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一、背景与产品

中国高铁的成长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在从国外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后,我国通过联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国产化实施,逐步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设计、制造和验证的技术,并自主建立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和验证体系,此后,我国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高速列车CRH380型高速动车组,并逐渐在工程建设、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环保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事实证明,今天中国的高铁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经过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4年10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1企业的优势

高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高铁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技术水平、综合国力的象征,让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能连通世界各国,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同时也展示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

1.2企业的劣势

相比于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现实,配套轴承的国产化应用仍是空白,这于正力求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处短板。作为高铁基础零部件的高速列车轴承领域,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TN等国际巨头正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高铁车轮也高度依赖进口,目前都尚未国产化。

1.3企业发展前景

从社会效益、节约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分析,修建高速铁路对整个社会具有较好的效益,成为各国的共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发展,各国呼吁在建设中携手打破边界的束缚等

1.4企业威胁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在此期间,高速铁路建设波及到亚洲、北美、澳洲以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非同寻常的复兴运动。现如今国外的高速铁路在铁路系统、列车开发以及综合维修管理、软件和硬件上都已经较为成熟,对我国的高铁企业国际贸易无疑是一种压力。

二、计划概要

中国高铁未来发展计划将分别从新疆和东北出发,一南一北建设两条洲际高铁连通欧洲;从昆明出发,建设一条高铁贯通东南亚诸国直达新加坡。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三大战略方向。

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必须统筹兼顾,多部门合作,共同努力。近期可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战略谋划。要在客观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劣性的基础上,制定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明确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路径,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出去”。一方面要明确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标准的输出,因此必须考虑整个高铁“走出去”中孰先孰后的秩序问题;另一方面,要明确获利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目的之一,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投融资问题,积极创新海外高铁项目投融资模式。三是统筹兼顾,形成合力。高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可否成立一个类似于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部之类的机构,统筹高铁“走出去”战略涉及的各个企业和部门。同时,国内各个相关企业和部门之间也需要协调和合作,各个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更应该相互合作、支持、帮助。四是产学研合作,全面完善和保持技术优势。我们可以考虑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大学或者研究院成立“国家高速铁路中国标准研究试验中心”,进行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集中研究,建立验证平台,完善标准体系,并推动其成为国际标准。五是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支撑。

三、营销状况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致辞时,国家总理李克强再次呼吁,“中国愿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高铁和普通铁路、核电与其他电力、公路、港口、电信等领域的合作,尽快启动一批大项目建设。”曾在与泰国谈成高铁合同中立下重要功劳的“中国高铁展”此次被搬到了罗马尼亚,再助中国拿下与罗马尼亚的铁路大单。

当然高铁对外出口也并非一帆风顺,北京时间11月7日下午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墨西哥周四突然撤销中国公司在高铁项目中的中标结果。

四、营销目标

未来几年将中国高铁出口到世界各地,要让高速铁路切实改变着世界人们的生活,密切区域内各要素间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是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综合国力,敞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门,在科研、劳务、外交等各领域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五、出口市场

5.1市场细分

影响出口效益的因素是多种的,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地理环境因素:偏远地区宜放宽政策,施以优惠,以达到扩大市场影响范围的效果。

人文因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方案,抓住各国种种可能进口我国高铁的因素

消费心理因素:适应国际市场形式,获取购买国消费心理,尽一切可能满足对方以达到贸易出口的目的

5.2目标市场

目前的市场将划分区域发展,首先分别从新疆和东北出发,一南一北建设两条洲际高铁连通欧洲;与此同时从昆明出发,建设一条高铁贯通东南亚诸国直达新加坡。其次考虑美洲及非洲市场方向。

5.3市场定位

针对世界各国的国情,将在高铁行业发展水平低及落后的国家施展贸易合作,将以更低价格出口技术成熟的高铁技术,并配以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后期维护。在高速发展的高铁行业国家及其邻国适当舍得,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六、营销策略

6.1产品策略及价格

前期将以产品推广为主流,实行低盈利多收益的模式经营模式。

6.2渠道

积极创新海外高铁项目投融资模式,扩大国际经融实力;

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支撑。

6.3促销

实行以多进口多优惠的政策,以工程量制定优惠政策,另国家应适当予以政策补贴。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一、背景与产品

中国高铁的成长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在从国外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后,我国通过联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国产化实施,逐步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设计、制造和验证的技术,并自主建立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和验证体系,此后,我国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高速列车CRH380型高速动车组,并逐渐在工程建设、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环保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事实证明,今天中国的高铁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经过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4年10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1企业的优势

高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高铁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技术水平、综合国力的象征,让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能连通世界各国,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同时也展示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

1.2企业的劣势

相比于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现实,配套轴承的国产化应用仍是空白,这于正力求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处短板。作为高铁基础零部件的高速列车轴承领域,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TN等国际巨头正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高铁车轮也高度依赖进口,目前都尚未国产化。

1.3企业发展前景

从社会效益、节约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分析,修建高速铁路对整个社会具有较好的效益,成为各国的共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发展,各国呼吁在建设中携手打破边界的束缚等

1.4企业威胁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在此期间,高速铁路建设波及到亚洲、北美、澳洲以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非同寻常的复兴运动。现如今国外的高速铁路在铁路系统、列车开发以及综合维修管理、软件和硬件上都已经较为成熟,对我国的高铁企业国际贸易无疑是一种压力。

二、计划概要

中国高铁未来发展计划将分别从新疆和东北出发,一南一北建设两条洲际高铁连通欧洲;从昆明出发,建设一条高铁贯通东南亚诸国直达新加坡。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三大战略方向。

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必须统筹兼顾,多部门合作,共同努力。近期可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战略谋划。要在客观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劣性的基础上,制定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明确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路径,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出去”。一方面要明确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标准的输出,因此必须考虑整个高铁“走出去”中孰先孰后的秩序问题;另一方面,要明确获利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目的之一,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投融资问题,积极创新海外高铁项目投融资模式。三是统筹兼顾,形成合力。高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可否成立一个类似于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部之类的机构,统筹高铁“走出去”战略涉及的各个企业和部门。同时,国内各个相关企业和部门之间也需要协调和合作,各个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更应该相互合作、支持、帮助。四是产学研合作,全面完善和保持技术优势。我们可以考虑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大学或者研究院成立“国家高速铁路中国标准研究试验中心”,进行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集中研究,建立验证平台,完善标准体系,并推动其成为国际标准。五是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支撑。

三、营销状况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致辞时,国家总理李克强再次呼吁,“中国愿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高铁和普通铁路、核电与其他电力、公路、港口、电信等领域的合作,尽快启动一批大项目建设。”曾在与泰国谈成高铁合同中立下重要功劳的“中国高铁展”此次被搬到了罗马尼亚,再助中国拿下与罗马尼亚的铁路大单。

当然高铁对外出口也并非一帆风顺,北京时间11月7日下午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墨西哥周四突然撤销中国公司在高铁项目中的中标结果。

四、营销目标

未来几年将中国高铁出口到世界各地,要让高速铁路切实改变着世界人们的生活,密切区域内各要素间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是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综合国力,敞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门,在科研、劳务、外交等各领域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五、出口市场

5.1市场细分

影响出口效益的因素是多种的,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地理环境因素:偏远地区宜放宽政策,施以优惠,以达到扩大市场影响范围的效果。

人文因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方案,抓住各国种种可能进口我国高铁的因素

消费心理因素:适应国际市场形式,获取购买国消费心理,尽一切可能满足对方以达到贸易出口的目的

5.2目标市场

目前的市场将划分区域发展,首先分别从新疆和东北出发,一南一北建设两条洲际高铁连通欧洲;与此同时从昆明出发,建设一条高铁贯通东南亚诸国直达新加坡。其次考虑美洲及非洲市场方向。

5.3市场定位

针对世界各国的国情,将在高铁行业发展水平低及落后的国家施展贸易合作,将以更低价格出口技术成熟的高铁技术,并配以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后期维护。在高速发展的高铁行业国家及其邻国适当舍得,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六、营销策略

6.1产品策略及价格

前期将以产品推广为主流,实行低盈利多收益的模式经营模式。

6.2渠道

积极创新海外高铁项目投融资模式,扩大国际经融实力;

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支撑。

6.3促销

实行以多进口多优惠的政策,以工程量制定优惠政策,另国家应适当予以政策补贴。


相关内容

  • 中国铁建内斗破坏国家高铁走出去大计(转载)
  • 中铁建破坏国家高铁走出去大计 -强拆中土留空壳给铁总 201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总理强调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有利于企业和装备走出去的环境座谈会上,盛光祖向李克强汇报了中国铁路 "走出去"的情况.他说,总公司按照 ...

  • 高柏:新陆权时代的中国高铁大战略
  • 从东南亚的泰国到中欧的德国,从正在快速发展的非洲到同样发展迅速的南亚巨头印度,中国国家领导人近几个月在全球为中国高铁频频代言.推介,堪称中国高铁的"首席推销员".最新站点则是铁路的发源地英国,6月17日李克强访英时洽谈高铁合作等事宜. 是什么原因让习李甘当高铁的"首席推 ...

  • 抓住"一带一路"给高铁发展带来的前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有了纲领性文件."一带一路"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看得见.摸得着.透过这份愿景与行动,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带一路& ...

  •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1月4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4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铁路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铁路目 ...

  • 中国高铁:或将改变世界
  • 每年春运,铁路总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今年有所不同的是,高铁加入春运大军,多少缓解了铁路的压力.不久前武广和郑西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的高铁时代已经来临.至此,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2319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5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4.3%.其 ...

  • 从"衬衫换飞机",到"高铁换大米"
  • 2013-10-20 字号: 小中大 --中国"高铁外交"的新时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期间透露,中国将用高铁换取泰国的大米和橡胶.这一举措被媒体称为"高铁换大米",一举改变了过去中国用"低下生产力"的衬衫.袜子换来高附加值的飞机.电 ...

  • 改变世界的力量
  • 改变世界的力量 ... ... 2004年1月,国务院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蓝图产生. 同年,广深高速铁路率先成功的将国产话列车速度提至160公里级. 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 ...

  •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姓名:杨旋 学号:2160050212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实现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基于特定国家的企业在特定的领域和产业获得了国际水平的成 ...

  • 电信业走出去获国家支持 或成一带一路产业新落点
  • 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推动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通信行业作为我国世界领先技术的代表,有望继高铁.核电之后成为总理推销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高铁之所以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推荐,成为& ...