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

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始于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不仅使得货币政策开始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而且也引发

了未来两大政策配合的新层面。

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这一阶段,政府首次面临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并且处于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两难境地,因此给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不仅提供了创

新的背景,也带来了众多新的难题。

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五年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2007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中央政府也把2008年的宏观调控思路,定为“从紧货币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的协调”,这也体现了政府对较大通胀压力的担忧。应该说,在此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应对流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

综合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逐渐向市场化调控转型,为发展新型的两大政策协调机制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财政政策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框架下,从注重用政府投资性支出影响经济,逐渐过渡到税收、公债、转移性支出等多项工具的综合运用。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逐渐具有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特

征,而不仅是传统的信贷控制。

第二,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政策居于主导地位,货币政策的作用几乎没有。1985年之后,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1994年分税制改革也弱化了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使货币政策成为两大政策协调的主导方。1998年以后,由于货币政策作用不理想,扩张性财政政策才再次走上前台,但这并没有削弱政府对货币政策作用的期望。事实上,在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后,货币政策仍是政策协调的主要一方。进入2007年,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面临了更多的困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财政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担负更多的职责,这对两大政策协调提出了全新的挑

战。

第三,迄今为止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调整性的供给管理、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

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始于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不仅使得货币政策开始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而且也引发

了未来两大政策配合的新层面。

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这一阶段,政府首次面临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并且处于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两难境地,因此给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不仅提供了创

新的背景,也带来了众多新的难题。

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五年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2007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中央政府也把2008年的宏观调控思路,定为“从紧货币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的协调”,这也体现了政府对较大通胀压力的担忧。应该说,在此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应对流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

综合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逐渐向市场化调控转型,为发展新型的两大政策协调机制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财政政策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框架下,从注重用政府投资性支出影响经济,逐渐过渡到税收、公债、转移性支出等多项工具的综合运用。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逐渐具有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特

征,而不仅是传统的信贷控制。

第二,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政策居于主导地位,货币政策的作用几乎没有。1985年之后,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1994年分税制改革也弱化了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使货币政策成为两大政策协调的主导方。1998年以后,由于货币政策作用不理想,扩张性财政政策才再次走上前台,但这并没有削弱政府对货币政策作用的期望。事实上,在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后,货币政策仍是政策协调的主要一方。进入2007年,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面临了更多的困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财政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担负更多的职责,这对两大政策协调提出了全新的挑

战。

第三,迄今为止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调整性的供给管理、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内容

  • 对台关系的演变
  •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 李和平 (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宁德355000) 摘要: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提出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仅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

  •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_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匡家在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 100091) 内容提要: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制改革, 是政府主 ...

  • 仇视的历史动能: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步骤
  • 打开东欧防线→全面解体苏联→倾力对付中国是西方的和平演变路线,他们视中国为世界社会主义最顽固的堡垒,他们以促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延续,作为演变中国的基础条件.以人权问题作为演变中国的突破口.以经济贸易问题作为演变中国的有力工具.以保持接触和交往作为演变中国的重要渠道.中国实现了和平演变,就会使世界社会主 ...

  • 社会转型与反思中的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
  • 作者:常宝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3)03-0019-07 一.中国社会转型及民族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社会从20世纪70-80年代进入了改革与转型时期,尤其进入21世纪后社会改革与转型上 ...

  •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演变
  • 中学政史地2007.02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演变 ●黄勇近现代的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双方力量的消长,中美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近现代中美关系的演变进行阐述,以便于同学们理解和加深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一.近代美国侵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⒈19世 ...

  • 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
  • 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1978年至2004年间中国人均GDP的年增长率为8.16%,一直处于世界GDP增长的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产 ...

  • 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及政策评价
  • 摘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开放经济体对外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调节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两种政策手段.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六个发展阶段,其中1978―1993年人民币汇率 ...

  • 台湾住房保障政策演变与启示
  • 台湾住房保障政策演变与启示 万涛 摘要: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台湾住房保障政策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以时间为轴,整理了台湾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历程:国宅政策时期(1957-2000年).贷款补贴政策时期(2000-2008年).政策调整及<住宅法>颁布时期(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涵义的历史演变
  • 2014年第5期 2014 NO.5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Sum NO.76 总第76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涵义的历史演变 梁诸英 (安庆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