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客观分析孝贤(乾隆皇后)和慧贤(宠妃)

目前的流行心态

首先,谈一谈乾隆爱好者中的流行心态。一些孝贤的粉丝认为孝贤非常完美,得到皇帝的最深的恋情,品德无可挑剔,孝敬乾隆的父母,对待乾隆的孩子们一视同仁,和众位妾们打成一片,与慧贤成为同心同德的知心好朋友……一些慧贤的粉丝们认为,贵妃美貌无双,赢得乾隆的最深恋情,她温柔贤淑、品德无可挑剔,和嫔妃们成为好朋友,和孝贤更能成为知心的好朋友。总而言之,此二人是完美无缺的完人,从不与人发生矛盾,从不与人发生隔阂,与人一但发生分歧,便退而求和,宽容大度。别说争执,就连一点点长毛的思想也不可能有。

心态从何而来?

此类心态主要由两个途径综合而得。第一个途径就是《心写平治》。以貌取人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特点,(尽管有些人不承认,但我还是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由相貌和气质产生的,大多数人都能着了此道)我本人也是因为看了《心写平治》才对乾隆后宫的佳丽们有了好感。第二个途径是由乾隆的御制诗而来的,乾隆把她们夸得天上那个少地下那个无,几乎所有能用的美好词汇都用上了。

《心写治平》能展现她们的真实面貌么?

首先我们谈谈相貌,有人说《心写平治》里的人物和后面一些以写实风格而著名的画家笔下的人物差距很大,因而《心写平治》有美化嫌疑。单从面貌角度讲,本人以为,《心写平治》的美化是肯定的。因为一般这种正装肖像画,都是有美化的。包括乾隆的正装肖像画,也应该有美化。但以郎世宁的西方文化背景看,其作品的写实性也是不容怀疑的。因此,我认为《心写平治》应该有比较高的写实性,其中人物的真实面貌有可能比画中的略微逊色一点。(我认为其它的画与《心写平治》之所以有巨大差别,很可能因为成画的年代相隔时间比较长,皇宫里的女人活得都特累,容易苍老,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单从气质角度讲,我认为《心写平治》中人物,可能和本人有出入。因为郎世宁没有很多机会接触这些mm,(有很多机会就出问题了,呵呵),因而画面中所展现的各种气质是画家的第一印象而产生的,是画家在为数不多的看到她们的时间里而形成的。由于没有机会交谈,也没有机会看她们待人接物,因此画中人物所展现的气质只能是画家眼中在短期接触中人物所展现的静态气质,可能与本人的真实气质有一些出入。鉴于静态气质也是平时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因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0%吧)。

御制诗能全信么?

我先来谈谈诗这种文体。诗歌与记述性文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表达形式。诗是记述性文字经过艺术化加工后而形成的。我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诗歌当然有别于生活。如:冒辟疆写给董小宛的悼亡诗,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事实情况是,冒辟疆对生前的董小宛不咋地。此类说一套做一套的案例不胜枚举。

其次,写诗的人是深爱她们的男人,在她们去世后为抒发缅怀之情而写。首先,此人所站的角度本身就不客观。其次,在爱人去世后,写的东西中如果还谈她们的缺点,未免给人不厚道之感。所以,乾隆的诗里是不可能看到她们的任何瑕疵的。

再次,皇帝给亡妻写诗的目的不见得单纯。乾隆的诗之所以为我们今天的人能看到,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诗是公开发表的。写诗除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外,还是一个向民众很好的宣传自己德行、展现皇家成员美好形象的手段。从乾隆行为习惯看,乾隆是惯于利用此类宣传皇家形象的好机会的。乾隆不会自毁形象,把他所知道的二人的美中不足明明白白的在诗里让大家广为传播。我甚至可以说,如果继后没犯剪发的事而寿终正寝,我们很可能也会读到乾隆悼亡继后的品德高尚的情意绵绵的诗句。

乾隆是否真的非常了解她们的真实品德呢?

我认为不一定。

首先,乾隆与她们从来就没有离开皇宫过单纯小日子的时候。皇宫可不是个单纯的地方,稍微具有一点点生存智慧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整个国家的权力心脏、矛盾多、是非多,没有不透风的墙。进到这里,要想活好,首先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若一不留神被谁拿了把柄,就够你喝一壶的。我们都认为她们二人一点不笨,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绝对不会轻易展现她们的本性,尤其是在掌握她们一切命运的乾隆跟前更是如此。

其次,乾隆与她们的私人时间有限。(和我们普通夫妻整天腻在一起不同)乾隆可是个大忙人,作为雍正内定的储君,雍正给他安排的课业和锻炼项目应该是非常繁重的;登基后的十几年,一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青涩皇帝,政务应该是相当繁忙的。这样看来,乾隆的私人时间总量不会多。成年后乾隆周围的女人从来就没有少过,就算乾隆把大部分私人时间花在和她们二人的相处上,在本身就很少的总私人时间里,再分出一小部分给其它女人,剩下的不多时间在床上的占了一大部分。你们说乾隆用于了解她们真实品德的时间会有多少?

最后,乾隆不一定有精力肯花心思去了解她们的真实品德。乾隆这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相当的骄傲、自负。(地位高且聪明绝顶人的通病)这样的人,很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会轻易改变对人的看法,除非出了大问题。乾隆关心的是,他是不是喜欢她们,她们对他是不是真诚的。至于其它的事情(她二人对其它女人的想法、对别人多诚信等),牵挂着那么多耗费精力的事情,乾隆不一定再抽出精力花心思去查探行为没有什么大过失的女人。

如何从御制诗里找出有用的客观分析资料?

要着重关注诗里面所叙述的事件。至于乾隆的那些绵绵的情意,我们暂且相信一半,再通过其它资料来共同分析。

我从御制诗得到的有用信息:

总体感觉

乾隆给孝贤的诗,除了滔滔不绝的思念和哀叹外,乾隆的大量篇幅都在记述孝贤身为儿媳、妻子、母亲、国母身份的所作所为。没几个字描述二人世界生活的温馨。(当然,作为公开发表的作品,皇帝有可能为了避免自己的风流形象落人口实,故意不写也是可能)乾隆给慧贤的诗,我见到的数量不多。除了滔滔不绝的思念和哀叹外,提到两件事,一件是乾隆发愁时慧贤劝慰,一件是彗贤临终前劝乾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描写二人世界的甜蜜生活的字数不少。

具体结论:

孝贤:做媳妇时对长辈态度恭敬、做妻子时事事为丈夫着想且治家有方、做国母时很好了做了妇女的榜样工作、做主人时对下人和善。是一个让丈夫尊敬的称职的好妻子和合格的国母。

慧贤:做媳妇时对长辈态度恭敬,做爱人时为与丈夫情意绵绵,经常为丈夫分忧,去世前仍不劝慰丈夫。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亲密爱人,也是一个得到帝王爱恋会劝慰帝王的合格嫔妃。

至于二人的其他品德(包括她们对其他女人的真实想法,会不会自己装得贤惠利用其它头脑简单的人来算计,一边当好人一边收渔利等),我一概在御制诗里得不到结论。

如何判断后宫嫔妃的品德?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一个人的品德有许多方面,一件事情只能反映品德的一个方面,并不足以展现一个人的全貌。我们小时候,总简单的把人分成好坏两类。而事实上,思维成熟的朋友都知道,人是很难用好坏这两个词来区分的。一个好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出色,而一个坏人有可能也有不少好的方面。因而,仅凭几件事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所有品德。

我举个例子。一次,俄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厨师把肉烤焦了,可能是头脑糊涂了,把这焦了的肉端给了女沙皇,这个女沙皇发现后,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也没让重新做,笑了笑把焦了的肉吃了。单从这件事上看,女沙皇应该是一个宽容、体谅下属、勤俭节约的人。但是,就是这个德国破落贵族出身的女人,勾结自己的情夫,发动宫廷政变,杀了自己的丈夫,登上皇位后,不断的侵略瓜分邻国。简直是个女魔头。

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几件事情可以反映出人的一些品德,但并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全貌。要客观全面的评价一个人,需要大量不同方面事情的综合评价才行。

我们再来谈谈孝贤。比如说讨谥号这件事。对这件事的客观中性理解是:孝贤是个重视名誉之人。重视名誉这件事无所谓好坏:重视名誉者不都是坏人,连自己名誉都不爱惜的人,就是不要脸之人,谁不会重视自己名誉呢?重视名誉者也不都是好人,否则何来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至于说,孝贤是个品德高尚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还是假惺惺装模作样的人呢?光从这一件事上很难判断。孝贤的几件孤立的事情也是这样。

慧贤的更少事迹,更不能说明此人的人品。

在我们这些命运自主的现代人中,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平时言行来判断这个人的德行。而在清朝后宫,每个女人的命运都操纵在皇帝一个人手中,在这样人人掩饰本性戴着面具的环境中,什么办法才能看出人的真实品德的重要方面呢?

我认为有2个办法。

办法1:一个人再小心,也不会时时刻刻都在演戏,人总有疲乏的时候。在那些和她们命运没有关系的人面前,就没有必要演戏。所以,嫔妃宫中非心腹下人的评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那些常在宫里干活,赏赐得到的一般的那些人。

办法2:嫔妃在和其它人有了利害冲突的时候她们的表现,很能说明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方面。(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认为嘉庆皇帝的继后(虽然不出名)是一个无私公正大局观强的人。嘉庆皇帝暴死,没有任何遗言交待皇位的传授和遗诏的去向,留下两个嫡子,一个是先后所出一个是继后所出。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大臣们让皇后拿主意。皇后表态,根据丈夫生前的言行举止判断,很可能有意立先后的儿子为皇储。这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正式登基好多天以后,通过全宫上下翻箱倒柜的搜寻,终于在某个犄角旮旯发现了嘉庆的传位诏书,果然传的是道光。嘉庆的继后,在个人利益与公平法则和国家利益面前,牺牲了个人利益而以国家大局为重,公平处事。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

鉴于没有听到孝贤慧贤宫里任何宫人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没有机会得知二人在利益冲突面前的处事方式,所以对此二人的品德不便评价。

有人说,她们二人对乾隆如此体贴关怀,她们应该是真诚的吧,应该能说明她们品德很好吧。我丝毫不怀疑她们二人对乾隆感情的真挚性。但这些与一个人品德的好坏无太大关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和珅对他的妻妾那好得没话说,妻妾都对他死心塌地,几个小妾都在得知和珅获罪去世后自发的殉葬,和珅的人品如何呢?大枭雄朱温,可他对老婆张惠言听计从,老婆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率领大军期间,只要老婆派人让他回去,不管走到哪里,说回去就回去。此人的人品又如何?我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说她们二人的人品像和珅那样,而是为了说明情侣间的关心爱护,与一个人的品德没有太大关系。

我如何看待她们二人?

从品德方面看,我认为她们二人都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身上的美德。乾隆本身所举的事例,都是极为普通的事情,一个正常女人完成这些事都不困难。

首先,我们来谈孝贤的事情。

乾隆说她孝顺乾隆的父母。且不说,乾隆没当皇帝前,她们一家人都仰仗着雍正的鼻息生活,她不孝顺能行么。再说,孝贤需要做什么具体事情来孝顺?雍正和孝圣,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妃,周围一堆奴仆,根本不需要孝贤做什么。孝贤需要做的无非就是长得顺眼、态度恭敬、有时间陪陪长辈说说话,如此而已。孝贤既不需要买菜、也不需要做饭、更不需要洗衣服,也不需要伺候病人,有什么难的。

乾隆说她作为妻子治家有方。摆平这么多女人的杂事,的确需要很大的能力,孝贤这方面是比普通女人强的地方,值得表扬。其他的方面呢,和普通女人比,孝贤不用养家糊口,不用做饭洗衣,不用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过日子。所以这方面,孝贤也不比普通女人高明在什么地方。

乾隆说她抚养子女。我又和上面说得差不多,皇子公主身边伺候的人一大堆,孝贤连奶都不用喂,更别提什么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等他们长大了,各自有自己的老师,生活上也有仆人照顾。孝贤所做的无非就是照看一下,问问情况,指导工作,如此而已。

乾隆说她对子女一视同仁,不分谁生的。这点,我觉得乾隆有可能没说真话,要不就是乾隆事情太多不知实情。孝贤去世后,乾隆的长子和三子毫无悲伤之色(长子已经过20了),这能是孝贤抚养的孩子的正常表现?孩子的感情比较单纯,不会假装。和她没感情就是没感情,他们哪里知道要讨大人欢心,本来心里面没什么感觉,还要装得伤心哀痛。这两个孩子葬礼期间的表现,真实的反映了他们与孝贤的感情——淡漠。孩子,只要你多花时间和他们相处、真诚的关心他们,他们都会和你有感情的。如果有人说,这两个孩子不是孝贤养的,那我就要问,乾隆何来的“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之说?

还有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乾隆说的孝贤的那些行为,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很正常的行为,也就一普通女人,她有普通女人身上的共同美德。

其次,我们再谈谈慧贤的事情。

慧贤的事情叙述的比较少,乾隆所述的这两件事,也是爱侣间的正常反映,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的事情。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爱侣们谁不会劝慰你?当你遇到困难,吃不香睡不着的时候,你们的爱侣们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去世那段,也是爱侣分别前的正常表现。所以,慧贤的这些行为,也是普通爱侣的正常行为,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有人用乾隆诗中把慧贤比成徐妃和班婕妤来说明慧贤品德高尚,这里我还是不敢苟同。徐妃和班婕妤所出名的是她们深得皇帝宠爱的明事理的妃子,不恃宠而骄,仅此而已,这些还达不到道德高尚的程度,也不能说明她们是道德完人。乾隆用徐妃和班婕妤来喻慧贤,只是取她们的一些共同点(都受宠、都绝后、都明理),并不是说她们身上的所有故事和特质都和慧贤一样。班婕妤后来就失宠了,连后宫都呆不下去了,卷卷铺盖陪太后念佛去了,这点就和慧贤很不一样。

综上所述,为了客观起见,我看待慧贤和孝贤的心态是把她们当成普通人,普通女人,她们都非常明理。她们有可能是道德模范,但因为证据不足,不好判断。

目前的流行心态

首先,谈一谈乾隆爱好者中的流行心态。一些孝贤的粉丝认为孝贤非常完美,得到皇帝的最深的恋情,品德无可挑剔,孝敬乾隆的父母,对待乾隆的孩子们一视同仁,和众位妾们打成一片,与慧贤成为同心同德的知心好朋友……一些慧贤的粉丝们认为,贵妃美貌无双,赢得乾隆的最深恋情,她温柔贤淑、品德无可挑剔,和嫔妃们成为好朋友,和孝贤更能成为知心的好朋友。总而言之,此二人是完美无缺的完人,从不与人发生矛盾,从不与人发生隔阂,与人一但发生分歧,便退而求和,宽容大度。别说争执,就连一点点长毛的思想也不可能有。

心态从何而来?

此类心态主要由两个途径综合而得。第一个途径就是《心写平治》。以貌取人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特点,(尽管有些人不承认,但我还是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由相貌和气质产生的,大多数人都能着了此道)我本人也是因为看了《心写平治》才对乾隆后宫的佳丽们有了好感。第二个途径是由乾隆的御制诗而来的,乾隆把她们夸得天上那个少地下那个无,几乎所有能用的美好词汇都用上了。

《心写治平》能展现她们的真实面貌么?

首先我们谈谈相貌,有人说《心写平治》里的人物和后面一些以写实风格而著名的画家笔下的人物差距很大,因而《心写平治》有美化嫌疑。单从面貌角度讲,本人以为,《心写平治》的美化是肯定的。因为一般这种正装肖像画,都是有美化的。包括乾隆的正装肖像画,也应该有美化。但以郎世宁的西方文化背景看,其作品的写实性也是不容怀疑的。因此,我认为《心写平治》应该有比较高的写实性,其中人物的真实面貌有可能比画中的略微逊色一点。(我认为其它的画与《心写平治》之所以有巨大差别,很可能因为成画的年代相隔时间比较长,皇宫里的女人活得都特累,容易苍老,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单从气质角度讲,我认为《心写平治》中人物,可能和本人有出入。因为郎世宁没有很多机会接触这些mm,(有很多机会就出问题了,呵呵),因而画面中所展现的各种气质是画家的第一印象而产生的,是画家在为数不多的看到她们的时间里而形成的。由于没有机会交谈,也没有机会看她们待人接物,因此画中人物所展现的气质只能是画家眼中在短期接触中人物所展现的静态气质,可能与本人的真实气质有一些出入。鉴于静态气质也是平时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因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0%吧)。

御制诗能全信么?

我先来谈谈诗这种文体。诗歌与记述性文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表达形式。诗是记述性文字经过艺术化加工后而形成的。我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诗歌当然有别于生活。如:冒辟疆写给董小宛的悼亡诗,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事实情况是,冒辟疆对生前的董小宛不咋地。此类说一套做一套的案例不胜枚举。

其次,写诗的人是深爱她们的男人,在她们去世后为抒发缅怀之情而写。首先,此人所站的角度本身就不客观。其次,在爱人去世后,写的东西中如果还谈她们的缺点,未免给人不厚道之感。所以,乾隆的诗里是不可能看到她们的任何瑕疵的。

再次,皇帝给亡妻写诗的目的不见得单纯。乾隆的诗之所以为我们今天的人能看到,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诗是公开发表的。写诗除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外,还是一个向民众很好的宣传自己德行、展现皇家成员美好形象的手段。从乾隆行为习惯看,乾隆是惯于利用此类宣传皇家形象的好机会的。乾隆不会自毁形象,把他所知道的二人的美中不足明明白白的在诗里让大家广为传播。我甚至可以说,如果继后没犯剪发的事而寿终正寝,我们很可能也会读到乾隆悼亡继后的品德高尚的情意绵绵的诗句。

乾隆是否真的非常了解她们的真实品德呢?

我认为不一定。

首先,乾隆与她们从来就没有离开皇宫过单纯小日子的时候。皇宫可不是个单纯的地方,稍微具有一点点生存智慧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整个国家的权力心脏、矛盾多、是非多,没有不透风的墙。进到这里,要想活好,首先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若一不留神被谁拿了把柄,就够你喝一壶的。我们都认为她们二人一点不笨,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绝对不会轻易展现她们的本性,尤其是在掌握她们一切命运的乾隆跟前更是如此。

其次,乾隆与她们的私人时间有限。(和我们普通夫妻整天腻在一起不同)乾隆可是个大忙人,作为雍正内定的储君,雍正给他安排的课业和锻炼项目应该是非常繁重的;登基后的十几年,一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青涩皇帝,政务应该是相当繁忙的。这样看来,乾隆的私人时间总量不会多。成年后乾隆周围的女人从来就没有少过,就算乾隆把大部分私人时间花在和她们二人的相处上,在本身就很少的总私人时间里,再分出一小部分给其它女人,剩下的不多时间在床上的占了一大部分。你们说乾隆用于了解她们真实品德的时间会有多少?

最后,乾隆不一定有精力肯花心思去了解她们的真实品德。乾隆这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相当的骄傲、自负。(地位高且聪明绝顶人的通病)这样的人,很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会轻易改变对人的看法,除非出了大问题。乾隆关心的是,他是不是喜欢她们,她们对他是不是真诚的。至于其它的事情(她二人对其它女人的想法、对别人多诚信等),牵挂着那么多耗费精力的事情,乾隆不一定再抽出精力花心思去查探行为没有什么大过失的女人。

如何从御制诗里找出有用的客观分析资料?

要着重关注诗里面所叙述的事件。至于乾隆的那些绵绵的情意,我们暂且相信一半,再通过其它资料来共同分析。

我从御制诗得到的有用信息:

总体感觉

乾隆给孝贤的诗,除了滔滔不绝的思念和哀叹外,乾隆的大量篇幅都在记述孝贤身为儿媳、妻子、母亲、国母身份的所作所为。没几个字描述二人世界生活的温馨。(当然,作为公开发表的作品,皇帝有可能为了避免自己的风流形象落人口实,故意不写也是可能)乾隆给慧贤的诗,我见到的数量不多。除了滔滔不绝的思念和哀叹外,提到两件事,一件是乾隆发愁时慧贤劝慰,一件是彗贤临终前劝乾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描写二人世界的甜蜜生活的字数不少。

具体结论:

孝贤:做媳妇时对长辈态度恭敬、做妻子时事事为丈夫着想且治家有方、做国母时很好了做了妇女的榜样工作、做主人时对下人和善。是一个让丈夫尊敬的称职的好妻子和合格的国母。

慧贤:做媳妇时对长辈态度恭敬,做爱人时为与丈夫情意绵绵,经常为丈夫分忧,去世前仍不劝慰丈夫。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亲密爱人,也是一个得到帝王爱恋会劝慰帝王的合格嫔妃。

至于二人的其他品德(包括她们对其他女人的真实想法,会不会自己装得贤惠利用其它头脑简单的人来算计,一边当好人一边收渔利等),我一概在御制诗里得不到结论。

如何判断后宫嫔妃的品德?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一个人的品德有许多方面,一件事情只能反映品德的一个方面,并不足以展现一个人的全貌。我们小时候,总简单的把人分成好坏两类。而事实上,思维成熟的朋友都知道,人是很难用好坏这两个词来区分的。一个好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出色,而一个坏人有可能也有不少好的方面。因而,仅凭几件事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所有品德。

我举个例子。一次,俄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厨师把肉烤焦了,可能是头脑糊涂了,把这焦了的肉端给了女沙皇,这个女沙皇发现后,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也没让重新做,笑了笑把焦了的肉吃了。单从这件事上看,女沙皇应该是一个宽容、体谅下属、勤俭节约的人。但是,就是这个德国破落贵族出身的女人,勾结自己的情夫,发动宫廷政变,杀了自己的丈夫,登上皇位后,不断的侵略瓜分邻国。简直是个女魔头。

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几件事情可以反映出人的一些品德,但并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全貌。要客观全面的评价一个人,需要大量不同方面事情的综合评价才行。

我们再来谈谈孝贤。比如说讨谥号这件事。对这件事的客观中性理解是:孝贤是个重视名誉之人。重视名誉这件事无所谓好坏:重视名誉者不都是坏人,连自己名誉都不爱惜的人,就是不要脸之人,谁不会重视自己名誉呢?重视名誉者也不都是好人,否则何来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至于说,孝贤是个品德高尚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还是假惺惺装模作样的人呢?光从这一件事上很难判断。孝贤的几件孤立的事情也是这样。

慧贤的更少事迹,更不能说明此人的人品。

在我们这些命运自主的现代人中,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平时言行来判断这个人的德行。而在清朝后宫,每个女人的命运都操纵在皇帝一个人手中,在这样人人掩饰本性戴着面具的环境中,什么办法才能看出人的真实品德的重要方面呢?

我认为有2个办法。

办法1:一个人再小心,也不会时时刻刻都在演戏,人总有疲乏的时候。在那些和她们命运没有关系的人面前,就没有必要演戏。所以,嫔妃宫中非心腹下人的评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那些常在宫里干活,赏赐得到的一般的那些人。

办法2:嫔妃在和其它人有了利害冲突的时候她们的表现,很能说明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方面。(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认为嘉庆皇帝的继后(虽然不出名)是一个无私公正大局观强的人。嘉庆皇帝暴死,没有任何遗言交待皇位的传授和遗诏的去向,留下两个嫡子,一个是先后所出一个是继后所出。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大臣们让皇后拿主意。皇后表态,根据丈夫生前的言行举止判断,很可能有意立先后的儿子为皇储。这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正式登基好多天以后,通过全宫上下翻箱倒柜的搜寻,终于在某个犄角旮旯发现了嘉庆的传位诏书,果然传的是道光。嘉庆的继后,在个人利益与公平法则和国家利益面前,牺牲了个人利益而以国家大局为重,公平处事。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

鉴于没有听到孝贤慧贤宫里任何宫人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没有机会得知二人在利益冲突面前的处事方式,所以对此二人的品德不便评价。

有人说,她们二人对乾隆如此体贴关怀,她们应该是真诚的吧,应该能说明她们品德很好吧。我丝毫不怀疑她们二人对乾隆感情的真挚性。但这些与一个人品德的好坏无太大关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和珅对他的妻妾那好得没话说,妻妾都对他死心塌地,几个小妾都在得知和珅获罪去世后自发的殉葬,和珅的人品如何呢?大枭雄朱温,可他对老婆张惠言听计从,老婆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率领大军期间,只要老婆派人让他回去,不管走到哪里,说回去就回去。此人的人品又如何?我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说她们二人的人品像和珅那样,而是为了说明情侣间的关心爱护,与一个人的品德没有太大关系。

我如何看待她们二人?

从品德方面看,我认为她们二人都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身上的美德。乾隆本身所举的事例,都是极为普通的事情,一个正常女人完成这些事都不困难。

首先,我们来谈孝贤的事情。

乾隆说她孝顺乾隆的父母。且不说,乾隆没当皇帝前,她们一家人都仰仗着雍正的鼻息生活,她不孝顺能行么。再说,孝贤需要做什么具体事情来孝顺?雍正和孝圣,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妃,周围一堆奴仆,根本不需要孝贤做什么。孝贤需要做的无非就是长得顺眼、态度恭敬、有时间陪陪长辈说说话,如此而已。孝贤既不需要买菜、也不需要做饭、更不需要洗衣服,也不需要伺候病人,有什么难的。

乾隆说她作为妻子治家有方。摆平这么多女人的杂事,的确需要很大的能力,孝贤这方面是比普通女人强的地方,值得表扬。其他的方面呢,和普通女人比,孝贤不用养家糊口,不用做饭洗衣,不用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过日子。所以这方面,孝贤也不比普通女人高明在什么地方。

乾隆说她抚养子女。我又和上面说得差不多,皇子公主身边伺候的人一大堆,孝贤连奶都不用喂,更别提什么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等他们长大了,各自有自己的老师,生活上也有仆人照顾。孝贤所做的无非就是照看一下,问问情况,指导工作,如此而已。

乾隆说她对子女一视同仁,不分谁生的。这点,我觉得乾隆有可能没说真话,要不就是乾隆事情太多不知实情。孝贤去世后,乾隆的长子和三子毫无悲伤之色(长子已经过20了),这能是孝贤抚养的孩子的正常表现?孩子的感情比较单纯,不会假装。和她没感情就是没感情,他们哪里知道要讨大人欢心,本来心里面没什么感觉,还要装得伤心哀痛。这两个孩子葬礼期间的表现,真实的反映了他们与孝贤的感情——淡漠。孩子,只要你多花时间和他们相处、真诚的关心他们,他们都会和你有感情的。如果有人说,这两个孩子不是孝贤养的,那我就要问,乾隆何来的“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之说?

还有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乾隆说的孝贤的那些行为,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很正常的行为,也就一普通女人,她有普通女人身上的共同美德。

其次,我们再谈谈慧贤的事情。

慧贤的事情叙述的比较少,乾隆所述的这两件事,也是爱侣间的正常反映,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的事情。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爱侣们谁不会劝慰你?当你遇到困难,吃不香睡不着的时候,你们的爱侣们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去世那段,也是爱侣分别前的正常表现。所以,慧贤的这些行为,也是普通爱侣的正常行为,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有人用乾隆诗中把慧贤比成徐妃和班婕妤来说明慧贤品德高尚,这里我还是不敢苟同。徐妃和班婕妤所出名的是她们深得皇帝宠爱的明事理的妃子,不恃宠而骄,仅此而已,这些还达不到道德高尚的程度,也不能说明她们是道德完人。乾隆用徐妃和班婕妤来喻慧贤,只是取她们的一些共同点(都受宠、都绝后、都明理),并不是说她们身上的所有故事和特质都和慧贤一样。班婕妤后来就失宠了,连后宫都呆不下去了,卷卷铺盖陪太后念佛去了,这点就和慧贤很不一样。

综上所述,为了客观起见,我看待慧贤和孝贤的心态是把她们当成普通人,普通女人,她们都非常明理。她们有可能是道德模范,但因为证据不足,不好判断。


相关内容

  • 曹雪芹家被抄隐情为写红楼梦与秦可卿生私子
  • 秦可卿的死因,是与曹雪芹发生了关系,生了儿子.在乾隆十一年竺香玉迁到广慧庵后,雪芹经常住在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以便与香玉的来往较方便-- 红楼梦第五回介绍了秦可卿屋内的摆设,书中写道: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 ...

  • 漫评明末三大案:东林党到底干过什么
  • 泪痕春雨 东林党人,如果放到现代社会,那就是愤青.精英的混合体.总而言之,骂起政府来,那是独一门的.而且,骂起来有理有据,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因为政府的言论相对比较开放,所以他们自然更是表现的肆无忌惮. 但是,让他们真正去工作时,马上就会露出他们的原形来. 如果东林党从来没有获得过权力,我还真不敢说 ...

  • 宫殿名字 东西六宫的故事
  • 秦不大清楚,可能和皇帝一起居于咸阳宫.东汉长秋宫和西宫均为东汉初皇后居住之殿.汉武帝刘彻时陈皇后住甘泉宫,后搬到长门宫(冷宫):卫子夫住的未央宫.(也有说卫子夫住甘泉宫的).西汉未央宫椒房殿,分别居住皇后许平君霍成君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莽政权.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都把汉长安宫殿作为中央政府的行 ...

  • 揭秘风流天子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 揭秘风流天子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放眼中国历史,皇帝做到乾隆份上,至矣,尽矣!这位一生游戏于女人之间,处处拈花惹草.追蜂引蝶的风流天子,竟然在宝座上坐了六十年,过足了皇帝瘾的同时又过了一把太上皇之瘾.不仅如此,这位所谓的"四德无违,十全有爽,文谟武烈,丕显丕承"的&quo ...

  • 中国古代美女排行榜
  • 中国古代美女排行榜 妲己系商朝未代君主商纣王之宠妃.根据<史记>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美若天仙.能歌善舞之绝色美人,被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 等乃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其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史书上说她:"乌云叠鬓,杏脸桃腮,娇柔柳腰, ...

  • 中国满清八旗图及诠释
  • 中国满清八旗图及诠释 一.镶黄旗(上三旗) 在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 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市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 ...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女人!
  •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镜花缘>里她被认为是心月狐下凡, 为的是惩罚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所造的杀孽 清咸丰帝懿贵妃---慈禧 这是个差一点当成皇帝的女人, 不过很久以来她一直行使着皇帝的权利, 两个皇帝在她的阴影下过着噩梦般的生活. 匈奴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 ...

  • 咸丰皇帝:慈禧最敬畏的男人
  • 咸丰皇帝:慈禧最敬畏的男人 本文摘自<慈禧太后和他身边的男人> 高淑兰著 凤凰出版社 他是她这辈子唯一一位竭尽全力去讨好和取悦的男人,不仅仅是"夫为妻纲",更重要的是他是皇权的化身,皇宫里唯一的光源.六宫粉黛为博得他龙颜一悦,处处暗藏杀机,而她聪慧狡黠,曾一度宠绝后宫 ...

  •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瓷器浅介
  • 姓名:周浩勇 学号:1023013455 专业:通信工程 上课时间:周五11﹑12节 教室:3505 序号:56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瓷器浅介 抗战结束后,爆发大规模内战,至战争后期,国民政府见大势已去,遂将"南迁文物"汇聚,再次精选,其中17934件陶瓷被分为三批运至台湾.岛内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