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 者 段婕 系 别 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 业 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 年 级 09 风险管理 学 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 聂霞 导师职称 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 3

(一)产业结构概述 ............................................................................................................... 3 (二)产业结构调整 ...............................................................................................................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 13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 16 五、结论 ................................................................................................................................. 18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 18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 18

参考文献: ............................................................................................................................. 20

II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

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明显滞后,但是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中、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成为让中国发展更和谐经济更强大的推动力,而中、西部地区能否获得较大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的比较分析,通过2010年横截面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值对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测定评价,研究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并提出相应中、西部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形势和策略。

【关键词】中、西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国际标准值;中、西部产业转移;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可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1983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启动阶段;到1984-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到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1992-2002年,邓小平带领中国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2003年至今我国进入以工业化加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周期。而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指出:现在经济增长的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根据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钱纳里和塞尔昆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已经经过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并且我们意识到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制造业对经济增大的贡献明显增大,产业结构进入剧变阶段。制造业贡献地位转换的关节点。而大部分欧美国家进入的第三阶段发达经济阶段的特征为一方面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资本增长减速,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结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部门。这将是这个世纪中期我国经济慢慢过渡的发展目标。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贡献。中国现阶段由于沿海地区在市场环境、国际化理念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要发达,再加上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链配套优势等,使其比较优势还将长期存在,但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家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在东、中、西部的优化调整,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重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由长期发展形式看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剧变的过程。本文的数据出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加以有用信息适当换算,时间采用1997-2010年。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专指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即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即产业关联理论。综合起来可以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它的层次的高低、合理与否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因此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因而判断其是否合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根据现有结构状态,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它是促进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一给出了中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图一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一:

图一:

4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符合我国现处于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工业化阶段实情,也符合中国主导产业定位的发展阶段,其比重均高于45%,发展趋势为较平缓的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虽变动较为平缓但也趋于缓慢对GDP贡献率上升的良好势头。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国家调控轻农业,扶持农业、工业政策,我国中部地区正在进行着缓慢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二给出了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图二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二:

5

图二:

从表二、图二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仍占有主导地位,其比重均高于40%,发展趋势为逐年上升势头,与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政策相符,我国加强对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扶持计划正在有效的进行中。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并且下降趋势较快,这是由于我国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化的改革伴随着工业化的提高而进行着逐渐改善,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技术装备等支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中虽有上下波动趋势但也趋于缓慢上升。同时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带动趋势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6

表三: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7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而必然发生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从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构成来看,劳动力就业构成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则相对较低,随着科技发展力的进步,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均趋于下降趋势,而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向对第二、三产业的贡献良性循环中,推进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脚步。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下表四、表五分别为2005~2010年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比例,由于05年前的数据太旧,我们在这里不做参考,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加以记载相关有用数据,所以在这里不予给出,敬请谅解。

表四: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0.2%下降到41.1%,五年内下降了9.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比较缓慢,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表明中部地区落后农业经济特殊较为突出,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次产业发展极为不平衡。从而可以看出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1.0%上升到26.6%,五年内增加了5.6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

8

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这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8.9%上升到32.3%,五年内增加了3.4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7个、0.8个、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也同时说明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协调统一发展,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表五:

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4.8%下降到47.7%,五年内下降了7.2个百分点。较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数大,下降速度比较缓慢。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劳动力没有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种严重不平衡的就业结构减少了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的投入,情况不容乐观。同时说明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化和服务业的提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5.0%上升到19.7%,五年内增加了4.7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增加,虽然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但仍较中部地区有些滞后,在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虽然西部地区在国家的扶持下大量整改,进行了结构调整,但由于重工业刚性大,轻工业发展

9

又较为缓慢。因而,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一直高于东部,而加工制造业明显低于东部。就工业内部而言,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这是西部第二产业的优势亦是劣势。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30.2%上升到32.6%,五年内增加了2.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0.5左右的百分点上升,并且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可喜趋势。 同样可看出西部地区近些年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我们发现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基础建设和科技整改,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

表六:全国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

表六中可看出全国就业人数比重的基本情况,从2005-2010年平均每年就业人数大致相同并缓慢增长,第一产业的人数确实如以上对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重相同,但由于东部地区的拉动,相对基数较低,下降较快,这说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生产率很低,占劳动力很多,导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过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也大致如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趋势相同,不同点是相对基数较大,这也同时说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高的整体拉动。导致我国这种就业与GDP的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产业政策倾向。农业是落后地区重要的产业,因此,要摆脱贫困与落后,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人多地少个体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了,我们需要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改变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奇高,第二、三产业却偏低,这种严重的三产就业结构比例失调的局面。

10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单举2010年末数据来说明,我国中部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9847.7万人、6382.7万人、7745.4万人,所占中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0.5%、25.7%、33.8%,而2010年我国中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12.9%、52.2%、34.9%。就业结构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的12.9%,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0.5%;第二产业占了GDP的25.7%,就业人数却达到其两倍之多的52.2%,仅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GDP比例基本相适应。虽然中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以及重要交通中转中心,但由于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状况恶化,集聚了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贫困问题,直接阻碍了中部的发展,这说明目前中国中部地区仍必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这是中、西部的问题亦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同样,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10148.9万人、4198.5万人、6940.2万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7.3%、19.2%、33.5%。而2010年我国西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 13.1%、50.0%、36.9%。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同中部地区比例一样严重不相适应,其不同是较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多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少。归其原因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地区工业趋同化严重,存在严重的地域工业化,少轻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不平衡,同时一、二、三产业还存在着体质改革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但由于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在促进中部崛起计划及西部大开发十二年的国家大力推动力下,中、西部地区应该更注重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教育问题,全面推进改革,将人力物力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投放到工业经济的强力拉动中,并利用工业发展的科技拉动科学发展自身优势的第一产业,在缩小中、西部地区自身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同时,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协调合作,推进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中、西部农业现代化、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平衡中国工业化进程。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它的具体目标要求:(1)产业间的素质协调(2)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3)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4)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一是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结构”为依据。“标准结构”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二是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之间保持比例平衡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它包括三个内容:(1)在整个三大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演进;(2)在部门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3)在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处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渐向制造由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产业节构高度化实际包含了两个内涵:一是比例关系的演进;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的衡量。因此,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高度较高,表明这个经济体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所占的份额较大。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判断,我们依据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所谓“国际标准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世界发展模型”,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通过标准数值对照该表可以大致看出人均多少美元时,产业结构处在什么阶段上,各产业部门在其总构成中应占多大比重,由此确定我国中、 西部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和高度化水平。

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美元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

下面给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表七为产值结构,表八为就业结构。

表七: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值结构模式 单位

%

表八: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 单位

%

表九:我国中、西部区域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2010 年)

13

图三:

图四:

按照表七、表九进行产值比重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比重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值。按照表八、表九进行就业结构比重比较来看,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类似于国际标准值。这将具体解释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产生产力水平极低,严重不发达;二产生产力水平很高,但与三产之间协调合作能力不强,没有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三产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结构优化。将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看,与标准结构比较是互相矛盾的,虽然赛尔奎因和钱纳里1989年提出的模式已经有些老旧,没有经过调整,但这毕竟是综合了很多国家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合国际标准模式以及图三、四我们对比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存在明显的产值与就业不平衡,过多的就业人员存在于第一产业中,其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还要低于中部地区0.039235个百分点,这与拥有良好的天然地理环境

14

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腹地第一产业要强于西部地区基本吻合。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高于中部地区0.575665个百分点,这与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大开发政策十二周年取得的工业进步相关。中西部第三产业生产力水平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吻合,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结构存在较不合理化。进而我们发现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主导着全国的第一产业基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很低、科技含量低,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第二产业又趋于区域化特色缺少轻工业的发展,所以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一种虚高度化,缺乏第一产业的支撑以及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这也源于产品的初级加工和输出性质有待提高。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协调率还很低,供给需求结构也极为不平衡。所以我们需要看到中、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对其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我国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目标。看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产业优化调整是一个必须的进程了。虽然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严重的不平衡影响着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但随着表中的数据情况来看依然是好转的,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培养计划,加上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地区的自身发展,中、西部地区已经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头。

钱纳里还将经济的转变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三个阶段,见下表:

表十: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小,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来进行比较。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中西部地区都处于钱纳里2000年划分工业化阶段的2296- 4592 美元之间,处于第二阶段的工业化中期,这基本符合情况。从这种比较上看, 中国中、西部无论从产业结构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 仍然处于新兴工业化过程的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阶段, 即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 高速经济增长还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中国来说, 这种延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的发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 这使中国能

15

继续持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通过国际分工获得发展。二是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技术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差异, 这又为不同地区间的梯级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问题在于, 其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干扰可能是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不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我们施加的各种压力(如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等) , 同时也要遇到来自同样处于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强有力竞争。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 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及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使中国形成的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严重依赖, 已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价格, 那么现在这些优势已开始逐步失去; 而改革开放前期资金和技术短缺的局面则有了明显改观, 中国的资金也开始进入国外资本市场, 进行一些大型的收购兼并活动, 在某些领域中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国际领先。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通过提高效率获得了长期的持续高速增长, 而在未来的增长过程中, 我们应更加重视具有更高技术效率的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尤其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的新特点, 通过制度创造和技术创新,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推动进一步的产业升级, 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如同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一样,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多有曲折,正是由于这种产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导致了其对于经济增长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其影响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性本身,还与经济发展速度有关。在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的时候,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能够维持经济的增长,这表现为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幅度的增大;而当经济增长较快的时候,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这表现为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其它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间接效应对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它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

16

增长的这种影响的差异性导致了长期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远高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因此,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还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上分析,我们均形成了一个较强的政策性结论,即无论国家还是中、西部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在重点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样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又可以避免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还能够减少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生活造成的波动。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我国也面临着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是面临的迫切问题,无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则变成了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结合文章的分析提出以下两点政策建议:第一,针对中、西部地区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当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之上。自从中央09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以及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10年国务院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响应,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并非所有地区都已进入到一个相当高的发展阶段。一些落后地区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将产业结构高级化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对经济发展反而是不利的。因此,中、西部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当的产业调整政策促进本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合理化的内涵主要是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配合。当前中国高端产业人才短缺而劳动密集制造业亟待升级,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度较低。因此,作为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更要一方面要提高教育质量、鼓励专业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除了西部大开发大批高质量的志愿者流入,更要进一步避免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吸纳低端劳动力就业,不仅可以增进劳动与产出的陪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发展服务业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一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路程还很长,但逐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让我们看到中、西部地区崛起指日可待。

17

五、结论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 产业结构合理化较差,三产之间不能协调发展。

2、 产业结构松散,产业间关联度低。

这两种表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二元性,少量的现代化工业

与大量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中央投资兴办的雄厚大中型企业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

乡镇企业并存,少数发达工业中心与广大落后外围地区并存,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等形成强烈对比反差,互相之间没有带动渗透和融合,各自沿着不同轨道艰难发展。

3、 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

中、西地区整个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大都没有达到产业技

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生产效率低,技术进步的过程缓慢,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

成长,老产业难以改造,中型企业难以创新。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三产相互扶持,科技改革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状态。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

18

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5、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改善营商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制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

7、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8、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19

9、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

[2]曹林峰,孙鑫. 江苏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8期

[3]苏永强 ,沙景华.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17期

20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 者 段婕 系 别 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 业 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 年 级 09 风险管理 学 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 聂霞 导师职称 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 3

(一)产业结构概述 ............................................................................................................... 3 (二)产业结构调整 ...............................................................................................................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 13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 16 五、结论 ................................................................................................................................. 18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 18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 18

参考文献: ............................................................................................................................. 20

II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

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明显滞后,但是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中、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成为让中国发展更和谐经济更强大的推动力,而中、西部地区能否获得较大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的比较分析,通过2010年横截面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值对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测定评价,研究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并提出相应中、西部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形势和策略。

【关键词】中、西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国际标准值;中、西部产业转移;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可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1983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启动阶段;到1984-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到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1992-2002年,邓小平带领中国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2003年至今我国进入以工业化加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周期。而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指出:现在经济增长的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根据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钱纳里和塞尔昆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已经经过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并且我们意识到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制造业对经济增大的贡献明显增大,产业结构进入剧变阶段。制造业贡献地位转换的关节点。而大部分欧美国家进入的第三阶段发达经济阶段的特征为一方面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资本增长减速,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结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部门。这将是这个世纪中期我国经济慢慢过渡的发展目标。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贡献。中国现阶段由于沿海地区在市场环境、国际化理念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要发达,再加上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链配套优势等,使其比较优势还将长期存在,但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家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在东、中、西部的优化调整,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重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由长期发展形式看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剧变的过程。本文的数据出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加以有用信息适当换算,时间采用1997-2010年。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专指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即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即产业关联理论。综合起来可以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它的层次的高低、合理与否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因此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因而判断其是否合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根据现有结构状态,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它是促进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一给出了中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图一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一:

图一:

4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符合我国现处于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工业化阶段实情,也符合中国主导产业定位的发展阶段,其比重均高于45%,发展趋势为较平缓的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虽变动较为平缓但也趋于缓慢对GDP贡献率上升的良好势头。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国家调控轻农业,扶持农业、工业政策,我国中部地区正在进行着缓慢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二给出了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图二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二:

5

图二:

从表二、图二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仍占有主导地位,其比重均高于40%,发展趋势为逐年上升势头,与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政策相符,我国加强对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扶持计划正在有效的进行中。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并且下降趋势较快,这是由于我国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化的改革伴随着工业化的提高而进行着逐渐改善,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技术装备等支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中虽有上下波动趋势但也趋于缓慢上升。同时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带动趋势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6

表三: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7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而必然发生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从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构成来看,劳动力就业构成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则相对较低,随着科技发展力的进步,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均趋于下降趋势,而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向对第二、三产业的贡献良性循环中,推进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脚步。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下表四、表五分别为2005~2010年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比例,由于05年前的数据太旧,我们在这里不做参考,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加以记载相关有用数据,所以在这里不予给出,敬请谅解。

表四: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0.2%下降到41.1%,五年内下降了9.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比较缓慢,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表明中部地区落后农业经济特殊较为突出,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次产业发展极为不平衡。从而可以看出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1.0%上升到26.6%,五年内增加了5.6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

8

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这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8.9%上升到32.3%,五年内增加了3.4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7个、0.8个、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也同时说明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协调统一发展,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表五:

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4.8%下降到47.7%,五年内下降了7.2个百分点。较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数大,下降速度比较缓慢。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劳动力没有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种严重不平衡的就业结构减少了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的投入,情况不容乐观。同时说明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化和服务业的提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5.0%上升到19.7%,五年内增加了4.7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增加,虽然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但仍较中部地区有些滞后,在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虽然西部地区在国家的扶持下大量整改,进行了结构调整,但由于重工业刚性大,轻工业发展

9

又较为缓慢。因而,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一直高于东部,而加工制造业明显低于东部。就工业内部而言,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这是西部第二产业的优势亦是劣势。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30.2%上升到32.6%,五年内增加了2.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0.5左右的百分点上升,并且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可喜趋势。 同样可看出西部地区近些年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我们发现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基础建设和科技整改,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

表六:全国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

表六中可看出全国就业人数比重的基本情况,从2005-2010年平均每年就业人数大致相同并缓慢增长,第一产业的人数确实如以上对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重相同,但由于东部地区的拉动,相对基数较低,下降较快,这说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生产率很低,占劳动力很多,导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过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也大致如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趋势相同,不同点是相对基数较大,这也同时说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高的整体拉动。导致我国这种就业与GDP的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产业政策倾向。农业是落后地区重要的产业,因此,要摆脱贫困与落后,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人多地少个体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了,我们需要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改变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奇高,第二、三产业却偏低,这种严重的三产就业结构比例失调的局面。

10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单举2010年末数据来说明,我国中部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9847.7万人、6382.7万人、7745.4万人,所占中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0.5%、25.7%、33.8%,而2010年我国中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12.9%、52.2%、34.9%。就业结构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的12.9%,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0.5%;第二产业占了GDP的25.7%,就业人数却达到其两倍之多的52.2%,仅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GDP比例基本相适应。虽然中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以及重要交通中转中心,但由于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状况恶化,集聚了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贫困问题,直接阻碍了中部的发展,这说明目前中国中部地区仍必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这是中、西部的问题亦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同样,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10148.9万人、4198.5万人、6940.2万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7.3%、19.2%、33.5%。而2010年我国西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 13.1%、50.0%、36.9%。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同中部地区比例一样严重不相适应,其不同是较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多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少。归其原因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地区工业趋同化严重,存在严重的地域工业化,少轻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不平衡,同时一、二、三产业还存在着体质改革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但由于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在促进中部崛起计划及西部大开发十二年的国家大力推动力下,中、西部地区应该更注重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教育问题,全面推进改革,将人力物力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投放到工业经济的强力拉动中,并利用工业发展的科技拉动科学发展自身优势的第一产业,在缩小中、西部地区自身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同时,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协调合作,推进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中、西部农业现代化、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平衡中国工业化进程。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它的具体目标要求:(1)产业间的素质协调(2)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3)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4)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一是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结构”为依据。“标准结构”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二是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之间保持比例平衡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它包括三个内容:(1)在整个三大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演进;(2)在部门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3)在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处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渐向制造由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产业节构高度化实际包含了两个内涵:一是比例关系的演进;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的衡量。因此,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高度较高,表明这个经济体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所占的份额较大。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判断,我们依据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所谓“国际标准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世界发展模型”,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通过标准数值对照该表可以大致看出人均多少美元时,产业结构处在什么阶段上,各产业部门在其总构成中应占多大比重,由此确定我国中、 西部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和高度化水平。

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美元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

下面给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表七为产值结构,表八为就业结构。

表七: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值结构模式 单位

%

表八: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 单位

%

表九:我国中、西部区域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2010 年)

13

图三:

图四:

按照表七、表九进行产值比重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比重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值。按照表八、表九进行就业结构比重比较来看,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类似于国际标准值。这将具体解释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产生产力水平极低,严重不发达;二产生产力水平很高,但与三产之间协调合作能力不强,没有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三产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结构优化。将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看,与标准结构比较是互相矛盾的,虽然赛尔奎因和钱纳里1989年提出的模式已经有些老旧,没有经过调整,但这毕竟是综合了很多国家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合国际标准模式以及图三、四我们对比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存在明显的产值与就业不平衡,过多的就业人员存在于第一产业中,其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还要低于中部地区0.039235个百分点,这与拥有良好的天然地理环境

14

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腹地第一产业要强于西部地区基本吻合。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高于中部地区0.575665个百分点,这与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大开发政策十二周年取得的工业进步相关。中西部第三产业生产力水平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吻合,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结构存在较不合理化。进而我们发现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主导着全国的第一产业基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很低、科技含量低,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第二产业又趋于区域化特色缺少轻工业的发展,所以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一种虚高度化,缺乏第一产业的支撑以及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这也源于产品的初级加工和输出性质有待提高。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协调率还很低,供给需求结构也极为不平衡。所以我们需要看到中、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对其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我国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目标。看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产业优化调整是一个必须的进程了。虽然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严重的不平衡影响着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但随着表中的数据情况来看依然是好转的,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培养计划,加上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地区的自身发展,中、西部地区已经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头。

钱纳里还将经济的转变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三个阶段,见下表:

表十: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小,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来进行比较。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中西部地区都处于钱纳里2000年划分工业化阶段的2296- 4592 美元之间,处于第二阶段的工业化中期,这基本符合情况。从这种比较上看, 中国中、西部无论从产业结构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 仍然处于新兴工业化过程的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阶段, 即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 高速经济增长还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中国来说, 这种延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的发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 这使中国能

15

继续持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通过国际分工获得发展。二是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技术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差异, 这又为不同地区间的梯级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问题在于, 其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干扰可能是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不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我们施加的各种压力(如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等) , 同时也要遇到来自同样处于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强有力竞争。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 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及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使中国形成的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严重依赖, 已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价格, 那么现在这些优势已开始逐步失去; 而改革开放前期资金和技术短缺的局面则有了明显改观, 中国的资金也开始进入国外资本市场, 进行一些大型的收购兼并活动, 在某些领域中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国际领先。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通过提高效率获得了长期的持续高速增长, 而在未来的增长过程中, 我们应更加重视具有更高技术效率的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尤其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的新特点, 通过制度创造和技术创新,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推动进一步的产业升级, 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如同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一样,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多有曲折,正是由于这种产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导致了其对于经济增长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其影响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性本身,还与经济发展速度有关。在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的时候,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能够维持经济的增长,这表现为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幅度的增大;而当经济增长较快的时候,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这表现为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其它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间接效应对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它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

16

增长的这种影响的差异性导致了长期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远高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因此,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还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上分析,我们均形成了一个较强的政策性结论,即无论国家还是中、西部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在重点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样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又可以避免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还能够减少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生活造成的波动。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我国也面临着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是面临的迫切问题,无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则变成了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结合文章的分析提出以下两点政策建议:第一,针对中、西部地区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当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之上。自从中央09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以及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10年国务院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响应,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并非所有地区都已进入到一个相当高的发展阶段。一些落后地区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将产业结构高级化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对经济发展反而是不利的。因此,中、西部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当的产业调整政策促进本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合理化的内涵主要是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配合。当前中国高端产业人才短缺而劳动密集制造业亟待升级,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度较低。因此,作为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更要一方面要提高教育质量、鼓励专业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除了西部大开发大批高质量的志愿者流入,更要进一步避免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吸纳低端劳动力就业,不仅可以增进劳动与产出的陪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发展服务业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一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路程还很长,但逐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让我们看到中、西部地区崛起指日可待。

17

五、结论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 产业结构合理化较差,三产之间不能协调发展。

2、 产业结构松散,产业间关联度低。

这两种表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二元性,少量的现代化工业

与大量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中央投资兴办的雄厚大中型企业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

乡镇企业并存,少数发达工业中心与广大落后外围地区并存,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等形成强烈对比反差,互相之间没有带动渗透和融合,各自沿着不同轨道艰难发展。

3、 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

中、西地区整个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大都没有达到产业技

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生产效率低,技术进步的过程缓慢,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

成长,老产业难以改造,中型企业难以创新。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三产相互扶持,科技改革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状态。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

18

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5、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改善营商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制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

7、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8、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19

9、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

[2]曹林峰,孙鑫. 江苏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8期

[3]苏永强 ,沙景华.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17期

20


相关内容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 第6期(总第154期) 2010年11月 财 经 论 丛 CollectedEssaysonFinanceandEconomics No.6(General,No.154) Nov.2010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黎翠梅,武蔷薇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本文从农 ...

  • 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产业结构原因分析
  • 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产业结构原因分析 张光全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本溪117008) [摘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分配差距状况与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地区产业结构的 差异是三大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

  • 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 作者:张平 经济评论 2007年11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加速变动的趋势,这种变动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由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条件不同,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绩效方面的明显差异. 一.三大区 ...

  •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
  •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经济 论文摘 要:本文从特色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和 特征出发.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与应注意的问题.对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几 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东西部地区差异日益加大.促进 ...

  •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解读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2.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 ...

  • %AD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1 第一章 导论„„„„„„„„„„„„„„„„„„„„„„„„„„ 2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 ...

  •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
  • [摘要]自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成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然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的只是零零散散的少数几家企业行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整个产业自东往西的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发达产 ...

  •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
  •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 董国良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GDP 的65%以上,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任务和挑战,也有产业雷同的问题,中部 ...

  •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
  • 作者:樊杰曹忠祥张文忠许豫东 地理学报 2002年02期 区域发展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活力旺盛,区 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此带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新发 展,也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分析.区域政策与规划.区域管理等理论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