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 、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 、某时地面气压场图(图3、图4) 。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时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应用" 五步法" 读图]

[典例] (2012·湖南模拟)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 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② B .③ C.④ D.⑤

(2)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A .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 .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化,判断当地的风向、气温、气压等天气要素的变化。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两个时刻①④两地的气压形式变化较大,其他各地变化不大,但是等压线的疏密和弯曲有所变化,表明风向和风速变化较大。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目重点考查两个方面:一是②~④四地的风向变化,判断等压线图中风向,首先过该点作等压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北半球向右偏45度左右即是该点的风向。据此可判断图中③点4日14时风向为东北风,5日8时为东风,风向变化最明显。二是①地的天气变化,①地气压4日14时为1 028~1 030百帕,而5日8时①地气压为1 026~1 028百帕。一天中14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一般天气晴朗。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利用等压线图,可以判断的主要内容有: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部:两处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 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②③④⑤四地风向可根据等压线的走向,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地转偏向力而判断。①地天气形势的变化,要结合其时间和气压性质的变化。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本题两个问题设计的都是动态的考查,题干和选择项中的关键词有" 变化"" 升高"" 降低" 等,所以要通过不同日期气压形式的比较,得出结果。如果只看一个图示,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答案:(1)B (2)B

(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2)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图3) 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山东高考)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题干中明确显示该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表明该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过程。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结合图例,区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上部是沉积岩Ⅰ,下部是发生褶皱的沉积岩Ⅱ。两类岩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侵蚀面。有岩浆冲破沉积岩Ⅱ,侵入沉积岩Ⅰ,形成花岗岩。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干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判断该区域的地壳运动过程,二是描述起点从甲地层褶皱后开始。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越在下层的,形成年代越早。在该区域发生褶皱后,地壳上升,侵蚀作用显著,完整的褶皱遭受侵蚀,形成侵蚀面。而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Ⅰ。后来发生岩浆活动,岩浆穿过沉积岩Ⅱ,侵入沉积岩Ⅰ,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理清整个地壳物质运动过程后,就可以确定答案。在分析过程中,关键是准确判断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谁先发生谁后发生的问题。假如岩浆活动早于沉积作用,则应该形成喷出岩而不是侵入岩。答案:D

(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图甲) 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图乙) 。其判读关键是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抓住四种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作用力: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对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图考图,对示意图进行某一环节的判断、分析;二是无图考图,如2010年北京文综第2题,考查“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形式多样,可以从箭头的指向和数量上来把握。判读关键: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图乙) 。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0年11月24日,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

(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地壳上升运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 .① B.⑤ C.③ D.④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本题图示下方的图名明确指出这是一幅“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而且是关联图形式的循环示意图。其判读关键是把握方框内的各物质和箭头的指向和含义。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该示意图的突破口是右侧已经标示的“地幔”。由地幔指向的①应是岩浆。只有变质岩直接指向岩浆,因此⑥是变质岩。⑤、⑥相互转化,⑤应是沉积岩。其他②③④分别是侵入岩、喷出岩和沉积物。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目设置考查两个知识点: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及外力作用。从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岩石有层理结构,是典型的沉积岩特征。岩石类型应对应示意图中的⑤。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整个循环示意图中,岩浆来自地幔。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形成喷出岩,侵入地壳上部的为侵入岩。岩浆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沉积岩最突出的特征是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高温重熔形成新的岩浆。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本题中的循环示意图较为复杂,超出了一般的四种物质的形式,因此在判读时一定要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各种物质的名称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的位置。在确定①是岩浆、⑥是变质岩后,②③均来自岩浆,且②可能直接形成变质岩,判断②是侵入岩;③要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则③是喷出岩。而对于第(1)题的判定,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敦煌附近”,西北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答案:(1)B (2)B

(二)晨昏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主要类型

3.晨昏线的应用

(1)判定季节(节气) :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

(2)判定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福建高考) 下图中N 为北极点,A 、M 、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若AM 为昏线,则此时节( )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 地大致位于( )

A .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根据题干表述,可以知道这是一幅变式的晨昏线图,分析透彻昏线AM 的特点和隐含的信息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要充分利用昏线AM 这一条件,可根据题干的叙述,进行图图转换,将原图转换为: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 点位于67°N 附近,说明67°N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第(1)题,一要弄明白选择项列举的哪一种现象出现在什么时节。二要判断出图示的时节。第(2)题,M 地日影最短应为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晨昏线图中,判断节气(或日期) 有几种方法,应根据不同图示灵活选择应用。 (1)根据极圈发生极昼极夜情况: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北极圈以北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 (2)根据地轴与晨昏线的夹角:地轴与晨昏线夹角最大时(23°26′)为夏至日或冬至日,夹角最小时(0°)为春、秋分日。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夏季;由赤道移向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冬季。纬度的计算需借助球面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相差111km ;经度的计算可根据时间的差异,每相差4分钟,相差1°。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第(1)题,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已经判定该时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应在秋季;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应在春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应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在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当M 地为

12时,120°E的时间为12时40分,两地相差40分钟,经度相差10°,可求M 地经度为110°E。该题组综合性较强如不能进行图图转换,或对季节判断、距离和时间计算方法掌握不熟,则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答案:(1)D

(2)B

(一)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这些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A .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 .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表示太阳辐射分布的等值线图较多,区别出等值线的性质是关键的一步。如云量等值线图表示的现象与太阳辐射正好呈负相关。例题中的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在等值线图中,要看等值线的数值大小与排列、等值线的疏密程度、等值线的弯曲与延伸等状况。例题图示区域要进行区域定位,根据经纬网和明显的黄河轮廓,可以判断Ⅰ位于内蒙古高原,Ⅳ位于四川盆地,总体上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考查的题目答案要到图中寻找信息,根据题目设问,再回头重点研读图示内容,寻找关键信息和线索。题目图示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两地点位置、两地点数值,从数值上已经体现出题干的设问结论,但是原因要从两地点的位置以及位置决定的气候特点入手分析。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等值线图往往只是提供一个背景材料,问题的答案要从已有知识中寻求。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如下表所示:

本题中的Ⅰ是内蒙古高原,这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Ⅳ为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是盆地地形,云雾较多,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少。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太阳年辐射量等值线及其变式图,都是以一定区域为背景的。这一类问题要在三个方面注意:定位要准确,把图示区域范围和位置确定准确;等值线的含义要把握准确;原理和理由表述要准确。本题中一般原因剖析着眼于纬度、地势、天气等要点,但是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相比,纬度位置不占优势,而且天气和地势的影响力远大于纬度,因此解题理由从地势、天气两个方面分析。答案:D

[图表特征概览]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 、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 、某时地面气压场图(图3、图4) 。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时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应用" 五步法" 读图]

[典例] (2012·湖南模拟)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 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② B .③ C.④ D.⑤

(2)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A .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 .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化,判断当地的风向、气温、气压等天气要素的变化。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两个时刻①④两地的气压形式变化较大,其他各地变化不大,但是等压线的疏密和弯曲有所变化,表明风向和风速变化较大。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目重点考查两个方面:一是②~④四地的风向变化,判断等压线图中风向,首先过该点作等压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北半球向右偏45度左右即是该点的风向。据此可判断图中③点4日14时风向为东北风,5日8时为东风,风向变化最明显。二是①地的天气变化,①地气压4日14时为1 028~1 030百帕,而5日8时①地气压为1 026~1 028百帕。一天中14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一般天气晴朗。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利用等压线图,可以判断的主要内容有: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部:两处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 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②③④⑤四地风向可根据等压线的走向,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地转偏向力而判断。①地天气形势的变化,要结合其时间和气压性质的变化。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本题两个问题设计的都是动态的考查,题干和选择项中的关键词有" 变化"" 升高"" 降低" 等,所以要通过不同日期气压形式的比较,得出结果。如果只看一个图示,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答案:(1)B (2)B

(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2)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图3) 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山东高考)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题干中明确显示该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表明该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过程。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结合图例,区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上部是沉积岩Ⅰ,下部是发生褶皱的沉积岩Ⅱ。两类岩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侵蚀面。有岩浆冲破沉积岩Ⅱ,侵入沉积岩Ⅰ,形成花岗岩。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干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判断该区域的地壳运动过程,二是描述起点从甲地层褶皱后开始。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越在下层的,形成年代越早。在该区域发生褶皱后,地壳上升,侵蚀作用显著,完整的褶皱遭受侵蚀,形成侵蚀面。而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Ⅰ。后来发生岩浆活动,岩浆穿过沉积岩Ⅱ,侵入沉积岩Ⅰ,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理清整个地壳物质运动过程后,就可以确定答案。在分析过程中,关键是准确判断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谁先发生谁后发生的问题。假如岩浆活动早于沉积作用,则应该形成喷出岩而不是侵入岩。答案:D

(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图甲) 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图乙) 。其判读关键是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抓住四种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作用力: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对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图考图,对示意图进行某一环节的判断、分析;二是无图考图,如2010年北京文综第2题,考查“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形式多样,可以从箭头的指向和数量上来把握。判读关键: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图乙) 。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0年11月24日,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

(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地壳上升运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 .① B.⑤ C.③ D.④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本题图示下方的图名明确指出这是一幅“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而且是关联图形式的循环示意图。其判读关键是把握方框内的各物质和箭头的指向和含义。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该示意图的突破口是右侧已经标示的“地幔”。由地幔指向的①应是岩浆。只有变质岩直接指向岩浆,因此⑥是变质岩。⑤、⑥相互转化,⑤应是沉积岩。其他②③④分别是侵入岩、喷出岩和沉积物。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题目设置考查两个知识点: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及外力作用。从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岩石有层理结构,是典型的沉积岩特征。岩石类型应对应示意图中的⑤。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整个循环示意图中,岩浆来自地幔。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形成喷出岩,侵入地壳上部的为侵入岩。岩浆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沉积岩最突出的特征是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高温重熔形成新的岩浆。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本题中的循环示意图较为复杂,超出了一般的四种物质的形式,因此在判读时一定要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各种物质的名称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的位置。在确定①是岩浆、⑥是变质岩后,②③均来自岩浆,且②可能直接形成变质岩,判断②是侵入岩;③要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则③是喷出岩。而对于第(1)题的判定,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敦煌附近”,西北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答案:(1)B (2)B

(二)晨昏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主要类型

3.晨昏线的应用

(1)判定季节(节气) :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

(2)判定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福建高考) 下图中N 为北极点,A 、M 、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若AM 为昏线,则此时节( )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 地大致位于( )

A .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根据题干表述,可以知道这是一幅变式的晨昏线图,分析透彻昏线AM 的特点和隐含的信息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要充分利用昏线AM 这一条件,可根据题干的叙述,进行图图转换,将原图转换为: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 点位于67°N 附近,说明67°N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第(1)题,一要弄明白选择项列举的哪一种现象出现在什么时节。二要判断出图示的时节。第(2)题,M 地日影最短应为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晨昏线图中,判断节气(或日期) 有几种方法,应根据不同图示灵活选择应用。 (1)根据极圈发生极昼极夜情况: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北极圈以北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 (2)根据地轴与晨昏线的夹角:地轴与晨昏线夹角最大时(23°26′)为夏至日或冬至日,夹角最小时(0°)为春、秋分日。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夏季;由赤道移向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冬季。纬度的计算需借助球面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相差111km ;经度的计算可根据时间的差异,每相差4分钟,相差1°。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第(1)题,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已经判定该时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应在秋季;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应在春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应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在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当M 地为

12时,120°E的时间为12时40分,两地相差40分钟,经度相差10°,可求M 地经度为110°E。该题组综合性较强如不能进行图图转换,或对季节判断、距离和时间计算方法掌握不熟,则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答案:(1)D

(2)B

(一)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这些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A .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 .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读图“五步法”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表示太阳辐射分布的等值线图较多,区别出等值线的性质是关键的一步。如云量等值线图表示的现象与太阳辐射正好呈负相关。例题中的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在等值线图中,要看等值线的数值大小与排列、等值线的疏密程度、等值线的弯曲与延伸等状况。例题图示区域要进行区域定位,根据经纬网和明显的黄河轮廓,可以判断Ⅰ位于内蒙古高原,Ⅳ位于四川盆地,总体上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考查的题目答案要到图中寻找信息,根据题目设问,再回头重点研读图示内容,寻找关键信息和线索。题目图示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两地点位置、两地点数值,从数值上已经体现出题干的设问结论,但是原因要从两地点的位置以及位置决定的气候特点入手分析。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等值线图往往只是提供一个背景材料,问题的答案要从已有知识中寻求。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如下表所示:

本题中的Ⅰ是内蒙古高原,这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Ⅳ为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是盆地地形,云雾较多,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少。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太阳年辐射量等值线及其变式图,都是以一定区域为背景的。这一类问题要在三个方面注意:定位要准确,把图示区域范围和位置确定准确;等值线的含义要把握准确;原理和理由表述要准确。本题中一般原因剖析着眼于纬度、地势、天气等要点,但是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相比,纬度位置不占优势,而且天气和地势的影响力远大于纬度,因此解题理由从地势、天气两个方面分析。答案:D


相关内容

  • 等值线专题讲解
  • 等值线图 一.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图等距:相信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但可重合(如陡崖).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 ...

  • 高中地理等值线专题
  • 等值线专题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判读方法:①____ ____ ②____ ____ ③____ ____ ④____ ____ 1.等高线图的判读: (1)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 ...

  • 热力环流金典导学案
  • 热力环流及其应用导学案(第二课时) 汾口中学 王家槐 高三(4) 2014.10.13 [考纲及解读] 1. 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说出局部大气环流,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成因与特点. 3. 热力环流的应用及题例分析 解读: 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2).热力环流等压 ...

  •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 .植被和土壤 B .土壤和气候 C .气候和地貌 D .地貌和植被 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的差异 B .水分条件的差异 C .垂直高度的差异 D .地带性差异 3.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 ...

  • 等压线与等压面
  •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与练习 一.[等压面的判读] 等压面是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1.等压面的判读 (1)垂直递减规律: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2)水平凸凹规律: 地面受热均匀 ...

  • 大气环境教案
  • 大气的垂直分布. 大气的垂直分布.受热过程及运动 一. 对流层大气与人类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与人类的关系: 最密切.整个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 用图表记忆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解大气对太阳辐射 ...

  • 第4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 第4讲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考纲要求]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知识讲解] 一.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我们 ...

  •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一.高考展望: 从近四年高考来看,每年涉及等值线的内容分值较高,以考查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等压线最为突出,今后的命题仍将注重: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2. 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 阅 ...

  • [地理]等温线图的判读 [图片]
  • (1)等温线弯曲方向判别 辅助线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如图1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性质.判断步骤如下: Ⅰ.设L与乙等温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温度为乙: Ⅱ.过a点作乙等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