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胚胎中研究恐龙起源

在蒙古戈壁沙漠中考古的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第一个已经矿化的食肉恐龙的胚胎,科学家们推测,这一发现会引导人们认识恐龙生活的整个循环过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了6或7枚恐龙胚胎化石,但是它们远不及这一枚保存得完整如初。

这只胚胎蜷曲着占据了椭圆形蛋壳的一部分,从侧面看上去很像一个小恐龙。连同尾巴在内,胚胎的总长在8英寸左右。它处于胎儿的状态,头弯得离膝盖很近,一只前爪挡在面部,除了尾部和头部有些缺损外,所有的化石骨骼都是完整的。有成型的椎骨、骨盆和四肢,全都清晰可见。  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的马克?A?诺莱尔博士,也就是这个胚胎的发现者,在他的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这只7500万年前的胚胎化石。恐龙素以尖利的牙齿、凶悍的利爪和巨大的身躯著称,看到这位恐龙搜寻者面对着这样一个娇贵的宝贝微笑,的确很有趣。

诺莱尔说:“我在看到它躺在地上的那一瞬间就知道它是个胚胎。从它的脚踝上可以看出,它是一只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的胚胎。”这是指一个庞大的恐龙群体,其中包括了敏捷的霸王龙、迅猛龙和身材较小、长相似鸟的窃蛋龙。  在精心地清除了化石上的沙砾和杂质后,实验室分析验证了诺莱尔博士的推测。分析还证实,这具小骨骼当时已经硬化,说明它当时已接近脱壳了。

诺莱尔博士说,它的头盖特征表明它属于窃蛋龙属,或者说属于这样一类恐龙,它们身长6英尺多,头很短脖颈稍长,两颚不长牙齿,在它们的猪嘴似的嘴巴前端长着一个像角一样的肉凸。它们的形体大约像鸵鸟,有尾巴,靠两条腿跑动,用尖利的前爪攻击猎物。  诺莱尔博士和美国与蒙古科学家联合小组将这一发现的详细情况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一发现的地点在蒙古戈壁的西部,时间是1993年,考古队由美国博物馆和蒙古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组成,负责人是美国博物馆的监督兼古生物学家米歇尔?J?诺瓦西克博士。

在西雅图召开的古脊椎动物协会的会议上,另一些科学家检查了这个标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将为认识恐龙的早期生活和抚育活动打开一扇窗口,它还能为揭示恐龙和鸟类之间古老的联系提供佐证。  诺莱尔博士在采访中说:“在鉴定方面没有任何歧异,所有的人都认为它是一只窃蛋龙。”在美国落基山脉博物馆工作的恐龙古生物学家约翰?R?霍纳称赞了这一发现,是因为完好的恐龙胚胎化石十分罕见,他说:“我们通常总是对成年恐龙化石进行研究,结果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有关成年恐龙的知识。”

霍纳先生说,特别有意义的是,胚胎的骨骼发育可以证明,这些小恐龙在脱壳的时候是立即就可以行走,还是需要在窝里呆上一段时间。对几个食草恐龙的胚胎进行研究的结果总是互相矛盾的,表明有些可能立即行走,有些则不能行走。由于大部分恐龙胚胎都是已经矿化得像岩石一样,里面保存的胚胎只能受到间接的研究,所以用X光也好,用CT扫描也好,效果都不是很好。

霍纳先生说,他在蒙大拿的发掘已经在认识食草恐龙抚育活动的很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他们发现了恐龙的蛋、蛋壳和在窝巢里的年幼恐龙,这些蛋和小恐龙被安置在很大的窝巢里,就像多产的企鹅的窝巢里的情形一样。一具在窝巢中发现的成年恐龙意味着,抚育幼小恐龙也许是某些恐龙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恐龙就包括长着鸭嘴的慈母龙,它是爬行动物中的慈母典型。

窃蛋龙的胚胎是在一个叫乌卡托噶的地方被发现的,位于西部戈壁,当地有一个一英里宽的盆地,经调查证明,在恐龙时代末期以后,那里成了脊椎动物化石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美国―蒙古考古队在1993年勘察了这一遗址,去年夏天再次对那里进行了发掘。

在风蚀的作用下,一批化石蛋已经露出地面,它们长5英寸,宽2英寸半,其中有一枚的顶部已被风蚀掉,露出了里面的细小的胚胎骨骼。这一发现除了让科学家们认识到了恐龙的早年生活,还使他们马上意识到了以往在认识上的错误。  1923年时,一支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率领的考古队在一个名叫火崖的戈壁地区发现了第一批恐龙蛋,人们起初认为这些蛋属于一个食草恐龙品种,名叫原角龙,因为这种恐龙是考古队员在戈壁上见得最多的普通恐龙。但后来他们从这些恐龙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

在一个窝巢上,他们发现了一具形状奇异的骨骼化石,显然从未见过。后来它被理解为死于沙暴,当时它正在吸食原角龙的蛋。于是这具恐龙化石被命名为窃蛋龙,意为“偷蛋者”。从那以后,它也就顶着这个丑名传播开了。

诺莱尔博士的发现是在一个距火崖200英里的盆地里,这一发现证实,这种恐龙是被误解了,它身下的蛋是它自己的,并不是原角龙的蛋,结论是为窃蛋龙辩护的,“它们不是在吃蛋,而是在孵化或是在保护这些蛋。”诺莱尔博士这样说。在同一个巢穴里,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两个小的恐龙头骨,它们属于其他种类的食肉恐龙,即奔龙科恐龙,很可能是一只迅猛龙。这两个头骨可能是这种恐龙的胚胎或新生儿的头骨,但是古生物学家们说,在同一个巢穴中既有这两个头骨,又有别的种属的胚胎,实在是超乎常理。

大部分人认为,身材短小的奔龙科恐龙是被成年窃蛋龙带到这个巢穴的食物。或者,它们可能是食肉动物,正在侵犯这个巢穴,再不然就是寄生者,就像现代的杜鹃鸟一样,成年的杜鹃把蛋生在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让它们在那里得到代理父母的孵化和抚育。

(来源:恐龙爱好者)

(本站编辑:刘玞珪)

在蒙古戈壁沙漠中考古的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第一个已经矿化的食肉恐龙的胚胎,科学家们推测,这一发现会引导人们认识恐龙生活的整个循环过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了6或7枚恐龙胚胎化石,但是它们远不及这一枚保存得完整如初。

这只胚胎蜷曲着占据了椭圆形蛋壳的一部分,从侧面看上去很像一个小恐龙。连同尾巴在内,胚胎的总长在8英寸左右。它处于胎儿的状态,头弯得离膝盖很近,一只前爪挡在面部,除了尾部和头部有些缺损外,所有的化石骨骼都是完整的。有成型的椎骨、骨盆和四肢,全都清晰可见。  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的马克?A?诺莱尔博士,也就是这个胚胎的发现者,在他的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这只7500万年前的胚胎化石。恐龙素以尖利的牙齿、凶悍的利爪和巨大的身躯著称,看到这位恐龙搜寻者面对着这样一个娇贵的宝贝微笑,的确很有趣。

诺莱尔说:“我在看到它躺在地上的那一瞬间就知道它是个胚胎。从它的脚踝上可以看出,它是一只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的胚胎。”这是指一个庞大的恐龙群体,其中包括了敏捷的霸王龙、迅猛龙和身材较小、长相似鸟的窃蛋龙。  在精心地清除了化石上的沙砾和杂质后,实验室分析验证了诺莱尔博士的推测。分析还证实,这具小骨骼当时已经硬化,说明它当时已接近脱壳了。

诺莱尔博士说,它的头盖特征表明它属于窃蛋龙属,或者说属于这样一类恐龙,它们身长6英尺多,头很短脖颈稍长,两颚不长牙齿,在它们的猪嘴似的嘴巴前端长着一个像角一样的肉凸。它们的形体大约像鸵鸟,有尾巴,靠两条腿跑动,用尖利的前爪攻击猎物。  诺莱尔博士和美国与蒙古科学家联合小组将这一发现的详细情况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一发现的地点在蒙古戈壁的西部,时间是1993年,考古队由美国博物馆和蒙古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组成,负责人是美国博物馆的监督兼古生物学家米歇尔?J?诺瓦西克博士。

在西雅图召开的古脊椎动物协会的会议上,另一些科学家检查了这个标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将为认识恐龙的早期生活和抚育活动打开一扇窗口,它还能为揭示恐龙和鸟类之间古老的联系提供佐证。  诺莱尔博士在采访中说:“在鉴定方面没有任何歧异,所有的人都认为它是一只窃蛋龙。”在美国落基山脉博物馆工作的恐龙古生物学家约翰?R?霍纳称赞了这一发现,是因为完好的恐龙胚胎化石十分罕见,他说:“我们通常总是对成年恐龙化石进行研究,结果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有关成年恐龙的知识。”

霍纳先生说,特别有意义的是,胚胎的骨骼发育可以证明,这些小恐龙在脱壳的时候是立即就可以行走,还是需要在窝里呆上一段时间。对几个食草恐龙的胚胎进行研究的结果总是互相矛盾的,表明有些可能立即行走,有些则不能行走。由于大部分恐龙胚胎都是已经矿化得像岩石一样,里面保存的胚胎只能受到间接的研究,所以用X光也好,用CT扫描也好,效果都不是很好。

霍纳先生说,他在蒙大拿的发掘已经在认识食草恐龙抚育活动的很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他们发现了恐龙的蛋、蛋壳和在窝巢里的年幼恐龙,这些蛋和小恐龙被安置在很大的窝巢里,就像多产的企鹅的窝巢里的情形一样。一具在窝巢中发现的成年恐龙意味着,抚育幼小恐龙也许是某些恐龙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恐龙就包括长着鸭嘴的慈母龙,它是爬行动物中的慈母典型。

窃蛋龙的胚胎是在一个叫乌卡托噶的地方被发现的,位于西部戈壁,当地有一个一英里宽的盆地,经调查证明,在恐龙时代末期以后,那里成了脊椎动物化石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美国―蒙古考古队在1993年勘察了这一遗址,去年夏天再次对那里进行了发掘。

在风蚀的作用下,一批化石蛋已经露出地面,它们长5英寸,宽2英寸半,其中有一枚的顶部已被风蚀掉,露出了里面的细小的胚胎骨骼。这一发现除了让科学家们认识到了恐龙的早年生活,还使他们马上意识到了以往在认识上的错误。  1923年时,一支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率领的考古队在一个名叫火崖的戈壁地区发现了第一批恐龙蛋,人们起初认为这些蛋属于一个食草恐龙品种,名叫原角龙,因为这种恐龙是考古队员在戈壁上见得最多的普通恐龙。但后来他们从这些恐龙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

在一个窝巢上,他们发现了一具形状奇异的骨骼化石,显然从未见过。后来它被理解为死于沙暴,当时它正在吸食原角龙的蛋。于是这具恐龙化石被命名为窃蛋龙,意为“偷蛋者”。从那以后,它也就顶着这个丑名传播开了。

诺莱尔博士的发现是在一个距火崖200英里的盆地里,这一发现证实,这种恐龙是被误解了,它身下的蛋是它自己的,并不是原角龙的蛋,结论是为窃蛋龙辩护的,“它们不是在吃蛋,而是在孵化或是在保护这些蛋。”诺莱尔博士这样说。在同一个巢穴里,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两个小的恐龙头骨,它们属于其他种类的食肉恐龙,即奔龙科恐龙,很可能是一只迅猛龙。这两个头骨可能是这种恐龙的胚胎或新生儿的头骨,但是古生物学家们说,在同一个巢穴中既有这两个头骨,又有别的种属的胚胎,实在是超乎常理。

大部分人认为,身材短小的奔龙科恐龙是被成年窃蛋龙带到这个巢穴的食物。或者,它们可能是食肉动物,正在侵犯这个巢穴,再不然就是寄生者,就像现代的杜鹃鸟一样,成年的杜鹃把蛋生在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让它们在那里得到代理父母的孵化和抚育。

(来源:恐龙爱好者)

(本站编辑:刘玞珪)


相关内容

  • 恐龙的发展
  • 恐龙的发展史 李广超 201101002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提要:恐龙从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到6500万年诞生,到6500万 年前灭绝 ,存在了大约两亿年.它们从弱小逐渐强大,它们曾经昌盛一时,是一方霸主,统治着地球,但是它们同样要遭受着灭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quo ...

  • 恐龙能复活吗?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恐龙能复活吗? ①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第三集)的强档推出,又掀起一阵恐龙热.恐龙长达上亿年的生存历史,以及无法解释的突然灭绝,不仅吸引着科学家,也吸引着无数的恐龙迷们.看着银幕上虚拟的恐龙在弱肉强食,生死搏斗,人们很想知道:这种庞然大物会不会再现地球呢 ...

  • 生物的起源进化
  • 2012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 7.(2012年福州)"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A) A.达尔文 B.弗莱明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12.(2012年菏泽市)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 ...

  •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 1.试述脊索动物的起源. 答:有人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祖先.此说根据半索动物的成体有接近于脊索动物的特点,而胚胎发育和幼体形态却和棘皮动物的极为相似,加以对肌肉的肌蛋白生化成分的分析,可以说半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明显的共同点,均具肌酸,而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肌蛋白中除含有肌酸,尚含有 ...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困惑人类几千年的老问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就说过,"不可能有第一只产生鸟的蛋,因为那样就必须先有能生出这第一只蛋的鸟".虽然他并没有具体提到鸡,但是由于所有的鸟类(包括鸡)都生蛋,而且所有的鸟都由蛋孵化而来,所以他谈的是同 ...

  • 1998年世界重要科技成果
  • 作者:周国臻 科技参考 1999年02期 生物技术与医学 我国研究育成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基因整合的母羊. 克隆羊"多莉"于4月13日产下一雌性羊羔. 英法两国的一个科学家联合小组解开了肺病的遗传密码,测定了肺病杆菌的全部4000个基因的排列顺序. 用体细胞复制技术培育的孪生 ...

  • 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原理及进化机制
  •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及分类代表 一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 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部分组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 ...

  • 11-生物的进化
  • 第八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知识概要] 一.生命起源的假说 1.特创论:2.自生论:3,生生论:4.宇宙生命论:5化学进化论. 二.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多分生物大分子物质生成形成组成 原始生命 子体系 三.真核细胞 ...

  •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教材分析 (新版)华东师大版
  • 第二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与主要内容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特点: 1.本章大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也比较抽象.学习中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对9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但同时也为学生发展想像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本章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