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摘要: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公共汽车;发展

城市交通是指在城市道路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因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各有特点,但都是以客运为重点,并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形成客运高峰。

城市交通分私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以及货物专业运输三部分。私人交通指步行和以自用车辆为交通工具的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则指在城市(包括郊区)中通过交通工具为公众出行服务的运输系统。货物专业运输由拥有专业化运输工具的运输企业经营。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渡轮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构成是自行车交通,我国城市中的汽车不足200万辆,城市交通的矛盾不突出,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认识局限在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方面。7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城市交通工程,城市交通规划思想传入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交通的丰富内涵。之后,到80年代末,全国大约30个城市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和公共交通出行调查,这些调查对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基本现状,探索交通流的特征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在于摸清情况,对城市交通流的认识从道路表面延伸到交通源的分析,实现了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在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中,城市交通规划市场也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90年代以来,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 ~ 30%,1995年与1983年相比,车辆数增长了200%。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机动化的交通方式。

二:我国城市中的交通问题。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道路面积不足的原因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有人测算,其直接经济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在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后随后几年城市交通的恶化。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公里下降到5~10公里,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

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公共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出租车和小汽车的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具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这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6、交通公害

噪声污染。噪声源主要是汽车的喇叭声,上海市曾对公共交通路线作过一次调查,一般按喇叭次数平均50次/km以上;行使条件较差时达163次/km,平均40次/min。

大气污染。车辆排放废气种类主要有CO,HC,NOx,SO2,铅化合物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交通所造成的占据了50%以上。

三:世界各地城市交通的改善,对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公交车的发展

近几年,新的公交车辆的设计,较清洁的动力以及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改善了公交的形象。现有公共汽车种类繁多,车辆大小取决于运载需求。

英国伦敦公系统采用了卫星定位系统来指挥公交车的时间,同时在每个车站设立实时信息牌以提醒客户公交车准确到达时间,同时将候车亭上落点抬高,将

上下门做大,使客户进出非常流畅,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了方便,这种行式共节省1/4时间。

2、轻轨,有轨电车的升级版

全世界超过100个城市拥的轻轨,轻轨是一种可靠的能保证出行速度同时又节约成本交通工具,也是未来城市中心交主通主力,在温哥华,轻轨占据宽阔道路的一部分,400米间隔的停靠站将人们的步行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专用的升降设置,自行车、小车、公共汽车一站式停车换乘点,使其交通的集约性大幅提升。

3、地铁,铁路的重生

地铁网络发展在是提高城市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准的必需品,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规划建设了地铁, 地铁以流畅的速度大容量运送客流,地铁同时可带动沿线站点房地产及商业的迅猛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另外,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

四:未来我国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

①通过使用自动化的高速公路或地区交通控制等高科技方法扩大道路空间容量和增加道路,都不可能解决长远的交通问题。

②道路收费与停车收费是较为实际的办法,即可以收取司机在城市内开车的全部成本费用,又可为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资金。

③从长远来看,在市中心,人们将更多地加入到汽车俱乐部,取代自己买车的习惯,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城内汽车拥有率减少。

④城市新区的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与公共交通的结合。

⑤居住规划的密度高低对于减少出行距离很重要,交通站点周边混合开发是一个重要手段。

⑥步行是任何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出行都是以步行开始和结速,行人步行环境的质量必须给予优先的考虑。

⑦自行车出行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必须提供安全的条件,例如慢行道与自行车专用道。

⑧必须提供为短途出行服务的公交系统,例如居住区内为当地出行服务的招手即停的公交。

⑨地面交通系统网络,如轻轨或者快速公交线路,成本较低,并且能使很多人受益。

⑩所有的公交车必须做到足够的舒适、方便与安全,这样才能把人们从小汽车中吸引出来。

参考文献:

[1] 陈国荣,交通通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Brian Richard,Future Transport In Cities,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王慧炯,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交通运输学论文

题目: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任 课 老 师:王 伟

姓 名:陈依琳

专 业:交通工程二班

学 号:0803030209

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摘要: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公共汽车;发展

城市交通是指在城市道路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因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各有特点,但都是以客运为重点,并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形成客运高峰。

城市交通分私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以及货物专业运输三部分。私人交通指步行和以自用车辆为交通工具的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则指在城市(包括郊区)中通过交通工具为公众出行服务的运输系统。货物专业运输由拥有专业化运输工具的运输企业经营。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渡轮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构成是自行车交通,我国城市中的汽车不足200万辆,城市交通的矛盾不突出,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认识局限在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方面。7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城市交通工程,城市交通规划思想传入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交通的丰富内涵。之后,到80年代末,全国大约30个城市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和公共交通出行调查,这些调查对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基本现状,探索交通流的特征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在于摸清情况,对城市交通流的认识从道路表面延伸到交通源的分析,实现了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在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中,城市交通规划市场也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90年代以来,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 ~ 30%,1995年与1983年相比,车辆数增长了200%。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机动化的交通方式。

二:我国城市中的交通问题。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道路面积不足的原因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有人测算,其直接经济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在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后随后几年城市交通的恶化。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公里下降到5~10公里,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

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公共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出租车和小汽车的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具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这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6、交通公害

噪声污染。噪声源主要是汽车的喇叭声,上海市曾对公共交通路线作过一次调查,一般按喇叭次数平均50次/km以上;行使条件较差时达163次/km,平均40次/min。

大气污染。车辆排放废气种类主要有CO,HC,NOx,SO2,铅化合物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交通所造成的占据了50%以上。

三:世界各地城市交通的改善,对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公交车的发展

近几年,新的公交车辆的设计,较清洁的动力以及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改善了公交的形象。现有公共汽车种类繁多,车辆大小取决于运载需求。

英国伦敦公系统采用了卫星定位系统来指挥公交车的时间,同时在每个车站设立实时信息牌以提醒客户公交车准确到达时间,同时将候车亭上落点抬高,将

上下门做大,使客户进出非常流畅,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了方便,这种行式共节省1/4时间。

2、轻轨,有轨电车的升级版

全世界超过100个城市拥的轻轨,轻轨是一种可靠的能保证出行速度同时又节约成本交通工具,也是未来城市中心交主通主力,在温哥华,轻轨占据宽阔道路的一部分,400米间隔的停靠站将人们的步行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专用的升降设置,自行车、小车、公共汽车一站式停车换乘点,使其交通的集约性大幅提升。

3、地铁,铁路的重生

地铁网络发展在是提高城市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准的必需品,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规划建设了地铁, 地铁以流畅的速度大容量运送客流,地铁同时可带动沿线站点房地产及商业的迅猛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另外,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

四:未来我国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

①通过使用自动化的高速公路或地区交通控制等高科技方法扩大道路空间容量和增加道路,都不可能解决长远的交通问题。

②道路收费与停车收费是较为实际的办法,即可以收取司机在城市内开车的全部成本费用,又可为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资金。

③从长远来看,在市中心,人们将更多地加入到汽车俱乐部,取代自己买车的习惯,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城内汽车拥有率减少。

④城市新区的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与公共交通的结合。

⑤居住规划的密度高低对于减少出行距离很重要,交通站点周边混合开发是一个重要手段。

⑥步行是任何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出行都是以步行开始和结速,行人步行环境的质量必须给予优先的考虑。

⑦自行车出行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必须提供安全的条件,例如慢行道与自行车专用道。

⑧必须提供为短途出行服务的公交系统,例如居住区内为当地出行服务的招手即停的公交。

⑨地面交通系统网络,如轻轨或者快速公交线路,成本较低,并且能使很多人受益。

⑩所有的公交车必须做到足够的舒适、方便与安全,这样才能把人们从小汽车中吸引出来。

参考文献:

[1] 陈国荣,交通通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Brian Richard,Future Transport In Cities,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王慧炯,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交通运输学论文

题目:浅谈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未来发展

任 课 老 师:王 伟

姓 名:陈依琳

专 业:交通工程二班

学 号:0803030209


相关内容

  •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化发展特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虽然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遭遇了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是由于我国的整体目标明确,所以前景一片大好. [关键词]城市 ...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 ...

  • 未来五年(2016-2020)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 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未来五年(2016-2020)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2015年12月18日 目录 引言 . ..................................................................................... ...

  • 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思路
  • 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思路 -------------------------------------------------------------------------------- 日期:2005-8-30 14:06:17 来源: 作者:特约研究员罗仁坚 点击: 一.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概念 ...

  •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5号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预修课程: 课程简介: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 ...

  • 论文-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房价走势
  • 本科毕业论文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房价走势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XX大学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论城市化进程与房价走势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 ...

  •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 第31卷第5期2007年9月Vol 131, No 15September2007 9 人口研究Population Research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内容摘要]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 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 ...

  •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应对
  •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应对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然而在城市化建设前进的路上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本文对于城市规划中的理论部分和实施部分提出我自己的观点,为解决这些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以我的家乡沙县为例,说说我国存在的很 ...

  • 我国的智能交通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2014 年 6 月 25 日 我国的智能交通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各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越修越长,车辆越来越多,同时交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智能交通技术是这些交通问题的新兴边缘学科解决方案,它起源于美国,目前正在各国得到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国情密切相关,因此各国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