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反规划途径]

俞孔坚《反规划途径》

俞孔坚给部级领导干部的讲座——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

5.1 反思传统规划方法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包括:

弊端之一,城市与区域的整体的有机性没有得到尊重。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首先它就把土地划了红线了。这城市100万人口,就给你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剩下的才是自然的地方,剩下的才是农业,才是林业,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就象文革中划分“五类分子”似的,用同样的理念来划分我们这块土地。土地被切割了。所以,传统方法忽略了大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认为大地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它可以划出一块地来,说是“城市建设用地”。

弊端之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中国五十年来做了五十年的规划了,差不多没有一个城市说是通过预测人口能够来科学地建城市的。深圳当时预测2000年的人口是100多万,并按此来规划,结果到2000年达到了700万,差距多大!北京更是这样,谁都没有预测准过,如果用统计学上的精确性来衡量的话,简直是荒唐。所以,用传统预测人口的方法来预测城市和以此为依据来规划城市,是不行的。中国五十年来,影响城市人口的主要是政策,政策变了,整个城市人口就变了。开始就是反对城市化的,上山下乡都是把城市人口疏解到农村。后来又鼓励城市化,现在又开始加快城市化、想尽各种方法推动城市化,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所以说任何数学方法都不适用,那你这个根据人口的城市规划怎么可能是可靠的呢?所以这个方法论是错的。我们过去的城市规划大多数是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当然也有做的很超前的。比如北海曾经是很超前的,珠海当时也是超前的。结果你现在到北海去看看,你到珠海去看看,宽广的马路上长了野草,机场上长了野草,负债累累,整个是所谓的超前的规划。所以说方法不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是没法预测的。如果基于人口来确定你这城市怎么做规划,来所谓的量体裁衣的话,你这个衣服永远做不好,要么是穿紧身衣,要么是穿睡衣。

弊端之三,城市与土地的关系是颠倒的。也就是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做了半天,做什么?它就是为了批地,建设用地规划,就是为了盖房子。城市的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候补的。而且在现行规定里头,其它的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框架下进行的,这本身就是错了。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城市与土地的关系颠倒了。我刚才讲,城市本来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土地是母亲,城市是一个胎儿。古代中国“风水”就说,城市是个胎儿,城市的所在地是“胎息”。但是我们恰恰是先造胎儿再造母亲,大地好像是不存在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划到建设区以后,全部就是建设用地,自然就不存在了。哪怕是画着公园,这个公园也是要重新推倒旧有的植被,种上花卉,种上这个观赏植被,把它做成号称为公园的人工景观。自然植被的概念、自然地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自然系统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弊端之四,不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主体已经从政府和国家,逐渐转变为开发商,到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主体已不再是政府了。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自己做规划,自己搞建设,但现在可不是这样。现行的城市规划方法却仍然保留前苏联人传给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方法。现在是政府做规划,房

地产开发商来建城市。但是开发商可比我们懂得土地的价值,开发商懂得如何去建,我们规划师根本不明白市场,结果我们非要做规划,让开发商去建,非要给他规定这个盖什么,那个盖什么。规划师对市场不甚了解,却想着要控制市场,从而导致规划的失灵。这显然是我们在做不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没做。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所以需要“反规划”,就是首先我们应该确定不建设的区域和土地系统,该建设的东西让开发商去建设,不该建设的东西是政府要做的,由市长和规划局长代表公众去做,确定我们建设部门真正应该控制、应该保护的东西。所以说规划必须反过来做,不是说去做一个建设规划,首先应该做一个不建设规划,做一棵生命之树,让城市建筑和市政功能体成为这棵生命之树上的果实。先把母亲的健康保证好,城市自然就在上面生长了。这就是这个理念的全部的核心。“反规划”的思考方法就是排斥法,记得我们考托福,考不出来的时候,就把那些明显有错误的答案先排除掉,剩下可能就是对的了。“反规划”告诉土地使用者不准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做什么。而现行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规恰恰在告诉人们去开发去建设什么,而不是告诉人们首先应不做什么。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国土上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国土和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大地景观格局。

5.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战略

应用“反规划”理念,通过对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的规划控制,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为此提出以下十一大战略,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战略: 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人文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古代“风水说”称,断山断水是要断子绝孙的。现代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告诉我们,连续的山水和自然栖息地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吃的三文鱼就是在林子里头的小溪里产卵,在海里头生长,如果这条河流给断了,那三文鱼也没有了;长江里头好多鱼也是这样的。我们爱吃的武昌鱼是在武昌上游的湖泊里产卵繁殖,然后到下游的长江里生长。河流廊道是大自然唯一的连续体,水是唯一的连续体。来之喜马拉雅山山顶的一滴雪水,可以流到太平洋去,因为河流是连续的。所以上游山谷和湖泊的鱼卵和幼体能够在太平洋中生长,因而有了生命的连续。所以,这个国土只有维护它的自然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才能有它生命的可持续性。否则这个这块土地是死的,生命是要断绝的。

这是我们在浙江台州做的一个规划,这是个“反规划”的例子。就是如何首先维护土地的完整性,水系整体网络的连续性,如果把这个维护好了,我们的防洪就简单多了,旱涝就不会这么严重了。这是我们对北京西山水脉的研究,北京西山地区和整个北京地区的水脉应该得到完整的保留。

第二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于是以防洪、蓄水和治理污染为口号的河流治理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和政绩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于是乎,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

包括:

1) 大错之一:高堤防洪:必须认识到,在全国普遍缺水的情况下,洪水是资源。洪水之所以变得如猛兽豺狼,只应我们没有善待河流水系。防洪之道决不在高筑河堤,而在建立一个滞洪的湿地系统,从区域尺度上解决水资源的蓄留。100年一遇、500年一遇的水泥堤岸可以休矣,无论从短期经济利益还是长远国土生态考虑,都告诉我们必须走区域生态之路来协调旱涝之灾的问题。

2) 大错之二: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能幸免此道者,几乎没有。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已是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

3) 错之三:裁弯取直。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

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

4) 大错之四:高坝蓄水。至少从战国时代开始,我国祖先就已十分普遍地采用作堰的方式引导水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但这种低堰只作调节水位,以引导水流,而且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既保全了河流的连续性,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包括:变流水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如不治污,则往往臭水一潭;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延过程受阻;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水之美在于其丰富而多变的形态。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 第三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 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教育场所,等等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趋于消失,或富营养化,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

能退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们在填埋湿地。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湿地概念来对待国土。湿地是决定国土健康与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什么美国很早就出现湿地法、湿地保护法?湿地是维持土地水分平衡,防止洪涝灾害的关键。中国为什么这么多洪涝灾害?湿地系统破坏了。很简单,我们的水利部门只管河流廊道,湿地不是水利部门管的,而环保部门又管不了河流廊道,所以河流被切割了,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做防洪堤,实际上你也可以解决防洪问题,靠什么?靠湿地系统和水系统,变成一个连续的网络。湿地就是海绵啊,下雨时,它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呀,旱季就可以渗出水啊。

第四大战略: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追求的一个理想。

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

改造的核心。非人尺度的景观大道,环路工程和高架快速路工程,已把有机的城市结构和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结构严重摧毁。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

你看,还在几年前,80%的北京人是靠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下班,那时候很少有堵车和上班迟到的事;再看现在的北京,我们放掉了以前骑车的方式,以开车为时尚。不久会发现,对许多人来说开车将变成是被迫的了。现在的美国和欧洲,正在以骑车为时尚。但是再过五年,或者最多也就十年二十年,我们也会以骑车为时尚,可以看到我们的时间差。但是等到我们再缓过劲来时,再想骑车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可以骑车的路了,我们的路全被汽车给占了。中国城市正在扩张,未来中国的城市至少比现在大三倍,所有的城市可能要比现在至少大三倍,所以这个时候要建立一个城市格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关键的战略性的规划在开始的时候,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就应该制定绿色通道,城市中要将绿色通道留出来。沿河流也好,沿社区间的绿地也好,建立起社区间的绿色通道。上下班将来靠骑车,中国将来一定要靠自行车和公交来解决交通问题,决不能靠小汽车。北京现在已经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更何况中东问题,更何况我们的石油危机问题,中国要和平崛起啊,希望寄托在自行车上和轨道交通上。中国如果寄托在汽车上,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这是免不了的。国家间的能源竞争,跟美国的竞争,跟日本的能源的竞争,你不能不跟他们在中东、东亚发生竞争,一定是要发生摩擦的。所以真正解决的对策是解决绿色交通,而绿色交通的关键是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就要留出非机动车的绿色通道和沿轨道交通线的城市布局。你想想看,如果从北京的核心区能一直骑车到西山的话,那该多畅快!一个或半小时我就骑到西山去了,上班既解决锻炼问题,又节能。

所以西方人早就开始认识到这个,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强调建立非机动车道,但是他们是付出代价的。因为他们城市已经定型了,他需要拆掉城市的部分,他需要拆掉道路。最近几年,在美国波士顿一个叫大开挖的工程花了200亿美元,把穿越城市的快速车道埋到地下去,重新在地面上恢复绿色廊道和步行、自行车空间。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段的设计。人家花了200个亿,而我们现在是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实现。为什么?我们的城郊的土地还有余地、还是农田,所以你把这个系统保留下来,留给后代,留给十年以后,一定是会有很好的结果。这也是和平崛起的战略性规划。

大家现在都在向往汽车,所以根本不考虑自行车问题。加拿大有一条横贯整个国家的绿色的自行车道,整个畅通无阻。在中国完全可以建立这样的绿色自行车通道,大运河就是其中一条,大运河将来一定是这样一条绿色廊道。现在不去规划建设,将来也要建,但将来要建可能要花上几个亿,几百个亿来建,现在来建可能是不需要花多少钱。所以说差别就在这,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

所以,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机动车道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它将是应对未来全球性能源和石油危机的关键性战略,必须从现在开始建立。

第五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和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从早期山区先民用于交通的古栈道和河边的纤道,到秦始皇修建辐射在中华大地上的驰道,和隋炀帝开凿横贯南北的京沪大运河,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闪烁般被线性景观串联起来。要注意,关于遗产的概念,不光是5000年、3000

年的遗产或几百年的遗产才有价值,脚下的好多文化遗产都可能有重要的价值,50年,30年的遗产也有价值,我们把中山市的粤中造船厂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公园,就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遗产来对待的,获得了多项国际奖和国内大奖(图-17)。

然而,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横行,这些线性历史景观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零落的散珠,失去其应有的美丽与含意。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慢步道和自行车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

可以预见,融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及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绿色遗产廊道将在未来中国大地景观上构筑起一个迷人的网络。

第六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英国在1979年时就有20多个社区引入城市农田,还有相应的机构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使城区的绿地、水面达到40%,并用农田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隔离带,他们称之为“建设没有郊区的新城”。 高产农田应该保留在城市中,城市中可以有农田,沈阳有一所建筑大学,新校园刚刚建成,校长说没有多少钱来美化和绿化校园,于是,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一片东北稻子,结果效果很好,因为原来这地方就曾经是稻田(图-18)。但很遗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田一旦划为城市建设用地,我们农田就排斥在城市之外去了。像北京城市建设区,农田都不让存在了,甚至北京郊区不准种水稻了。水稻也是湿地。看幻灯片,这是五年前北京的京西稻,颐和园前面,现在都不让种了,都变成园林绿化的了,变成种花种草的了。实际上与种花种草相比,水稻更好啊,它既是湿地,又可以生产粮食,而且国外的调查表明,愿意到农田去休闲的人远远多于到公园去休闲的人。

俞孔坚《反规划途径》

俞孔坚给部级领导干部的讲座——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

5.1 反思传统规划方法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包括:

弊端之一,城市与区域的整体的有机性没有得到尊重。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首先它就把土地划了红线了。这城市100万人口,就给你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剩下的才是自然的地方,剩下的才是农业,才是林业,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就象文革中划分“五类分子”似的,用同样的理念来划分我们这块土地。土地被切割了。所以,传统方法忽略了大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认为大地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它可以划出一块地来,说是“城市建设用地”。

弊端之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中国五十年来做了五十年的规划了,差不多没有一个城市说是通过预测人口能够来科学地建城市的。深圳当时预测2000年的人口是100多万,并按此来规划,结果到2000年达到了700万,差距多大!北京更是这样,谁都没有预测准过,如果用统计学上的精确性来衡量的话,简直是荒唐。所以,用传统预测人口的方法来预测城市和以此为依据来规划城市,是不行的。中国五十年来,影响城市人口的主要是政策,政策变了,整个城市人口就变了。开始就是反对城市化的,上山下乡都是把城市人口疏解到农村。后来又鼓励城市化,现在又开始加快城市化、想尽各种方法推动城市化,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所以说任何数学方法都不适用,那你这个根据人口的城市规划怎么可能是可靠的呢?所以这个方法论是错的。我们过去的城市规划大多数是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当然也有做的很超前的。比如北海曾经是很超前的,珠海当时也是超前的。结果你现在到北海去看看,你到珠海去看看,宽广的马路上长了野草,机场上长了野草,负债累累,整个是所谓的超前的规划。所以说方法不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是没法预测的。如果基于人口来确定你这城市怎么做规划,来所谓的量体裁衣的话,你这个衣服永远做不好,要么是穿紧身衣,要么是穿睡衣。

弊端之三,城市与土地的关系是颠倒的。也就是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做了半天,做什么?它就是为了批地,建设用地规划,就是为了盖房子。城市的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候补的。而且在现行规定里头,其它的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框架下进行的,这本身就是错了。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城市与土地的关系颠倒了。我刚才讲,城市本来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土地是母亲,城市是一个胎儿。古代中国“风水”就说,城市是个胎儿,城市的所在地是“胎息”。但是我们恰恰是先造胎儿再造母亲,大地好像是不存在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划到建设区以后,全部就是建设用地,自然就不存在了。哪怕是画着公园,这个公园也是要重新推倒旧有的植被,种上花卉,种上这个观赏植被,把它做成号称为公园的人工景观。自然植被的概念、自然地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自然系统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弊端之四,不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主体已经从政府和国家,逐渐转变为开发商,到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主体已不再是政府了。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自己做规划,自己搞建设,但现在可不是这样。现行的城市规划方法却仍然保留前苏联人传给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方法。现在是政府做规划,房

地产开发商来建城市。但是开发商可比我们懂得土地的价值,开发商懂得如何去建,我们规划师根本不明白市场,结果我们非要做规划,让开发商去建,非要给他规定这个盖什么,那个盖什么。规划师对市场不甚了解,却想着要控制市场,从而导致规划的失灵。这显然是我们在做不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没做。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所以需要“反规划”,就是首先我们应该确定不建设的区域和土地系统,该建设的东西让开发商去建设,不该建设的东西是政府要做的,由市长和规划局长代表公众去做,确定我们建设部门真正应该控制、应该保护的东西。所以说规划必须反过来做,不是说去做一个建设规划,首先应该做一个不建设规划,做一棵生命之树,让城市建筑和市政功能体成为这棵生命之树上的果实。先把母亲的健康保证好,城市自然就在上面生长了。这就是这个理念的全部的核心。“反规划”的思考方法就是排斥法,记得我们考托福,考不出来的时候,就把那些明显有错误的答案先排除掉,剩下可能就是对的了。“反规划”告诉土地使用者不准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做什么。而现行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规恰恰在告诉人们去开发去建设什么,而不是告诉人们首先应不做什么。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国土上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国土和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大地景观格局。

5.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战略

应用“反规划”理念,通过对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的规划控制,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为此提出以下十一大战略,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战略: 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人文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古代“风水说”称,断山断水是要断子绝孙的。现代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告诉我们,连续的山水和自然栖息地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吃的三文鱼就是在林子里头的小溪里产卵,在海里头生长,如果这条河流给断了,那三文鱼也没有了;长江里头好多鱼也是这样的。我们爱吃的武昌鱼是在武昌上游的湖泊里产卵繁殖,然后到下游的长江里生长。河流廊道是大自然唯一的连续体,水是唯一的连续体。来之喜马拉雅山山顶的一滴雪水,可以流到太平洋去,因为河流是连续的。所以上游山谷和湖泊的鱼卵和幼体能够在太平洋中生长,因而有了生命的连续。所以,这个国土只有维护它的自然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才能有它生命的可持续性。否则这个这块土地是死的,生命是要断绝的。

这是我们在浙江台州做的一个规划,这是个“反规划”的例子。就是如何首先维护土地的完整性,水系整体网络的连续性,如果把这个维护好了,我们的防洪就简单多了,旱涝就不会这么严重了。这是我们对北京西山水脉的研究,北京西山地区和整个北京地区的水脉应该得到完整的保留。

第二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于是以防洪、蓄水和治理污染为口号的河流治理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和政绩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于是乎,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

包括:

1) 大错之一:高堤防洪:必须认识到,在全国普遍缺水的情况下,洪水是资源。洪水之所以变得如猛兽豺狼,只应我们没有善待河流水系。防洪之道决不在高筑河堤,而在建立一个滞洪的湿地系统,从区域尺度上解决水资源的蓄留。100年一遇、500年一遇的水泥堤岸可以休矣,无论从短期经济利益还是长远国土生态考虑,都告诉我们必须走区域生态之路来协调旱涝之灾的问题。

2) 大错之二: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能幸免此道者,几乎没有。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已是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

3) 错之三:裁弯取直。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

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

4) 大错之四:高坝蓄水。至少从战国时代开始,我国祖先就已十分普遍地采用作堰的方式引导水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但这种低堰只作调节水位,以引导水流,而且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既保全了河流的连续性,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包括:变流水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如不治污,则往往臭水一潭;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延过程受阻;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水之美在于其丰富而多变的形态。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 第三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 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教育场所,等等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趋于消失,或富营养化,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

能退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们在填埋湿地。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湿地概念来对待国土。湿地是决定国土健康与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什么美国很早就出现湿地法、湿地保护法?湿地是维持土地水分平衡,防止洪涝灾害的关键。中国为什么这么多洪涝灾害?湿地系统破坏了。很简单,我们的水利部门只管河流廊道,湿地不是水利部门管的,而环保部门又管不了河流廊道,所以河流被切割了,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做防洪堤,实际上你也可以解决防洪问题,靠什么?靠湿地系统和水系统,变成一个连续的网络。湿地就是海绵啊,下雨时,它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呀,旱季就可以渗出水啊。

第四大战略: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追求的一个理想。

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

改造的核心。非人尺度的景观大道,环路工程和高架快速路工程,已把有机的城市结构和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结构严重摧毁。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

你看,还在几年前,80%的北京人是靠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下班,那时候很少有堵车和上班迟到的事;再看现在的北京,我们放掉了以前骑车的方式,以开车为时尚。不久会发现,对许多人来说开车将变成是被迫的了。现在的美国和欧洲,正在以骑车为时尚。但是再过五年,或者最多也就十年二十年,我们也会以骑车为时尚,可以看到我们的时间差。但是等到我们再缓过劲来时,再想骑车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可以骑车的路了,我们的路全被汽车给占了。中国城市正在扩张,未来中国的城市至少比现在大三倍,所有的城市可能要比现在至少大三倍,所以这个时候要建立一个城市格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关键的战略性的规划在开始的时候,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就应该制定绿色通道,城市中要将绿色通道留出来。沿河流也好,沿社区间的绿地也好,建立起社区间的绿色通道。上下班将来靠骑车,中国将来一定要靠自行车和公交来解决交通问题,决不能靠小汽车。北京现在已经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更何况中东问题,更何况我们的石油危机问题,中国要和平崛起啊,希望寄托在自行车上和轨道交通上。中国如果寄托在汽车上,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这是免不了的。国家间的能源竞争,跟美国的竞争,跟日本的能源的竞争,你不能不跟他们在中东、东亚发生竞争,一定是要发生摩擦的。所以真正解决的对策是解决绿色交通,而绿色交通的关键是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就要留出非机动车的绿色通道和沿轨道交通线的城市布局。你想想看,如果从北京的核心区能一直骑车到西山的话,那该多畅快!一个或半小时我就骑到西山去了,上班既解决锻炼问题,又节能。

所以西方人早就开始认识到这个,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强调建立非机动车道,但是他们是付出代价的。因为他们城市已经定型了,他需要拆掉城市的部分,他需要拆掉道路。最近几年,在美国波士顿一个叫大开挖的工程花了200亿美元,把穿越城市的快速车道埋到地下去,重新在地面上恢复绿色廊道和步行、自行车空间。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段的设计。人家花了200个亿,而我们现在是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实现。为什么?我们的城郊的土地还有余地、还是农田,所以你把这个系统保留下来,留给后代,留给十年以后,一定是会有很好的结果。这也是和平崛起的战略性规划。

大家现在都在向往汽车,所以根本不考虑自行车问题。加拿大有一条横贯整个国家的绿色的自行车道,整个畅通无阻。在中国完全可以建立这样的绿色自行车通道,大运河就是其中一条,大运河将来一定是这样一条绿色廊道。现在不去规划建设,将来也要建,但将来要建可能要花上几个亿,几百个亿来建,现在来建可能是不需要花多少钱。所以说差别就在这,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

所以,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机动车道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它将是应对未来全球性能源和石油危机的关键性战略,必须从现在开始建立。

第五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和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从早期山区先民用于交通的古栈道和河边的纤道,到秦始皇修建辐射在中华大地上的驰道,和隋炀帝开凿横贯南北的京沪大运河,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闪烁般被线性景观串联起来。要注意,关于遗产的概念,不光是5000年、3000

年的遗产或几百年的遗产才有价值,脚下的好多文化遗产都可能有重要的价值,50年,30年的遗产也有价值,我们把中山市的粤中造船厂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公园,就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遗产来对待的,获得了多项国际奖和国内大奖(图-17)。

然而,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横行,这些线性历史景观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零落的散珠,失去其应有的美丽与含意。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慢步道和自行车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

可以预见,融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及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绿色遗产廊道将在未来中国大地景观上构筑起一个迷人的网络。

第六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英国在1979年时就有20多个社区引入城市农田,还有相应的机构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使城区的绿地、水面达到40%,并用农田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隔离带,他们称之为“建设没有郊区的新城”。 高产农田应该保留在城市中,城市中可以有农田,沈阳有一所建筑大学,新校园刚刚建成,校长说没有多少钱来美化和绿化校园,于是,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一片东北稻子,结果效果很好,因为原来这地方就曾经是稻田(图-18)。但很遗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田一旦划为城市建设用地,我们农田就排斥在城市之外去了。像北京城市建设区,农田都不让存在了,甚至北京郊区不准种水稻了。水稻也是湿地。看幻灯片,这是五年前北京的京西稻,颐和园前面,现在都不让种了,都变成园林绿化的了,变成种花种草的了。实际上与种花种草相比,水稻更好啊,它既是湿地,又可以生产粮食,而且国外的调查表明,愿意到农田去休闲的人远远多于到公园去休闲的人。


相关内容

  • 城市景观规划中公众参与途径的实验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月Feb. 2005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05年第1期No.1,2005 文章编号:1000-5463(2005)01-0111-05 ...

  •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5-168-02 摘 要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实施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实现途径.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参与过程,但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较多.公众参与作为土地利用 ...

  • 大学生涯规划书范文
  • 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2.自我盘点2.1 兴趣爱好业余爱好 读书.听音乐.无线电维修.画画 ...

  •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
  • 摘要:本文概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景区规划的含义,以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因素和问题,阐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途径,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 景区规划 资源保护与开发 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世纪以来 ...

  • 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其启示
  • 第16卷第3期 2007年9月世界地理研究WORLDREGIONALSTUDIESVol.16,No.3 Sep.,2007 文章编号:1004-9479(2007)03-0045-06 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其启示 班茂盛1,2,方创琳1,宋吉涛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优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六大途径
  • 同济大学教授戴慎志.博士郝磊与美国北卡罗莱大学教堂山分校终身教授宋彦在2011年第5期<城市规划学刊>上发表题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与评估的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认为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日益剧烈的气象灾害,以及地质活动进入相对活跃期带来的地质灾害,我国在未来将经受更加 ...

  •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作者: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发表:<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第 22卷第5期 景观文章·景观中国 http://paper.Landscape.cn 评论(1) 打印 摘 要:对待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放弃了就是论事的单一分析和工程途径,而是提出 ...

  • 2012届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工商管理专业(工业工程方向)参考题目 工程经济: 1 2 3 4 5 6 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加速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方法 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组织研究 职务评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与激励方式的研究 企业经营程序再 ...

  •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督导组 徐志宏 几年来的督导工作,多次深入学校评估检查.听汇报,听课,看材料,访谈等,一成不变的程序,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学校有"这个",有"那个":缺"这个",少"那个":哪项工作做得好,那项工作 ...

  •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 2009年11月第17卷第6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Nov.,2009Vol.17No.6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倪荣臻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就业体制的不断变革,人才的 竞争日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