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

物体的浮与沉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定西校级模拟)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

A.沉入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2.(2016•六合区一模)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F乙

B.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F乙

C.盐水的密度ρ甲>ρ乙

D.盐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3.(2016•青山区模拟)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了

D.小瓷碗下沉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

4.(2016•营口一模)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ρ木<ρ铁<ρ铜),放入装有水银的容器中后,都漂浮在水银面上,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浸在水银中的体积铜球最大

5.(2016•铁岭模拟)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6.(2016•广州模拟)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以下关于三个球体各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B.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C.它们的自重大小关系是 G甲<G乙<G丙

D.它们的密度跟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是ρ甲<ρ乙<ρ液<ρ丙

7.(2016•平阴县一模)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牙膏袋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比较

8.(2016•市中区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b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 B.b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

C.a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D.b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9.(2016•黑龙江一模)同﹣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

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10.(2016•文登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

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滑行降落时,航母甲板对它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队航母甲板的压强减小,惯性将消失

11.(2016•葫芦岛一模)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它们都盛有水.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小 B.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D.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12.(2015•重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

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

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3.(2015•揭阳)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

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待物体稳定后( )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14.(2015•眉山)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

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kg/m,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 )

A.下沉,1.1×10kg/m B.漂浮,0.85×10kg/m

3333C.悬浮,1.0×10kg/m D.漂浮,0.90×10kg/m

15.(2015•营口三模)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沿虚线将其分成大、小两部分,则( )

A.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B.两部分仍保持悬浮

C.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D.物质密度未知,不能判别

二.填空题(共8小题)

333333

16.(2016•云南一模)用手将一重为8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7.(2016•扬州一模)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

装满水的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g.将其缓缓

放入装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g.(ρ酒

33=0.8×10kg/m)

18.(2016•临沂校级模拟)一艘远洋货轮在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

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当船由南渡江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

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016•昆山市二模)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

33精=0.8×10kg/m,则可判断物块在水中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

3底”),物块的密度是 kg/m.

20.(2016•工业园区模拟)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己知木块密度为ρ0)放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测出露出液面的高度为b,如图甲所示;再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

度为c,如图乙.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

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

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d,如

图丙.图丙中液面位置与图乙相比较是

(上升/不变/下降),B物体的密度ρB=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21.(2016•吉林校级二模)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

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

静止时,两容器中液丽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

物体B受到的浮力;容器甲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容器乙底

部所受液体压强.(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2016•虹口区一模)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①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

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②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

计 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

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

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

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 .

23.(2016春•荣成市期中)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

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

皮泥所受的浮力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3

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体上浮了一些,船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2016•奉贤区二模)根据“浸入水中的硬币会沉在容器底部而浸入水中的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物体浸入液体后静止时的位置可能与①物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密度有关.于是他们在实验室找到高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E、F(已知ρA>ρB>ρC>ρ水>ρD>ρE>ρF)进行实验.当各圆

柱体在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

(c)、(d)、(e)和(f)所示.

(1)分析比较图中 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静止在容器底部.

(2)①分析比较图中(d)或(e)或(f)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圆柱体漂浮在水面上.

②分析比较图中(d)和(e)和(f)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高度相同的圆柱体, ,其露出水面的高度越大.

(3)他们将容器中的水换成酒精和盐水重新实验,验证了猜想②,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漂浮在不同液面上的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也不同,于是他们将记录在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作

②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二:

(4)根据第(3)题中得出的结论,可以推测当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为零.

25.(2015•常州)小明来

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

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

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

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

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

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

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

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26.(2015•元阳县校级模拟)小明发现妈妈在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漂浮的,浸泡几天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沉在了容器底,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由于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质量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3: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密度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原因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起初处于漂浮状态.几天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

(2)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综合分析上表数据,导致萝卜块下沉的原因是:萝卜块的密度 ,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重力 浮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使萝卜块下沉.

27.(2015•锦江区模拟)如图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选项“上端”或“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选填“越长”、“越短”或“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 .

28.(2015•滦南县二模)小明在学习“浮力”之后,想自己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从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径直漂浮在液体中.此时,吸管所受浮力 重力(填“=”“>”或“<”)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

,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 . 水(填“=”“>”或“<”)

3(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

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

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均匀/

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

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

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29.(2015春•重庆校级期中)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小雨用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合金块的 ;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简答下面问题:

(1)请将实验步骤的空格内容填上.

(2)小雨的实验操作漏掉了一个步骤,该步骤

是:

(3)小雨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是步

骤 ,应改为 .

(4)根据图中步骤 可知合金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5)接着小雨又利用所得浮力知识设计了一种测橡皮泥密度的好方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示数V1;

‚②将橡皮泥捏成球状后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水面示数V2;

ƒ③将橡皮泥捞起捏成船状后再次放入量筒中漂浮,读出水面示数V3;(捞出橡皮泥时带出的水忽略不计)

④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 .(水的密度已知,用ρ水表示)

30.(2014•江西模拟)媛媛和海红同学想知道中国“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中执行任务是如何实现浮沉的?她们准备了一个小塑料空药瓶、干抹布、弹簧测力计、烧杯等器材,模拟潜水艇浮沉,做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人相应正确的内容.

(1)她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并按如图(a)、(b)测量了一些量,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人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捞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其重力为;

D.将小瓶浸没水中,如图b所示,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为:.

(2)她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捞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时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 上面(1)A步骤中小瓶下沉时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的依据是: ;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为:.

(3)做完实验,她们将图(c)潜水艇结构模型与实验所用的小药瓶进行比较,发现潜水艇与小药瓶实现浮沉有共同之处.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 而实现浮沉的.

物体的浮与沉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故选A.2.故选D.3.故选C.4.故选C.5.故选D.6.故选:C.

7.故选C.8.故选B.9.故选A.10.故选B.11.故选D.12.故选D.

14.故选D.15.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故答案为:10,上浮,8.

17.(2016•扬州一模)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45 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40 g.(ρ酒=0.8×10kg/m)

18.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19.故答案为:漂浮;0.9×10.

20.(2016•工业园区模拟)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己知木块密度为ρ0)放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测出露出液面的高度为b,如图甲所示;再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c,如图乙.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d,如图丙.图丙中液面位置与图乙相比较是 不变 (上升/不变/下降),B物体的密度ρB=

3333(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21.故答案为:大于;等于.

22.故答案为:①甲;②能;不均匀;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

23.故答案为:小于;变大;不变.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故答案为:(1)a、b、c;

(2)①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②圆柱体密度小;(圆柱体的)密度;

(3)①高度相同的圆柱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上时,液体的密度越大,露出液面的体积越多.

②高度相同的不同圆柱体漂浮在同一种液体的液面上时,圆柱体密度越大时,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大.

(4)1:1.

25.解:(1)由②图可知: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 在铁皮罐上加砝码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ρ水V排2g=ρ水×V罐g, 由于铁皮罐处于漂浮,则F浮1=G罐,F浮2=G罐+G砝码1,

所以,F浮2﹣F浮1=G砝码1,

即ρ水×V罐g﹣ρ水×V罐g=G砝码1,

﹣3则V罐=====1×10m;

33﹣3(2)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1.0×10kg/m××1×10

33m×10N/kg=5N,由于铁皮罐漂浮在水面上,则G总=F浮1=5N.

(3)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时处于漂浮,则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浮3=G罐+G砝码2,

即:ρ盐水V罐g=G罐+G砝码2,

所以ρ盐水==﹣3=3=1.2×10kg/m. 33答:(1)铁皮罐的体积有1×10m;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5N.

(3)盐水的密度有1.2×10kg/m.

26.故答案为:(1)如果盐水的密度增大,萝卜块只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观察到的现象不符;

(2)错误;(3)变大;大于.

27.故答案为:(1)下端;

(2)越长;

(3)C;

(4)用更细的吸管.

28.故答案为:(1)=;(2)>;h=;(3)下;不均匀;(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33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

29.故答案为:(1)A、重力;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用弹簧测力计测空小桶的重力;

(3)B;把溢水杯里装满水;

(4)A、C;

(5)ρ水.

30.故答案为:(1)2.4;0.6;浮力小于重力.

(2)取出螺母;等于;根据F浮=ρ液gV排,其中ρ液和V排未变,所以F浮不变;浮力大于重力.

(3)自身的重力.

物体的浮与沉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定西校级模拟)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

A.沉入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2.(2016•六合区一模)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F乙

B.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F乙

C.盐水的密度ρ甲>ρ乙

D.盐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3.(2016•青山区模拟)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了

D.小瓷碗下沉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

4.(2016•营口一模)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ρ木<ρ铁<ρ铜),放入装有水银的容器中后,都漂浮在水银面上,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浸在水银中的体积铜球最大

5.(2016•铁岭模拟)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6.(2016•广州模拟)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以下关于三个球体各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B.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C.它们的自重大小关系是 G甲<G乙<G丙

D.它们的密度跟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是ρ甲<ρ乙<ρ液<ρ丙

7.(2016•平阴县一模)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牙膏袋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比较

8.(2016•市中区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b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 B.b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

C.a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D.b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9.(2016•黑龙江一模)同﹣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

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10.(2016•文登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

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滑行降落时,航母甲板对它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队航母甲板的压强减小,惯性将消失

11.(2016•葫芦岛一模)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它们都盛有水.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小 B.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D.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12.(2015•重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

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

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3.(2015•揭阳)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

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待物体稳定后( )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14.(2015•眉山)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

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kg/m,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 )

A.下沉,1.1×10kg/m B.漂浮,0.85×10kg/m

3333C.悬浮,1.0×10kg/m D.漂浮,0.90×10kg/m

15.(2015•营口三模)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沿虚线将其分成大、小两部分,则( )

A.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B.两部分仍保持悬浮

C.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D.物质密度未知,不能判别

二.填空题(共8小题)

333333

16.(2016•云南一模)用手将一重为8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7.(2016•扬州一模)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

装满水的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g.将其缓缓

放入装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g.(ρ酒

33=0.8×10kg/m)

18.(2016•临沂校级模拟)一艘远洋货轮在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

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当船由南渡江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

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016•昆山市二模)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

33精=0.8×10kg/m,则可判断物块在水中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

3底”),物块的密度是 kg/m.

20.(2016•工业园区模拟)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己知木块密度为ρ0)放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测出露出液面的高度为b,如图甲所示;再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

度为c,如图乙.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

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

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d,如

图丙.图丙中液面位置与图乙相比较是

(上升/不变/下降),B物体的密度ρB=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21.(2016•吉林校级二模)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

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

静止时,两容器中液丽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

物体B受到的浮力;容器甲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容器乙底

部所受液体压强.(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2016•虹口区一模)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①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

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②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

计 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

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

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

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 .

23.(2016春•荣成市期中)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

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

皮泥所受的浮力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3

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体上浮了一些,船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2016•奉贤区二模)根据“浸入水中的硬币会沉在容器底部而浸入水中的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物体浸入液体后静止时的位置可能与①物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密度有关.于是他们在实验室找到高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E、F(已知ρA>ρB>ρC>ρ水>ρD>ρE>ρF)进行实验.当各圆

柱体在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

(c)、(d)、(e)和(f)所示.

(1)分析比较图中 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高度相同的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静止在容器底部.

(2)①分析比较图中(d)或(e)或(f)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圆柱体漂浮在水面上.

②分析比较图中(d)和(e)和(f)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高度相同的圆柱体, ,其露出水面的高度越大.

(3)他们将容器中的水换成酒精和盐水重新实验,验证了猜想②,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漂浮在不同液面上的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也不同,于是他们将记录在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作

②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二:

(4)根据第(3)题中得出的结论,可以推测当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为零.

25.(2015•常州)小明来

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

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

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

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

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

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

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

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26.(2015•元阳县校级模拟)小明发现妈妈在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漂浮的,浸泡几天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沉在了容器底,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由于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质量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3: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密度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原因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起初处于漂浮状态.几天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

(2)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综合分析上表数据,导致萝卜块下沉的原因是:萝卜块的密度 ,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重力 浮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使萝卜块下沉.

27.(2015•锦江区模拟)如图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选项“上端”或“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选填“越长”、“越短”或“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 .

28.(2015•滦南县二模)小明在学习“浮力”之后,想自己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从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径直漂浮在液体中.此时,吸管所受浮力 重力(填“=”“>”或“<”)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

,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 . 水(填“=”“>”或“<”)

3(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

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

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均匀/

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

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

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29.(2015春•重庆校级期中)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小雨用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合金块的 ;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简答下面问题:

(1)请将实验步骤的空格内容填上.

(2)小雨的实验操作漏掉了一个步骤,该步骤

是:

(3)小雨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是步

骤 ,应改为 .

(4)根据图中步骤 可知合金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5)接着小雨又利用所得浮力知识设计了一种测橡皮泥密度的好方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示数V1;

‚②将橡皮泥捏成球状后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水面示数V2;

ƒ③将橡皮泥捞起捏成船状后再次放入量筒中漂浮,读出水面示数V3;(捞出橡皮泥时带出的水忽略不计)

④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 .(水的密度已知,用ρ水表示)

30.(2014•江西模拟)媛媛和海红同学想知道中国“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中执行任务是如何实现浮沉的?她们准备了一个小塑料空药瓶、干抹布、弹簧测力计、烧杯等器材,模拟潜水艇浮沉,做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人相应正确的内容.

(1)她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并按如图(a)、(b)测量了一些量,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人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捞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其重力为;

D.将小瓶浸没水中,如图b所示,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为:.

(2)她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捞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时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 上面(1)A步骤中小瓶下沉时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的依据是: ;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为:.

(3)做完实验,她们将图(c)潜水艇结构模型与实验所用的小药瓶进行比较,发现潜水艇与小药瓶实现浮沉有共同之处.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 而实现浮沉的.

物体的浮与沉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故选A.2.故选D.3.故选C.4.故选C.5.故选D.6.故选:C.

7.故选C.8.故选B.9.故选A.10.故选B.11.故选D.12.故选D.

14.故选D.15.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故答案为:10,上浮,8.

17.(2016•扬州一模)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45 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40 g.(ρ酒=0.8×10kg/m)

18.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19.故答案为:漂浮;0.9×10.

20.(2016•工业园区模拟)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己知木块密度为ρ0)放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测出露出液面的高度为b,如图甲所示;再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c,如图乙.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d,如图丙.图丙中液面位置与图乙相比较是 不变 (上升/不变/下降),B物体的密度ρB=

3333(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21.故答案为:大于;等于.

22.故答案为:①甲;②能;不均匀;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

23.故答案为:小于;变大;不变.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故答案为:(1)a、b、c;

(2)①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②圆柱体密度小;(圆柱体的)密度;

(3)①高度相同的圆柱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上时,液体的密度越大,露出液面的体积越多.

②高度相同的不同圆柱体漂浮在同一种液体的液面上时,圆柱体密度越大时,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大.

(4)1:1.

25.解:(1)由②图可知: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 在铁皮罐上加砝码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ρ水V排2g=ρ水×V罐g, 由于铁皮罐处于漂浮,则F浮1=G罐,F浮2=G罐+G砝码1,

所以,F浮2﹣F浮1=G砝码1,

即ρ水×V罐g﹣ρ水×V罐g=G砝码1,

﹣3则V罐=====1×10m;

33﹣3(2)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1g=ρ水×V罐g=1.0×10kg/m××1×10

33m×10N/kg=5N,由于铁皮罐漂浮在水面上,则G总=F浮1=5N.

(3)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时处于漂浮,则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浮3=G罐+G砝码2,

即:ρ盐水V罐g=G罐+G砝码2,

所以ρ盐水==﹣3=3=1.2×10kg/m. 33答:(1)铁皮罐的体积有1×10m;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5N.

(3)盐水的密度有1.2×10kg/m.

26.故答案为:(1)如果盐水的密度增大,萝卜块只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观察到的现象不符;

(2)错误;(3)变大;大于.

27.故答案为:(1)下端;

(2)越长;

(3)C;

(4)用更细的吸管.

28.故答案为:(1)=;(2)>;h=;(3)下;不均匀;(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33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

29.故答案为:(1)A、重力;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用弹簧测力计测空小桶的重力;

(3)B;把溢水杯里装满水;

(4)A、C;

(5)ρ水.

30.故答案为:(1)2.4;0.6;浮力小于重力.

(2)取出螺母;等于;根据F浮=ρ液gV排,其中ρ液和V排未变,所以F浮不变;浮力大于重力.

(3)自身的重力.


相关内容

  • 相互作用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用. 审稿:李井军 责编:郭金娟 1.理解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知道力的分类.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 2.知道重力不是万有引力,理解重心所用的等效方法及重心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 3.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会求弹簧弹力大小. 4.知道 ...

  • 相互作用力专题
  • 一.力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 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4.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 ...

  •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 四.追及相遇 一.知识要点 追及和相遇问题主要涉及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所应用的规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规律.追及.相遇问题常常涉及到临界问题,分析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速度相等是物体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或间距最大或最小的临界条件. 在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上的追及 ...

  •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2.力的作用效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三要素 : ______.______.______.力是______(矢.标)量. 4.力的分类 : (1)按力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课题:内能_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习检测]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 3 .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

  • 高中物理_必修1_知识点梳理_力学知识归纳
  • 高中物理 必修1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 ...

  • [物体的内能]教案
  •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执教人:张鑫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 ...

  • 重心与质心的区别
  • 重心与质心 重心与质心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概念,由于它们只有一字之差,运用中很容易混淆.其实,"重心"和"质心"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力学概念. 首先看重心,任何物体都可以看作是由很多微粒所 组成,每个微粒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由 ...

  •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 1 20 l弓年4目鲁 纛内‰.一<凶 口郑州中 上面几个式子中,若物体是实心的,p为物体的 密度:若物体是空心的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则p为物体的平均密度. 现对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 的浮力问题进行归类和解析.以便使同学们能更好地 理解物体的浮沉和掌握解此类题的方法. 一.比较 ...

  • 高一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3
  •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教案(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两类. ⑵理解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量性.力的图示. ⑶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⑷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 =mg (g =9.8N/kg)计算重力. ⑸知道用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