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

作者:清风慕竹

2012-02-20     天津网-数字报刊

“李广难封”,一直是一件历史疑案,也让无数人为之遗憾惋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英名令匈奴胆寒,他的英勇善战没的说,但“难封”的背后,确有气量狭小的瑕疵,为李广的光辉形象投下了些许阴影。

李广曾经因为吃了败仗而受审,仅凭用钱赎罪而保住了性命,前后有八年时间在蓝田过着隐居的生活。白天到南边的山中去打猎,晚上参加当地名人举办的聚会,生活过得还算惬意。

有一次,李广应邀去参加在郊外举行的露天晚会,大家玩得兴致很高,一时忘记了时间,晚会结束时已临近午夜,按照当时汉朝有关宵禁的规定,夜里不准在外行走。李广一行归来路过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脸一板,不许通行。李广的随从上前大声呵斥说:“你知道你拦住的是谁吗?看好了,他可是前将军。”霸陵尉那天也喝了点儿酒,听了这话,胆气陡升,“就是现任将军夜晚也不能通行,更何况前将军呢!”李广无奈,只得在霸陵亭下熬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进了城。

不久,匈奴大举入侵辽西地区,汉武帝不得不发出紧急召令,再次启用李广为将,任命其为右北平太守。接到命令,李广马上着手准备,他只向皇帝提了一个要求,调霸陵尉到他的手下。武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位霸陵尉也得知了李广复出的消息,内心有些不安,不过他也安慰自己说,想当初只是秉公执法,并无过分之处。直到被调到李广军中,他才害怕起来。果然,他一来报到,李广二话不说,立刻下令将他杀了。

连个理由都不找就杀了霸陵尉,李广倒也没遮遮掩掩,向汉武帝写了封自首信,坦承“我杀了霸陵尉”。汉武帝对他这种公报私仇的行为十分吃惊,但当此用人之际,他也只能忍了,还回信安慰他说:“将军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将军是很有血性的人,这才是我大汉的将军嘛。而且将军敢做敢当,是个真汉子。”

武帝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记着。李广拼命想立功,实现封侯的人生理想,但一生也没获得与敌人大部队正面交锋的机会,反而因迷失道路,贻误会师再次受到责问。他因不愿再受刀笔吏的侮辱,愤而拔刀自刎了。

同样是受到“小人”欺辱,与李广同时代的另一位将军韩安国,处理得则大气得多。韩安国出身并不显贵,战功也不显赫,道德也称不上完善,但他视野开阔,气量很大,命运也就幸运得多。

韩安国最初偏居于地方,只是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手下任中大夫,但他为人有大韬略,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处于忠厚之心。有一次,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关押在蒙县监狱。有个狱吏田甲非常势利,看到曾经威风凛凛的大人如今沦落为囚犯,心里备感受用,言辞之间多有侮辱之意。韩安国意味深长地对他说:“眼光何必看得那么近呢?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撇着嘴说:“要是再燃烧,我一泡尿就能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陡然变成了二千石级的高官。田甲认真地估量了一下形势,果断地弃官逃跑了。韩安国命人四处张贴公告,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不得已,只好回来,前去肉袒请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让他官复原职,自始至终都对他十分友善。

韩安国后来入朝担任御史大夫,丞相田蚡死后,他代理丞相的职务,只是在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车,跌跛了脚,因伤没能登上丞相的宝座。汉武帝非常认可他的治国之才,称他“有大谋略堪称国器”。

古人有“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法,主张恩怨分明,有仇必报。从这句话的用语来说,应该是流行于平民百姓、市井之间的理念,但看起来很有市场,不过这样的大丈夫标准,容易被滥用,带着一股邪气。也有人质疑这句话的出处,指出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样一说,就变得比较正面,而且符合儒家文化的传统理念了。比较这两种说法的异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李广的“有毒”,韩安国的“有度”,从结局看命运迥异,再次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伟大命题。人生苦短,还是让我们少一些有毒的怨气,多一些有度的宽容吧,这样虽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大大拓展生命的宽度。

作者:清风慕竹

2012-02-20     天津网-数字报刊

“李广难封”,一直是一件历史疑案,也让无数人为之遗憾惋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英名令匈奴胆寒,他的英勇善战没的说,但“难封”的背后,确有气量狭小的瑕疵,为李广的光辉形象投下了些许阴影。

李广曾经因为吃了败仗而受审,仅凭用钱赎罪而保住了性命,前后有八年时间在蓝田过着隐居的生活。白天到南边的山中去打猎,晚上参加当地名人举办的聚会,生活过得还算惬意。

有一次,李广应邀去参加在郊外举行的露天晚会,大家玩得兴致很高,一时忘记了时间,晚会结束时已临近午夜,按照当时汉朝有关宵禁的规定,夜里不准在外行走。李广一行归来路过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脸一板,不许通行。李广的随从上前大声呵斥说:“你知道你拦住的是谁吗?看好了,他可是前将军。”霸陵尉那天也喝了点儿酒,听了这话,胆气陡升,“就是现任将军夜晚也不能通行,更何况前将军呢!”李广无奈,只得在霸陵亭下熬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进了城。

不久,匈奴大举入侵辽西地区,汉武帝不得不发出紧急召令,再次启用李广为将,任命其为右北平太守。接到命令,李广马上着手准备,他只向皇帝提了一个要求,调霸陵尉到他的手下。武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位霸陵尉也得知了李广复出的消息,内心有些不安,不过他也安慰自己说,想当初只是秉公执法,并无过分之处。直到被调到李广军中,他才害怕起来。果然,他一来报到,李广二话不说,立刻下令将他杀了。

连个理由都不找就杀了霸陵尉,李广倒也没遮遮掩掩,向汉武帝写了封自首信,坦承“我杀了霸陵尉”。汉武帝对他这种公报私仇的行为十分吃惊,但当此用人之际,他也只能忍了,还回信安慰他说:“将军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将军是很有血性的人,这才是我大汉的将军嘛。而且将军敢做敢当,是个真汉子。”

武帝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记着。李广拼命想立功,实现封侯的人生理想,但一生也没获得与敌人大部队正面交锋的机会,反而因迷失道路,贻误会师再次受到责问。他因不愿再受刀笔吏的侮辱,愤而拔刀自刎了。

同样是受到“小人”欺辱,与李广同时代的另一位将军韩安国,处理得则大气得多。韩安国出身并不显贵,战功也不显赫,道德也称不上完善,但他视野开阔,气量很大,命运也就幸运得多。

韩安国最初偏居于地方,只是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手下任中大夫,但他为人有大韬略,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处于忠厚之心。有一次,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关押在蒙县监狱。有个狱吏田甲非常势利,看到曾经威风凛凛的大人如今沦落为囚犯,心里备感受用,言辞之间多有侮辱之意。韩安国意味深长地对他说:“眼光何必看得那么近呢?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撇着嘴说:“要是再燃烧,我一泡尿就能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陡然变成了二千石级的高官。田甲认真地估量了一下形势,果断地弃官逃跑了。韩安国命人四处张贴公告,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不得已,只好回来,前去肉袒请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让他官复原职,自始至终都对他十分友善。

韩安国后来入朝担任御史大夫,丞相田蚡死后,他代理丞相的职务,只是在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车,跌跛了脚,因伤没能登上丞相的宝座。汉武帝非常认可他的治国之才,称他“有大谋略堪称国器”。

古人有“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法,主张恩怨分明,有仇必报。从这句话的用语来说,应该是流行于平民百姓、市井之间的理念,但看起来很有市场,不过这样的大丈夫标准,容易被滥用,带着一股邪气。也有人质疑这句话的出处,指出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样一说,就变得比较正面,而且符合儒家文化的传统理念了。比较这两种说法的异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李广的“有毒”,韩安国的“有度”,从结局看命运迥异,再次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伟大命题。人生苦短,还是让我们少一些有毒的怨气,多一些有度的宽容吧,这样虽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大大拓展生命的宽度。


相关内容

  • 所谓"无毒不丈夫"析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无毒不丈夫"!它已成为指导某些人们的思想行为的"理论根据". 也许是一种奇怪的爱好吧,我终于研究起"无毒不丈夫"这五个令人厌恶的字来.不深究则已,稍一深究.情况则完全不同.查<辞海>关于 ...

  • 做人要心胸坦荡
  • 做人要心胸坦荡.与人为善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会耍阴谋诡计,面对被人欺负时经常一笑了之,不会挂记在心,身心清净心情愉悦,因此也就生活在幸福之中. 邪恶的人却正好相反,它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罪恶的阴影之中.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 ...

  •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 ...

  • 今年特别倒霉 干什么什么不顺 从来没有过这么倒霉的情况 怎么回事啊!怎么转运!
  •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与福是没有主宰的,也不是神祇,不是说吃了供养的猪头他就保佑你,没有供养的话,鬼就找你,那是空话. "祸福无门",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上帝菩萨都做不了你的主,只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谓"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们 ...

  • 被国人误传千百年的十二句俗语
  • 被国人误传千百年的十二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 ...

  • [诗经]中的婚恋诗
  • <诗经>中的婚恋诗 山东 周君龙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婚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诗经>的<国风>中有很多描写婚恋的诗歌,以它们独特的手法突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生活,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在<诗经>时代 ...

  • 十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 十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 ...

  • 被误解的名言警句
  • 那些年被误解的名言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儒理学家和一群封建卫道士们总是如此曲解这句话,认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 然而事实仍然是卑鄙的社会群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所制作的封建枷锁.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解释应该是 ...

  • 诗经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 "彼其之子,美无度"--论<诗经>婚恋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摘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群像,人间百态,而其中的婚恋诗更加为人称道.提起婚恋诗,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敢爱敢恨,热情奔放的女性,对其中的男性形象则并无太多关注.本文试图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