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之公交调查------出路

[摘要]

在我国,“大学城”的概念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大辞典》中把“大学城”

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

时至今日,各地的大学城已经颇具规模。然而,在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硬件设

施的同时,公共服务水平的滞后却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

切的出行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观注。

本篇报告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对市郊高校学生的出行问题做了全面细致的探究,从中

反映出学生出行的一些规律和潜在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使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不仅

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我们所代表的群体。

于我们——意味着拥享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于城市——意味着组建更加完善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公交 出行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 前期探究与策划 ................................................... 1

1.调研背景 ................................................................ 3

1.1历史回音 ............................................................. 3

1.2沈阳市交通模式沿革 ................................................... 3

1.3沈阳市交通现存问题 ................................................... 3

1.4城际共鸣 ............................................................. 4

1.5沈阳市近年公交系统的改善 ............................................. 4

2.调研目的 ................................................................ 4

3.调研区域 ................................................................ 4

4.调研对象 ................................................................. 4

5.调研框架 ................................................................ 4

5.1 调研总体指导 ........................................................ 5

5.2调研日程安排 ......................................................... 5

5.3调查方法运用 ......................................................... 5

第二章 调研•体验•分析 ..................................................... 5

1.大学生群体出行特点及心理特征 ............................................. 5

1.1群体特征 ............................................................. 5

1.2出行行为分析 ......................................................... 6

1.3行为心理分析 ......................................................... 6

2.郊区大学城区位及交通因子 ................................................. 6

2.1区位共性 ............................................................. 6

2.2公交站点相对学校的设置分析 ........................................... 7

2.3交通源流分部状况 ..................................................... 8

3.郊区大学周边公交状况因子 ................................................. 8

3.1候车时间过长的限制 ................................................... 8

3.2乘车拥挤度及人员构成的限制 ........................................... 8

4.个案分析

4.1沈阳化工学院 ......................................................... 8

4.2沈阳农业大学 ......................................................... 9

第三章 体悟与建议.......................................................... 9

1.建议与改进措施 ........................................................... 9

1.1 给中国城市的未来 ..................................................... 9

2.改善与畅想 ..............................................................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第一章 前期探究与策划

1.调研背景

1.1历史回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出行难”已经成为城市居

民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郊区大学学生出行问题更是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被提上议

程。现今我国关于城市交通的关注点在于探讨中国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缓解方案及中国城市

交通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以期帮助解决城市交通这个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

题,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2沈阳市交通模式沿革

建国后,沈阳市经历了三次总体规划和一次总规修订,相应城市空间

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沈阳市从快速工业化发展到建设停滞期,

在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向外扩张,建成区已经接近150平方公

里,奠定了城市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市民出行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

要交通方式,形成了“方格式”的道路网结构;(图1-1) 图

1-1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城市形态进入旧城改造的内

发展期,原有的两个城市中心区已经合二为一,城市在双中心支撑下

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成为东西向大于南北向的长方形,建成区面积近

200平方公里,市民出行一自行车、步行以及常规公交为主要交通方

式,道路网布局成 “方格式+自由式”结构,同时有沿轴线发展的趋

势;(图1-2) 图1-2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城市空间发展主要体现在二环路的修建对城

市中心区进行了整合,同时带动了二、三环之间的发展,道路网布

局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了“环形+放射式”结构,城市的圈层式扩张

日益明显。本世纪初,针对城市功能混杂,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

借鉴大城市发展的有机疏散理论,提出分散组团和跨和发展的布局。

(图1-3) 图1-3 第三阶段

1.3沈阳市交通现存问题

在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实地走访中,一名在校生这样说:“众所周知,大学城成了真正的

孤岛,本来已经远离城市喧嚣的这里,现在显得更加‘孑身一岛’。我无法停止这样的想法,

是今天的交通,是今天的劳累让我停不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就算再怎么怨,再怎么发牢骚,

我们也只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不会‘困’在这里?”

近年来,城市建设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但由于政策导

向和投资策略的影响,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依然集中在城市核心区范围内,主要是对原有

设施的改造和更新,郊区道路网改造尚不完善,难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先导作用。快速路系

统建设还不完善,城市缺乏快速有效的疏散体系。快速交通系统的缺乏,导致核心区的辐射作用提现不明显,外围组团间联系松散,难以满足长距离、跨区的激动交通需求,限制了组

团的发展。

1.4城际共鸣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郊区大学生出行难的病症都有尖锐的

凸显。以上海为例,除了以复旦大学为中心的杨浦大学城,其余的松江大学城、南汇大学城、

闵行大学城等都在偏僻郊区,离市中心较远,加之建设时考虑不足,交通体系相对滞后。进

出大学城,一直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心病。“公交太累 、校车太挤 、黑车太贵、实习难、见

老师难、获取信息难”已成为师生共同的心声,大学城陷入“孤岛化”。

1.5沈阳市近年公交系统的改善

2.调研目的

(一)通过对沈阳市郊区各大学学生出行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分析,响应“中国城市化与交通

发展国际年会”的号召,提供对郊区大学生出行影响的实证资料;

(二)通过对沈阳市各大学的分布区域与其和周边交通条件相互关联的调查研究,对迅速膨

胀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相关建议;

(三)通过对郊区大学城周边公交状况的取样分析,对“公交”这一古老话题提出应‘城’

而生的新的质疑。

3.调研区域

铁西区 (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工业大学)

沈北新区(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辽宁大学)

东陵区(沈阳农业大学)

浑南区(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

4.调研对象

沈阳市部分大学

包括: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 辽宁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5.调查框架

5.1 调研总体指导

通过对大学生出行次数、出行目地、出行方式、出行时段、出行时耗等特征以及出行空

间分布的统计分析,以初步掌握大学生出行规律和大学生出行交通源流分部状况,并能为科

学地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设身处地地感觉到了接下来的工

作并非是“复制,粘贴的快捷方式”所能达到的。于是,我们先制定出了从实地调研到汇编

整理,再到分析论证的思路。

5.2调研日程安排

5.3调查方法运用

第二章 调研·体验·分析

1.大学生群体出行特点及心理特征

1.1群体特征

随着国内各大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在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会对其所依附城市的各项体系构

成相当大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求学期间对生活条件和生活质

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每逢节假日学生离、返校时,交通

压力十分巨大。身处沈阳郊区的大学生群体却往往会向位于城

市中心的中街、太原街两大人流集中区聚集,例如,几乎每个

学生都有定期去商业中心,超级市场购物的习惯。此群体特征

造成远距离交通压力过大的不合理局面,进而衍生为城市化进

图2-1 沈阳市郊区大学城主

程中的又一“瓶颈”问题。

图2-1) 要路线图

1.2出行行为分析

出行目地:购物,回家,探望同学等;

出行方式:公交车 但据统计数据显示,也有部分大学生经常选择

出租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在服务设施相对完备的学

校中,有小部分学生为了减少出行次数,大多数时

间都选择在校园内度过;

出行高峰时段:周末,假期前后

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较统一,一般都在周一至

周五进行,所以在忙碌的大学生活里,周末和假期

无疑成为了出行的增长点,也就无疑地成为了交通 图2-2 共乘现象调查

压力集中的时段。(图2-2)

出行时耗特征:对于多数大学生,每次出行往返车程时间大约在2小时左右,占总出行时耗

中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通过访谈发现更具规律的是,在周末十点钟左右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

下午两点左右,就陆续有大量返校的人流产生了。

1.3行为心理分析

(1)对公交车站点的距离有很强的选择感。在学生们的

心中有一个虚拟距离,即容忍距离。当实际距离符合心

理距离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考虑不行的远近。如:沈

阳工业大学,公交车站点就在校门口附近,经实际测得

不足30m。但从问卷显示来看学生对于距离的感知程度存

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回答100m左右。然而当实际距

离远远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限度时,就会对出行困难的

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

(2)对候车的时间有等待的模糊性。由于出行目的是先 图2-3 候车时间调查

于出行条件的限制而存在的,所以目的一旦确立了以后,

学生就对等候时间存在很大限度的包容性。所以大多忽视了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纵容了公交车的不准时停靠和沿途的无规则延误。(图2-3)

(3)对排队与否存在一定的群体倾向。多数学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是道德的

代表者,乘车排队他们是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的。但排队在他们看来是一定的依赖性行为,

看见有其他人遵守是自己才会遵守,这个特点值得注意。

2.郊区大学城区位及交通因子

2.1

区位共性

图2-4 各大学城区位分析

由于区位环境相近,郊区大学城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共性。大学周边都与许多村镇相邻

近。又因为没有开设公交专线,大学生出行时只能与居民混乘。而随着城市的频率也越来越

频繁。由此所造成的交通压力便可想而知了。(图2-4)

图2-5 宏观区位图

2.2公交站点相对学校的设置分析

在调查问卷所列的分选项中,站点距学校的距离远近对学

生出行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半数以上学

校的公交站点距校门距离较远,大约有一站地的路程,学生们

就不得不选择就近的站点先乘座一辆车,再到数站之后换乘所

需要的线路,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出行的困难程度和出行经费。

根据规定,站点距离它所服务的主要对象距离在100m,实际结

2.3交通源流分部状况

大多数郊区大学城都位于其公交终点站或附近,但

即使这样, 出行问题依然困扰着莘莘学子。在沈阳化工

学院,公交车是沈阳公交中少有的两层。但在周末节假

日,可见出行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图2-7)

3. 郊区大学周边公交状况因子

3.1候车时间过长的限制

综合统计回收的调查问卷,对于两辆

公交车前后的时间间隔,绝大部分学生选 图2-7 周末候车时间调查

择时间间隔过长的选项,根据我国道路交通

部门关于候车时间的规定,5-7分钟为宜。

经实地的时间测定,在周末时段的候车时间

各学校的平均值大约为8-12分钟。这就要

求交管部门严格控制好每辆车的发车时间

和排除沿途延误时间的客观因素。

3.2乘车拥挤度及人员构成的限制 图2-8 平时—周末公交拥挤程度对照表

从“平时——周末拥挤程度

对照表中”(图2-8)可以非常明显

的看出两时段间存在着较大差

异。周末出行拥挤程度高成了郊

区学生出行问题中的共性。我们

不得不接受学生出行的集中性和

郊区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性的现

实,把加快郊区公共交通成网络、

成系统的建设与沈阳市快速增长

的郊区化模式相适应,是迫在眉

睫的关键问题。(图2-9)

图2-9 各学校乘车拥挤状况

4.个案分析

4.1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沈阳西北

远郊。调查当天是一个周日下午3点左右,在南

站等候回校的大学生候车队伍已经排了很长而且

有暗自增长之势。(图2-10)排队是件好事,可在

登车之时队伍却乱了“阵脚”。站在一旁拉生意的

出租车司机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后,也不禁 图2-10交通问题对出行影响调

感叹到:“是啊,是该有人来反映一下了,这趟车,

一直是这个情况。”可是,我们的工作只是“反”,至于有没有人“应”,不可而知。(图2-11)

图2-11 206始发站乘车现状

据实际调研,化工大学学生出行只有206路车通往外界,然后再到达本班车的终点——

沈阳站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倒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给出行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学生大

多选择就近的街市作为目的地。在学校对面的候车站点,在凛冽的寒风中,依然“伫立”着

“嗷嗷带车”的广大学生同胞,翘首企盼206的到来。

4.2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属于东部近郊区,途径学校的公交车虽然很多,但交

通站点设置在东陵路的城市主干路上,人流量大,学生出行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对农业大学的学生做电话访谈了解到,沈阳市政交通部门明令禁止的公交“黑车”,

在农业大学依然存在。这位学生说,“我们知道乘坐小面包车很危险,可实在没办法,等公

交太浪费时间了,而且每到周末,来往的人就特别多,别说位子了,找个站的地方也不容易,

所以就选择座黑车了,价钱一样,环境是差了点,可有座位啊”。可以看出,正是学生们的

这种“求座”心理,才助长和纵容了不法“黑车”的存在,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反思。

第三章 体悟与建议

1.建议与改进措施

1.1 给中国城市的未来

(1)大学的选址与配套服务设施的综合考虑

在大学建设位置趋向郊区化的今天,不论对于新建大学还是原有大学,都应在规划之初

做好对学生出行问题的充分考虑,尽量避免由于选址,部署规划不周而带来的学生出行问题

的困扰。是否大学应该建在远离市区的近郊区甚至远郊区,这一构想如果完美的实现,会对

城市的扩展,风貌,管制都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但通过实际调查,结果远非我们预想的那样。

郊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生活需要(购物,乘车等),就要

通过运输工具去到城区进行满足。而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这种运输工具非公交车莫属,乘座

公交车是郊区大学生们别无选择的选择。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就做好关于郊区学校建设与配

套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

(2)在郊区大学城设置学生快速公共交通专线

● 快速公交专线介绍:

关于快速公交专线的探讨最初开始与美国,与传统公交相比,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优势①

运能,速度及发车频率较高;②此系统使用大容量的公交车(180-250人∕车);③独

立站台。岛式站台宽大于5m,侧式站台宽大于3m.

● 郊区应用快速专线对郊区及城市整个公交系统的改善方面:①保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可

持续发展;②具有网络效益;③运营组织较为灵活;④出行成本降低

● 远景观察——“当专线遇上地铁”:随着沈阳地下铁路的兴建,郊区应用快速专线公交

俩者联合会对疏解城市交通产生深远影响。

(3)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措施 结合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强专用道的公交线路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落实新建专用道线

路的优化配置,调整公交专用道线路安排,推动形成公交快速主干线网。

在重点道路上推行“两个一”,即“一条”重点道路上公交线路主要由“一家”企业为主经营,调动企业优化线网的内在积极性。通过归并经营单位,提高营运效率。

研究解决交通结点上“一站多线”问题。对10条线路以上的站点,进行分流调整。 继续结合市政重点工程,进行“借力搭车”。结合沈阳站、沈阳北站、公路长途客运总站建成投运,调整相关区域公交线网。

对新城镇、新建住宅区和郊区大学城继续实施“做加法”。发挥区县政府积极性,坚持“六个一”,完善远郊区和城市外围公交线网。

2.改善与畅想

郊区大学城建立了专线交通

系统,可以防止出现上述民众与

学生共乘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

方便远郊居民也方便广大学生同

胞。调查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

大学生群体,对于乘车排队问题

是表示非常赞同并且会配合的,

但他们的前提条件是周围乘车者

都会遵守,所以学生专线的设立,

能从侧面增强并影响全体市民的

“乘车道德”意识。(图3-1) 图3-1 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三版

[2]《现代城市研究》2008(08)——《上虞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状况与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8-0042-06 中文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B

[3]《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

[4]“实习难见老师难获取信息难 大学城陷“孤岛化” 中国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6-23 0:12:10

[5] http://www.baidu.com

[摘要]

在我国,“大学城”的概念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大辞典》中把“大学城”

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

时至今日,各地的大学城已经颇具规模。然而,在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硬件设

施的同时,公共服务水平的滞后却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

切的出行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观注。

本篇报告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对市郊高校学生的出行问题做了全面细致的探究,从中

反映出学生出行的一些规律和潜在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使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不仅

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我们所代表的群体。

于我们——意味着拥享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于城市——意味着组建更加完善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公交 出行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 前期探究与策划 ................................................... 1

1.调研背景 ................................................................ 3

1.1历史回音 ............................................................. 3

1.2沈阳市交通模式沿革 ................................................... 3

1.3沈阳市交通现存问题 ................................................... 3

1.4城际共鸣 ............................................................. 4

1.5沈阳市近年公交系统的改善 ............................................. 4

2.调研目的 ................................................................ 4

3.调研区域 ................................................................ 4

4.调研对象 ................................................................. 4

5.调研框架 ................................................................ 4

5.1 调研总体指导 ........................................................ 5

5.2调研日程安排 ......................................................... 5

5.3调查方法运用 ......................................................... 5

第二章 调研•体验•分析 ..................................................... 5

1.大学生群体出行特点及心理特征 ............................................. 5

1.1群体特征 ............................................................. 5

1.2出行行为分析 ......................................................... 6

1.3行为心理分析 ......................................................... 6

2.郊区大学城区位及交通因子 ................................................. 6

2.1区位共性 ............................................................. 6

2.2公交站点相对学校的设置分析 ........................................... 7

2.3交通源流分部状况 ..................................................... 8

3.郊区大学周边公交状况因子 ................................................. 8

3.1候车时间过长的限制 ................................................... 8

3.2乘车拥挤度及人员构成的限制 ........................................... 8

4.个案分析

4.1沈阳化工学院 ......................................................... 8

4.2沈阳农业大学 ......................................................... 9

第三章 体悟与建议.......................................................... 9

1.建议与改进措施 ........................................................... 9

1.1 给中国城市的未来 ..................................................... 9

2.改善与畅想 ..............................................................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第一章 前期探究与策划

1.调研背景

1.1历史回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出行难”已经成为城市居

民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郊区大学学生出行问题更是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被提上议

程。现今我国关于城市交通的关注点在于探讨中国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缓解方案及中国城市

交通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以期帮助解决城市交通这个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

题,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2沈阳市交通模式沿革

建国后,沈阳市经历了三次总体规划和一次总规修订,相应城市空间

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沈阳市从快速工业化发展到建设停滞期,

在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向外扩张,建成区已经接近150平方公

里,奠定了城市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市民出行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

要交通方式,形成了“方格式”的道路网结构;(图1-1) 图

1-1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城市形态进入旧城改造的内

发展期,原有的两个城市中心区已经合二为一,城市在双中心支撑下

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成为东西向大于南北向的长方形,建成区面积近

200平方公里,市民出行一自行车、步行以及常规公交为主要交通方

式,道路网布局成 “方格式+自由式”结构,同时有沿轴线发展的趋

势;(图1-2) 图1-2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城市空间发展主要体现在二环路的修建对城

市中心区进行了整合,同时带动了二、三环之间的发展,道路网布

局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了“环形+放射式”结构,城市的圈层式扩张

日益明显。本世纪初,针对城市功能混杂,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

借鉴大城市发展的有机疏散理论,提出分散组团和跨和发展的布局。

(图1-3) 图1-3 第三阶段

1.3沈阳市交通现存问题

在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实地走访中,一名在校生这样说:“众所周知,大学城成了真正的

孤岛,本来已经远离城市喧嚣的这里,现在显得更加‘孑身一岛’。我无法停止这样的想法,

是今天的交通,是今天的劳累让我停不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就算再怎么怨,再怎么发牢骚,

我们也只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不会‘困’在这里?”

近年来,城市建设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但由于政策导

向和投资策略的影响,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依然集中在城市核心区范围内,主要是对原有

设施的改造和更新,郊区道路网改造尚不完善,难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先导作用。快速路系

统建设还不完善,城市缺乏快速有效的疏散体系。快速交通系统的缺乏,导致核心区的辐射作用提现不明显,外围组团间联系松散,难以满足长距离、跨区的激动交通需求,限制了组

团的发展。

1.4城际共鸣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郊区大学生出行难的病症都有尖锐的

凸显。以上海为例,除了以复旦大学为中心的杨浦大学城,其余的松江大学城、南汇大学城、

闵行大学城等都在偏僻郊区,离市中心较远,加之建设时考虑不足,交通体系相对滞后。进

出大学城,一直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心病。“公交太累 、校车太挤 、黑车太贵、实习难、见

老师难、获取信息难”已成为师生共同的心声,大学城陷入“孤岛化”。

1.5沈阳市近年公交系统的改善

2.调研目的

(一)通过对沈阳市郊区各大学学生出行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分析,响应“中国城市化与交通

发展国际年会”的号召,提供对郊区大学生出行影响的实证资料;

(二)通过对沈阳市各大学的分布区域与其和周边交通条件相互关联的调查研究,对迅速膨

胀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相关建议;

(三)通过对郊区大学城周边公交状况的取样分析,对“公交”这一古老话题提出应‘城’

而生的新的质疑。

3.调研区域

铁西区 (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工业大学)

沈北新区(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辽宁大学)

东陵区(沈阳农业大学)

浑南区(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

4.调研对象

沈阳市部分大学

包括: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 辽宁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5.调查框架

5.1 调研总体指导

通过对大学生出行次数、出行目地、出行方式、出行时段、出行时耗等特征以及出行空

间分布的统计分析,以初步掌握大学生出行规律和大学生出行交通源流分部状况,并能为科

学地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设身处地地感觉到了接下来的工

作并非是“复制,粘贴的快捷方式”所能达到的。于是,我们先制定出了从实地调研到汇编

整理,再到分析论证的思路。

5.2调研日程安排

5.3调查方法运用

第二章 调研·体验·分析

1.大学生群体出行特点及心理特征

1.1群体特征

随着国内各大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在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会对其所依附城市的各项体系构

成相当大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求学期间对生活条件和生活质

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每逢节假日学生离、返校时,交通

压力十分巨大。身处沈阳郊区的大学生群体却往往会向位于城

市中心的中街、太原街两大人流集中区聚集,例如,几乎每个

学生都有定期去商业中心,超级市场购物的习惯。此群体特征

造成远距离交通压力过大的不合理局面,进而衍生为城市化进

图2-1 沈阳市郊区大学城主

程中的又一“瓶颈”问题。

图2-1) 要路线图

1.2出行行为分析

出行目地:购物,回家,探望同学等;

出行方式:公交车 但据统计数据显示,也有部分大学生经常选择

出租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在服务设施相对完备的学

校中,有小部分学生为了减少出行次数,大多数时

间都选择在校园内度过;

出行高峰时段:周末,假期前后

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较统一,一般都在周一至

周五进行,所以在忙碌的大学生活里,周末和假期

无疑成为了出行的增长点,也就无疑地成为了交通 图2-2 共乘现象调查

压力集中的时段。(图2-2)

出行时耗特征:对于多数大学生,每次出行往返车程时间大约在2小时左右,占总出行时耗

中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通过访谈发现更具规律的是,在周末十点钟左右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

下午两点左右,就陆续有大量返校的人流产生了。

1.3行为心理分析

(1)对公交车站点的距离有很强的选择感。在学生们的

心中有一个虚拟距离,即容忍距离。当实际距离符合心

理距离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考虑不行的远近。如:沈

阳工业大学,公交车站点就在校门口附近,经实际测得

不足30m。但从问卷显示来看学生对于距离的感知程度存

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回答100m左右。然而当实际距

离远远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限度时,就会对出行困难的

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

(2)对候车的时间有等待的模糊性。由于出行目的是先 图2-3 候车时间调查

于出行条件的限制而存在的,所以目的一旦确立了以后,

学生就对等候时间存在很大限度的包容性。所以大多忽视了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纵容了公交车的不准时停靠和沿途的无规则延误。(图2-3)

(3)对排队与否存在一定的群体倾向。多数学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是道德的

代表者,乘车排队他们是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的。但排队在他们看来是一定的依赖性行为,

看见有其他人遵守是自己才会遵守,这个特点值得注意。

2.郊区大学城区位及交通因子

2.1

区位共性

图2-4 各大学城区位分析

由于区位环境相近,郊区大学城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共性。大学周边都与许多村镇相邻

近。又因为没有开设公交专线,大学生出行时只能与居民混乘。而随着城市的频率也越来越

频繁。由此所造成的交通压力便可想而知了。(图2-4)

图2-5 宏观区位图

2.2公交站点相对学校的设置分析

在调查问卷所列的分选项中,站点距学校的距离远近对学

生出行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半数以上学

校的公交站点距校门距离较远,大约有一站地的路程,学生们

就不得不选择就近的站点先乘座一辆车,再到数站之后换乘所

需要的线路,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出行的困难程度和出行经费。

根据规定,站点距离它所服务的主要对象距离在100m,实际结

2.3交通源流分部状况

大多数郊区大学城都位于其公交终点站或附近,但

即使这样, 出行问题依然困扰着莘莘学子。在沈阳化工

学院,公交车是沈阳公交中少有的两层。但在周末节假

日,可见出行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图2-7)

3. 郊区大学周边公交状况因子

3.1候车时间过长的限制

综合统计回收的调查问卷,对于两辆

公交车前后的时间间隔,绝大部分学生选 图2-7 周末候车时间调查

择时间间隔过长的选项,根据我国道路交通

部门关于候车时间的规定,5-7分钟为宜。

经实地的时间测定,在周末时段的候车时间

各学校的平均值大约为8-12分钟。这就要

求交管部门严格控制好每辆车的发车时间

和排除沿途延误时间的客观因素。

3.2乘车拥挤度及人员构成的限制 图2-8 平时—周末公交拥挤程度对照表

从“平时——周末拥挤程度

对照表中”(图2-8)可以非常明显

的看出两时段间存在着较大差

异。周末出行拥挤程度高成了郊

区学生出行问题中的共性。我们

不得不接受学生出行的集中性和

郊区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性的现

实,把加快郊区公共交通成网络、

成系统的建设与沈阳市快速增长

的郊区化模式相适应,是迫在眉

睫的关键问题。(图2-9)

图2-9 各学校乘车拥挤状况

4.个案分析

4.1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沈阳西北

远郊。调查当天是一个周日下午3点左右,在南

站等候回校的大学生候车队伍已经排了很长而且

有暗自增长之势。(图2-10)排队是件好事,可在

登车之时队伍却乱了“阵脚”。站在一旁拉生意的

出租车司机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后,也不禁 图2-10交通问题对出行影响调

感叹到:“是啊,是该有人来反映一下了,这趟车,

一直是这个情况。”可是,我们的工作只是“反”,至于有没有人“应”,不可而知。(图2-11)

图2-11 206始发站乘车现状

据实际调研,化工大学学生出行只有206路车通往外界,然后再到达本班车的终点——

沈阳站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倒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给出行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学生大

多选择就近的街市作为目的地。在学校对面的候车站点,在凛冽的寒风中,依然“伫立”着

“嗷嗷带车”的广大学生同胞,翘首企盼206的到来。

4.2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属于东部近郊区,途径学校的公交车虽然很多,但交

通站点设置在东陵路的城市主干路上,人流量大,学生出行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对农业大学的学生做电话访谈了解到,沈阳市政交通部门明令禁止的公交“黑车”,

在农业大学依然存在。这位学生说,“我们知道乘坐小面包车很危险,可实在没办法,等公

交太浪费时间了,而且每到周末,来往的人就特别多,别说位子了,找个站的地方也不容易,

所以就选择座黑车了,价钱一样,环境是差了点,可有座位啊”。可以看出,正是学生们的

这种“求座”心理,才助长和纵容了不法“黑车”的存在,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反思。

第三章 体悟与建议

1.建议与改进措施

1.1 给中国城市的未来

(1)大学的选址与配套服务设施的综合考虑

在大学建设位置趋向郊区化的今天,不论对于新建大学还是原有大学,都应在规划之初

做好对学生出行问题的充分考虑,尽量避免由于选址,部署规划不周而带来的学生出行问题

的困扰。是否大学应该建在远离市区的近郊区甚至远郊区,这一构想如果完美的实现,会对

城市的扩展,风貌,管制都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但通过实际调查,结果远非我们预想的那样。

郊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生活需要(购物,乘车等),就要

通过运输工具去到城区进行满足。而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这种运输工具非公交车莫属,乘座

公交车是郊区大学生们别无选择的选择。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就做好关于郊区学校建设与配

套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

(2)在郊区大学城设置学生快速公共交通专线

● 快速公交专线介绍:

关于快速公交专线的探讨最初开始与美国,与传统公交相比,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优势①

运能,速度及发车频率较高;②此系统使用大容量的公交车(180-250人∕车);③独

立站台。岛式站台宽大于5m,侧式站台宽大于3m.

● 郊区应用快速专线对郊区及城市整个公交系统的改善方面:①保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可

持续发展;②具有网络效益;③运营组织较为灵活;④出行成本降低

● 远景观察——“当专线遇上地铁”:随着沈阳地下铁路的兴建,郊区应用快速专线公交

俩者联合会对疏解城市交通产生深远影响。

(3)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措施 结合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强专用道的公交线路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落实新建专用道线

路的优化配置,调整公交专用道线路安排,推动形成公交快速主干线网。

在重点道路上推行“两个一”,即“一条”重点道路上公交线路主要由“一家”企业为主经营,调动企业优化线网的内在积极性。通过归并经营单位,提高营运效率。

研究解决交通结点上“一站多线”问题。对10条线路以上的站点,进行分流调整。 继续结合市政重点工程,进行“借力搭车”。结合沈阳站、沈阳北站、公路长途客运总站建成投运,调整相关区域公交线网。

对新城镇、新建住宅区和郊区大学城继续实施“做加法”。发挥区县政府积极性,坚持“六个一”,完善远郊区和城市外围公交线网。

2.改善与畅想

郊区大学城建立了专线交通

系统,可以防止出现上述民众与

学生共乘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

方便远郊居民也方便广大学生同

胞。调查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

大学生群体,对于乘车排队问题

是表示非常赞同并且会配合的,

但他们的前提条件是周围乘车者

都会遵守,所以学生专线的设立,

能从侧面增强并影响全体市民的

“乘车道德”意识。(图3-1) 图3-1 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三版

[2]《现代城市研究》2008(08)——《上虞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状况与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8-0042-06 中文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B

[3]《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

[4]“实习难见老师难获取信息难 大学城陷“孤岛化” 中国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6-23 0:12:10

[5] http://www.baidu.com


相关内容

  • 2007年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获奖作品解析
  • 高等建筑教育 JOUR'q?,LOF_I,RCHITECTUR扎EDI C^110NH 2008年第17卷第6期 IN卯m110NS OFHIGHERLEARNING V01.17No.62008 论选题构思与研究创意 --2007年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获奖 作品解析 梁江,邱晨曦,孙晖 ...

  • 现代服务业转型工作体会
  • 现代服务业转型工作体会范文 要走的路还很长,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但只要我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大局意识.赶超意识,全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深受教育,参加市交委组织的加快 交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专题培训后.受益非 ...

  • 加快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心得体会
  • 参加市交委组织的"加快广州交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专题培训后,深受教育,受益非浅.在学习培训中,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从国际到国内客观分析了交通行业发展的前景和愿景,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特别是冼伟雄主任的讲课,深刻阐述了我市交通转型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为我们搞好今后交通 ...

  • 保险产品的营销策划书
  • 国寿鸿运少儿两全保险产品营销策划书 目 录 国寿鸿运少儿两全保险产品营销策划书 ........................................................................................... 1 一.任务概要 ......... ...

  • 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 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摘要: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公共汽车:发展 城市交通是指在城市道路系统间的公众出行 ...

  • 漳州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目 录 (一)工作现状 ................................... 1 (二)存在问题 ................................... 2 一是体制不顺 ............................................... ...

  • "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
  • 我住的小区,隔条马路,就是市政务中心,常常有一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在这里举行.今晨散步,走过去,远远望去,又是一片气球,悬挂着标语条幅,才想起今天是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作为承诺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参与城市的政 ...

  • 昆明市呈贡新区交通现状分析及交通规划建议
  • 胡明武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摘 要]以昆明市呈贡新区的发展建设为基础,简单的介绍了呈贡新区的经济.人口发展情况及交通现状,分析了制约新区未来发展的 交通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改善换乘环境和按功能性路网规划分流四点交通规划建 ...

  • 工会个人工作总结
  • 在全司职工全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精神、总结全年工作、制定明年工作思路之际,我们即将送走繁忙、紧张的2010年,回首2010年,集团公司打造诚信公交活动如火如荼,公交周活动方兴未艾,抗震救灾全民投入,迎接奥运火炬,参加奥运安保等,自己在这一年中,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总结如下,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