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关注的一个重点部分。在命题方式上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尤其是新材料、新隋景方面的命题。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地方和个人完全服从于皇帝,皇帝拥有超越于任何束缚的绝对权力。本文主要谈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知识点归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政治上: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各地的统治,才能巩固统一。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为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历史根源是秦始皇从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中总结历史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理论根源是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地方县制的确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控制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变化

  1.萌芽(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在这些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开始萌芽。

  2.建立(秦朝)

  秦统一后,为适应统一国家管理的需要,在继承商鞅变法设立县制的成果、实践韩非子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上则推行郡县制,在思想上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从而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巩固(西汉)

  西汉初期,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通过设立中朝、外朝来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到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思想上,董仲舒适应汉武帝的要求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终于找到了一套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4.完善(隋唐)

  隋唐时期,统治者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将相权一分为三而且互相牵制和监督,从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中央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5.加强(北宋)

  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自北宋以后,地方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基本解决。

  6.发展(元朝)

  元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7.强化(明清)

  明朝时,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朝的内阁六部,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的决策和运行机制已不健全。

  8.衰落(清朝后期)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变革君主专制制度的呼声逐步高涨,君主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戊戌变法和预备立宪是将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实践;辛亥革命则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1912年2月,清帝退位,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重难点解析】

  一、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个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4.发展的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加强君主对中央的控制;(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二、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甚至相反作用。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抵御外来侵略。

  (2)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加强中外交流。

  (3)有利于聚集众多、分散、微薄的生产力量合成较大的生产力量,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作用:

  (1)政治上,皇权专制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容易形成暴政,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压抑的政治环境束缚和压制了人民的创造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

  (2)经济上,君主专制的加强逐渐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高压政策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现象的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扼杀,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与创造力,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典例精析】

  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题干中两个时期御史官员对宰相监督力度大小的变化,说明相权受到限制,而相权的不断削弱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A、B、D在材料中均无明确表现。

  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制度问题,考查同学们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信息主要体现出唐朝三省之间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不能体现中央监察机制的完善问题。故B理解错误。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出现了。明后期思想家李贽,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关注的一个重点部分。在命题方式上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尤其是新材料、新隋景方面的命题。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地方和个人完全服从于皇帝,皇帝拥有超越于任何束缚的绝对权力。本文主要谈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知识点归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政治上: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各地的统治,才能巩固统一。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为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历史根源是秦始皇从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中总结历史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理论根源是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地方县制的确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控制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变化

  1.萌芽(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在这些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开始萌芽。

  2.建立(秦朝)

  秦统一后,为适应统一国家管理的需要,在继承商鞅变法设立县制的成果、实践韩非子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上则推行郡县制,在思想上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从而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巩固(西汉)

  西汉初期,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通过设立中朝、外朝来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到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思想上,董仲舒适应汉武帝的要求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终于找到了一套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4.完善(隋唐)

  隋唐时期,统治者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将相权一分为三而且互相牵制和监督,从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中央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5.加强(北宋)

  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自北宋以后,地方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基本解决。

  6.发展(元朝)

  元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7.强化(明清)

  明朝时,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朝的内阁六部,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的决策和运行机制已不健全。

  8.衰落(清朝后期)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变革君主专制制度的呼声逐步高涨,君主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戊戌变法和预备立宪是将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实践;辛亥革命则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1912年2月,清帝退位,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重难点解析】

  一、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个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4.发展的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加强君主对中央的控制;(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二、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甚至相反作用。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抵御外来侵略。

  (2)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加强中外交流。

  (3)有利于聚集众多、分散、微薄的生产力量合成较大的生产力量,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作用:

  (1)政治上,皇权专制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容易形成暴政,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压抑的政治环境束缚和压制了人民的创造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

  (2)经济上,君主专制的加强逐渐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高压政策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现象的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扼杀,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与创造力,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典例精析】

  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题干中两个时期御史官员对宰相监督力度大小的变化,说明相权受到限制,而相权的不断削弱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A、B、D在材料中均无明确表现。

  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制度问题,考查同学们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信息主要体现出唐朝三省之间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不能体现中央监察机制的完善问题。故B理解错误。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出现了。明后期思想家李贽,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内容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 ...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考点]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 ...

  •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演变
  •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1) 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 ...

  • 高一期中复习提纲(岳麓版高中历史)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①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②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2. 商朝: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②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商王与方国的关系: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⑵商王对方国的 ...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提纲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提纲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 ...

  • 2016年历史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代中国.古代世界)
  • 高三古代史复习提纲(古代中国.古代世界) (一)古代中国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和对象:把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 (3)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

  • 考纲C层次 知识点归纳封建制度特征
  • 考纲C 层次 知识点归纳 一.西欧封建制度特征C 封建制度的产生B 等级君主制B 中世纪庄园A 城市的自治B 大学兴起A 从6世纪开始到15世纪之前,中世纪西欧在政治上由封建等级制过渡到等级君主制:经济上从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到城市复兴与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上从宗教神学控制思想到大学兴起.这些发展促进西欧 ...

  •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全
  •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 总体特征:早期政治制度,带有原始性(血缘色彩浓厚)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夏朝) --经济上私有制→政治权力也变为私有("家天下") 2.中央官制:相.卿士 3.地方:侯.伯(臣服.方国→松散) 二.西周 1.分封制 ①目 ...

  •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结合自己教学后的反思和优秀教案而完成本作业)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