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我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说到爱国主义,我首先想到的是国旗,那鲜红的颜色不知是用多少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最该珍惜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呢?对于发扬爱国主义,我们该怎样做呢?我就简单谈一下我的认识。

首先,对于一名在校大学生而言,我觉得应该思考我们前辈关于诠释爱国主义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任何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冠的戚继光;明未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祖国的郑成功;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抗击扩侵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浴血奋战,“平壤城头留英名的左宝贵”;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辛亥革命时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体现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发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崇高的品德,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敬仰。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寻找我们的文化根源。

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综合的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现阶段有其新的作用,体现。她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容超越党派,超越阶层,是整个民族的共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影响深远。

再说一下寻找我们的文化根源,端午节已被韩国抢去了,如果我们不注意,孔子也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刻成为韩国人。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支撑,文化根源的丧失会直接导致民族精神的丧失。新郑每年都举行祭祖大典,追念先祖,这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方式,许昌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古迹,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古代文化的痕迹,从中感受我们历史悠久的文化,追忆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读书来追忆我国古代文化根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个人认为《论语》最

能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根源。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p203

最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军旗图案,伏明霞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在慨叹名人明星们对常识的无知的同时,更多的人举起了板砖,甚至还有粪便。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从这些“不爱国”的名人们的身上践踏而过,才能证实自己更加爱国。 爱国本来无错,但是当人们把爱国当作一场时髦的运动,随便找个靶子吐口水的时候,严肃的热情就异化为滑稽的狂热,爱国就在无聊的炒作中病变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式的爱国我个人认为可以把这些行为定义为“流氓式爱国”。

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爱国主义的:“它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思想观念、爱国情感、行为等多层面的内涵。”爱国主义是—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受社会存在的制约,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一个民族之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注意自己的言行,理智的去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锻炼我们的意志,掌握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我们电信学院的学生,我们的专业属于工科类,将来要参与到国家的工业建设上,也许这样做才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我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说到爱国主义,我首先想到的是国旗,那鲜红的颜色不知是用多少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最该珍惜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呢?对于发扬爱国主义,我们该怎样做呢?我就简单谈一下我的认识。

首先,对于一名在校大学生而言,我觉得应该思考我们前辈关于诠释爱国主义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任何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冠的戚继光;明未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祖国的郑成功;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抗击扩侵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浴血奋战,“平壤城头留英名的左宝贵”;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辛亥革命时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体现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发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崇高的品德,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敬仰。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寻找我们的文化根源。

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综合的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现阶段有其新的作用,体现。她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容超越党派,超越阶层,是整个民族的共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影响深远。

再说一下寻找我们的文化根源,端午节已被韩国抢去了,如果我们不注意,孔子也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刻成为韩国人。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支撑,文化根源的丧失会直接导致民族精神的丧失。新郑每年都举行祭祖大典,追念先祖,这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方式,许昌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古迹,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古代文化的痕迹,从中感受我们历史悠久的文化,追忆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读书来追忆我国古代文化根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个人认为《论语》最

能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根源。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p203

最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军旗图案,伏明霞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在慨叹名人明星们对常识的无知的同时,更多的人举起了板砖,甚至还有粪便。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从这些“不爱国”的名人们的身上践踏而过,才能证实自己更加爱国。 爱国本来无错,但是当人们把爱国当作一场时髦的运动,随便找个靶子吐口水的时候,严肃的热情就异化为滑稽的狂热,爱国就在无聊的炒作中病变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式的爱国我个人认为可以把这些行为定义为“流氓式爱国”。

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爱国主义的:“它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思想观念、爱国情感、行为等多层面的内涵。”爱国主义是—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受社会存在的制约,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一个民族之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注意自己的言行,理智的去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锻炼我们的意志,掌握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我们电信学院的学生,我们的专业属于工科类,将来要参与到国家的工业建设上,也许这样做才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相关内容

  • 马克思经典作家
  • 第31卷 第6期Vol. 31 No. 6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 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05年11月 Nov. ,2005 马 ...

  • 从历史联系中把握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反映论思想
  • 作者:李少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10期 几十年来,国内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的评价是肯定的,认为该著作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认识论方面.近年来,随着西方"马克思学"."列宁学&quo ...

  • 社会主义信念的本质.特点与意义
  • 作者:张学森 江汉论坛 2004年03期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4)02-0013-04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 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 1.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相反,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 规律性的理论认识, 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随着实践的发展 和水平的提高, 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 它往往走在实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图解
  • 图一说明: 哲学有两个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是否同一.其中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注意:在考研政治中,通常把"思维"等同于"意识" ...

  •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观点摘录
  •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对立 "可知论"既不是哲学上的基本路线,也不是一个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不可知论是哲学上的一个派别.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中间派,但最终属于唯心主义的基本路线,同不可知论相对立的是唯物主义的基 ...

  • 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百科名片 马克思画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 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目录[隐藏] 辩证唯物主义简介 术语起源 产生和发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 ...

  •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二章试题及答案(2015年9月)
  • 第二章试题清单(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种:() A.怀疑论 ( ) B.不可知论 ( ) C.唯灵论 ( ) D.可知论 (√)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反映论 (√) B.经验论 ( ) C.先验论 ( ) D.直观反映论 (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 ...

  • 自考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
  • 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201404 /201201)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形而上学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