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注释:严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北、东、南分别与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接壤,西与安徽的徽州相依!原下辖桐庐、淳安、建德、寿昌、分水、遂安六县,土地面积8596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排名第七。区域内多山地,四周皆为山地,唯有中间小面积平原,属浙西中山丘陵区!府治最开始在今桐庐市区西(至今还有遗迹),后迁址雉山县,最后在武周年间迁往梅城。原严州县土地合并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春秋至南北朝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时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属楚王国;六年,属荆王国;十二年,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先属吴、丹阳二郡,在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6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 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6县,隶属扬州。南朝宋时新安郡隶属东扬州,齐时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梁普通二年(521)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 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6县。

隋唐至两宋隋开皇九年(589),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 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3县置歙州。仁寿三年(603),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3县。大业三年(607),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3县。唐武德四年(621),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3县。严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武德八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永淳二年(683),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 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5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天宝元年(742),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6县,习称“六睦”。光化三年(900), 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5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6县。宣和元年 (1119),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宣和三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6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6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元朝至解放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建德府。明洪武八年 (1375),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宣统三年(1911)十 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民国元年(1912)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3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6县入金华道。民国16年废道,6县直属浙江省。民国20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2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11县。民国24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32年5 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6县。民国36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5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10县属之。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至1949年5月解放。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注释:严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北、东、南分别与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接壤,西与安徽的徽州相依!原下辖桐庐、淳安、建德、寿昌、分水、遂安六县,土地面积8596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排名第七。区域内多山地,四周皆为山地,唯有中间小面积平原,属浙西中山丘陵区!府治最开始在今桐庐市区西(至今还有遗迹),后迁址雉山县,最后在武周年间迁往梅城。原严州县土地合并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春秋至南北朝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时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属楚王国;六年,属荆王国;十二年,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先属吴、丹阳二郡,在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6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 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6县,隶属扬州。南朝宋时新安郡隶属东扬州,齐时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梁普通二年(521)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 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6县。

隋唐至两宋隋开皇九年(589),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 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3县置歙州。仁寿三年(603),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3县。大业三年(607),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3县。唐武德四年(621),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3县。严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武德八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永淳二年(683),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 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5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天宝元年(742),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6县,习称“六睦”。光化三年(900), 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5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6县。宣和元年 (1119),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宣和三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6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6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元朝至解放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建德府。明洪武八年 (1375),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宣统三年(1911)十 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民国元年(1912)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3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6县入金华道。民国16年废道,6县直属浙江省。民国20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2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11县。民国24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32年5 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6县。民国36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5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10县属之。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至1949年5月解放。


相关内容

  • 陆游古诗鉴赏
  •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②,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 风格恬淡,真如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尤为清新别致,引人遐思.羁旅他乡,又感世态炎凉, ...

  • 书愤精品教案
  • <书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quo ...

  • [临安春雨初霁]鉴赏
  • 田德义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士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 ...

  • 讲义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共15页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一节 陆游诗歌总论 陆游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陆游是继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诗人. "南渡后,唯放翁为诗家大宗"(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 评论者常把他与李白.杜甫相比,称他 ...

  • [书愤]说课稿
  • <书愤>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唐宋诗词,第三课选了六首唐宋诗,其中<书愤>是最后一首.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g ...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
  • 单元测试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凝脂(zhī) 闲暇(xiá) 绰约(chuò) 马嵬(wéi) .... B.修葺(qì) 联袂(mèi) 踯躅(zhí) 祠堂(cí) .... C.千载(zǎi) 鹧鸪(zhè) 绸缪( ...

  • 古诗词赏读三十 陆游[一壶歌]
  • 古诗词赏读三十 陆游<一壶歌>(2009-07-21 19:07:15) 标签:古诗词赏读 三十 陆游 <一壶歌> 文化 分类:诗词 古诗词赏读三十 陆游<一壶歌> 长安市上醉春风, 乱插繁花满帽红: 看尽人间兴废事, 不曾富贵不曾穷. 译文: 提着酒壶,走在春风 ...

  • 关于雨水时节诗词13篇
  • 学习啦[雨水] 编辑:再裔 发布时间:2017-02-14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古代有不少描写雨水时节的相关诗词.下面由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雨水时节的诗词吧. 关于雨水时节诗词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 ...

  •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六二班 王娜娜 窦老师在文章中谈道:"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操作框架,即: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这是一个开放的框架.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设单元,应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