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教学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我觉得法制教育在此处渗透刚好合适。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我围绕以下流程突破本课重难点。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让学生在学生尺上认识了1厘米后,让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

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四)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会用直尺画线段,这部分由于听课教师占用了组与组之间的位置,我无法

更多地参与和指导学生画线段的活动,有些遗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生生互动少了点,学生操作活动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因为下课铃声响了,课堂小结不够具体等很多。

2014年10月11日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教学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我觉得法制教育在此处渗透刚好合适。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我围绕以下流程突破本课重难点。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让学生在学生尺上认识了1厘米后,让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

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四)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会用直尺画线段,这部分由于听课教师占用了组与组之间的位置,我无法

更多地参与和指导学生画线段的活动,有些遗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生生互动少了点,学生操作活动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因为下课铃声响了,课堂小结不够具体等很多。

2014年10月11日


相关内容

  • (教学反思)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课堂教学反思 上传: 钟昱 更新时间:2012-6-4 13:05:09 <厘米的认识>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一重难点来设计的.怎样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建立这一空间观念呢?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 ...

  • 人教版最新改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XXXX教师电子备课 ( 2014-2015学年 上学期)学科:数学 册数:上册 教师姓名:XXXX 任教班级:三(1)班 XXXX教学工作计划表 2014 - 2015 学年度 上学期 学科: 数学 班级: 三(1)班 教师: XXXX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5单元教学反思
  • 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反思 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 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 ...

  •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反思网络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 例 尺 陕西省佛坪县栗子坝小学 李剑飞 教材内容分析: 1.编写意图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 ...

  •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共6篇)
  •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有人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数学教研中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这"遗憾的艺术"中,我也收获了不少,静下心来反思了课中的所得所失. 一.成功之处: 1.调动 ...

  •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 1 课时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推理.交流,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

  •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 篇一:<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 熊购物>教学反思 三洲学校 梁金 友 2014年9月 <小熊购物>一课 是关于混合运算的起始课,也是递等式知识学习的起始课.在讨论"胖胖要买4个面包和1 瓶饮料,该付多少元"这个问题时,教材列举了用分步和综合算 ...

  • [阿福的新衣上-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阿福的新衣-厘米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阿福做上衣>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阿福做上衣>. 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