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收在我国的意义

绿色税收在我国的意义

会计0902 徐文隽 200972054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的快速,环境保护是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绿色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大。通过对绿色税收政策的依据的阐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协调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思路。

关键词 绿色税收 可持续发展 税收制度 绿色税收的意义

一、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自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环境外部性理论后,西方经济学家、环境管家对绿色税制理论的的已有80余年,形成了一些经典性理论。我国环境税收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而提出“绿色税收”概念是近几年的事,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把发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付诸全球行动。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指针之一,绿色税收被引入到许多国家的税收体系中。

所谓“绿色税收”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是绿色理论。绿色理论是对绿色文明和文化的研究和,虽然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理论的研究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资源应在不同的代际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进行平衡,它特别强调对地球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存条件和全球共同财富必须受到特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相对应,绿色税收的理论也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绿色理论从的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应是废物排放量的减少或不排放。广义的绿色理论包含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思想,尊重自然的思想;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解决,必须辅以非市场机制的手段,其中税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就必须以绿色税收制度取代现行的税制模式。如果说20世纪的税制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税制,那么21世纪的税制将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二、我国绿色税收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税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增值税: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研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免税优惠。

2、消费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

消费品列人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可以在5年内减征和免征企业所得税。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人,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这些税收政策在减轻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与措施,主要是为鼓励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综合回收“废弃物”而制定的。虽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些措施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但是,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未形成规范绿色税收制度

现行税制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得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很难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人。

2、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现行税制中对土地课征的税种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一方面税种多,计算复杂,给征纳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税制内外有别,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

3、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我国税制中对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项目较少,且不成体系。主要是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中减免项目。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

三、我国实行绿色税收的意义

建立绿色税收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以清洁生产为手段,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是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为此,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绿色税收是和国际税收接轨的需要

绿色税收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得到广泛运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早在1932年《福利经济学》中提出:“外部成本内在化”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开征环境税。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庇古的理论为依据研究如何以税收手段调控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各国均采取征环境税的措施,迫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行为的决策时考虑环境成本的问题。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已征收环境税(有的是环境污染税,有的是生态破坏税)。据《环境与税收》报告显示,在OECD成员国中有14个国家征收50多个环境税。我国是WTO成员国,我国的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税制必须与世界税制接轨,要把我国的经济很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我国就必须走建立绿色税收、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建立绿色税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税收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宏观调控和财政收入的功能。所以,我国要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建立绿色税收。

(三)建立绿色税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指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各种资源的配置都是依靠市场进行配置。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跟上,资源的配置还存在许多问题。资源的无度开采、利用率低、废弃率高和污染物多等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企业的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在市场经济不足和失灵的情况下,经济手段是弥补不足的最有效方式。而税收又是经济手段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国建立绿色税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绿色税收在我国的意义

会计0902 徐文隽 200972054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的快速,环境保护是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绿色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大。通过对绿色税收政策的依据的阐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协调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思路。

关键词 绿色税收 可持续发展 税收制度 绿色税收的意义

一、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自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环境外部性理论后,西方经济学家、环境管家对绿色税制理论的的已有80余年,形成了一些经典性理论。我国环境税收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而提出“绿色税收”概念是近几年的事,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把发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付诸全球行动。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指针之一,绿色税收被引入到许多国家的税收体系中。

所谓“绿色税收”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是绿色理论。绿色理论是对绿色文明和文化的研究和,虽然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理论的研究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资源应在不同的代际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进行平衡,它特别强调对地球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存条件和全球共同财富必须受到特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相对应,绿色税收的理论也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绿色理论从的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应是废物排放量的减少或不排放。广义的绿色理论包含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思想,尊重自然的思想;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解决,必须辅以非市场机制的手段,其中税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就必须以绿色税收制度取代现行的税制模式。如果说20世纪的税制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税制,那么21世纪的税制将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二、我国绿色税收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税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增值税: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研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免税优惠。

2、消费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

消费品列人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可以在5年内减征和免征企业所得税。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人,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这些税收政策在减轻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与措施,主要是为鼓励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综合回收“废弃物”而制定的。虽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些措施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但是,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未形成规范绿色税收制度

现行税制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得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很难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人。

2、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现行税制中对土地课征的税种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一方面税种多,计算复杂,给征纳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税制内外有别,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

3、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我国税制中对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项目较少,且不成体系。主要是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中减免项目。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

三、我国实行绿色税收的意义

建立绿色税收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以清洁生产为手段,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是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为此,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绿色税收是和国际税收接轨的需要

绿色税收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得到广泛运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早在1932年《福利经济学》中提出:“外部成本内在化”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开征环境税。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庇古的理论为依据研究如何以税收手段调控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各国均采取征环境税的措施,迫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行为的决策时考虑环境成本的问题。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已征收环境税(有的是环境污染税,有的是生态破坏税)。据《环境与税收》报告显示,在OECD成员国中有14个国家征收50多个环境税。我国是WTO成员国,我国的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税制必须与世界税制接轨,要把我国的经济很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我国就必须走建立绿色税收、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建立绿色税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税收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宏观调控和财政收入的功能。所以,我国要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建立绿色税收。

(三)建立绿色税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指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各种资源的配置都是依靠市场进行配置。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跟上,资源的配置还存在许多问题。资源的无度开采、利用率低、废弃率高和污染物多等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企业的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在市场经济不足和失灵的情况下,经济手段是弥补不足的最有效方式。而税收又是经济手段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国建立绿色税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关内容

  • 浅析我国的消费税问题及解决方法
  • 浅析我国的消费税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税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的消费税起步较晚,目前的征收中也存在征收范围较小,税率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本文从消费税的定义从发,阐述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结合实际说明消费税在财政调节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针 ...

  • 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影响,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发展绿色建筑的高 ...

  • 美国遗产税理论研究综览
  • 美国遗产税理论研究综览 禹 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系,北京100872) [摘要]美国遗产税理论研究包括遗产税的公平和效率分析以及遗产税对纳税人的有关经济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选择的分析方法和前提条件不同,作为分析对象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和样本选择也各有差 ...

  • 论绿色会计申
  • 论文 论绿色会计 申请人:鲁静 学科(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王茜薇 2014年6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 专业班级 会计学 层次 专升本 姓名 鲁静 学号 [**************]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绿色会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4 ...

  •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经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利: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和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生产成本 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 ...

  • 高一经济学知识结构
  •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 1. 含义 关键看是否用于"交换" 使用价值(体现在性能.质量) 作为商品,缺一不可 2. 交易双方,只得其一 价值商品特有 大 小 价值量 3. 商品交换 物物交换: 区别: 商品流通: --商品 二.货币 (一 ...

  •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构建论文
  • 浅谈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构建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应运而生.绿色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透过税收引导经济结构转轨,提升产业层次,引导企业开发绿色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就构建符合中国现实的绿色税收体系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 ...

  •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全图
  • <知识结构全图>使用说明: (1)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层层掌握,理清知识脉络.(2)查漏补缺,标注知识掌握中的弱点,加强记忆.(3)第一遍以阅读为主,第二遍以回忆为主.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结构图] 经济生活每一课的知识相对比较独立,所以以"课"为单位组建知识板块. [ ...

  • 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 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上基本属性. 2.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纸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