对国家和产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资源、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府政策等几乎所有本土区域性产业所涉及内外部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而影响产业和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制定。

  综合上述分析,产业战略的分析和制定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时间、空间、位置、(产业组织)结构、产业行为、政府管制、基本要素、关键要素八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基于产业发展的时间性,表现为产业发展周期。所有的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性,在每个阶段,产业战略选择是不同的。例如,目前国家比较重视的新兴产业,在这里可以认为是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和成长期。

  第二个维度:基于产业发展的空间性,表现为产业由本土区域性受全球国际化影响程度。基本层面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产业的国外市场和投资程度或者外国企业对国内产业市场的冲击,表现为产业内跨国公司和本地化企业的多少;更高一层面的理解为产业国际化的程度。

  第三个维度: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位置,可以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

  第四个维度:基于产业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分散型、集中型产业。

  第五个维度:基于产业行为,可分为有企业的统一行为和无企业的统一行为的产业。

  第六个维度:政府管制,根据政府管制的程度进行细分。

  第七个维度:基于资源密集程度要素,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八个维度:基于产业关键成功因素,指那些对产业内企业在产业中占据优势竞争地位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条件和变量,包括产品的属性、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以及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的市场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技术、规模、成本、营销能力等,各个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的产业来确定。这些关键要素是基于产业内部资源的,可以概括为核心竞争力,这个维度可以采用因素分析综合法来量化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一般每个产业都同时具备上述各要素,但是每个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表现为上述各要素发挥的作用不同,是它们相互组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组合作用决定了产业或企业战略的选择。例如,对于国家、政府干预性因素,几乎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受国家和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只是干预的程度不同。比如航天业就不是基于市场行为的,国家和政府的干预性极强,计划经济程度高,受国家限制强,不是哪个企业能随便涉足的。而且航天业的产品和产量是受国家计划和控制的。而食品行业受国家干预程度较低,只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任何企业都可以进入该领域,市场化程度高,受需求关系影响大,同行业竞争激烈,几乎是完全竞争市场环境。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要素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各不相同,但是制约产业战略的往往是那些瓶颈要素。而这些瓶颈要素是当下制定战略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面向战略分析的产业分类,应以这些要素作为制约战略制定分类标准。

  基于战略分析视角的产业分类法表示

  (一)符号表示法

  设产业经济系统为G,G1……Gn为所包含的n个产业,则:

  G=∑Gi,i=1,2…n

  其中,产业Gi的归属类由八个维度决定,即:

  Gi(Tj1,Sj2,Cj3,Dj4,Bj5,Lj6,Ej7,Kj8)

  Tj1表示产业发展周期维度,j1=1、2、3、4,其中1代表产业幼稚期、2代表产业成长期、3代表成熟期、4代表衰退期;Sj2表示全球化程度维度,j2=1、2、3、4,其中1代表高度全球化、2代表区域国际化、3代表本土全国化、4代表国内区域化;Cj3表示产业链位置维度,j3=1、2、3、4,其中1代表上游产业、2代表中游产业、3代表下游产业;Dj4表示产业组织结构维度,j4=1、2、3,其中1代表高度集中型产业、2代表中度集中、3代表分散型产业;Bj5表示产业行为维度,j5=1、2,其中1代表有企业统一行为、2代表无企业统一行为;Lj6表示政府管制维度,j6=1、2、3,其中1代表管制严格、2代表管制程度一般、3代表政府放松管制;Ej7表示资源的密集程度维度,j7=1、2、3、4,其中1代表资本密集型、2代表劳动密集型、3代表技术密集型、4代表知识密集型;Kj8表示核心竞争力维度,j8=1、2、3,分别代表核心竞争力强、中、弱三个程度。

  (二)图表表示法

  图2中对于每一个产业都按照八个维度展开,由于全部展开后表格太大,无法显示,因此图中只是列举了其中一列展开示意图。例如,对于产业1,按照第一层次维度产业周期展开为四类,对于每一类(四个周期,例如产业1的幼稚期)又按照第二层维度产业全球化展开为四类,以此类推,每个产业都可以按照八个维度在每一层次依次展开。一个产业根据八个维度的取值,就可以确定其所属的产业类别。

  (三)图形表示法

  可以用雷达图表示产业划分的八个维度,那么一个产业可以用这八个维度在雷达图中的分布来表示,如图3所示。一个产业在雷达图中所表现出的形状,反映了这个产业的战略特征,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或企业,其战略是不同的。   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所具有的战略特征来分类的,处于同一类别的产业,其战略具有相似形。这样我就可以针对一类产业找出它们的通用战略类型。通用战略再加产业的个性化差异战略,就可以构成完整的产业战略。

  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电力、中国石化等产业,都属于国家管制、限制型产业,产业组织结构都是寡头垄断型,全球化程度低,产业行为都具有企业统一行为,都位于产业链中游,处于产业成长和成熟期,产业竞争力属于中下等水平,都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们的通用战略都应该是政府进一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寡头垄断市场,同时要发展民族自有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走国际化的道路。但是每个产业由于行业特征不同,还应该有个性化战略。如电信产业,由于技术的发展,受到互联网产业冲击,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正在向上游和下游转移,因此对于电信业,还应该实施转型战略,向产业价值链高价值环节转移,抵制利润下滑和来自互联网、终端产业的竞争。

  结论

  基于产业战略分析维度的产业分类方法从产业、企业的战略特征要素出发,把具有相同战略要素的产业进行归类,有助于对战略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探索以及通用型战略的分析研究和制定,可以提供规律性的、方向性的战略指导原则,对产业和企业的战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战略研究的产业分类法是一种创新尝试,本文只是做了初步定性的研究和探讨,很多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对于有些产业,由于战略使命、特征不突出,很难基于战略视角对它们进行归类;另外对于各个维度数据采集和量化等方面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3.张东生,李艳双.企业战略管理[M].机械工程出版社,2005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秦丹妮.产业分类研究综述[J].大观周刊,2012,579(19)

  7.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与产业分类的(f,θ,D)相对性准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3)

  8.张树青.基于产业特性的产业分类标准创新尝试[J].商业时代,2009(3)

  9.James B.McCollum.Vertical disintegration,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and long-term trends[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June 1991,Volume 19,Issue 2

  10.Karel Hrazdil,Thomas Scott.The role of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in estimating discretionary accrual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December, 2011


相关内容

  •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学分析
  • 摘要:近年来,类型学或类型研究在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基于理论的资源基础观.组织战略和业务类型等研究大多相对独立并缺乏整合.引进类型学的理念,可以发掘其中的潜在联系,从而分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脉络.这有助于通盘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和决定因素,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 ...

  • 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浅析
  • 1.引言 移动性与互联网的融合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选择,一个以整合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新生态"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酝酿着新一轮的商务变革.几乎所有的无线互联以及有线互联企业均会进入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只有进入该领域才能将无线终端用户以及有线终 ...

  • 价值链分工
  •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贾俐俐 [摘要]: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经济的崛起.30年的改革开放谱写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经济总量屡创新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济贸易的各项指标更是"一支独秀", ...

  • 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剖析及关键技术设计初探_范树平
  • 第28卷 第8期2014年8月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sVol.28 No.8Aug.,2014 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剖析及关键技术设计初探 范树平1,2,周剑钧3,刘友兆1,程久苗4,张红梅2,鲍 捷5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安徽省土 ...

  • 浅析证券公司战略成本管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论文
  • 浅析证券公司战略成本管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 作者:[尹德凤 韦 伦 ] 2010-10-23 浅析证券公司战略成本管理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 ◆尹德凤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韦 伦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 要]我国证券公司目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就 ...

  • 汽车服务毕业论文题目(514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汽车服务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GE矩阵及和BCG的比较.案例综合分析
  • GE 矩阵模型简介 2 如何用模型来分析 ....................................... 2 GE 矩阵应用技巧[1] ...................................... 6 GE 矩阵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1] . ............. ...

  • 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构成与分类改革战略
  • 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构成与分类改革战略 作者:潘胜文 周维第 来源:<江汉论坛>2014年第09期 摘要:在我国,所谓的垄断行业并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说的纯经济性垄断行业,我国的垄断行业与行政垄断.自然垄断.所有制垄断以及政府管制交织在一起,性质尤其复杂.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是行政垄断, ...

  •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国外模式借鉴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国外模式借鉴 作者:王珺 来源:<经济师>2015年第05期 摘 要: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对比美国纽约都市圈.日本东京首都圈.巴黎大都市圈和英国伦敦大经济圈等几个国外区域经济圈,尤其是以首都为中心的区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