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职计算机应用实施性教学计划

XX

市中等职业学校 学 分 制 实 施 性

教 学 计 划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学 制: 三 年 适用对象: 职 业 高 中 制定日期: 2012 年 7 月 学校(盖章):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制定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广告设计制作公司、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等相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技能要求

毕业前考取 “计算机调试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中级工证书;“计算机绘图员和图像制作员”中级工作为选修考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1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4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1.综合文科(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二)专业技能课

1. 电工基础(42学时)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要求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掌握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2. ★电子线路(56学时)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训练项目课程。作为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将原有的学科体系整合优化,创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系统框架,坚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将“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把本课程传统教材的十几个章节整合为六大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都可通过仿真软件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电子产品,为学生正确运用电子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72学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 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4.平面设计PS (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Photoshop 基本绘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图像色彩的基本理论,掌握图像 处理和输出的方法。

5.★计算机原理(4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CAD(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概念、工程制图技术规范、工程制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等) 功能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程实践等,使学生掌握CA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 影视制作Premiere (28学时)

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利用非线性编辑手段进行节目制作的流程;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采集、素材管理、镜头剪接、特效处理、素材叠加、音频混合以及成片输出等操作环节;能够独立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成节目制作。 8. ★Access2003数据库(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9. ★网页设计(86学时)

熟悉Dreamweaver 软件操作坏境,掌握网页版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动画制作等基本知识,

具有综合设计制作网页和优化网页的能力。

10.★C 语言程序设计(12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11. FLASH(86学时)

熟悉Flash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Flash 动画制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网络动画发布和优化方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 与Intranet 、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多媒体应用技术(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音频、图像以及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光存储技术原理,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能够制作多媒体作品。

14.asp 动态网页设计(8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交互式网站的原理和作用;掌握交互式WEB 系统的设计方法;能运用ASP 编写一些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能读懂较复杂的交互式系统原代码,并且能做适当修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网站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15.影视合成After Effect(28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fter Effects 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 掌握学习合成软件影视特效与广告后期合成中的实战技巧,会进行基础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设计创新。

16.计算机专业英语(28学时)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英语课程,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学习和应用科技英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技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7.毕业综合实践(1140学时)

毕业实习是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作,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在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使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18.军训(第1学期,2周,2学分,60学时,限选) 19.公益劳动(每学期一周,2学分,30学时,限选) 20.毕业教育(第6学期,一周,1学分,30学时,限选)

专业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电子线路》。

专业核心训练项目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网页设计实训》、《C 语言程序实训》、《网络技术实训》、《Access 数据库实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实训》。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参考表1、2、3)

七、 说明

1.上表3中带“★”标记为专业核心课程,带“☆”标记为核心专业课训练项目。 2.每学期各门课以百分制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评价×30%+期末考核×40% 3.三年至少修完170学分才可毕业。

4.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可参照执行。

注意:a. 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b. 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5. 省重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其它技能证书及等级(计算机、普通话、英语)是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暂有各校自行确定。

6. 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3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得6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7、各校根据本教学计划,按各专业方向制订更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周学时数一般为26—30学时,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可按每周约30小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一般为1:2;毕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年。

XX

市中等职业学校 学 分 制 实 施 性

教 学 计 划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学 制: 三 年 适用对象: 职 业 高 中 制定日期: 2012 年 7 月 学校(盖章):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制定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广告设计制作公司、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等相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技能要求

毕业前考取 “计算机调试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中级工证书;“计算机绘图员和图像制作员”中级工作为选修考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1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4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1.综合文科(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二)专业技能课

1. 电工基础(42学时)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要求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掌握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2. ★电子线路(56学时)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训练项目课程。作为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将原有的学科体系整合优化,创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系统框架,坚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将“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把本课程传统教材的十几个章节整合为六大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都可通过仿真软件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电子产品,为学生正确运用电子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72学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 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4.平面设计PS (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Photoshop 基本绘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图像色彩的基本理论,掌握图像 处理和输出的方法。

5.★计算机原理(4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CAD(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概念、工程制图技术规范、工程制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等) 功能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程实践等,使学生掌握CA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 影视制作Premiere (28学时)

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利用非线性编辑手段进行节目制作的流程;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采集、素材管理、镜头剪接、特效处理、素材叠加、音频混合以及成片输出等操作环节;能够独立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成节目制作。 8. ★Access2003数据库(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9. ★网页设计(86学时)

熟悉Dreamweaver 软件操作坏境,掌握网页版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动画制作等基本知识,

具有综合设计制作网页和优化网页的能力。

10.★C 语言程序设计(12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11. FLASH(86学时)

熟悉Flash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Flash 动画制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网络动画发布和优化方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 与Intranet 、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多媒体应用技术(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音频、图像以及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光存储技术原理,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能够制作多媒体作品。

14.asp 动态网页设计(8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交互式网站的原理和作用;掌握交互式WEB 系统的设计方法;能运用ASP 编写一些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能读懂较复杂的交互式系统原代码,并且能做适当修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网站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15.影视合成After Effect(28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fter Effects 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 掌握学习合成软件影视特效与广告后期合成中的实战技巧,会进行基础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设计创新。

16.计算机专业英语(28学时)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英语课程,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学习和应用科技英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技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7.毕业综合实践(1140学时)

毕业实习是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作,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在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使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18.军训(第1学期,2周,2学分,60学时,限选) 19.公益劳动(每学期一周,2学分,30学时,限选) 20.毕业教育(第6学期,一周,1学分,30学时,限选)

专业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电子线路》。

专业核心训练项目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网页设计实训》、《C 语言程序实训》、《网络技术实训》、《Access 数据库实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实训》。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参考表1、2、3)

七、 说明

1.上表3中带“★”标记为专业核心课程,带“☆”标记为核心专业课训练项目。 2.每学期各门课以百分制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评价×30%+期末考核×40% 3.三年至少修完170学分才可毕业。

4.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可参照执行。

注意:a. 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b. 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5. 省重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其它技能证书及等级(计算机、普通话、英语)是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暂有各校自行确定。

6. 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3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得6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7、各校根据本教学计划,按各专业方向制订更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周学时数一般为26—30学时,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可按每周约30小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一般为1:2;毕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年。


相关内容

  •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作者:tcjdc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tcjdc 更新时间:2012-1-6 11:22:41 点击数:527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按照委厅领导和职成处部署,我院组织了专家对2012年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工作于2011年12 ...

  •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目录 1.前言 2.我现在的环境 3.个人分析 4.社会环境分析 5.我的理想 6.未来五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1.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探索期 2.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定向期 3.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准备期 4.2016年8月以后:创业期 7.总结 前言 只有 ...

  • 刍议中职计算机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研究
  • 摘 要:当前,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所有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学生均应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中职学校设置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中职学生最为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本文从实施有效的课前准备.积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强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 ...

  • 2012年湖北省高考方案
  • 2012 年湖北省高考方案2009 年秋季我省高中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厅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 下,厅基教处.职成教处.考试院.招办.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开展 2012 年新高 考方案的调研和制定工作. 历经 2 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起草,经过相关部门的 座谈讨论,已形成初步方案,并曾多次向有关方面征 ...

  • 优秀中职教师事迹材料
  • 附件5 2014年百色市"我最喜爱的老师"个人 先进事迹简介材料要求 一.简介内容及次序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哪里人.学历.参加工作时间.现工作单位.任教学科.职务.职称.荣誉称号.从教年限.主要成绩.最高荣誉奖项等,字数(含标点符号)必须在120字以内.先进事 ...

  • 2012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 湖北省2012年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的四大变化 2011年湖北高校的录取分数线 2012高考考试日期 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武汉教科院给四月调考"号脉"(长江商报) 四月调考试卷部分学科解析(金报)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四大变化 2 ...

  •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及反思
  •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实践活动,反思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中职英语 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

  • 酒店人才培养方案最新修改
  • 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专业代码: 130100) 二〇一三年八月 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本地星级饭店的专家联合组成.成员中既有学者型专家,又有来自青岛地区最具实力的 ...

  • 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逐步接轨,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普遍为人们所关注.当然,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和工厂普遍用工短缺的就业形势,让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机遇.鉴于此,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推动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当下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